观后感

电影个人观后感

时间:2023-02-09 08:04:2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个人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个人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个人观后感

电影个人观后感1

  起了一个大早,因为要看《飘》;因为看了《飘》,我落满一地泪水;也许因为那太不完美的爱情,更因为由于那场战争而改变的斯佳丽……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碰到一件足以让他改变这一生的事。就像我们的主人么--斯佳丽。如果没有南北战争,或许她永远只能是一个高傲蛮横的贵族小妇人,或许她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说,在经历了这场命运的劫难后,她才真正活出了她的价值。

  因为战争,她变得真实。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小姐,她整日生活在醉生梦死的花花世界中,她的那份特有的纯真被她浮华的外表埋藏,直到战争将她洗礼了,她才表现出她最原始的那一面,她终究脱下了那副世故虚伪的面具,回到她的本质:善良、纯朴、自信、坚定。经过战争,她已不像以往那么年轻漂亮、春风得意,却多了一份由内而外的高雅与真实。那,才是真正的斯佳丽。

  因为战争,她变得勇敢。斯佳丽从衣食无忧、呼风唤雨,到独自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这期间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以及她所顶着的压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战争让她的国土沦陷、让她的家庭衰败、让她的“爱人”离去,可她却顽强地没有倒下!在她回家之前,我以为支撑她的是塔拉庄园;但当她回到庄园之后,我明白了一她的信念来自与她骨子里的、被战争激发出来的'那份无畏与勇敢!

  因为战争,她变得成熟。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她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受伤,再独自疗伤的过程,也是斯佳丽变得真实、变得勇敢、变得坚强、变得独立的过程。当她坚定地站在荒芜的农田中对天发誓时,当她不顾一切地要保住塔拉庄园时,当她最终决定要回到庄园从头开始时,我知道,是战争让她变得越来越成熟,成熟地足以让她将面前的所有黑暗打倒,而独立傲然于生命的巅峰。

  曾听说过:上帝给你一些,就不给你另一些。相较于她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而言,斯佳丽无疑是幸运的。虽然战争夺走了她的荣华富贵,夺走了她的至爱亲人,但却给了她更为重要的真实、勇敢与成熟。只有这些,对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对于斯佳丽这样一个今后将要独自面对前方更多充满荆棘的道路的女子来说,更显得不可或缺。

  我相信,每个看过《飘》的人都会相信:是因为战争而将斯佳丽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或者说,斯佳丽的人生因为战争而改变,变得丰富、变得深刻、变得长久。

电影个人观后感2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播种机。――题记

  时间在悄悄流逝,历史的长河滚滚东去,有的东西渐渐地被淡忘了,有的却更加鲜明,如刀刻般埋藏于心底,此生难忘!错杂的往事如碎片般交织在一起杂乱又无章,有的因此而迷失,但长征却并未因此被埋没,反而更加耀眼的闪烁着它独具的光辉,悄悄的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抹下深深的一笔。

  在学校的组织下,整个高一年级集中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勇士》。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一路披荆斩棘、奋勇杀敌的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飞夺泸定桥部分。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非常生动且有价值的影片,充满生机的树林竹林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配上人物到位的表情,轻易地将观众带入情节,身临其境。整部电影蕴藏着无数催人泪下的细节。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中央军炮手田生才与红军小弟王冬宇的故事。红军小弟为了向炮手学习如何打炮,在炮手中途跑不动时,毅然决定背着炮手跑完二百四十里,没有丝毫怨言,却最终因为体力不支不幸离开人世。他的倒下,深深地震撼了炮手田才生的心灵,他决定接下来他要代替王冬宇完成任务,他不再是中央军田生才,而是第二个红军小弟王冬宇,他默默地为红军奉献着自己,不求任何回报,只为无愧于心。那一刻,我的心中如打翻了的五味瓶,各种情绪翻江倒海,泪水情不自禁地湿润了眼眶。

  日夜兼程,终于跑完了二百四十里,完成了不可能的使命,一路上山路崎岖泥泞,红军战士的双脚早已被磨破,终于到达大渡河岸,有的战士疲惫地倒下了,永远的长眠于地下!泸定桥上的木板早已被敌人拆除,面对根根铁索,前方是敌人的枪林弹雨,脚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红军战士们没有丝毫胆怯,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红军铺上红色的桥梁,开辟红色的'道路!

  我想,这,就是勇士!面对困难,乐观向上,面对危险,义无反顾,面对死亡,不怕牺牲、义无反顾!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引以为荣,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乐观对待人生中所遇见的困难,面对敌人,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动摇!

  过去的我一直不懂什么是“国家”,原来为了同一个信仰,守卫同一片土地,每个人都为此忘我的去拼搏、去牺牲,本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因此携起手来共同前进,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组成一个能齐心协力的大家庭――这才是“国家”真正的内涵。这是心灵的归一,是力量的汇聚,是灵魂的升华!

  岁月从指尖流过,抓不住,慢慢冲淡了一切,长征却在心中烙下更深的印记……

电影个人观后感3

  民办教师,只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而几乎放弃自己一切,民办教师是一个凄苦的角色。

  那些老师们不仅为自己的转正辛苦的奔波,为孩子们的买书钱劳作,为孩子们做吃的,接送孩子们上下课,还要骗钱来修校舍,一份工作,所要求的,太多太多……然而,依然有无数的他们在做着这些工作,他们,要孩子们的明天变得更好,对社会,他们坚守着远比普通人要求的多得多的责任。

  影片是很早以前的片子了,故事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难得把民办教师写的更接近真人,他们也是有普通人的期望的,他们也想过一种更好的生活,面对贫穷,很多事都是可以原谅的,只要,对孩子们,他们用心了。

  民办教师大致没了,贫困却依然在中国的山区萦绕,还有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在坚守着他们的信念,在为孩子们的明天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的一切。在最需要资金的地方,我们的国家不知到做了什么,还是那句话,体制是个很屁的东西。大学就可以没完没了的见分校区,没完没了的敛财,没完没了的生产不合格产品,而那些沦落到要漂流的小学,却一年又一年的,没有新气象。

  社会上不公正的事情很多,但是教育事业对于建设一个强盛是国家是非常关键并且关系长远的大事,社会上应该有更多的声音出来支持那些遭遇荒唐待遇的民办教师!有许多人本身的责任就是关注解决这些事的。社会上不公正的事情很多,但是教育事业对于建设一个强盛是国家是非常关键并且关系长远的大事,社会上应该有更多的声音出来支持那些遭遇荒唐待遇的民办教师!有许多人本身的责任就是关注解决这些事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群中国教育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臣,有更多的人帮助这群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平名百姓!

  中国的社会是怎么了,官员越来越横行霸道,民众越来越冷漠残酷,难道鲁迅曾经描述痛恨的那个看客时代又要来临?

  这些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普通百姓怎么就不能拥有原本属于他们的物质与精神回报?难道教育部的那么多领导都没有长着一颗人心吗?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群中国教育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臣,有更多的人帮助这群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平名百姓!

  中国的社会是怎么了,官员越来越横行霸道,民众越来越冷漠残酷,难道鲁迅曾经描述痛恨的那个看客时代又要来临?

  电影是不错的电影,虽然有点不合时宜。那些民办教师们,永远对你们心存感激和敬佩。从20xx年开始,按教育部的要求,全国约44.8万代课教师被大量清退。他们有的被300至800元不等的清退费打发,有的依旧以“临时工”身份坚守。他们用生命实践了“把青春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口号,而今离开这三尺讲台却不知该何去何从。他们就这么用绷住的琴弦把自己勒紧,奏出生命的强音。然后,弦断音绝……

电影个人观后感4

  重温了李安导演的《绿巨人》。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也觉得是一部6分的失败之作。今天看的哪篇文章里提到了这部片,我突然想再看一次。看完感觉不一样了。它仍不算是一部成功之作,但是一点都不差。我想理一理为什么它不被接受。

  李安的拍法很古典,大量使用看来已经落后的“分割画面”技巧。但现在看,李安把分割画面的技巧提升了,营造了一种漫画既视感,很高级,把漫画分镜和电影剪辑相结合,有效加速了情节发展。把高级的电影语言应用在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上,是其不被接受的原因之一。

  绿巨人皮肤能弹开子弹,很卡哇伊。它对人类没有战意,特意不杀人,弹跳如飞行,颇有一种《卧虎藏龙》的轻功浪漫感,还静坐在沙漠中看石上苔藓的绿意——这还是那狂暴的绿色怪物么?卡通化、浪漫化、武侠化,这是不被接受的原因之二。

  希腊悲剧化,大概是原因之三。李安无疑拍得较为沉重。父子(女)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剧情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另一推动力则是一个必要的、不引起任何同情的坏人),剧力聚焦于心理(如布鲁斯被封闭的黑暗记忆,如决战之前的父子如表演莎剧般的舞台对话),杀子与弑父亲节(《银河护卫队2》倒是又用了一遍,但是刻意淡化悲剧色彩)。

  这前三个原因可以说见仁见智,反过来作为对本片的辩护也行,但是下面几个原因确实难以翻供。

  原因之四:片中的停顿抑制了电影节奏,抵消了“分割画面”的加速作用。比如贝蒂·罗斯一直无法确认她对布鲁斯的情感,像简奥斯丁小说中的人物,李安拍《理智与情感》(1995)的'后遗症?比如罗斯将军憋着不告诉布鲁斯他母亲的遭遇(也没准备在更安全的环境里告诉他),事后却和女儿讨论布鲁斯是否命中注定或是“受诅咒的”,这是否有意的延宕剧情?

  原因之五:矮化了绿巨人。绿巨人攻击了“坏人”(普通人类)三次,没两天这坏人只是吊了一只胳膊、还敢用电棍不断挑衅布鲁斯,这是有多贬低绿巨人的杀伤力?作为观众我也会想,“哦,它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能对着坦克汽车之类发发脾气罢了”。不管在观众眼中还是剧中坏人眼中,绿巨人都被“矮化”。布鲁斯口中的变身快感,也只在弹跳轻功的场景中一瞥。这种“不够”(而非打得不够、破坏不够),或许才是致命伤。《复仇者联盟》才成功树立了绿巨人的气质。

  尽管李安没有塑造好绿巨人的气质,但他通过心理铺垫,几乎拍出了绿巨人深藏于那身绿皮之内的“内核”,那是一个弗兰肯斯坦真正的儿子,那是在缺氧的极高空中下坠时呢喃着“渺小的人类”的神灵,那是布鲁斯虽然害怕但最终所承认了的悲剧之“命运”。

电影个人观后感5

  在央视的电影台看到了关于水墨动画的介绍,很感兴趣,所以就看了。这是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完成于1960年,想不到50年前已经能做出这样的动画,看看今天,真是唏嘘。这部动画短片在画面上做得相当好,画师的画工很高,处理这样的动画时极需耐心,在最后效果上都体现出来了,十分值得赞叹的是动作画的十分合理生动,并无任何令人生厌的夸张做作,实在是相当好的`片子。

  不幸的是,这里的一大败笔在于其配音上,可见这部动画完全是定位在儿童教育片水平,显得相当弱智。这也是中国动画一直走的误区,认为动画就应该是儿童片,导致后来的动画也越来越小儿科,粗糙。其实以《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工艺水平来说,完全可以成为让成人也能欣赏的片子,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用说记叙文的方法来配音,而且还配的不好,这是毁片之举。这部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定位为儿童教育片,导致今天的中国动画显得惨不忍睹,一部部的制作粗糙、一看就知道是拿来忽悠小孩的flash动画也(敢)放上银幕,这也算了,内容却是校园恋爱武侠言情之类的,不知道是做出来给谁看的。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历经10年制作的《蓝猫》完成时大肆宣传自己是一部水平很高的中国动画,后来一看不禁疑惑这10年制作班子都干什么去了。

  好在的是,后来又出了一部《牧笛》,我连续看了3部水墨动画,包括《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和《山水情》,个人认为《牧笛》是最好的一部,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世界级的动画,这也是教育片,但绝不是弱智片,适合任何年龄观看,没有夸张的内容,夸张的动作,画面比《小蝌蚪找妈妈》更上一层楼,音乐也配合的相当好,整部片子没有一句人声,好的让我词穷。假如中国动画是继承《牧笛》而不是《小蝌蚪找妈妈》,今天中国动画也不会这么的令人羞耻。

  不过随着近年日本动漫进入中国,中国的动画界也有所改善,终于认识到动画片并不只是给儿童看的。但是我国大众变了味的“拿来主义”精神却使中国动画走向肤浅化,而且十分有抄袭嫌疑。看看中国漫画界就知道了,现在比较知名的漫画家,除了姚非拉及香港大部分漫画家,基本上都是画出来的都是“日本味”的东西。可见“山寨文化”对中国人们的影响之深。说来真不知道日本动漫进入中国是好是坏了,不过我对中国人还是有信心的。

  虽然认为中国人很应该做些水墨动画,但得知其制作过程困难程度之高,耗费经费之大,也知道不能勉强了,不过还是很希望能有人抛开商业的眼光,重走旧路。当然最后要是只能做出《蓝猫》就算了。

电影个人观后感6

  一片漆黑,诺大的屏幕上蹦出两个殷红而又苍劲的大字,带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诱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官至中将。另一位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可以说两人都有勇有谋。但怎么说呢!因为正义力量之强大,最后我方还是战胜了敌方。

  其实,我认为所有的革命电影结局都差不多。无非是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中国,经过“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奋力抵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如果真像我所说的一样,那为什么国家、父母、老师还要让我们看这种“无意义”的影片呢?答案毫无例外,当然是希望能让我们记住“血的耻辱”,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缅怀先烈,祭奠先烈。

  从古至今,我们华夏民族从来没缺过烈士,不论男女。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妈妈”你去帮我拿一下东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我就想要。

  “奶奶”你帮我削个苹果。

  “爷爷”你去帮我买点东西,就是___,就在楼下的___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饿了。

  “外公”我小汽车坏了,你帮我修一下吧。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就像莲花中的莲子,被一层一层保护起来。而所谓的结果,大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电脑,早早戴上了眼镜。

  下雨天连路都看不淸,保护不了自己,何谈那些大话想成为保卫国家的“英雄”。

  曾经有一次,看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到了学校。学校里有专门提供学生吃饭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领着到座位上,奶奶帮他放好书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门对面的早餐店帮他买早餐,过了几分钟又急匆匆地拎回来了早餐,还挺丰盛的。然后,把装有馄饨的。一次性餐盒打开,吹凉,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个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张着口就行了,一边还在无聊地玩弄着奶奶的衣服。呵这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式教育?

  小时候倒还是挺羡慕他们的',经常责怪母亲为什么总不帮我,有些事总让我自己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了,母亲要我独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生活。

  这不是在体验过去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更艰难,母亲只是在磨砺我,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当然,我肯定也会有过抱怨,可当母亲说起她以前的往事时,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与母亲有过争论,经常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当然比你那个时候好。

  而母亲总只有一句话就驳回我的所有: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我们才更应该记住以前,常回忆以前,来勉励自己,不应当就因此松懈,不求上进。

电影个人观后感7

  《降临》改编自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中文名:姜峯楠)的科幻名作。特德·姜是当今享誉世界的科幻小说家,虽然至今只发表过十五篇中短篇小说,却让他获得四届星云奖、四届雨果奖、三届轨迹奖和三届日本科幻大奖,此外,还有英国科幻协会奖、斯特金奖和坎贝尔奖等众多大奖加身,几乎包揽了科幻文学领域的所有知名奖项,让许多著作等身的科幻作家都望洋兴叹。

  七肢桶是一种形似章鱼的外星人。对于他们的降临,地球人不知是福是祸,只好严阵以待。而女主人公、语言学家露易丝·班克博士便是被美国军方招募来和七肢桶进行交流的,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物理学教授伊恩·唐纳利。七肢桶不会讲话,但能用文字进行沟通,他们的文字好像中国的水墨画,每个句子都像是用毛笔绘制的环形水墨龙纹。

  露易丝在和他们进行交流时,渐渐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她能看到她的未来,尤其是她女儿从出生到生病一直到死亡的过程,并且,丈夫伊恩·唐纳利也会离她而去。根据七肢桶的预言,人类将在3000年后帮助七肢桶免于一场浩劫。可是,由于翻译错误,人类差点和七肢桶兵戈相见,还好,由于班克博士的及时更正并告知中国军方,才使得七肢桶和地球幸免于难。七肢桶离开之后,班克博士还是和伊恩情不自禁地相爱了,尽管她已经预知了他们的未来。

  和《侠盗一号》、《太空旅客》这种可乐爆米花式的软科幻不同,《降临》属于硬科幻范畴,它没有天崩地裂的大场面,没有城市浩劫,情节也较为写实,故事让人信服。如《独立日》、《环太平洋般的》这般的掠夺地球资源、生物入侵只是人类自以为是的臆想,假如有一天有着更高文明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上,可能会以七肢桶的方式和人类进行交流。起码,语言和文字进行对话的基础。

  近年来,好莱坞硬科幻佳作不断。20xx年由阿方索·卡隆执导的《地心引力》,20xx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20xx年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火星救援》都是个中翘楚。尤其是《地心引力》,获得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在内的七项奥斯卡大奖,让阿方索·卡隆一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幻名导。毫无疑问,《降临》是好莱坞20xx年(美国于20xx年11月11日上映)科幻领域的精品之作,它显示出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对科幻电影的满满诚意。虽然《降临》是其在执导科幻经典《银翼杀手》续集《银翼杀手2》之前的小试牛刀之作,已经能够从其中一窥维伦纽瓦的惊人才华。

电影个人观后感8

  这部电影讲述了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进行疯狂的镇压。期间,江姐(江竹筠)的丈夫被敌人杀害了,但她却化悲痛化为力量,毅然去了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后来,因叛徒甫志高叛变,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人许云峰,还有其他一些共产党员都被发动派逮捕了!

  在敌人眼中,酷刑是让人泄密的不二法门。懦弱的人在刑具面前,往往失去脊梁,丢下尊严,成了可耻的叛徒。但是,对于真正的共产党员而言,是无用的!

  在江姐被抓来之前,敌人已经对许云峰严刑拷打,却丝毫不见他意志动摇,只能将他继续关起来。反动派开始对江姐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们认为女人是脆弱的,没想到,江姐却十分轻蔑地说:“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那你可说?”特务头子徐鹏飞兴奋地笑问。“党不允许我说,我自然不会说!”江姐淡然地说。“你可要尝试我们中美合作所——那几十套刑具?!”许鹏飞恼羞成怒。

  一个个冷酷的刑具,摆满了整个屋子里。敌人将尖锐的竹签狠狠地插入江姐的指尖……她却忍着剧痛,说了一句让我十分感动的话:“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诠释着真正共产党员的无惧无畏!

  屏幕中的画面继续在我脑海中闪现……

  小萝卜头是一位天真活泼的小可爱。吃奶时,就和他爸妈一起关在监狱里。在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却丝毫不减儿童天性。他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来到江姐被关之处,关心地问到:“江阿姨,你睡醒了吗?”“没有。”江姐怜爱地回答。“你说谎!你把手伸过来给我看一下。”小萝卜头严肃地说,“你说了吗?”“没有!”江姐平静的回答。“你一定是好人!”他看了江姐的手,听到那两个字,语气坚定。小萝卜头在艰难的情况下,也懂得关心他人,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斗争的道路坎坷不平,胜利的'取得是要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影片中的主人公许云峰、江姐、华子良等人的经历不同,个人的遭遇不同,但是在各种严峻的考验下,都体现出共产党人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如今祖国强大了,我仿佛看到了小萝卜头高兴的眼神;看着今天人民安居乐业,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欣慰的笑容。凤凰浴火会重生,烈火让一个民族重生,让一个个英魂在火红的光影中得到永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好好努力,为祖国更加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影个人观后感9

  6月10日,在高邮市禁毒办组织下,我们红心志愿者协会禁毒分会的志愿者们观看了一部以吸毒题材为背景的警示教育电影《纸飞机》,看后让我受益匪浅。

  伴随着电影里音乐的节奏,我完全沉浸在了故事的情节中,与主人公亮亮一起哭,一起笑。毒品危害了亮亮的母亲:11岁亮亮的妈妈阿晨染上了毒品,弄得家离破碎,爸爸妈妈离婚后,亮亮和妈妈住进了工地房,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在学校,同学们都在嘲笑他,谩骂他,使他更加的痛苦;可他却在苦难中成长坚强起来,帮妈妈做家务事,干活。在小孩心里多么想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有一个完整的家。孩子的世界本是五彩缤纷,而不是一个没有阳光的地方,只因亮亮妈妈染上了毒品,让一切都变了样!

  那谁是犯罪的主谋?是妈妈,还是毒犯?现在,吸毒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像瘟役一样不停地发作,四季变换。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因此生活在毒品的阴影下,他们的孩子也受到影响,失去了欢乐!因为有人觉得,没有这样的吸毒者,阳光会更加灿烂,社会才更加和谐。一句老话“一朝吸毒、十年戒毒”可见毒品的危害多么巨大。吸毒不仅仅是毁灭自己、也毁灭了一个幸福家庭、也毁灭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亮亮的妈妈曾经自杀过,她是那么悔恨,她哭尽了所有的泪水,但我也要告诫生活美满的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你走向吸毒绝路的时候,你就应该想想家人。不过,我还是非常同情亮亮妈妈的。吸毒者是违法者同时她也是受害者,我们要去帮助他们而不是抛弃,就像电影里的民警同志和社区工作者一样,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去帮助他们戒断毒瘾,重新回归健康美好的生活!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吧?亮亮抱着对母爱的信念,坚信她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和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他抛出手中的纸飞机,默默的看它越飞越远。.。.。.。他眼神里、他的心里此时此刻应该最低最微小的心愿,那就是天天和妈妈在一起。这个心愿我们正常人根本不用去乞求,就因为毒品的侵害让孩子连这个最起码的幸福都没,此时我的眼睛是湿润的,我的心也在流泪,我想大声呼喊,毒魔你赶快滚出我们这个世界吧!世界上多人因为你而受到伤害家破人亡!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吧?妈妈看着亮亮眼睛里的'泪水,对他说:“亮亮,妈妈每当看到你的眼泪比我的这辈子受多最大的痛苦还要难受,为了你、为了你的梦想,我一定戒掉毒瘾,等你长大后开着飞机带妈妈一起去飞翔。可见只要有强烈的戒毒信心和愿望,是一定会戒掉毒瘾的。

  最后我们一起以电影里的女主角的吸毒经历为警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珍爱现在的美好生活和生命,远离毒品共创和谐社会!

电影个人观后感10

  《东京大审判》这部片子公映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很多人看后都流下了眼泪,我也是含着泪水看完这部片子的。看完这部片子后,很长时间心理都很沉闷,总在反复的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最让我感动的一句台词是:“这么纯净的孩子,怎么会变成了杀人魔鬼?”是啊,到底是什么让人变成了魔鬼?

  这部影片和以往的那些抗日题材的影片不同,没有什么英雄和鬼子,也没有过多的表现日本鬼子杀人放火的镜头。但是他却能给人们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一部人性呼唤的影片,一部站在维护人类文明和生命尊严高度上的影片。通过对那些“战犯的审判”,痛斥了发动那场战争的人丑恶和疯狂的灵魂,批判了那场战争给人类文明和人类生命尊严的漠视和践踏。

  东条英机的顽固不化,不思悔改,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疯狂,表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是怎样走入罪恶战争的深渊的。那些战犯们的荒谬的申辩,让人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把国家和人民变成杀人机器和魔鬼的。通过异国的恋情,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的`日本人,和日本家庭真实原貌。在所谓“神圣的理想”愚弄下,那些原本“纯净”善良的人们,人性被扭曲和泯灭,变成了杀人魔鬼,变成了疯狂的种族仇恨报复者。在他们成为沦为战争工具的同时,也成为了战争的受害者。当他们一些人醒悟过来的时候,大声呼喊:“为什么?为什么?”“我是鬼子,鬼子!”,让人不能不产生一种灵魂的振荡。人类文明和人性的丑恶,在这部片子里剧烈的撞击,给人们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看过这部片子后,中国人哭了,日本人也哭了。几位看片的日本电影人看过此片后满面泪痕,泣不成声。此片在日本试演时,播放厅内一片唏嘘之声。一位老人看完此片后,甚至不能够站立起来。日本人为什么会为中国人拍的这部片子哭泣呢?是什么触动了他们那早已淡忘和麻木的灵魂呢?他们一定有着和中国人不一样的复杂感情。一位中国作家访问了一位日本老人,那位老人在谈到这一段历史时,痛哭失声。他说:“我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那时我们是那样愚蠢,怎么就听信了那样一群疯子的话呢?”“我们被人欺骗了,出卖了。”这位讲述了他在战争中痛苦的经历,和他那些死去的亲人们。我们这位作家原本想问他:你知道不知道多少中国人死在你们的刺刀下?你知道不知道南京的屠杀?但是当他看到老人那抽啜的肩膀后,这位作家终没有忍心去问他了。可怜的老人呐。

  看完这部片子后,总有一种想要呼喊的欲望,总想写点什么。但是拿起笔来,却又什么也写不出来了。脑子里就是这么两个字:“疯狂”“疯狂”还是“疯狂”。

电影个人观后感11

  的身高不是从头顶到地面的距离,而是从头顶到天空的距离。这是看过《小男孩》的人们,都会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这种带有家庭温情的美式电影,也许是看完《奇迹男孩》后,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看到电影里的家庭温情总是会落泪,我们可能总是会把善良的一面留给别人,把脾气留给了家人,但是,要记住家人是永远最值得我们感恩的人。《小男孩》带给我的观后感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地方。跟很多父母一样,小男孩珮珀的身高变化,一年又一年被记录在墙上。只是,跟哥哥伦敦和其他男孩相比,他真的长的太慢了。7、8岁的时候,他的身高更是久久停留在了39英寸。拍照的时候,也是极不情愿地被摄影师安置在最前排坐着。被同龄的小伙伴孤立,一遍遍地承受着被叫“侏儒”的恶意。在他灰暗的童年里,爸爸是照亮他生命的唯一一缕阳光。爸爸是他唯一的伙伴。骑在爸爸的身上,幸福地吃着冰淇淋甜筒,学骑自行车,在爸爸怀里,听魔术师本74伊格尔的故事。Do you believe you can do this?这句魔术师的口头禅,成为父亲从小给他注入的能量。时值二战最激烈的时候,父亲的参军,对珮珀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起初,珮珀还能收到父亲定期的来信,后来,便是久久没有回音。生死不明,这种未知的恐惧,让整个家庭都浮上一层阴霾。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强烈。这种特殊的.时刻,镇上一位移民数十年的日裔侨民桥本,成为恨意的宣泄口。幸好,恨意没有让所有人丧失理智。片中的神父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超越人类恨意的角色。他给小男孩布置了一张清单,完成清单,他的爸爸也许就能回来。清单里,神父特意加了一项任务——和桥本成为朋友。战争,改变了一切,不止是某一个国家、民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残忍的事情。包括桥本。

  四十二年未曾回过国,家中已没什么亲人,只剩两个侄子,也在二战后失去了仅有的联系。这张“To do list”,看似是一个逗小孩子的游戏。洽洽,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小男孩,镇上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成长。和敌人做好朋友,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所,探望病人。小男孩通过游戏的清单,一点点散播温暖。而游戏是否是游戏,在于身处游戏中的人。当人们不再怀着游戏的心情,游戏就有了认真的含义。就像当初当初本74伊格尔的表演,让小男孩误以为他有隔空移动瓶子的力量。当所有都不把小男孩当回事的时候,小男孩依旧每天站在海边施展意念。足够的信念,会让一切皆有可能。小男孩“成功”了,二战结束了,他的爸爸没有在战争中去世,他们一家人又幸福地在一起了

电影个人观后感12

  虽然剧情依然定格在旧俗的感情模式中,但我还是被他们坚贞不渝的感情所感动了。美丽得让人心醉的田园风景,青春时期对于完美感情的向往与狂热的追求,以及男女主角之间的爱狠缠绵,让我不得不投入到本片中,见证了他们对于爱的狂热与执着。

  影片伴随着一个老头向一个老女人读一本陈旧的笔记本而展开,时光开始倒流,影片背景回到了上世纪的40年代,爱丽跟着她的家人来到了一个海边小城的—水溪镇,他们计划能在那里度过一个愉快而简单的暑假,爱丽当时还只是个处于青春期的懵懂少女,但在一次狂欢派队上爱丽结识了一名叫诺奇的男孩,经过慢慢地熟知,他们彼此被对方所吸引而坠入爱河,因此一段朦胧而完美的初恋在这片美丽的乡镇上就此拉开序幕。但好景不长伴随着两人彼此身份的悬殊,慢慢地拉开了距离,当他们度过了一个充满夏日激情的暑假后,二战爆发了,他们分开后,剩下的只有彼此联系的心。战争结束后,爱丽已经远去,但诺奇依然还是怀着一丝的留恋与不舍留在了水溪镇。几十年后,这对年迈的老人其实就是当年的他们,虽然这时爱丽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是诺奇将会实现对她一身的承诺......

  青春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当步入老年在脑海中再次翻开这本陈旧的青春笔记本时,你会感受到原先人生的好处就在于此。恋恋笔记本,从青年时期对于爱的`无畏与懵懂,再到之后的回味与感动,为的只是联系着彼此的爱,虽然这部电影有些脱离了现实,但是当你细细品味之后,你会真实的感受到脱离俗世的真情与温暖,就像是在寒冷而孤独的夜晚,有人在你的肩头披上了一条温暖的毛毯,让人很窝心。也许在世界上已经很难再找到像影片中这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了,但这种完美的感情模式确是我们一身的追求,也是我们一向坚定的信念,现实往往要比电影残酷很多,但是惟有透过此类影片,才能让我们心存期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遇上像影片中的男女主角。

  优美而动人的音乐与美景,在暑假欢乐的氛围中打扰斗嘴,在恋恋不舍的情怀下分别,之后再在夕阳的伴随下,坐在群鸭嬉戏的湖中划船,在夏日温情的伴随下,为爱疯狂的男女主角在雨水中热吻拥抱,一切的一切都象征着完美感情的连续,等待着完美感情的结局。几十年后,为了唤醒妻子逝去的记忆,不断的读着笔记本上当年他们甜蜜的往事,为了信守承诺,不顾家人的反对一向留在妻子的身边,守护着她,伴随着她,直到生命的终点。

  每个人对待感情都就应坚贞不渝,也许这只是一个看似容易却很难完成的使命,但是人们对于感情的向往,却一向都在驱使着我们到达感情胜利的最高点,每个人都期望拥有一段坚贞不渝的感情,这是所有人的期望,也是我的期望!

电影个人观后感13

  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去参加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的路上,我给自己准备了一包纸巾。根据八个月前在小岗村采访的经验,这是有必要的。当时的情景,是媒体同行们集体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早就听说这部电影从主演到配角都是由知名演员来承担,首映式也果然星光熠熠。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影的人们安静了。

  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电影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突然发现,120分钟的时间里,事先准备的纸巾并没有派上用场。有落泪却没有失声痛哭,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总体来说,这个电影并不是一颗“催泪弹”。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把这些真实地通过电影呈现出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

  一位观众说,她之前只是在网上看到沈浩的事迹,而电影让她十分感动。

  一位从北京市昌平区赶来观看电影的女大学生村官对我说,可能是同在基层的关系,她对沈浩经历的感触就更深,因为了解农村基层工作的不易。“他很值得敬佩。”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大学生村官印象深刻。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媒体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这种触动,已在采访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会带给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电影个人观后感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读到这句话,我脑子里不由地产生了好多回忆,想起了一件难忘的事。时间倒流,思绪回到三年级的一件事。

  有一天,我在回班的路上捡的了一支自动铅笔,一定是一位同学不小心丢在这儿了,她肯定很着急。此时,我想把它据为己有,因为它很漂亮,但我又害怕老师知道这件事时会批评我一顿。于是,我犹豫不决了。

  到底是把它占为己有,还是交到大队部呢?我这时想起了自己铅笔盒里的那几只笔,它们的色彩是那么黯淡,图案是那么土气,而这支笔,图案十分好看,颜色也非常让我喜欢。于是,我想把它据为己有了。但是,当我走到班门口时,我又踟蹰不前了。老师讲过,诚信最重要,做人要做到拾金不昧。想到这,我又想把它送到大队部了。

  当我到了大队部门口,我又有些犹豫了,但这时,我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我还小,才二年级,对一切东西都很喜爱。有一次在学校门口,我看到了一种小玩具并且喜欢上了它,但我又不敢跟家长要钱,因为没用的东西家长是不可能给我买的。于是我就以买口算的借口向家长要钱,买了玩具。然而,买了之后我从来没有玩过,每次看到它我总是觉得有人在指责我,指责的内容我也搞不清楚。那是我第一次撒谎,我觉得不诚信好像是对不起很多事物。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撒谎了。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它交到了大队部,丢了笔的同学正焦急地等着呢。看到她脸上阳光般的笑容,我心里也十分开心,我尝到了诚信的滋味是那样好。从那时起,我再也没丢失诚信。

  一位年轻人在自己拥有“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中要挑一个出来以减轻负担,他竟将“诚信”丢掉了,于是巨浪把他推到了海里。

  一家生意很好的酒店,老板的'妻子为了多挣5元前,把酒里加了水,只卖过一次,但是丢掉了信誉,生意越来越差,直到把他们逼到了没钱生活的。时候。

  诚信太重要了,自古至今,有多少真时故事和传说在讲诚信啊。

  如果没有了诚信,还能干什么呢?没有了信誉,谁会帮助你,谁会支持你,谁会亲近你?诚信是生活在世上的一大要素。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唯有与高度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诚信是生活的必需品,人生的指航标。

电影个人观后感15

 我从来不觉得对一部电影的褒扬会被评论为过誉,因为电影终究是一种艺术形式,会引起人的共鸣,所以能与我有感情交融的电影我一定会毫不吝啬地献上赞扬,更别说在视觉上是如此靓丽的一部电影了。

  电影开头穿插着介绍了两个逐梦的年轻人是如何失意,再到茫茫人海中的无数次相遇,有人会说这太巧合了,是啊,因为这彻头彻尾就是一场梦!电影里的桥段也有预示,比如在星空中舞蹈的时候,好莱坞的歌舞片似乎都喜欢把人从现实中抽离出来,一边叹服它的美好,一边叹惋它的虚无。但两个人的感情绝不是虚无的,虽然不能采用普通爱情片的叙事手法,开头交代的两个人的背景已经足够推动故事的发展了。接着就是道出各自的梦想,后面的剧情其实不用多想,我想讲的.是里面的歌舞。

  客观来说,舞蹈的编排是赶不上黄金时代的,但导演懂得扬长避短,通过各种调度使节奏很到位,演员卡动作也很有张力,鞋子踏在地上的踢踏声悦耳清脆。为了更有代入感,剪辑很多淡出、叠影,溶化的手法,包括片头和结尾,都是极富年代感的字体和画质。服饰设计有沿用也有革新,裙子肩膀的裁剪和甩起来的裙摆都像极了黄金时代的风格,但是显得更加轻盈,裙子上也没有繁杂的装饰,融合了现代设计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场景真是美绝了,对于一个很注重电影美术设计的人来说,每一处的场景构思都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美到可以让每个对憧憬美好的人做梦,你能想象一个满天繁星倒映在深色的水面上,两个人踏着星光翩翩起舞的画面吗?虽然也是借鉴,但好莱坞现在的工业水平还是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还有就是导演通过镜头的晃动推拉切入到场景的镜头也要加分,让观赏的人没有停歇的机会。其实导演的剪辑能力在《爆裂鼓手》中就可见一斑了。

  在渲染情感的方面,歌舞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首歌的歌词都很应景啊,再加上导演对节奏的掌控能力,情感爆发处震撼人心。相比高司令,石头的表演跨度更大,特写镜头很多,其实石头的表演能承受这么多奖项也是电影本身加成了。

  最后的结局并不美好,一个冰冷的事实横亘在两人面前,现实是一道跨不过的坎,有一个怀揣着独立音乐人梦想的同学告诉我说,看完后想了很久,太有带入感了。我觉得,每个向现实低头的做梦者都会感同身受,女主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让人幻想的地方,看完电影真的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电影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有关《勇士》电影的个人观后感4篇 观《勇士》电影观后感06-12

个人电影观后感11-06

电影《羞羞的铁拳》个人观后感04-05

电影《骆驼祥子》的个人观后感09-21

天堂电影院电影观后感12-03

电影《微观世界》个人观后感09-06

看电影个人感想作文观后感范文11-25

电影幸福终点站个人观后感02-27

观看电影海洋天堂个人观后感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