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经典朗诵稿

时间:2023-06-18 18:00:40 晓丽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经典朗诵稿20首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说到朗诵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朗诵指大声朗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朗诵稿才是好的朗诵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经典朗诵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经典朗诵稿20首

  1、青鸟

  青鸟的一声问候

  活泼了整条记忆的河流

  洞庭湖的.烟波

  从未拒绝

  待发的兰舟

  撑一篙月色碧波

  和一幅山清水秀

  艾草和芦叶

  香芷和汀兰

  一曲天问

  一首离骚

  端阳的粽子

  包裹的可是

  两千年士子的风骨

  端起岁月的酒杯

  登楼远眺

  悲喜心头

  且看天地悠悠

  2、民族精神

  屈原去逝的时间,大家

  都说是五月初五

  于是,多少年来,这一天到来

  心里就想起屈原投江的情景

  这一天的到来,便成为

  中华民族的节日。一种民俗之风

  便将千百年《离骚》替代

  大家都想在此日舒心的来一回放纵

  《楚辞》也是屈原的`原创之作

  很多人说不清它的内容

  这一天要吃粽子、吃包子、喝雄黄酒

  门上插菖蒲、艾叶,跟着学,很用心

  汨罗江上激情万丈

  有一股《离骚》风刮得很浓

  龙舟竞技,多少英雄辈出

  锣鼓声中,把历史拉回了千年前

  诗人们的感情抒发到了极点

  写上数不清的诗句全是敬昂

  我从行间走过时

  清点一下,不少是写风花雪月情形

  加油!加油!一声声呐喊声

  回荡在记忆千古遗风的时空中

  读着一种情操和民族精神

  也想着千百年来流传的端午主题

  不去研究艾叶、菖蒲驱邪避恶的作用

  也不去讨论雄黄酒有没有壮胆灭蚊效果

  吃着香甜的粽子和包子时

  借古喻今,这种日子多么值得珍惜

  现在把这种传统民俗

  整理成放松心情的节日

  屈原已领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从流传的精神中学到了龙的霸气

  这一连串的意,不过是敬昂的心思

  如果将历史与民俗勾勒成一幅画

  那画面上的热闹场景

  真象一首诗歌的完美之作,多好的意境

  3、怀念屈原

  五月想着诗人来了

  五月飘着粽香来了

  五月划着龙舟来了

  五月初五,一个平常的日子

  因屈原这个名字而响亮

  远古的.屈原唱着《九歌》

  悲愤地投进汨罗江

  楚国的龙船在呐喊

  “大鱼、大虾快走开

  别想吃掉诗人的躯体”

  我扬一杯黄酒洒入江中

  任思绪把《离骚》一页页翻起

  4、粽子

  五月初五的早晨

  我乘一页艾蒿

  驶进了屈原的故乡

  长江的风轻轻飘着

  带着粽叶、糯米和枣香的味道

  此刻,我想起家乡的蜜饯粽

  甜得像二十一世纪

  5、露珠的心思

  端阳节的早上

  露珠在艾蒿尖上舞蹈

  心思把身体撑得圆溜溜的

  想念一个人,但不是屈原

  在绿色的吊角楼上

  它摘一片艾蒿

  把思念的泪水,包成水晶粽

  个个都是亮晶晶的

  就是无法寄出去

  只能呆在家里偷偷地写情书

  希望东风帮它带走

  6、童年

  儿童的笑声荡漾在儿童节深处

  夜色低沉,想让自己回归

  童年的溪水,却是咫尺天涯

  珠江公园,树木葱嵘

  走进疏影,时光写满厚重

  千年了,月光稀薄如斯

  等待晚餐的约定

  那些流放中的河水

  内心更内处,花朵开了一瓣

  高楼,霓虹灯,车欢,人闹

  这些现代的繁华要素

  以及马场里面洋溢的歌舞升平

  落尽后

  找不到一丝庄重的意境

  二千多年前的往事袅若青烟

  心扉上的钉子锈迹斑斑

  面目全非的

  不止岁月

  今晚,去大醉一场吧

  酒成了这个时代最锐利的戈矛

  可以击退汹涌的洪水

  明天早晨,买几个粽子

  饿与不饿,都尝一尝

  故楚逝去的泪水歌谣

  也不打算唤醒前尘往事

  今生,我们只说故事

  不谈结局,不望未来

  7、灵魂

  端午节的粽子

  飘过门前

  就象你的一声招呼

  停栖黄昏的灰色里面

  拥有意味着失去

  鸟飞上拥有的枝梢

  影子落入失去的云朵

  跳跃、翻滚

  从夏日的夜晚

  到夏未秋初

  眨着昏沉的眼睛

  失去意味着死亡

  人爬上失去的青春

  灵魂坠落死亡的思想

  飘浮、游逛

  从秋天的黄昏

  到秋未冬初

  现出昏黄的忧伤

  失去是失去者的`牢狱

  拥有应该是拥有者的坟墓吧

  牢狱

  坟墓

  屈原是谁

  没人认识

  应该是可以卖很多钱的古董吧

  我们争先抢吃

  先人为古董拍卖会

  准备贮存的粽子

  中国的端午节

  跟韩国申遗的端午节

  可是很大的不一样啊

  8、敬仰

  两千年前

  你带着满腹的惆怅

  纵身跳进汨罗江

  从此

  楚国失去了砥柱

  奸佞失去了顾忌

  怀王失去了谏臣

  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敬仰

  在长城内外、运河两岸

  在大海之滨、高山脚下

  纪念你——也向你诉说

  你可曾看到

  而今的中国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而今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而今的百姓

  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你可曾看到

  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立足基层辛勤工作

  他们积极进取奋勇开拓

  他们甘于奉献服务祖国

  他们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激昂

  他们没有战争年代的.金戈铁马

  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但是——

  他们有竹的坚韧挺拔高风亮节

  他们有梅的坚贞自守优良品质

  他们有兰的高雅圣洁淡泊自足

  他们

  不因误解而困惑

  不因清贫而卑谦

  不因褒扬而得意

  不因誉满而骄傲

  他们

  服务社会无怨言

  总把奉献当甘甜

  他们忠诚tt乐于奉献

  他们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他们依法tt严守秘密

  他们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这是他们的品格和操守

  这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9、又逢端午

  想起母亲手中的粽香

  想起母亲偷偷系在

  手上的五彩绳

  在我们熟睡中

  塞进耳朵里的蒿叶

  想起父亲清扫庭院

  踏着晨露

  采摘回来的蒿草

  想起那满怀悲愤

  投江明志的屈大夫

  想起那个

  青史留名的申胥

  这万千思绪

  是因为

  每逢佳节

  倍感思念的惆怅

  又是一年端午

  一样的漂泊

  一样的怀念

  我便在彷徨的晚风里

  寻一缕安静的光

  10、《端午节的情思》

  ——遥祭屈原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

  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一般在中华大地唱响,

  你让终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没进汩罗江。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才子还在压抑着奔放无羁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

  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

  11、爱国情

  临近端午,

  粽叶飘香,

  嘴里津津有味。

  心中念念不忘——

  那投河自尽的屈原!

  屈原啊,

  你光明正大,

  正直无私,

  不肯同流合污。

  你志向高洁,

  行为磊落,

  出淤泥而不染!

  屈原啊,

  你一心为国,

  忠心耿耿,

  受尽百姓爱戴。

  没想到——

  诚信反被怀疑,

  忠心反被诽谤。

  可恨那糊涂的君王,

  将你放流于沅湖!

  屈原啊,

  你清白的颜色,

  怎能受到污秽的沾染?

  你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

  清洗那世俗的污染。

  你的自杀,

  印证了你的`爱国热情,

  印证了你的洁身自好,

  印证了你对楚君彻底的抗议!

  屈原啊,

  你这一生,

  活得轰轰烈烈,

  死得潇潇洒洒。

  你虽不是,

  血战沙场、叱咤风云的功臣,

  但你却是,

  忠心为国、受人敬仰的诗人。

  你的爱国情,

  将感动一代又一代世人!

  12、龙舟

  晨光从梦中溢出

  青青丛林

  浸润在薄霭梦境

  麦花香落田埂

  踏着鸟鸣的清脆

  在幽静的田野觅一支青艾

  远远传来叫卖粽子的声音

  忽然吹过遥远童年

  妈妈用青瓷的碗

  端来竹叶清香的端午

  寥落北国

  看不到龙舟竞渡的汨罗

  匆匆忙忙的奔波声

  踏碎屈大夫一声叹息

  马蹄悠悠

  艾叶的清香愈淡愈远

  在这蒙蒙清晨

  我回忆青瓷碗里粽子的.淡然

  鸟鸣淹没粽子的叫卖声

  我独自走在清晨的田头

  寻一支有着清香的野艾

  和一个久已失落的故事

  13、乐章

  年年五月五

  岁岁是端阳

  龙舟水上竞

  粽香思念长

  荆楚战乱时

  屈公苦荐倡

  忧国忧民兮

  抱负付潇湘

  同流不合污

  你醉我独醒

  洁身旧官场

  如今世人警

  诗人随波去

  文章万古芳

  爱国谱乐章

  世人应弦扬

  14、五月五端阳

  五月在石榴花枝头燃烧

  烧出烈烈的雄黄酒

  醉在故园的`麦香

  一缕缕思念绕成五彩线

  牵出一弯新月挂天边

  新月,勾出多少过往

  悠悠湘江水日夜吟唱

  唱的还是那曲离骚

  引无数龙舟竞荡

  屈子的忠魂

  在每一处

  艾草粽子飘香的地方

  15、楚天端午

  怀楚初夏,

  白起灭楚,

  水志滔滔浊清可,

  屈平悲绝自投江。

  忆辅政,

  施交邦:

  纵合泽楚王,

  横成则秦王。

  斥郑袖,

  剥靳尚。

  创立楚辞怒天问,

  忧愤离骚,

  舒九歌兮籍九章。

  愿摇起而横奔兮,

  览民尤以自镇殇。

  流放西方。

  桑!

  伤!

  丧!

  祭贤立端午,

  菖囊艾粽香。

  中华锣鼓震九霄,

  炎黄龙舟竞五洲,

  孔子遍天涯,

  汉学播世煌。

  举正义,

  为和平,

  除贫穷。

  不惧风云鞭虎猖。

  神州寒宫舒广袖,

  蛟龙龙庭作嘉宾,

  中国行,

  中国星,

  幸福百姓乐和祥。

  阳!

  洋!

  扬!

  16、忧国忧民

  怀念一位诗人最好的方式,是朗诵诗歌

  在山顶、在河边、在旷野里,把心底的声音

  发出来。我们喊屈原,屈原

  顺着一阵风的意思,他或许就能听见

  芈为姓,屈为氏,原为字,平为名

  最基本的信息里,我们常常将芈字忽略

  忘掉贵族的身份和血统,剩下的.

  统统都叫做忧国忧民。

  两千多年来,屈原似乎从未离去

  隔着遥远的时空,我们都忍不住怀念屈原

  与端午无关,与艾草无关,与河流无关

  我们怀念屈原,既怀念他的诗句,也怀念他的风骨

  17、汨罗江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18、龙舟

  舀一瓢村口的井水均半杯朱砂

  眉心间点个食指的红印

  青线穿过苍蒲

  脖子上挂上一串天然项链

  雄黄酒绕屋子洒遍

  剩下半壶伴粽子供奉屈子神灵

  湘江两岸人头攒动

  号子声伴着锣鼓震天响

  舵把子舞动彩旗引百舸争流

  岸上人总是急过船上人

  忘情呐喊助龙头飞渡冲刺

  记得拿艾蒿蒸汤沐浴

  爬山虎覆盖了石灰剥落的墙

  黑白相间的铁牛守护着熟睡的我

  忽然萌生一个想法

  想在今年的端午带儿子去看龙舟

  给他串一串苍蒲项链

  在眉心点一点朱砂红

  19、京华的粽子

  一片片碧绿苇叶

  一粒粒洁白糯米

  在叫卖手里

  只是一张张钞票

  一个个芳香的粽子

  一颗颗甜蜜的红枣

  在品尝口里

  只是点缀的佳肴

  可曾有人记得汨罗江

  三闾大夫

  一个倔老头

  离骚

  记念他

  不用粽子

  京华的粽子

  尝不出诗人的`味道

  端午这一天

  北京最迟到的夏天

  我听到蝉儿

  第一声鸣叫

  20、小铃铛

  我们如同一朵朵鲜花

  簇拥在那张古旧的小方桌旁

  整个空间弥漫着

  锅里粽子蒸腾出的一股股清香

  抚摸豆荚一样圆鼓鼓的肚子

  跳进漾动艾水的木盆

  双手拍起的水花和笑容

  浅落在木盆四周

  五彩丝线系着银色小铃铛

  扣在脖子脚踝手腕上

  宛如哪吒身上的风火轮

  我们一边跑玩,它们一边歌唱

  头顶的天似湛蓝的海洋

  偶尔有布谷鸟的声音划过

  我们到哪儿,太阳跟到哪儿

  好像生怕我们丢掉一样

【端午节经典朗诵稿】相关文章:

端午节朗诵稿01-26

端午节经典朗诵稿12-13

端午节的朗诵稿02-04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稿04-26

端午节儿童朗诵稿05-24

端午节情怀朗诵稿04-25

端午节集体朗诵稿05-17

端午节的传说小学朗诵稿05-25

关于端午节的诗朗诵稿05-26

端午节朗诵稿(精选14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