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的作文

时间:2024-02-22 09:05:48 佩莹 吃作文 我要投稿

吃元宵的作文(通用2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吃元宵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吃元宵的作文(通用23篇)

  吃元宵的作文 1

  汤圆也叫元宵,它“白白胖胖”的,里面有着又香又甜的馅料,轻咬一小口,就能感受到满口温热可口的甜美,让人吃完一个也还想再吃。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就是团圆的象征,可今年的元宵节却让我知道,美味的汤圆也不是人人、时时都能随心所欲去吃的。

  正月十五那天,香甜的汤圆让我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可是,那天晚上吃完饭没多久我就觉得很撑,胃一下子胀起来,揉着胃才能勉强消化一点。

  因为临近中考,寒假期间也要补课,正月十六那天我们就开始了假期的上课。我想自己还可以坚持上课,也就胀着胃去了学校,可是没想到因为元宵节那天吃了汤圆胃痛,接下来的整整两天,我都没有吃下一粒米。学校还是要去的,每天在教室里我都是捂着胃无力地揉着,虚汗淋漓。可能是胃被胀伤了,一直揉着还是疼,胀得厉害,连胃药都吃不下,而且隔着衣服也能看到胃部的鼓胀。胀着胃坚持了两天,总算是周末了,林晓陪我回去,我弓着腰,双手死死地捂着胃。一阵头晕,我虚得站不住,林晓扶住我,我软软的倒在他怀里,痛苦地咬着嘴唇。“休息一会,我帮你揉胃。”他把手捂在我的胃上,先是打圈按揉,我随着他的按揉不住地干呕嗳气,胃里还是胀硬得不行。见没有效果,他又改从下往上推揉着我的'胃,我已经疼得没了力气,只能任凭他一下下推着。

  “坚持一下,会好的。”他安慰着我,他的手每按下去一次,疼痛就加重一下,我就忍不住地呻吟一声。他不停地帮我推揉着胃,终于,半个多小时之后,“呃哕……呕,呕——唔啊,哕……哕——”一阵撕心裂肺的呕吐声,胃里撕心裂肺的疼痛,那两天前就堵胀在胃里的元宵终于被呕了出来,一点都没有消化,难受得不行。

  呕完这些不消化的食物我已经虚弱地站不住了,汗水湿透了衣服。林晓把我送回家,第二天陪我去了医院。

  “九个月之前查出的慢性胃炎,胃里还有两处活动性溃疡,以后不要吃糯米做的食物了,小小年纪胃就已经这么不好了,以后如果不注意保养一辈子痛苦。”医生看着化验单摇了摇头。

  吃汤圆本来是为了让我开心,没想到反而伤害了我。再美味的食物,也不能贪吃,更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为。

  吃元宵的作文 2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得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得习俗起源于道教得"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得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得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得汤圆不是包得,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得,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在元宵节得那天,家人们都会团聚在一起,吃着汤圆,汤圆代表着团圆得意思。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得元宵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看烟花。

  呵!看烟花得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得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得汽笛,打破了刚才得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得小尾巴,投进了黑夜得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得"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了美丽得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得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得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闪烁着得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得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吃元宵的作文 3

  今天,婆婆到集市上买了汤圆,这汤圆还是芝麻馅的。我问婆婆,今天她为什么要让我吃汤圆。婆婆说:“因为今天是元宵节,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起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过了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汤圆真香啊,闻着就要香掉了鼻子;汤圆真甜呀,像蜜一样。

  芝麻馅的汤圆寓意着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我的学习也像芝麻一样蒸蒸日上。

  吃元宵的作文 4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在元宵节的那天,家人们都会团聚在一起,吃着汤圆,汤圆代表着团圆的意思。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刚才的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美丽的`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闪烁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吃元宵的作文 5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吃元宵的作文 6

  大家知道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吧,家家户户欢天喜地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在这天我们家乡有吃完元宵提灯笼的习俗。

  夜幕降临,爸爸吃完元宵上夜班去了,可妈妈还没有给我买灯笼,我记得早晨妈妈告诉我,要送我一个特别的元宵节礼物。妈妈的对我说:“我们来自己动手做个灯笼吧!”随后妈妈从背后拿出来两个桔子在我脸前一摇。我惊讶地问:“妈妈,你拿桔子做什么呀?”妈妈笑眯眯地说:“做灯笼!”我问妈妈做什么样的灯笼?妈妈反问:“你想做什么样的呢?”我灵机一动想到把桔子皮剥开,不就是一个花瓣形的桔子灯吗?于是我就说:“做个花瓣形的。”妈妈却似早有准备的说:“那我就做一个南瓜笑脸的吧!”

  开始动工了,第一步:妈妈让我先把图案画在桔子皮上,我在桔子皮上画了六条线,从顶部开始到离底部三分之一处停下。妈妈呢?先在桔子顶儿围着桔子四周画了一个圈,我不解地问:“为什么画个圈呢?”妈妈说:“这是给南瓜笑脸做顶帽子,好让她更漂亮呀!”接着妈妈认真地在桔子皮上画出南瓜笑脸的图案。第二步:我们拿来小刀和勺子,妈妈帮助我用小刀沿线把桔子皮划开,我接过后沿着妈妈划开的线把桔子皮剥成了六瓣,用力地掏出桔子。妈妈沿自己的桔子顶部的.圈开了顶。“可桔子怎么办呢?”我问妈妈,妈妈说:“用小勺呀!”我们大口大口消灭掉了它。妈妈又沿着图案把桔子皮雕刻成了南瓜笑脸形的小灯笼。我拿着这两个新颖的小灯笼,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要出门。妈妈却说:“别着急还有第三步呢,就是给我们的灯笼插上烛呀!”

  灯笼完成了,我们拿着自己做的小灯笼兴高采烈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投来羡慕和赞美的目光,真是幸福极了。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谢谢您!送我一个特别的元宵节礼物,还教我学会了做桔子灯笼,我可真开心!”

  吃元宵的作文 7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裡面有“星灿乌云裡,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唿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裡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徵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儿童,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就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汤圆馅种类繁多,其中油脂含量均较高,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病情;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花生、芝麻、豆沙馅等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对于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的汤圆;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复发的可能。

  吃元宵的作文 8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就是元宵节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大家都可以吃到非常好吃的汤圆。

  清晨,我一起床,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汤圆!”妈妈笑着说:“好的!马上就煮给你吃!”

  不一会儿,妈妈就拿来了一碗香喷喷的汤圆。正当我高兴地吃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汤圆那该有多好啊!以后,我想吃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动手了!就马上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怎样煮汤圆好吗?我如果会煮了,就可以煮给你吃了!”妈妈笑着答应了,嘴上说:“你这爱吃鬼!”

  到了晚上,妈妈站在我身边,指导我煮汤圆。我一个人有点不敢动手,妈妈对我说:“别紧张!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好吗?”我想到如果自己学会就可以想要什么吃,就可以自己煮时,鼓起了勇气,拿起勺子,学着妈妈平时煮汤圆的样子动起手来。

  我先把水倒入锅中,再把煤气打开,等水烧开。然后把一个个汤圆小兴翼翼地放进锅内。这时,锅内热气直冒,我的眼睛有点睁不开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锅盖,盖在了锅上。“别急!要用勺子给这些汤圆翻个身!”妈妈对我说。我又小心地掀起锅盖,用勺子在锅里搅了几下。“该加点泠水了!”妈妈又在边上说。锅里的热气越来越多,我这时有点手忙脚乱了,都不知怎么办才好。妈妈看了,笑了起来!打来了一碗冷水,倒入锅里。热气少了许多。

  过了二、三分钟,妈妈说:“可以打开锅盖了!”我打开锅盖一看,哇!白花花的汤圆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并不时地在开水中打滚!“汤圆煮熟了!爸爸快来看!”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快把它们捞上来,不然要糊了!”我只顾着高兴,竟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妈妈在边上大声地提醒我!

  当一碗碗香喷喷的汤圆盛起来,放在爸爸、妈妈面前时,我高兴地笑了。

  吃元宵的作文 9

  时逢元宵,我轻执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栏头,只望夕阳拍遍芳亭。你轻倚在我的肩膀,闭目呢喃。望着满亭的碎金与斜掠的双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满,只有安祥。

  黄昏裹着一层薄纱退去,月儿便浮上柳梢。清净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湿透一片情谊。你的耳语在静静萦回,于我的胸前,我的脑海。不知月宫上的仙子,是否还深情地望着吴刚?也不知那棵桂树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灯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带着孩童般的天真牵着我冲进花海。天上下着绚丽的烟火雨,雨点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颜。你轻扯我的衣襟,只为人流的喧闹。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灯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灯火,还是身旁带笑的你。

  你拉着我选一对花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于来往不息的人流里,两朵花绽着粉扑的笑颜,如你我的笑颜。我此刻只愿:今夜永驻,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们的欢颜。

  花零水流,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阳颤影。只是夕阳在芳亭上只拉出我那条长长的孤影,碎金亦被润得迷糊。眼前犹是那对春燕,唯不见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阳,落入山岗。

  月据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灵。我的胸膛,我的脑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广寒宫寂寥,把你偷去?还是你忘时日?冰冷的月光倾注在我的脸上,留下泪花。

  烟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凉在我的心头,我仿佛只剩一个空壳,没有灵魂。此刻的我终于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烟火,而是身旁曾带笑的你。

  人流将我冲至花灯前,还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花影里映着阵阵的忧伤,眼影里泛着曾经的你。我的泪终于决堤,湿月亮,也湿衣襟。我此刻只愿:悄无今夜,悄无今夕。天上,那颗星终于暗,地上是我的伤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阳却不曾升起,我颤抖的手在发黄的草纸上书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不知纸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泪水?

  吃元宵的作文 10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和小力一起去奶奶家吃元宵。奶奶不一会儿就把元宵煮好了。元宵长的白白胖胖的,圆圆的身体一直冒着热气。小明舀了一个元宵,放在嘴边吹了吹,咬一口,真好吃。小明问:“奶奶这个元宵是草莓陷的吗?”奶奶笑着说:“是的。”

  小明对奶奶说:“太好吃了。”奶奶说:“我给你们讲讲元宵节的`来历吧。”小明和小力一起说:“好的。”他们两个全神贯注得听着,不一会儿,故事就讲完了。小明和小力说:“奶奶的故事很精彩,真希望天天都能吃到奶奶煮的元宵!”

  吃元宵的作文 11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办会、猜谜、放烟花等习俗。

  刚出大门就看见了办会的,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敲鼓,有的敲锣,还有人舞龙、扭秧歌,那种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两步,手中的`扇子也随之摇摆,别有一番韵味,手中的长丝带随风飘舞,美不胜收。一个个敲锣打鼓的人尽力挥舞着鼓棒,鼓韵齐鸣,动作齐整划一,完美无缺,舞龙的人并没有乱了次序,左右左右左,并没有人指导,脚下的步履整齐划一,蛟龙翻阅,在空中盘旋。舞龙人精神抖擞用双臂挥舞着。周围观众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看完半会,元宵节的时候,全家要吃一顿红红火火的团圆饭,当然少不了汤圆了,汤圆有黑芝麻、豆沙、五仁、桂花、蓝莓、芒果等,我来到市场上购买了黑芝麻、豆沙、芒果馅的汤圆了,一个个汤圆小如玉珠,大如桃核,看上去味道就不错,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煮汤圆,看那一个个洁白无瑕的小汤圆落入沸水之中,激起了我味觉的涟漪,一会儿过后,汤圆出锅了,盛出一枚汤圆,正是我最爱吃的芒果味,那粘粘的糯米在碗中一颤一颤的,我狠狠地咬了一口,那芒果的果酱迸发而出,糯米嚼劲十足,我忍不住又吃了许多。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天黑,随着一支窜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过节气氛也越来越浓郁了,一枚又一枚礼花破空而入,在轰然巨响中爆炸开来,我看的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从天而降,原来是广场上空倒挂的烟花被点燃了,接着地上的火树也开出了五彩夺目的花。半空中“疑是银河落九天”,地上“火树银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间仙境一样!

  欢乐的元宵节,美味可口的汤圆,漂亮十足的烟花,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我们孩子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

  吃元宵的作文 12

  说起吃汤圆,每家每户都会有一番自己的体会,都会吃出自己的味道来。

  今天奶奶从厨房里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糯米和芝麻,准备包汤圆。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过年都要吃汤圆呢?”奶奶神秘地笑着说:“你先帮我包汤圆,包好了我告诉你。”

  为了早一点知道结果,我请来姐姐、妹妹一起帮忙。在我们三个人的努力下,我们很快就把汤圆包好了。由于我技术不到家,我做的汤圆,要么大,要么小,要么圆,要么扁,很不规则。

  大约十点,我请奶奶快告诉我答案,可奶奶还是不慌不忙地一边拿碗一边说:“等你吃完了汤圆,你就会懂的,如果你还不明白,那时我再告诉也不迟呀!”我心存疑虑回到客厅。

  “快来吃汤圆了。”厨房里传来了奶奶的声音,我第一个冲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热汽腾腾的.汤圆,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

  我吃得正香,不知什么时候奶奶来到我的身边,她笑着问我:“现在你该知道答案了吧!”“吃汤圆是不是代表着团团圆圆,美美满满。”我脱口而出。奶奶没有告诉我对不对,而是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从奶奶的笑中,我看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

  吃元宵的作文 13

  正月十五元宵节,被人们称为“年”。十五、十六这两天,人们逛庙会、猜灯谜。到了晚上,人们还会放放烟花来庆祝呢。

  元宵节最广为流传的习俗,非吃元宵莫属了。无论祖国的'东南西北,无论在海内还是海外,只要是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也不例外——煮元宵,吃元宵。等水开了,元宵就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跳进去,等他们在上面悠闲地躺着的时候说明元宵熟了,吃元宵喽!

  元宵盛好了,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用勺子挑出一个元宵,咬开一个口,好烫哟~里面黝黑发亮的黑芝麻就止不住地流出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用嘴吹吹,一口吞了下去。花生的香甜都融化在了嘴里,味道好极了!等凉一点,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碗元宵,不一会儿就被我吃了个精光。

  不过,大家在吃的同时也要出去逛逛,才有利于健康,这样才能过得更开心嘛!

  吃元宵的作文 14

  元宵佳节闹,华灯不夜天。又是一年正月十五,又是一年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共同的节日。正月十五,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一天,元指第一个月,宵指夜晚,所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并且自隋、唐、宋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大力欢迎。可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元宵节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8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元宵节,送灯、踩高跷、走百病、猜灯谜、舞狮子、吃元宵等,都是它的节日习俗。不过……作为吃货的我,自然还是喜欢最后一个——做元宵和吃元宵!

  “妈!我要做元宵!你做的皮太厚了,我做的肯定比你好!”中午,我像老妈发出了挑战。“正好,都准备好了,你自己做吧”老妈两手一摊,指着桌上的一大堆材料,准备罢工。“我不会。你教我。”我无奈地说。“不会还这么理直气壮,我还以为你回了呢!好好学着点。”窗外艳阳高照,我们的'包元宵之战开始了。“先在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团,从中揪出等大的“小球”,揉圆。”老妈一边做一边说,“然后呢,在“小球”中间戳一个洞,放入提前做好的馅料,最后包口,揉圆,最后再在糯米粉里滚一圈,就好了。”她刚说完,一个圆滚滚的元宵就展现在了眼前。

  “这么简单啊,我也会!”我自信满满的开始做起来。我把糯米粉放进小盆里,再放些温水,把它们和气来,不一会就和好了,成为了一个糯米团,开始做汤圆了,我拿了一小团面团,搓成了长条,再掰成一块块。然后,我拿起一块米粉团放在手心里搓成圆形。接着我在圆形的一头挖了一个洞,把事先做好的馅放了进去。第一次,我弄的皮特别薄,馅特别多,包起来时,总会馅总会流出来。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把馅弄少点就好了。再来一次!第二次,我把馅弄的少了一些,但是皮又太厚了,我挑战的意义何在?再来一次!第三次……第八次,最后,我把上面的口子慢慢捏拢,还捏出了一个小尾巴。终于做出了一个皮薄馅大的元宵了。下面就该煮元宵了!我把“劳动成果”小心翼翼的放进锅中,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一个个元宵像充气了似的漂起来了!

  元宵,象征着团圆。在元宵节吃元宵,寓意是:和睦幸福,团团圆圆。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所以呀,正月十五一定要吃元宵呀!

  吃元宵的作文 15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同学们的妈妈来教我们包元宵。

  妈妈们来到教室,只见红红的灯笼挂在我们干净的教室里。开始包元宵了,谢妈妈先教我们包元宵,其他的妈妈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了一团糯米粉。我们就开始包了,先把糯米粉搓成一个球形,再用大拇指把面团摁住,其他四个手指旋转面团做成小碗形的样子。做好了之后放一小勺的馅在“小面碗”里,把“小面碗”捏紧,再把“小面碗”在手掌上搓成球形,一个元宵就从我的手里出生了。

  开始煮元宵了,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去抢元宵,我抢到了一个,咬了一口。啊!真好吃,自己包的'元宵比在家买的元宵还好吃呀!

  吃元宵的作文 16

  都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家里来了一位贵客——我的堂姐,我却开心不起来。这不,你听我俩的对话就知道怎么了!

  事情是这样的。正月十五那天,奶奶问我们俩吃什么?我呢,当然说吃元宵,过节嘛,不吃这个吃什么啊?哪里知道这个北京来的菇凉竟然说那不是元宵,是汤圆。我就奇怪了,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啊?不都是糯米粉包馅,煮着吃的吗?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这下可给堂姐逮到机会了。她把手背到身后,像一个真正的老师那样教育我:“第一,两者口感上不同,元宵吃时是硬的,汤圆则是软的;其二,口味上不同,元宵没有咸口味的;再者,额……这个我还要再百度一下。”我眼前无数个乌鸦飞过,还当我老师呢!跟堂姐贫嘴一番后,还真饿了,看到奶奶拿着汤圆过来,我立马抢了一碗拿起来就碗就吃,不想差一点儿烫着我的嘴。看着堂姐在一旁偷笑,我撇撇嘴,表示不服。

  看到我们两个针尖对麦芒,妈妈忙过来打圆场。她招呼我们都坐下来吃饭,还给我们出一道考题,让我们用成语说一说碗里的汤圆个数。我看着我碗里吃了一个剩下的五个,“五彩斑斓”,说完我就扭头看向堂姐,“我倒想看看你能有什么能耐。”我心里暗自想着。堂姐似乎知道我的小心思一样,她低头望着碗里还没有吃的六个汤圆,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出“六六大顺”。看来,我们俩彼此彼此,谁也没有说出太精彩的`成语。

  比拼继续。大伯母也来给我们出了个题目,让我们都说一说有关元宵的诗词。话音刚落我脱口而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堂姐也不甘示弱,说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这里讨论的正热闹时,奶奶说,以前过元宵节有个风俗,在元宵里包一个铜板,谁了到这个元宵那他来年就会行好运。现在,铜板已来无处寻来,只能用坚果替代了。奶奶这次用的是碧根果仁。我们都仔细吃着汤圆,都希望自己来年可以行大运。可是,都吃完了,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汤圆。现在只有奶奶还没吃完,我们几双眼睛都看着奶奶,奶奶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仔细地吃着,终于吃到了那个特殊的汤圆,全家顿时沸腾起来,我们一起祝贺奶奶新年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满屋的欢声笑声,也随着这春天的到来,洋溢在这儿。

  吃元宵的作文 17

  炮竹声下,映照的是扬起笑的脸。很久没有,如此畅怀的开心,如此肆意的快乐。我过年,我快乐。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当然最温暖人心的便数大年初一的早上那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了!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床,妈妈便搬来了一碗刚煮好的汤圆。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让人忍不住一口气把它们吃掉!

  我拿起勺子摇起一个汤圆,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隐约可以看见。这汤圆就像一颗硕大的白珍珠,只要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芝麻就会流出来……

  我将汤圆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软的汤圆在口中蹿来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芝麻就立刻钻了出来。那比蜜还甜的'芝麻和那柔软如布的汤圆皮一起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吐出来的气也带来了一丝芝麻的清香。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让人怎么也吃不厌。

  汤圆既好吃,可爱又有营养,我喜欢汤圆的这种味道。

  吃元宵的作文 18

  说起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吃元宵、放烟花、放花灯、猜灯谜了。元宵节一过呀,这个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呀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

  元宵节这一天,我们早早的吃过早饭,我们就带着外婆一起去乡下了。每一年妈妈都要把外婆接到我们乡下过元宵节,因为元宵节也是团圆的日子吗!我们乡下有个习俗,就是在正月十五那天要祭拜祖先。我们来到镇上买了些祭拜用的东西,这时正好被我看见旁边有卖孔明灯的,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孔明灯我心里就痒痒,便缠着妈妈给我买,在我黏人的功夫下,妈妈没办法就给我买了三个孔明灯。

  在我焦急地等待中,夜暮终于光临了!这时候天上已经星星点点的出现了几盏孔明灯了,这时我就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嘴巴里不停地喊:放孔明灯了,放孔明灯了!我手忙脚乱的从屋子里拿出了孔明灯,打开包装,被拆好的孔明灯就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点灯了。爸爸拉一个角妈妈也拉一个角,以前我帮爸爸当助手,今天爸爸妈妈帮我当助手。学着以前爸爸的样子,我把蜡块镶在灯下的铁丝上,然后打打火机,也许是第一次放灯有点紧张,打火机怎么也打不着,后来还是在爸爸的.帮助下点燃了蜡块。然后我也一起拉着一个灯角,蜡块慢慢地燃烧着,这时孔明灯就又像被冲了气的皮球一样慢慢地鼓了起来。我们开始轻轻地慢慢地往上送,我们三个人都松了手,渐渐地孔明灯飘了起了。

  就在这时我许了个愿望,可我到底许了个什么愿望呢?呵呵这只有自己知道了!美丽的孔明灯啊!请带着我的梦想远航吧!

  吃元宵的作文 19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习俗,说到吃元宵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因为这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了。

  妈妈下班的时候在超市买了一大袋元宵,而且还是黑芝麻元宵,这个是我最喜欢吃的,于是我跑到厨房,等待元宵出锅。

  我看妈妈煮时用下面漏的勺子先把黑芝麻元宵慢慢地放到锅里,而且煮时要用热水煮,煮的时间要半个小时,因为黑芝麻元宵皮有点厚,等了10分钟、5分钟、3分钟……我很想快点吃上黑芝麻元宵。

  终于可以出锅了,我先把元宵用漏勺盛起来,再用勺子盛一碗水,把黑芝麻元宵放到碗里,想用筷子夹起来吃,可是妈妈看到了,拦住我,说:“现在黑芝麻元宵很烫要用勺子慢慢的吃,”

  真是着急吃不到热豆腐,我忍着,我拿起小勺子,轻轻地盛一个,然后慢慢地吹了一下,再小心翼翼地把黑芝麻元宵放到嘴里,吃了一下,真是太好吃了,真是美味呀,看着这既漂亮又好吃的黑芝麻元宵,我又想再吃一个。

  不一会我已经吃了十几个元宵了,我还要吃,可是妈妈阻止我说,不能再吃了,元宵是很不容易消化的,就这样我才很不情愿的.放下那好吃的元宵。

  过了今年的元宵节不知道妈妈下次还会不会买元宵给我吃,我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元宵。

  吃元宵的作文 20

  今天,爸爸要给我煮元宵,因为元宵节快到了,所以要吃元宵。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吃元宵吗?大家一起来听听我的答案吧!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她长年幽于宫中,想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定帮助她。但如果要把她救走,要在正月十五这天,给火神做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后来,“元宵”终于见到了她的父母,这便是吃元宵的来历。

  今天一大早,我就叫爸爸赶紧起床,因为我要吃盼望已久的美味元宵。爸爸说:“可以,但你要赶快洗脸、刷牙,牙刷不好可不让你吃元宵。”我说:“嗯,知道了。”过了一会儿,我把脸洗完、把牙刷完的时候,爸爸才肯煮元宵。只见他先把水烧开,等水开了的时候,再把元宵慢慢的丢进去。最后把火调到最大,等它“噗噗噗”冒气的事候,再把火关就可以了。我等了十分钟,终于把元宵煮好了!

  哈哈哈!又可以吃到我爱吃的汤圆了啊!爸爸心翼翼地把锅慢慢的端了过来,拿了一个大汤勺,给我捞了一碗元宵。我一连吃了四个,还觉得不够,又吃了两个,合起来也就是六个。我害怕爸爸妈妈没得吃,就说:“不好意思啊,我吃得太多了,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妈妈说:“还有一大锅那,你别担心。”我说:“嗯,知道了!”我们慢慢的吃了起来,味道不错,甜甜的、软软的,就又吃了几个。哈哈!运气真好,前几个大多都没有黑芝麻的。而这会我却吃着了自己最爱吃的黑芝麻口味的元宵,真是美味!

  元宵节还有其他比较热闹的'一些活动,比如看花灯等。但我最喜欢元宵节的一个活动,那就是——吃元宵。我尤其爱吃黑芝麻口味的元宵,以后我还要吃这个口味的元宵!

  吃元宵的作文 21

  今天早上起床,妈妈说要下元宵吃。我听了,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爱吃元宵的啊!

  妈妈先往锅里倒上一大半的水烧开,再接二连三地将元宵宝宝们放进锅里“泡温泉”。没过多久,妈妈掀开锅盖,一股热气便迎面扑来,一个个元宵宝宝在沸腾的水里跳起了“芭蕾舞”妈妈给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个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里那洁白无瑕的元宵宝宝们有大有小,个个都从水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舀了一个小的,靠在嘴边,吹了吹,送进嘴里,再一咬。啊!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里面那饱满的`浓汁都流了出来。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我“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饱饱的肚子,满意极了!

  吃元宵的作文 22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吃元宵的作文 23

  今年我在外婆家过年吃汤圆,吃出了新的感受。

  那是元宵节晚,我们一家子吃过饭,就围坐在电视机旁,等着收看元宵晚会。这时,外婆从厨房里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糯米和芝麻,准备包汤圆。我好奇地问:“外婆,为什么过年都要吃汤圆呢?”外婆神秘地笑着说:“你先帮我包汤圆,包好了我告诉你。”

  为了早一点知道结果,我请来哥哥帮忙。在我俩的努力下,我们很快就把汤圆包好了。由于我技术不到家,我做的汤圆,要么大,要么小,要么圆,要么扁,很不规则。

  大约22点,我请外婆快告诉我答案,可外婆还是不慌不忙地一边拿碗一边说:“等你吃完了汤圆,你就会懂的,如果你还不明白,那时我再告诉也不迟呀!”我心存凝虑回到客厅。

  “快来吃汤圆了。”厨房里传来了外婆的声音,我第一个冲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热汽腾腾的.汤圆,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

  我吃得正香,不知什么时候外婆来到我的身边,她笑着问我:“现在你该知道答案了吧!”“吃汤圆是不是代表着团团圆圆,美美满满。”我脱口而出。外婆没有告诉我对不对,而是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从外婆的笑中,我看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

【吃元宵的作文】相关文章:

吃元宵作文07-18

吃元宵作文08-23

吃元宵的作文12-10

元宵吃元宵习俗作文10-29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11-26

关于吃元宵的作文03-16

元宵吃汤圆作文01-17

元宵吃汤圆作文08-21

元宵吃汤圆的作文12-03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热门】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