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经验总结

时间:2022-12-03 08:01:15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活动经验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动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经验总结

活动经验总结1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如《神奇的创意粘贴画》《生活中的标志》、《趣味数学》、《快乐舞蹈》等,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家乡、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活动中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如在《神奇的创意粘贴画》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各种树叶,并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活动成果:1、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克服了各种困难,用我们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了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能力、观察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

  2、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记录。他们在调查、采访、体验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的记实材料,学生们能够很好地利用简单的辅助工具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留下痕迹。

  3、研究任务基本能独立完成,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极大提高。如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的写作等大部分是学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师辅助下完成的。

  4、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再接再厉,培养学生的能力。

活动经验总结2

  在本学年电子琴社团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做出以下总结:

  一、本学期教学重点

  1、利用电子琴的美妙音色,感觉各音符的音高和音准。

  2、了解电子琴黑键和白键的区别。

  3、通过相对位置概念,熟悉各琴键的音名。

  4、掌握正确的'坐姿、手型及手指触键的方法。

  二、取得的成就

  有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电子琴,手型和指法都一无所知,但是通过他们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不但能够熟悉的运用指法而且还能弹奏出一些简单的小曲目。在节奏上也取得了大的进步。已经学习过的同学也在课堂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学习曲目更加得心应手,在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上也加娴熟,上台表演不再胆小,大部分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觉很不好,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欣赏的时间及做一些节奏练习。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生在学习新曲目时,他们的视谱能力较弱,在教学时非常吃力,一首简单的曲子往往需要很多节课才能熟悉下来。

  四、改进措施

  1、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先讲解几分钟的基本乐理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至少要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学生的表演能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上台表演,在表演中既锻炼了胆量,同时又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五、思索

  本学期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愿电子琴能够真正的带给孩子们一份快乐、一份自豪、一份自信、一份荣耀。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高,更多地去学习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尽管本学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我们要打造特色学校树立自己的品牌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坚持不懈,为实现我们远大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经验总结3

  传统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鉴于上述的认识,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民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

  我们班就在学校倡导的特色语文活动中,开展了阅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论语的活动成果,包括论语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将《论语》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条《论语》,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论语。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论语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提倡每个孩子在课间以论语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孩子睡觉前背诵一条论语等等。

  5、成立读书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6、组织论语诵读会,每月评选诵读小明星。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每月从已经背诵的论语中精选20条,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配乐朗诵,浅吟低唱,编演小品)在举行论语诵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每月评选出诵读小明星,让他们向全班学生介绍诵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心得体会,使其他学生借鉴他们的优点,为论语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注入动力。

  7、将论语诵读列入期末口语测试达标内容之一,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8、开展假期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每逢假期都会为孩子们组织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上学期的寒假主题就以本次特色语文行动研究相结合,以各年组子课题内容为指导,制定了相应的诵读学习计划。我们年组的主题为“研读经典怡情养性,吟诵诗文悟道修心”。我们提出了读书倡议,给孩子们拟定了论语学习内容,还引导学生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学习计划,并将自我读经评价机制融入其中,使孩子读经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9、家庭亲子背诵活动

  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取得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活动经验总结4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两大节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与学习,发掘我校优秀书画人才,我校经过三周时间的精密组织和筹备,于xxxx年5月18日成功举办了泾渭中学首届“为学杯”师生书画展览活动。

  本次活动以“迎世园、庆双节”为主题,展现出我校全体师生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努力学习、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风采才华。通过这次活动,真实展示出我校师生的艺术能力,同时激发了全体师生的艺术热情,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艺术教育氛围,促进了我校更加和谐发展。

  经过两个周的交稿及组建评比小组进行打分,最终评出老师书法、绘画佳作奖20名,优秀奖若干名;评出学生奖一、二、三等奖。绘画30份,书法30份,优胜集体四个,优生年级组为七年级,优胜班级为七年级二班、八年级一班及九年级二班。

  书画大赛经过我们三个周的`筹备,5月18日中午活动顺利开展,由我校团委负责,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参与积极,工作人员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从宣传此次活动到收到每件作品,再从现场书法比赛到优秀作品展出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开展十分顺利,最后对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并颁发了奖品,以资鼓励。

  同时,活动过程中的也有些地方存在不足,现对本次活动做一个总结,以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一、优点

  (一)人员安排明确,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体现了部门与部门,同志与同志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的参与广泛性,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热情高涨,态度积极,同学参与也非常的积极,参赛作品也非常的优秀,也体现了比赛的真实性。

  (三)给全体师生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工作人员都非常认真负责。

  二、存在的不足

  (一)前期的宣传力度还有一点点不够好,作品有拖拉现象。

  (二)我们的应变能力不足工作协调出现混乱等,这都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应当注意并加以改进的,我们从这次活动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取长补短,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改进的方面:

  1、布展层次有些混乱;

  2、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影响;

  3、人员安排前周密;

  4、颁奖仪式过于简单

  由于这次是我校第一次自我组织并参加评比的书画比赛活动,工作上难免会有纰漏之处,故请各位老师、同学多多谅解的同时,也对团委的工作积极地给予宝贵的意见,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更如人意.

活动经验总结5

  为了切实落实自治区“质量提升年”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校本教研成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推进教材教法活动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吴忠市教研教培中心于20xx年5月18日至5月20日在市区小学开展小学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和教研团队。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有别与以往同课异构活动,不仅要现场作课,还在现场作课前进行教材分析。为了提高本次活动的实效性,按照吴忠市教研教培中心整体要求,给每位参赛教师三天的准备时间,每天有六所学校的六位教师参加角逐,每组的6位教师都围绕一个相同的课题分别从教材分析、现场作课两个环节进行展示。

  本次活动三天共有18所学校都派出了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展示活动,18位教师,对本组给定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不同的思考,围绕每组的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为时40分钟新颖高效、富有创意、注重实效的现场作课,引发了参会老师的.深入思考,展示出吴忠市区小学数学教师扎实的研究功底和浓厚的研究氛围展示了我们吴忠小学数学教师的亮丽风采!

  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吴忠市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胡明老师全程参与,适时就一些教学中的问题现场解答,通过观摩学习,各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更加的透彻,对课堂的把握更加精准,同时对教法学法也有了新的理解。各校以主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务主任领衔的专家智囊团全程参与,保证本次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确保了每一节参赛交流课的质量。

  本次活动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强化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和经验交流、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本次活动还体现现出一下些特点:

  一、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尝试。

  精彩的高效课堂辩论会刚刚结束不久,辩论会所激起大家对于“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让我们忍不住在这样的比赛中拭目以待。本次参赛的18位教师中,有8位教师在自己的整堂课或是某个环节上尝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也再一次印证了: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内容,应该采取更适合于自己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模式,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通用于我们所有的小学数学课型,因此结合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应该灵活采取教学模式。

  二、各级单位高度重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吴忠市教研教培中心把同课异构活动作为本学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各学校高度重视,都抽调出最强的教研团队成立研究团队,与参加说教材、上课教师一起研究;本次活动是在各学校开展“校级同课异构活动”,基础上推选产生参评教师,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了教师教学业务素质。

  三、各位教师尽心尽力,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广大参评教师,把参加此次活动当作一次学习交流提升的极好机会,视为丰富发展人生的一次难得机遇。你们克服教学任务重、准备时间短等诸多困难,经历了“构思设计——研讨修改——实践检验——再研讨修改”的磨练过程,几易其稿,最终在现场展示其扎实的教研功底、展现其优秀的教师风采。这种认真敬业、勤于思考、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态度让人敬佩,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活动经验总结6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礼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我校一向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透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校园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日下午开展社团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资料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群众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校园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到达这个小目标。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校园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一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齐读,用心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用心性,校园将透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内涵。

  (1)透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贴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校园教育、管理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校园。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学生透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潜力,思维潜力,协调潜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透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好处,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用心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透过校园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忙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齐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诵读资料

  主要诵记资料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规》、《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经典的选萃等。)

  4、教学原则和方法

  A、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资料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2)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校园由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背诵。

  (3)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勤奋工作,我校必须会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

活动经验总结7

  学期开始,我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个很好的阅读计划。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也动员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捐给班级,可以主动介绍给其他同学。带领每一个学生遨游书海,以书为友,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创建一个学术类:

  (1)建立“班级图书馆角”。班级组织动员学生自带书籍,设立班级书角。现在有数百本书

  (2)开展“换本书交朋友”活动,鼓励孩子交流阅读好书,分享好书,换本书交朋友,既读好书,又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3)还记得班上的读书口号“你今天读书了吗?”让这句话成为学生见面的`问候,要求每个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无论是早上,课间,还是中午。

  二、引导学生掌握读报方法。

  第一:读书要注意正确的姿势,眼睛离书一尺远,不要在床上看书,时刻保护眼睛;另外,看了半个小时的书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看着绿色,眺望远方,缓解眼睛的疲劳。第二:爱惜书籍。你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做读书笔记,画一些好的单词和句子,写一些感受。如果是别人的书,不能这样写,要记在本子上。

  第三,交换意见。

  可以基于交流,也可以基于评论;通过故事、背诵、表演、实验等方式进行交流。利用早读、班会、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好书推荐”。

  第四,开展阅读活动。

  不仅能让学生“读书”,还能让学生“享受读书”、“好好读书”。同时,建立奖励制度。活动期间,颁发了各种奖牌,同时定期评选和奖励阅读积极分子。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苹果,还有金色的五星,都是孩子们的收获,都是我的满足。

  “与好书为伴,与文明同行”。留点时间看书,留点时间思考,奉献一份学习的激情。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会把校园阅读活动作为阅读的新起点,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活动经验总结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可见书籍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以塑造孩子的灵魂。由此我们学校把读书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重头戏,每年通过生动多样的读书文化活动,缔造书香校园,并展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自从学校开设“营造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以来,我们班一直在努力打造书香班级的建设。我们班经过努力,书香班级的营造工作已初具规模。现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们班是如何营造一片书香氛围浓厚的读书天地的。

  一、优化读书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我们的读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保障。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书架等有效资源。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一直鼓励孩子们读书。除了班级的图书室可以全天开放,而且允许他们带回家欣赏阅读外,我还向他们介绍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积极鼓励他们向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在我的指引下,一个个小身影开始穿梭在班级与校图书室之间。一篇篇美文也在孩子的交流中传播开来。

  2、赢得家长的帮助,营造“书香家庭”。

  孩子还小,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家里,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正面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我邀请家长加入到“营造书香家庭”活动中,做孩子读书的向导和榜样,用书籍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诵读,你一句,我一句,不但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

  3、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是孩子读书的动力。

  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而高尚的。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来讲无疑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所以,我在班级中经常采用激励式的表扬或是真心的引导、建议:“你现在越来越会读书了!”“你真了不起啊!这本书连老师都没看过,你已经捷足先登了。能向老师介绍一下这本书吗?”“听说图书室最近新到了一本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你不妨借来看看!”除此以外,我还经常把自己家里珍藏的一些美文带到学校让孩子们美美地“饱餐”一顿,并和他们一起交流分享读书的喜悦。教师努力营造的读书环境,对孩子的读书欲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读书的指导。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同时倡导学生广泛、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1、摘录好词好句。

  在班里,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好词好句摘录本,并美其名曰为:“采撷本”、“词汇大家族”、“聚宝盆”等,在这里,孩子们将自己的读书目录及读书活动中得到的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这不但成了孩子们习作的活源泉,而且通过日积月累的积聚、内化,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底蕴。

  2、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成自然。良好习惯的养成能为孩子们的读书活动增色添彩。为此,我跟孩子们“约法三章”:

  (1)为自己提供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读书姿势要端正。

  (2)班级开展“一日三读”,即“晨诵古诗”;“午读经典”(设定每天午间12:30—1:00为“自主读书”时间);亲子共读(晚上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

  (3)读书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学会反思、感悟。

  在我的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下,他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班级。

  三、把读书和德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平时,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读书活动来充实对相关德育内容的理解。如我班在召开主题班会《诚信,你做到了吗?》时,课一开始,几名孩子纷纷用自己的知识积累阐明了什么是诚信,接着,学生们又讲述了古今中外的几个诚信故事;还有许多同学则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列举了一大堆有关诚信的格言。而且,当讲到“生活中我们如何保证做到诚信呢?”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滔滔不绝,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读书能促进德育教育。这也为我们的德育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浓浓书香承载着优秀文化、灿烂文明吹遍了校园,让我们的孩子们的身边充满书香吧!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园!

活动经验总结9

  七、八年级地理教师:《台湾》《印度》:《做一个研究型的地理教师》3月25日我参加了在实验学校举办的市市中区七、八年级的地理研讨会,聆听了王颖和王二位教师的课,这次学习,有很多收获,即新颖、又扎实,每一节课,有成功,但也有遗憾,真实的课堂,留下了优秀教师们认真钻研的印记。

  一、解读课标到位

  二位老师上的课,都能根据新课标精神的引领,加以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课程理念是先进的。如:王梦颖老师的导入,首先在多媒体上出现了台湾在世界上的位置,然后是在中国的位置,最后才出现了台湾。这样的导入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王倩老师在讲到印度的邻国时,教会了学生解决国家争端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二、课堂教学艺术化

  王梦颖老师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以最简单的语言解释较难懂的问题,比如把台湾比作香蕉,用生活实例来启发学生动脑观察,从而能够将自己的`生活与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记忆会非常深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时时刻刻体会到老师传授的知识是有用的,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一门课的兴趣。王倩老师的语言亲切优美,学生易懂。给我的启示是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辞藻,从而让学生对这一门课产生兴趣,让他们与这一门课有一种亲近感,不受约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锻炼实践能力。

  随后,在总结完整堂内容之后,王倩老师用了一些随堂练习来当堂检测学生接受情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出了解释。这让我知道了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应当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理解的状况做出检测,当堂反馈,并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障碍。真正达到有效教学,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能够真正掌握。整堂课上得井井有条,在教学过程中,王倩老师能够深入学生当中,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流,这些都是给我的教学启示,总之,从王倩老师的一堂课中学到许多,也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两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引领学生学习正确的知识,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在课堂上,他们机智的反应、有效的激励、丰富的语言,让课堂焕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正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知的教学,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主动去获取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耐心等待,有巧妙的引导,真正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课堂上,有学生精彩的发言,有错误的回答,教师能正确评价。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都比较长,这种教学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怎样做一个研究型的地理教师

  听了池老师的汇报我感受颇深:课程发展的瓶颈是教师,而教师发展的瓶颈是教师的专业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已不局限于教材,教师虽然是课程实施者,但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们要通过不断的钻研、培训、进修、取经、研讨等形式积累经验,积累资料,提高自身的学术专业和能力。

活动经验总结10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是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是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是开发科技教育资源。我们通过建立市农业局、科技局、种子公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科技教育基地,抓住中国银杏节、学校红领巾菊花节等科技教育时机,通过“走近银杏”、“多彩的菊花世界”、“小小气象台”、“五彩的秋叶”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询、调查访问、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向学生打开科技的大门,让他们尽快接受科技新信息,了解科技新成果,认识科技新发展。

  四是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大课、一节小课。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诱发情感:截取反映家乡悠久历史、人文环境、名优特产等方面的精彩“镜头”,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观看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二是划分小组:按“人文历史、风俗习惯、自然风貌、美好风光、典型人物、典型特产、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划分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组长和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此同时,各小组明确摄像人员、录音人员、资料搜集人员。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三是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查阅县志、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梳理的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对手抄资料尽可能进行电脑打印。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

  四是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和内容占有的.形式,确定本组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实物展示”等。

  五是成果展览: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安排的叙述顺序,确定的叙述重点,在下面练习介绍。此后分小组上台介绍,介绍中要发挥图片、资料、录音等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语言清晰,说有条理,说有趣味。介绍的过程中,可叙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体验快乐,升华情感。

  六是活动延伸:各小组出手抄报(手抄报的期数根据本组内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各人写一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的作文。为全校学生设计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各主题可根据学生自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类。解说员和解说词各小组自行拟写。

  5、优化实施方法,体现自主性。综合实践,是特殊认识与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重视了实施方法的优化,注重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外显性;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动性。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

  一是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

  二是重视体验评价,突出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三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一是在交流中评价。每学期我们都坚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各任课教师可以从资源挖掘、主题确定、内容安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资料搜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选择一两个重点来谈实施体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评价。学校把教师交流情况作为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是在展示中评价。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每学期我们举行“三个一”的展示活动,即:一次综合实践方案设计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坚持人人参与,集中展示,大家“浏览”,让全体教师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向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为加强管理,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网络,重视上对下管理和指导,保障下对上负责和联系,做到上下贯通,整体连动,构成网络,以寻求管理效应。

  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研究的课题由教师指定发展到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再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建设。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活动经验总结11

  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以来,本校开展此学科教学已有一学年整。此门活动课的开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在一年的教学中,我们摸索到,只有教师具有问题意识,具备探究的能力,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现将本学年度课程实施情况做出几点总结。

  一、课程实验进展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形态,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学习,任课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我校还制定课程的实施计划,初步具备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实施条件。课程的开展,学校领导也给予充分的重视,组织观看示范课、教师讨论、座谈等形式,促进了任课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为课程的实施打好基础。在综合实践活动刚开始时,指导教师公布一定数量的课题(200题),倡导学生对课题自主选择,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课题在开始时及结束时课题集中,而在活动过程中课题分散,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开展综合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教师的情况反馈。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认识比较深刻,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教师从“教死书,死教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有的任课教师说:“以前教劳动、科技课,学校不重视,家长不认可,学生不爱学。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则不同了,不仅教的范围光了,而且内容都是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课题开展活动,有的课题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此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课程的整体功能打下了基础。如三月份开展了“街头小食品的调查研究”这个课题后,学校意外地发现,学生购买小食品的人数大大减少了。纵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情况,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差异和不完善,但我们仍然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途径,以推进实验的开展。

活动经验总结12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本学期我们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围绕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开展了系列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与反思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大家好学乐学的精神。本学期,我们完成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理论学习,为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们从幼教杂志、网络资源中获取专家和同行的先进理论,让大家共同学习,为平时的

  日常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的指导策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等理论文章,为我们的集体谈话和游戏活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二、集体备课,融合集体的智慧

  本学期,我们在小、中、大三个年级分别开展了两次集体备课活动,合在一起是六节集

  体备课活动。同一年级组的教师聚在一起,共同商讨课的设计、共同为上课做好精心的准备,并把大家的智慧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篇篇完整的、实用的教学活动方案。上完课以后,同年级的教师再次在一起,谈自己的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同总结经验、为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得整个教研组的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向老教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

  三、观摩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有四位年轻教师勇敢地担当了上观摩课的任务。她们精心选材,在课前做了大

  量的准备工作。从说课到上课再到课后反思,她们都能做到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个人都上出了自己的特色,教学水平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韩芳老师教态稳重、教学环节清晰有序;刘慧玲老师自然亲切、语言简洁明了;赖泳老师教具制作精美、能为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特别是黄家羚老师,更是别出心裁,结合圣诞节,精心布置了美丽的场景,邀请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在愉快的教学中感受到了圣诞节的欢乐气氛。当然,她们的教学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参加观摩的老师们也针对这些不足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且通过大家的研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所以,观摩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使上课的老师在专业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对全组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四、“有问大家答”,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日常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研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敢于发问、敢于回答、敢于创新,从而为不少老师解决了难题。比如,针对“如何对待固执的孩子”这一问题,大家通过讨论,总结出了七条方法,其中不乏有效的措施。

  五、观摩录像课,学习实践经验

  本学期,我园分别派出了三位老师去南昌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不仅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培

  训,还参观了几所知名的幼儿园,并且观摩了几节教学活动。她们回来以后,向本组教师传达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录像的方式,让大家观摩教学活动。大家从中都获益匪浅。

  此外,本教研组还有很多老师都参加了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成绩。

  总之,教研组的各位老师都拥有一颗上进、好学的心,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忱,

  都愿意积极地参加教研活动。教研组的各位老师也在一次次地教研活动中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活动经验总结13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充满灵性、活力的区域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主题性区域活动经验总结。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活动,没有心理压力,可获得充分的活动体会。让幼儿有直接体验的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所以,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自由的发展。我们中一班这次的区域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环境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根据这些特点,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让幼儿专注的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的探索问题。在区域划分时,我们把相对安静的区域活动安排在室内(如:看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等)相对会发出比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室外走廊里(如:小舞台表演区)。

  2、活动中体现主题性、多样性

  11月份我们中班组开展的主题为《收获的季节》,当中穿插了《香香的蔬菜》、《甜甜的水果》、《有用的植物》三条线索。因为主题比较贴近生活,所以我们在区域活动中也更多的投放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在美工区中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制作胡萝卜,巩固用蜡笔画黄瓜、番茄、青菜等蔬菜,用皱纸制作白萝卜,用撕贴的方法拼贴蔬菜以及蔬菜印章等;生活区中我们投放了拣芹菜、切蔬菜等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以及叠被子、系围巾等生活活动;益智区中我们自己制作了许多蔬菜的卡片让幼儿辨认分类,还投放了不同的种子让幼儿去辨认分类;小舞台我们也将平日活动中学过的故事图片放在走廊中,让幼儿自己讲述,幼教之友《主题性区域活动经验总结》。在认识蔬菜和美术制作活动中,幼儿知道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知道了它的营养价值,明白了每种蔬菜对人身体的不同好处,同时还体验到蔬菜也是生活中的装饰品,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进而激起了幼儿的食欲,解决了幼儿挑食厌食的严重现象。在捡芹菜活动中,幼儿不仅感知了芹菜的颜色形态知道芹菜吃的是植物的茎,还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3、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老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的`主动的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不同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可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有时明明提供的是一个人的活动材料,但看到几个幼儿能很投入的进行活动时我们也就不打扰了,反而让他们自主地去进行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可这点我始终做的不够好,总是很追求结果,总是急于给孩子成功的体验,而不是给予他们充分探索、尝试的机会。

  还有就是我们班幼儿的投入性还有待加强,有些幼儿总是这边转转那边玩玩,一次区域活动总是调换多次材料,而对于老师所投放的材料又没有好好地去尝试。这些情况还有待于我们教师的指导以便于改善。

  区域活动提供了幼儿较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了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而且又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他们探索的动机,产生自豪感,自信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与环境的交往,通过自主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总结了好的方面,也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日后希望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改善我班区域活动的情况。

活动经验总结14

  为丰富青年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近日抚顺分公司工会组织公青年员工开展了跳绳比赛活动。近80名员工积极报名参加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公司工会也对本届跳绳比赛给予大力支持,为参赛人员提供了精美的奖品。

  比赛中,队员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在旁观看的'队伍也大声地呐喊助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经过激烈的比拼,营业中心青年小组获得了第一名,机关青年小组获得了第二名,区域青年小组获得了第三名,公司领导为获奖组颁奖,同时为每一位参赛选手都颁发了纪念品。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员工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又看到了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企业氛围,为企业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活动经验总结15

  为期两年的“导师与导师”活动,从20xx年3月20日—22日,在公司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生动、持续地在公司各条战线开展,成为公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活动已顺利完成。当时成立的29位导师带来的学徒,大部分都已经能够肩负重任,成为各自岗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纵观“师徒”活动的全过程,我们相信有”“三好”“三坏”。

  首先,活动的意义是好的。

  “师徒”活动是在公司做强、做大、做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引进省内外一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发现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造就青年人才而设立的青年人才项目。

  第二、活动开展得好。

  “师徒”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单位领导和同志的高度重视和重视。首先,各单位集体研究建立师徒结对,详细确定学徒两年内需要达到的目标、培训内容和具体措施。大多数单位对学徒设定了很高的目标,最高要求达到从第三级到第一级,最低要求是成为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者。师傅们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而学徒们觉得压力重,但更有动力和信心。签订师徒合同后,各单位积极行动,自觉按照要求和合同规定做好工作。特别是分公司积极响应公司要求,首先在分公司建立了5对导师、学徒,并根据公司要求,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与上报公司的3对导师、学徒同等对待,扩大了导师范围,丰富了导师内容;—分公司和—分公司可以坚持对导师的辅导活动进行检查评估,定期总结评比,认真填写意见,不断完善活动。

  很多单位的师傅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把工作经验传授给徒弟,注意言行举止,教育引导徒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事。——而别人,不仅能做好领导角色,是大家眼中的好领导和好上司,更是徒弟眼中的好老师。在认真做各种工作的同时,他们可以专注于教学徒。不管忙不忙,总能照顾好徒弟,灵活地把技能传授给徒弟。这些经理敢于给学徒增加负担,分配任务。

  第三,活动效果不错。

  两年来,在师傅们的悉心教导和自觉努力下,29名学徒逐渐成长,成为岗位的中坚和骨干。他们大多能够独当一面,肩负重任,工作称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屡创佳绩,不断为公司争光,展现了“带徒弟传帮带”活动的较好成效。

  以上成绩是可喜的,但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或者说是比较差的.地方。一是一些单位没有认真开展这项活动,流于形式,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签完合同,有的师徒把它放在架子上,忘记了师徒的责任,一意孤行。有些单位甚至失去了师徒合同。更不用说接受或不接受这种指导的问题了。

  二是没有检查考核,落实责任差。这方面的主要责任在公司相关部门,我们先提出自我批评。按照制度,公司每半年要对所有签约的老师和学徒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因为这项工作是第一次,相关部门和人员缺乏经验,但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进行深入的指导和检查,以至于大部分单位没有认真开展工作,落实的很少。导致“师徒”活动缺乏动力,相关人员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

  三是人员变动,活动效果不佳。虽然成立的前29对中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元素,但成功率太低,与公司的预期相差甚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够重视,做得不够好,或者人事岗位变动,导致无法开展活动和培养学徒。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单位给学徒设定的目标过高,有些则过低,或者目标不明确、不准确,使学徒缺乏向上的动力。还有就是几乎所有不同时期的合同都填写了评估意见,老师和学徒都是一样的。师傅带了,徒弟学了。没有明确的解释,给师傅和徒弟的意见都是一样的,不够认真和认可。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同志们,第一批“导师带徒”活动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二批“导师带徒”活动就要开展起来了。公司已经就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的有关要求做了部署,上报公司的导师带徒名单,公司已经做了修订,各单位也就导师带徒的合同书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措施,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开展好活动,让导师带徒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活动经验总结】相关文章:

教研活动经验总结03-23

活动经验总结11篇03-01

活动经验总结15篇01-11

活动经验总结(15篇)03-07

校本研修活动经验总结范文(精选5篇)09-29

教学经验总结03-17

教学经验总结11-24

实习经验总结03-13

关于幼小衔接活动开展经验总结(精选11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