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事迹

时间:2022-11-26 16:47:39 先进事迹 我要投稿

孝老爱亲事迹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老爱亲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老爱亲事迹1

  xxx,女,1984年出生,大专文凭,现任山西xxxx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收费站监控员。

  作为一个普通的高速公路工作人员,xxx在心里始终相信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和谐家庭构成的,和谐家庭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即“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

  xxx在家庭生活中就是以敬为原则。成亲后因丈夫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小两口没有自己的独立住房,还是和长辈住在一起,对此她没有一句怨言,还是和丈夫相亲相爱,孝敬公婆。因家庭与工作单位相距有100多公里,平时不能经常回家,她便一到休息时间便往家中跑,回家后便操持家务,总想着自己多干点活,好让老人休息一下,休息结束后尽量将几天内的蔬菜采购好,让老人能够方便一点。有了孩子后因经济原因孩子,只能放在家中由老人带,她更是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一到休息就是回家带孩子、作饭,许多同事、同学想邀请她参加各种旅游、聚会她都谢决了,因为她要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孩子,与丈夫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丈夫、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与她相识的人们每次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说她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她更加信任,以她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她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3年来,x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xxx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她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x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xxx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经常说:她觉得:孝敬老人,照顾丈夫,让全家人幸福,她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高速公路员工,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丈夫。她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她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老爱亲事迹2

  张xx,男,出生于1987年9月。现就职于xx边防公路机械化养护队,担任党务及精神文明管理员一职。自从与妻子田甜组建家庭以来,一直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百善孝为先”是他家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家庭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xx年6月,张xx的父亲在俄罗斯探亲时间,踩到生锈的铁钉,右脚感染,因为身患糖尿病,伤口久久不能愈合。在俄罗斯诊断后,医生建议对右脚实行截肢治疗。家里人担心这样会给父亲日后的生活带来太多不便,决定回国治疗。回国后就赶往了海拉尔市医院,市医院给出一样的治疗方案,田甜便与公婆商量要求前往北京进行治疗,如何也要保住老人的脚。回家与张xx商量后,张xx因工作原因走不开,她自己带着家里的十五万元陪同公婆到北京空军总院医治,不管是订飞机还是宾馆,都是由她一手操办。经过2个月的治疗,最后父亲的脚保住了,只是截掉了一个脚趾,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住院看病期间田甜全程陪同,放下家中旅游季节繁忙的生意,对老人照顾无微不至。

  张xx夫妻每年都要把田甜的奶奶接到家中照顾一段时间,即使孩子出生后的时间也从不曾间断。因为老人岁数大了,xx年初,老人摔倒在家中,发生右腿发生骨折。家里孩子小还没有断奶,田甜着急的同时又走不开。张xx便向单位请假开车带老人到海拉尔医治,在住院期间对老人也是关爱有加,照顾老人的方方面面,为老人置办必须的生活用品。老人年龄大了骨头愈合较慢,出院后,夫妻二人便决定将老人接回家中悉心照料。每每跟老人提起夫妻二人,一向都是赞不绝口。

  年幼的孩子,也在夫妻二人的熏陶下,懂得孝顺照顾老人,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先给长辈。总是惹来亲戚朋友的欢声笑语。

  他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但对待老人都是从不吝啬,以孝为先,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尊老爱幼的风气更要保持。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让以孝当先的风气影响更多了人,让身边更多人认识到孝敬老人的重要性,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扬下去。

  很真实的细节描写!

孝老爱亲事迹3

  xxxx是xxxx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这位xxxx年出生的大学生与别的学生有所不同:在租住的棚户房里长大,14岁时,母亲离开贫困的家;即将迈入大学校门之时,父亲又因脑梗彻底丧失劳动能力。面对种种不幸,xxxx一边打工给爸爸治病,一边努力圆自己的大学梦??

  坚强的雨中蔷薇

  x日傍晚,在xxxx师范学院内,三三两两的学生们行走在美丽的校园里。xxxx,步履匆匆,她要赶回离校不远的家中,为病瘫在床的父亲做饭,喂饭吃药。自己然后简单“扒拉”一口饭,就得赶到做家教的孩子家中。晚上十点多钟才能回来,安顿爸爸睡觉后,还要温习大学的课程,大约十一二点才能休息。

  三年来,xxxx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她就像雨中的蔷薇,顽强地生长着。

  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xxxx临时串了家教课的时间。

  去年,xxxx和爸爸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住进爱民区诗苑新城小区一室一厅的廉租房里。爸爸住的卧室里,一张双人床占据了屋子的大部分,加上两个旧衣柜,屋里十分狭窄。桌上放了五六种张爸爸吃的药,xxxx则住在房厅里。

  xxxx的爸爸盖着厚厚的棉被躺在床上,脸色黯然,不时表情痛苦地说,自己的腿疼。这时,xxxx赶紧给爸爸按摩。

  因为结束供暖,屋子里有些阴冷。xxxx看着窗台上养的花,笑呵呵地说,这已经非常好了。

  所有的苦难都是成长

  在上大学之前,xxxx和爸爸租住在“偏厦子”里,冬天四处漏风,夏天闷热难耐。这也是她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家里总断粮,四处借钱。因为没有借到学费,还晚上了一年学。曾经的记忆即使这样艰苦,xxxx还是说“那时有爸爸妈妈,还是个温暖的家。”

  为了生存,父母四处打零工,没有时间接送xxxx上学。每当下雨天,学校门口挤满了送伞的家长,这让xxxx很羡慕。“我没有伞,所以我必须比别人跑得快。”

  14岁时,xxxx的妈妈因不堪贫困,离开了家。妈妈走后,爸爸外出打工。从此,xxxx不仅要学会洗衣做饭生火,还要照顾80多岁的奶奶。

  xxxx说,不知为什么,生活总像在考验自己。xxxx1年6月,xxxx结束高考,走出考场却得到爸爸突发疾病住院的消息。

  xxxx的高考成绩高出分数线40多分,原本能上更好一些的大学。可是为了照顾病中的爸爸,在填报高考志愿时,xxxx唯一的志愿是xxxx师范学院。

  拿到大学入取通知书,面对十分窘迫的家庭条件,xxxx一直犹豫报不报到。当她硬着头皮到学校的时候,令xxxx没想到的是,学校为她办理了“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她如愿地迈进了大学。“ 那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成为大学生的xxxx不想再四处借钱维持生活了,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爸爸的医药费、生活费和自己学费。为了能赚钱,xxxx最多时做了3份家教,连着上四五个小时的课。有时累得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在大学三年,xxxx没有休过寒暑假。

  学会微笑命运就不会差

  记者在对xxxx采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灿烂微笑。

  xxxx说,这些年来,学校的老师,教职工还有社会各界一直没有间断地给予这个家的帮助。xxxx师范学院知道xxxx不离不弃照顾爸爸、苦苦求学的事情之后,从普通教职员工到学校领导都伸出援助之手。xxxx成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梁中贤的帮扶对象,梁书记不仅在生活上给予资助,而且逢年过节还去家里探望xxxx的爸爸。

  学院职工曹军每个月从微薄工资中拿出一百元钱,资助xxxx。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给xxxx爸爸送药、送钱。xxxx在日记本里记录着不少好心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她说,现在没有能力回报好心人,等有能力了,一定要加倍回报他们。

  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艰辛,xxxx都坚强面对。xxxx年她被评为xxxx1年度黑龙江省大学生道德模范人物,今年又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明年xxxx就要毕业了,她很想当一名教师。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要带着爸爸,有爸爸在,才有家。”

孝老爱亲事迹4

  她叫黄,49岁,是xx市xx镇xx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多年以来,她始终坚持“肚量有多大,福气就有多大”这一信条,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并身体力行,用她最淳朴的方式及博大的胸怀和丈夫二人孝敬父母,和睦兄妹,团结邻里,遵纪守法,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子女做好榜样。

  她在正值如花的年纪嫁给了丈夫,那年她十八岁,丈夫一家兄弟姐妹有九个,上有年迈的公公和患风湿病的婆婆。身为长子的丈夫理应承担家里的大梁,于是,十几岁的她开始了和丈夫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日子。常言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家孝顺自己的父母,深得父母疼爱,到了夫家也同样恪守敬老美德。老人上了岁数,有时难免话多唠叨;有时有所偏袒个别子女;有时过分要求,但每当遇到这些情况,她从不和老人计较小节,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做好一个媳妇份内的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婆婆因病去逝,而公公的年纪也越来越大,身体也慢慢不如从前,膝下虽说子女成群但也各自成家独立,所以老人家的赡养问题也就摆在了面前,古语有云: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她和丈夫顺着老人的意愿,最后决定每个月轮流着到各家吃饭,可惜有些兄弟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每月按时按点给老人安排伙食,常年在家的她毅然地承担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尽管生活拮据,平日里自己一天三餐稀饭配咸菜,却总能为老父亲炒上一碗他最爱的米粉或者米饭,毫无怨言。

  丈夫兄弟五个,姐妹四个,虽然现在都已各自成家,各自有各的家庭,但他们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有人说:五个手指头尚且不一样长,更何况一个大家庭里这么多的人。然而,在这个家里,兄弟之间、妯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当年丈夫做木工、做小工赚生活费,身为妻子和长嫂的她也一点都不闲着,干农活、操持一大家子、拉拔三个孩子,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虽然辛辛苦苦,倒也其乐融融。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着生活:家里的公共田地要被某些工厂霸道征用了,她和丈夫坚决站出来,哪怕是背负着各种压力甚至威胁,但最终顶住了压力,一家人还是用团结的力量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老父亲要过生日了,她和丈夫也早早地叫上兄弟姐妹一起安排如何让老人过得开心。端午节到了,妯娌几个一起有说有笑地包着粽子、话着家常……

  她和丈夫有三个孩子,在当年的艰苦岁月里,要拉扯大这三个孩子,她们要经历怎样的省吃俭用,又是要多么地含辛茹苦?怕孩子在学校饿着,她总是在上学前为他们炒上一罐她自己腌的咸菜,多放上一点自己不舍得下的油;初一十五过节买肉,总要留到孩子放假了才宝贝一样地为孩子们煮上一小锅。怕孩子们穿得不好,她自己宁愿穿着老母亲那不合自己年龄的衣服,也要为孩子省下买身合身衣服的钱。邻里相亲说养大孩子不容易,两个女儿就不用让她们读那么多书了,可是她却说只要孩子能读书,那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她们读……

  生活本平淡,然而不平淡的是人的心境。存善心、种善果、得善报……这就是她——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一个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女人,她用她那质朴的言语和实在的行为,践行着一个好女儿、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的榜样。

孝老爱亲事迹5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王义霞,19xx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王义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20xx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学任教师,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义霞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xx年起王义霞夫妇就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王义霞在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12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王义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王义霞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王义霞总是说,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20xx年,她的姨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王义霞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王义霞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王义霞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20xx年王义霞夫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指了指王义霞,表情很痛苦,听王义霞解释明白,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三针,在锦山照顾孙子的王义霞听说之后,马上赶回来照顾老人。人不是铁打的,本来患有心脏病的王义霞,在照顾老人期间,劳累和心疼使她心脏病发作,20xx年6月赶往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手术期间,丈夫、儿子、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她感动的直落泪;人家说,付出总有回报的,丈夫的体贴、儿女的孝顺那都是她的点滴付出的回报。

  王义霞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贤行为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儿子目前经营一家打印喷绘店,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孝顺。王义霞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双儿女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王义霞是儿子和女儿的第一任好"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她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着一个东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贤惠。

  王义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些都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王义霞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高丽媛)

孝老爱亲事迹6

  “我志愿加入社志愿者队伍,为志愿服务奉献我的微薄之力”,这是大街街道长安社区68岁老人xx的志愿宣言。多年来,她用瘦弱的肩膀承受着生命之重、生活之痛,以拳拳的孝心、宽厚的善心、伟大的爱心、坚毅的恒心,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孝老爱亲的奉献之歌、真爱之歌、生命之歌。

  xx,女,1944年12月出生,初中文化,1980年1月参加工作,现为xxxx集团退休职工。她为人诚实、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工作上对事业勤勤恳恳,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五十年来她一直照顾残疾的女儿,同时她还义务帮扶困难群众,她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

  五十年前,xx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切都是平淡无奇。但1963年,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最小的女儿赵静一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无法同正常孩子一样行走,长大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得知这个噩耗,xx大哭了一场,稳定情绪后,老人犯起了愁:孩子这么小,以后怎么生活?别人会怎么看她?她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吗?有人说:你都有四个孩子了,这个孩子天生有病,要不就把她送走吧。xx想都没想,立刻一把抱过女儿哭着说:“我不会送人的,再苦再难我也得养着她,实在不行我就养她一辈子。”没想到老人这句话成了现实,而且一养就是五十年。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xx也苍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比同龄人多了一圈。由于女儿不能自理,身边离不开人,xx白天上班,下班带女儿去锻炼,晚上再回家做饭、照顾孩子、伺候公婆。丈夫工作忙,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到xx一人身上,可上天却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女人,19xx年不幸再次降临到女儿身上。在上学途中,赵静出了车祸,送去医院连动了三次手术,腿部留下了后遗症,本来就不利索的腿现在已无法行走,腰部也受到重创,属下肢瘫痪状态。xx得知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擦干眼泪,重新面对现实。xx说:“当我得知女儿出车祸后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我可怜我的女儿,一想到她的苦难命运我就忍不住落泪。可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倒下,生活还在继续,我得乐观起来,得让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xx每天守在女儿身旁,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赵静的腿需要做长时间的按摩和护理,不然会留下肌肉萎缩的后遗症。刚开始xx用轮椅推着女儿去做按摩,后来她自己又重新捡起书本,自学按摩护理知识,不懂就向专业医生请教。慢慢的,她也能为女儿做简单的按摩治疗了。杨老这样一照顾就是十几年,渐渐的,老人的白发越来越多,可坚强的信念却从未动摇。有时候,老人也会背着女儿偷偷的抹眼泪,可在女儿面前,她总是一副坚强的样子,有一份打不败的精神头。由于自己天生残疾,赵静从车祸后一直在家中静养,本来就不愿意见人,再加上处在更年期,五年前得了轻度抑郁症。不说话,不见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脾气也变得极其暴躁。xx不怕苦、不怕累,除了生活上照顾女儿外,每天都跟女儿谈心,用心去开导她,陪她下楼散步,为她树立生活的信念。女儿高兴了,一家人都跟着高兴,女儿发脾气了,她也默默忍受,她说女儿太苦了,让她发泄发泄会好点。就这样,杨老陪着赵静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现在的赵静开朗了许多,平时也能干点家务活,能够擦擦桌子、刷刷碗了。她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教育着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很上心照顾这个残疾姊妹。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xx却说:“我挺知足的,虽然上天跟我开了个玩笑,可那是我女儿,是一条生命,无论再苦再难我也养着她,我天生乐观,希望我乐观的性格也能影响到我的女儿,让她有生活的勇气,现在的我很满足,人家不是说知足就是福嘛,我现在就是在享福了……”

孝老爱亲事迹7

  xxx,女,汉族,1979年2月出生,现年33岁,是xx乡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与丈夫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与祖母、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婆,儿媳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祖母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为难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满了苦与痛,她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当她出去心中的不悦。说:“她给予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她的回报。”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善良的孙媳妇。祖母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祖母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平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街坊邻居提起她们三代人的关系,总是赞不绝口,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婆婆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女儿们在学习上也年年拿先进,不仅精心照顾祖母、婆婆,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

  在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祖母和妈妈,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曾祖母和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曾祖母和奶奶吃,乐得老人们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平时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是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们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事迹在xx乡街道村里传为佳话,但是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都竖起大拇指说:“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

孝老爱亲事迹8

  神马行空普天瑞,仙羊下界遍地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首先祝各位家长朋友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家长朋友们,尊老、敬老、养老,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言》中有句话: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鸦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必须要有感恩尽孝之情。把这份美德传承给下一代,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进一步弘扬“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怀父母”的情怀,在全社会树立起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才能真正地让我县老年人能安心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则会更加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孩子们才能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接班人。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更加稳定、和谐、安宁。

  无棣县教育局德育管理办公室携手无棣县家长委员会,将于20xx年1月30日——20xx年4月底这个时间段,在全县各学校开展“讲述我们家的尊老孝亲故事”活动。孩子们会用他们的眼睛观察父母对待老人的言行,用他们的心灵体会身边亲人的孝道和亲情,届时每一名学生都会有机会与同学、老师们分享自己家的尊老孝亲故事,每一名家长朋友的善言善行都会在孩子们的作文本、班级的故事会上呈现,每一名家长都会成为孩子故事中的主角。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鸟兽尚知哺乳恩,父母本是亲骨肉,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须图报,望子成龙梦成真,孝顺家风世世传,绵延不绝代代兴。

  尽孝是日常生活中对父母衣食住行的用心关照,尽孝是病榻前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

  尽孝其实很简单,常陪父母拉拉家常,倾听他们讲述那些,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听了多少遍、老掉牙,可对于他们则意义重大的故事就是尽孝。

  给他们洗洗脚、洗洗澡、给他们洗衣服就是尽孝。

  扶老人散步、给老人买件新衣服,给老人把房间收拾的干净明亮、帮老人勤晒被褥就是尽孝。

  尽孝还有很多很多......

  您的所有一切对待老人的行为,都会让孩子亲眼见证并耳濡目染。通过您给孩子的讲述,或者在您孝老爱亲的举动里,孩子们能感受浓浓的亲情、对父母的深深谢意;您的行为将成孩子们的榜样,您良好的家风将会代代相传。

  我们不追求故事的扣人心弦,只期盼在孩子们娓娓道来的故事里,能折射出你们家庭的至爱亲情。我们只求通过聆听和讲述,孩子们学到美德,把“你们家的尊老孝亲故事”,传播给更多的学生和家庭,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味,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让我们生活的周围满是浓浓的人情味,正能量!

  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祝您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孝老爱亲事迹9

  ,男,汉族,1979年5月生,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凭,现任**村村委委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体贴妻子,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村民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他更加信任,以他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房子在滑坡险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裹挟着泥沙的滑坡体时刻威胁着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经济困难,他便在天晴时,一个人拿着铁锹铲除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房子安全,让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时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经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为他担心自己睡的太死,让老人受到伤害。

  **年5.12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家里做饭,当感到房子出现剧烈晃动时,他第一时间飞奔进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过去后,他回到房子检查受损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尽管大震过去了,但小震却不断,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异常,便立刻转移老人。在震后的一个多月里,他时时刻刻都担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克服各种困难盖起了新房,他让老人住进了宽敞安全的房间,终于不用再担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头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

  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婚后,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饭菜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

  30多年来,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有一次,老人因突发脑梗塞晕倒,他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半个多月过去了,经过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常说: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老爱亲事迹10

  人物简介:马红梅,女,1957年12月12日出生 ,家住宿州市师专巷。

  事迹简介:马红梅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勤劳质朴、豁达乐观,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为邻里树立了典范。

  正文:

  孝顺的好儿媳

  人常说:婆媳关系难相处。“好媳妇”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可不是那么轻松的,需要付出很多很多,但是马红梅却从未同婆婆红过脸。天气预报是她每天必听的,掌握天气变化张罗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每天早晨,她五点半就早早地起床,婆婆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发作,她就给婆婆蒸上治疗老慢支的银耳鸭蛋糕。一年四季公公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由她置办;公公婆婆生病的时候她就陪着医院、家里两头跑;公公因患病左手没有知觉,她每天都给公公按摩手部、帮着穿外套等,时常提醒他们加衣,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对于这一切,公公婆婆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邻里的好帮手

  她不但对自己的婆婆、孩子、兄弟姐妹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把自己的余热都献给了街坊邻里。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她把邻里视为自己的亲人。邻居的大事小情她能帮的就主动上前帮忙,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花甲之年的老人,谁家有需要,只要她能伸上手,她就主动去帮忙,从不吝啬自己的体力。她为邻居看门护院、帮助邻居的小夫妻照看放学回家的孩子、帮助年迈的老人梳头、剪指甲等,她这样发挥自己的余热,奉献自己的爱心,感动着楼里的居民,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儿女的好母亲

  马红梅年轻的时候,自己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打工维持生计。成家之后,她一面做临时工,一面照顾家里。为了不影响婆婆的工作,她几乎包揽了家里的所有活。孩子上小学,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早早把饭菜做好,然后送孩子们上学,再去上班。她结婚的那个年代,家里很穷,靠老公微薄的工资和自己临时工挣来的钱养家糊口,每周改善的伙食也是有限的,她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公婆和孩子们吃,自己却吃大家剩下的饭菜。马红梅在单位干的 日常写作好助手是出力活,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她还负责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孩子们都养成了独立学习的好习惯,而且成绩优秀。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孩子都已长大并成家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是业务能手,这是让马红梅最欣慰的事儿了。

  马红梅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勤劳质朴、豁达乐观,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为邻里树立了典范。她用自己的诚心和爱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为自己的家庭无私地付出着。

孝老爱亲事迹11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数千年生活在彝乡苗岭间纯朴善良的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九组的张德芝,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年逾90岁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哥哥,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

  xxx,现年57岁,丈夫xxx为帮助其照顾家庭,于1986年从北京建伟安装公司回到禄劝,在县黄磷厂工作,20xx年3月因病去世。从此,一家人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

  父亲xxx,生于1919年9月,已经92岁高龄,数年因病卧床不起;哥哥xxx,大自己5岁,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儿子xxx患精神分裂症,xx年妻子与之离婚后远走他乡,留下孙子xxx,现年刚刚11岁,在撒营盘中心校读三年级。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xxx没有退缩,她竭尽全力的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帮助父亲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悉心照顾哥哥和自己的小孙子,还要照管好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同时还要家里家外的忙着活计,每天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些繁琐的步骤。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xxx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父亲在床前,从不让亲人因自己受委屈和伤害,毫不嫌弃,毫不厌烦的照顾每一个亲人。她是父亲的好女儿,哥哥的好妹妹,儿子的好母亲,孙子的好奶奶。

  无数次面对父亲满床的屎和尿,看到哥哥行走时的跌跌撞撞,猛听到儿子不知所踪而满山遍野的寻找,以及担心孙子往返于上学的路上。好几次,她都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辗转反侧,害怕家人会有什么闪失,想到今后的日子,有些时候她失望了,她感到很累,她怀疑她也许根本撑不住这个家。她的泪水在黑夜中流淌,但良心、责任在推着她,对老人的孝,对亲人的爱又使她一次次的坚定信心,挺直腰杆,黎明来临之时,又满面微笑的迎接着新的一天。

  xxx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她除了照顾好家庭,还要忙差地里的活计,毕竟一家人都还指望着她。但她对村里的大事小物很热心,谁家有红白事都要挪出时间去帮忙,她敬村里的老人、长辈,爱周围的兄弟子侄,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宽裕,繁重和家庭重担有时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她始终微笑开朗,没有怒气,没的怨言,脸上写满天了满足,她不但是村乡四邻眼中的“孝星”,也是团结乡邻,睦邻和谐的典范,她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来充实使自己的生活,去诠释人生的价值。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张德芝为人处世的标杆,她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她从孝父亲,爱兄弟叔伯,亲戚子侄到乡村四邻;从一个家开始,侍奉好父亲,照顾好哥哥,看管好儿子,扶养好孙子,努力建设温暖、和谐、幸福的家,再到村邻四舍的和谐共融,每一处,每一刻都体现着她无尚的爱和崇高的孝。她坚信,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就能使家庭和谐美满,使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了坚实保障。

孝老爱亲事迹12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这首名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就是杨秋云宋铁军家庭的真实写照。在她们家的每一位成员心中,家是温暖的心灵避风港,是一生的幸福加油站,而那个家,就是她们共同的爱心维护、托举起的大家庭。

  夫妻和睦是支撑幸福家庭的顶梁柱

  27年的婚姻生活中,杨秋云和宋铁军夫妻俩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她们的和睦恩爱、互帮互谅,是家庭最坚实的依靠。

  遇事多为对方考虑,遇事多为家庭考虑,是她们二人秉持的最基本原则。宋铁军是东营市实验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他的心大部分被学生牵了去,"初中阶段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快速吸收掌握,灵活运用,引导他们学习书本知识并融汇贯通地思考和运用,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宋铁军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备课、教课上,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进度,为他们分层次制定出测试题,利用课间或上课前的短暂时间,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成绩提升。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可家庭的重担却压在了妻子杨秋云一人身上。尤其是20xx年5月,宋铁军患上了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打针,还需要每年定期住院治疗,于是,定期给丈夫买药、测血糖等日常琐事,丈夫住院时陪床、送饭的事情,又成了杨秋云的分内事儿,"你把身体养好,把学生教好,这就是你两个最大的任务。"每次听到妻子这番话,宋铁军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

  遥远路途也阻隔不了孝心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是杨秋云和宋铁军对待双方老人的共同态度,而她们的孝顺,也赢得了双方老人的认可,"有困难一起扛,有幸福一起享,这才是家庭本来的样子。"夫妻俩对家庭与责任的涵义,有着最朴实的体悟。宋铁军的老家在蓬莱农村,因为在东营工作,所以平时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不多,每年春节,杨秋云一定是要到蓬莱陪公公婆婆一起过,27年来从未间断,她说,一定要让老人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感受到儿女绕膝的幸福。

  宋铁军姊妹兄弟5人,三位姐姐因为家庭变故在两三年间都成为单身,家庭状况很差,看到三个女儿的生活状况,两位老人压力很大,于是,杨秋云就拿下出更多的耐心陪伴老人,并承担起两位老人生活、治病的全部费用。杨秋云宋铁军第一年结婚回老家时发生的一件事儿,成为宋铁军母亲向亲戚们"炫耀"儿媳妇的例子:当时,杨秋云发现婆婆家里的被褥有了几十年,又硬又沉,她就把她们新棉花新被套的新被褥拿到公婆屋里,从此之后,定期给公婆替换被褥。每次回家过年,都会给老人买上好看的新衣,老人平时的药品、爱吃的食品,也回回不落。"过日子就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做起来的,做儿女的就是要把小事做好,让老人觉得心里踏实。"杨秋云说。

  四年前,85岁的公公不幸重病,一家三口一直陪在老人床前,为老人端水送药,开车送老人去医院检查治疗,为老人临终前减轻病痛的折磨。公公去世后,杨秋云很想让高龄的婆婆到东营生活,可老人离不开蓬莱那熟悉的地方,她们就利用周末时间,频繁回老家陪伴老人。20xx年11月,婆婆心脏病发作,接到姐姐的电话后,杨秋云让姐姐第一时间送婆婆去医院治疗,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去蓬莱,带足了住院费,你们放心。"

  杨秋云的父亲今年78岁,是东营市一中的退休高级教师,也是东营市第一批拔尖人才,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好人会一生平安".父亲的正直、善良是杨秋云姊妹四人最好的样板,随着老人年岁渐长,杨秋云和宋铁军把老人接到家里居住,方便平时照顾。当听说杨秋云在济南任教的女儿想买房却遇到首付资金难题后,老人毅然卖掉自己唯一一套住房,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学习一辈子、尊敬一辈子、孝敬一辈子,这样的品德就是杨秋云宋铁军整个大家庭传承下来的品德。

  父母恩爱是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儿女是父母的镜子。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在相互的影响中成长、上进,而父母恩爱就是给儿女最珍贵的礼物。

  杨秋云和宋铁军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从小教育孩子和伙伴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全局的眼光看事情、想问题。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女儿成为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20xx年,女儿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通过事业编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音乐教师。她每天白天音乐课、学校社团课排得满满的,还利用休息时间把党支部的会议材料、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接下来。女儿班里有个自闭症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打人、咬人,通过向班主任了解,知道了这个学生的情况后,她总会在课堂内外多给他这一些关爱,后来,这个得到了很多关爱的孩子情绪慢慢平稳了,不但平时的表现好了,学习也进步很大。今年三八妇女节,当这个学生拿下着一朵玫瑰花送给最喜欢的老师时,杨秋云的女儿特别感动,因为她知道,她把来自家庭的爱播撒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这朵玫瑰花,就是爱心的怒放和回馈啊!

  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说每一个家庭都是一艘航船,那么,每一个家庭的成员共同合力,才能让这艘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惧风浪,充满力量地驶向幸福的彼岸。杨秋云宋铁军夫妻俩,就正在掌舵一艘这样的航船。

孝老爱亲事迹13

  刘彩军,女,43岁,北戴河区第二幼儿园保健医。1994年她27岁的时候,因和丈夫感情不和造成家庭破裂,她带着年仅4岁的女儿刘索亚生活,至今已经过了16年。如今,女儿已经20岁了,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在上大学二年级。送孩子踏上去往大学的列车,刘彩军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她知道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总是尽量多的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怀。回想这么多年来,她和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子,她总是觉得自己给予孩子的太少太少了。由于刘彩军一个人工资养活2口人,所以,为了能够给女儿留出更多的教育经费,她和女儿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每次买菜都是选价格最便宜的,买肉和鱼的次数是有限的,每次买都是留给女儿吃,她自己总是舍不得吃。女儿小时候有一次生病发烧躺在床上一天没吃饭了,她很心疼问女儿想吃什么,女儿说她很想吃草莓,当时正是草莓刚上市的时候,十块钱一斤就没舍得给孩子买,做母亲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她很少买新衣服,经常穿的就是单位发的那几套工作服,过年也很少添一件新衣,一双鞋子穿破了修修补补,穿烂了才买一双廉价的鞋子。她对女儿却总是关爱有加。好吃的留给女儿吃,过年给女儿添置一些新衣服,叫女儿在学校和同学们相处时不被别人看不起。她和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子,尽量带给女儿幸福和快乐。

  她常常告诉孩子,父母的错不是孩子的错,越是经历坎坷越要坚强自信,要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看我们能行。我们不能消沉下去,我们要努力向上。她常常告诉女儿:苦难是一个人童年最大的财富,咱们不和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学习成绩。她是这样要求孩子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她自己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自强自立参加了大专函授班,取得了心理学大专学历。由于在幼儿园工作,她还用业余时间自修了教师资格证,在班级缺人需要配班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到班级配班。在她女儿7岁那年,她上大专函授班,有一天她女儿发高烧40度,小脸通红昏睡在床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参加函授学习,自小就很懂事的女儿,没有哭,没有闹,她给女儿吃了些药就去秦皇岛上课了,下午上完课回到家一试体温42度,赶紧抱着女儿去医院。每当想起这件事她都很后怕。

  她对女儿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她的女儿小时候脖子上总是挂着一串钥匙,小学二年级时她就教女儿开门,自己放学后回家先完成家庭作业;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好,上兴趣班需要花的钱她从不吝啬。她经常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可以做物资的贫穷者,而不能做知识的贫穷者,一个人最大的富有应该是内在的富有。她的女儿从小到大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思想品德优良。

  她和丈夫离异后,在女儿16岁时,他的爸爸因车祸突然去世,这件事给女儿一个沉重打击,当时孩子悲痛的每天流泪不止,严重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生活,从此她的女儿连一个名义上的父亲也没有了,而她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那段时间她给女儿更多的关心和爱,默默忍受着,希望时间能慢慢抚平女儿的心痛。

  她的女儿转眼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秦皇岛一中,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和其他家庭一样为女儿在秦皇岛租了房子,每天自己跑公车上下班,一个人坚持陪着女儿度过了高中最艰苦的学习生活。为了缓解经济方面的压力,她将北戴河的房子出租出去,只保留了一间房放置家里的物品,在高中学习期间,更是省吃俭用维持生计。女儿高中学习结束,重新搬回北戴河居住,为了节省开支,她和女儿亲自动手粉刷了房子。她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为了省路费,她将女儿送上了南去的列车,没有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样亲自欢欢喜喜的送孩子到学校。一个人的工资培养一个大学生,不仅要负担学费、住宿费、书费、伙食费,还要负担专业学习所需的其他很多费用,她感觉到压力很大。幸好有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使她感觉到温暖,也减轻了她的负担。她有信心将女儿的学业完成,并不断进取,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刘彩军认为,虽然无法弥补单亲家庭给女儿内心留下的阴影和缺憾,也无法给予女儿物资上的富足,但她愿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女儿在苦难和现实中学会坚强,失去的已经无法再得到,学会珍惜所拥有的,努力学习,努力做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告诉女儿,虽然你无法选择出身,但你可以选择将来的路,路就在你脚下,下定决心勇敢去追寻吧。她愿意陪着女儿,她愿意永远默默的守望女儿的幸福!

孝老爱亲事迹14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乌云斯庆,女,蒙古族,现年33岁,乌审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好职工,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女儿,好媳妇,好孙媳,好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十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她20xx年与丈夫胡日查结婚,丈夫没有固定的工作,干一些临时工收入甚微,自己又是地方聘用人员,工资才1000元,到20xx年才涨到3500元左右,结婚以后生了两个男孩,生活的开支越来越多,她没有灰心,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着一大家的基本生活开支。她的爸爸有糖尿病,妈妈有高血压,经常需要人来照顾,有时还需住院治疗。虽然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但对老人的照顾她是最多的,只要两个老人一有病,她就过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看液体,买药陪床。特别一提的是她的丈夫胡日查从小被外婆斯仁那米德抚养长大,现在外婆就一个人,平时和乌云斯庆一家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外婆有高血压和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常年吃药,又没有收入,这一切开支只有乌云斯庆一家人提供。她对外婆特别好,默默地承担起了这份尽孝的责任。

  两个孩子的出生,让乌云斯庆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开支更大了,生活更忙了。她既要去工作,又要精心照顾外婆,还要给丈夫洗衣做饭,更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小孩。但是,她没有被生活负担吓到,也没有被繁忙的劳动压倒。

  工作生活中,她总是开开心心,乐乐呵呵的与同事和邻居相处闲聊。有一次,同事为偿还5000元信用卡,四处借不到钱烦恼的时候,她主动找到同事问清了情况后,及时借给同事5000元,帮同事渡过难关。还有一次,邻居的一个小孩发高烧,小孩的爸爸不在家,妈妈又是一个残疾人行动不方便。她得知这个情况二话没说,就把孩子领到医院治疗,等小孩高烧退了才把孩子领回去,虽后两天又领上孩子去医院复查2次,等孩子彻底康复以后她才放了心。这样的好事,她做的还很多很多,在单位和邻里树立了很好的口碑。

  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为给下一代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儿子学习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事要诚实。

  她用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己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

孝老爱亲事迹15

  如果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福的,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会觉得,原来一切都没有绝对,

  只要在一起,就是幸福。

  对我而言,她是母亲,是亲人,是朋友,更是知己。她和其他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总是希望她能给孩子最好的。

  十二年前,一场突然到来的横祸,父亲去世了,那时我只有十岁,妈妈也只有三十六岁,我搂着妈妈说:"别人都有父母,而我只有妈妈了",妈妈流着眼泪说:"虽然爸爸不在了,但在我们的心里,他会在天上看着我们,会关心我们,我们一定不会比那些有父母的孩子差的,我们今后也要快乐、健康的生活".从那时起妈妈再也没有在我面前流过泪,每天她陪我写作业,给我讲一些高兴的事情,只要有时间妈妈就带我去爬山,去海边游泳。让生活充实起来,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

  学习上,她从不强求孩子要多么的优秀,她总是鼓励着孩子,关心着孩子的心情,从没有因为成绩不好,打骂过她的孩子,成绩不好时,她会笑着说:没关系,只要努力了就行。成绩好了她就说,继续努力,我女儿一定行。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晚上上晚自习,晚饭要在学校吃,我那时候胃不好,吃的不舒服了胃就痛,妈妈怕我难受,每天下班后,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做好可口的饭菜骑着自行车每天坚持给我送饭,三年来从没间段过。晚上自己回家时,在小区门口都会看她的身影,然后和我一起慢慢走回家,边走边聊一些学校的事情,就像一个大朋友一样,我也会把学校和班里的事情和妈妈讲一下,妈妈总是在认真的听,和我聊。上高中时,由于房子小妈妈和我住一间房,我写作业时,妈妈就要在外面的厅里等侯,冬天暖气不好,妈妈就裹个大衣在那里坐着,把电暖气放到我的旁边,不论到几点妈妈都在那里等着,从没有先睡的时候,有时妈妈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因为早晨妈妈还得早早起来给我准备早点。在孩子压力大的时候,给予安慰。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菜肴,也许是一个礼物。平常的无足挂齿,却体现着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上大学后,妈妈跟我说,在学校过集体生活,不要太任性,同学们走到一起是缘份,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做事情要为大家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我的学校离家比较近,星期六、日的可以回家,每次回学校时,妈妈都给我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带上,让我给宿舍的同学带回去,因为她说,你的同学家大多数都不在本地,你想吃可口的,一个电话,中午就可以吃到,但她们离家远,学校的饭菜又不可口,带些回去给她们吃吧,问问她们想吃什么,然后我给你们做。同学生病时,妈妈就陪她们去看病,为她们跑前跑后,楼上楼下的忙个不停,就像是我生病了一样,后来我们的同学都说:妈妈真好,我们都要认她当妈,到后来她们只要接到我妈妈打来的电话,都喊说是妈妈打来的,都争着喊妈妈。

  父亲去世后,妈妈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担了起来,爷爷从老家来,她无微不至关怀他老人家,给老人做可口饭菜,爷爷做过直肠癌手术,大便控制不好,经常弄到衣服上,床上,妈妈从没怨言,总是把爷爷的衣服、床单等给洗的干干净净,还给老人家买好换洗的衣服,比父亲在时还要细心,爷爷有时候都不好意思让妈妈弄,但妈妈说:没关系,谁都会有老的时候,年轻人多干点没啥。爷爷回老家时,妈妈怕老人自己走危险,就亲自把老人送回去。

  妈妈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工人,但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忙时妈妈经常加班,有时忙了,就经常把工作带到家里来干,有时我睡醒一觉,看到妈妈还趴在写字台上在写呀算呀,有时在电脑前工作,我劝她早点睡,她总说没关系,干完就睡,有时都到深夜2、3点多钟,这种敬业精神也给我做出了榜样,妈妈曾多次获得过单位嘉奖,还荣过一次三等功。

  在我刚刚工作时,她会担心,因为在家里,从未受过委屈的花朵,刚刚走入社会,一定会

  吃不消,但是她明白我的想法,从来也不说什么,静静的聆听我电话里委屈的哭诉,但是她会告诉我,一切事情贵在坚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人生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坚持,妈妈就支持,有一天你飞不动了,想回家了,妈妈永远在这里等着你。很安慰,很感动的话语,我明白她心里的舍不得,明白她的心疼,但是为了女儿的梦,她选择听孩子的,孩子的人生,让她自己去走,这样她才不会后悔。

  母亲,给予我生命,养育我长大,给予我支持,抚慰我心灵。特别是父亲去世后的这十二年,她承受的,比三口之家多的多,可是她从未说过苦和累,因为她认定,我是宝贝,她是我的守护神。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

【孝老爱亲事迹】相关文章: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精选03-10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03-11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大全03-09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13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06-30

孝老爱亲格言03-31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精选17篇)03-25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精选21篇)08-03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15篇)03-13

孝老爱亲好人事迹材料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