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3-08-16 17:15:40 赛赛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23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23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

  该节目创新性地将电视拍摄、戏剧拍摄以及电影拍摄几种拍摄手法融为一体,拍摄过程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将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电影般的效果。

  运用古代和现代交融的方式,让故事的场景自由切换,缔造一个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全景式独特舞台。

  绝粮七日,追寻大道

  由于陈国内忧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难被实施,于是他们一行人决定离开陈国前往楚国,途经蔡国的时候,被围困导致断粮。

  离开陈国,其国亲吴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辅佐楚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们便派兵围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让他们去陈国。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国幽谷这里被困整整七日,粮草断绝,几乎饿死。

  七天滴米未进,一行人大多饿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愤愤不平地质问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义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则感叹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虽然追寻大义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们毫不动摇地追随他,一路对孔子保护有加。

  而孔子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美德。被困幽谷时,一碗清粥,众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要安贫乐道,小人才会在不得志的时候想入非非,从而胡作非为。

  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时候教给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这些言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对后世影响深远。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3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4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5

  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 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6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7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响,他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特别的感情。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兴吴。他们与唐、蔡二国结盟攻打楚国,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吴军却并没有胜利,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心。吴王阖闾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吴军军纪涣散。冷静的孙武给吴王进谏,提出了“四险”,并建议吴王整顿军纪、班师回朝,然而吴王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四险”全部应验。伍子胥也因为报仇而丧失了理智。孙武心灰意冷,辞去将军职务,归隐山林。是的,战争最能考验人性。

  孙武悟出了战争的真谛,所以他主张慎战。可吴王并没有领悟,之后几年,他频繁地对外用兵,致使国力下降,劳民伤财,最终败给了越国勾践。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能让黎明百姓温饱,不是为了称霸。

  最后,孙武想将伍子胥的佩剑铸成犁,“以剑铸犁,将暴虐之剑铸成太平之犁。”剑为兵器,生而暴虐,犁为农具,寓意和平。战争不过是谋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剑来换取天下和平,这不就是战争的目的吗?

  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后世,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里。

  《孙子兵法》,一本集战略与哲学的典籍,让孙武的思想流传下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8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9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第一卷:乃粒的内容,作者宋应星。

  第一次了解这部著作是历史课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我才重新认识了这部书和他的作者。

  宋应星,年少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第一次会试就中举第三名,而后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积了不少关于农业手工业的知识,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将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在好友涂绍煃的资助下刊印成册,才有了这部巨作——《天工开物》的问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于《尚书》;“开物成务”,“开物”二字取于《易经》。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开创万事万物。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理念为“贵五谷而贱金玉”,故将《乃粒》放在首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袁隆平院士研究亩产千斤的超级杂交水稻,与国家坚守耕地红线不谋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凉梦”一直在延续。

  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开来,这四个字虽简单却有千钧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会更有所成。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0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1

  《典籍里的中国》这档万众期待的节目,以《尚书》开篇,以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为核,以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为形,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篇幅里,传递出极强的信息浓度和极高的精神亮度。

  追寻华夏文明之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戏剧和影视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令人拍案叫绝。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它带领观众回到思想的源头,体悟发端于《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的奥义,了解九州从何而来、华夏自古一体,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又是什么成就和塑造了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中,伏生向晁错传《书》的情景让人十分感动。年逾九十的伏生缓缓道来藏书不易,讲解其中篇章,听者晁错一脸敬佩之情,眼中饱含泪水。

  堪称神来之笔的,是伏生向“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发问“两千多年后的人还读《书》吗”后,撒贝宁带他穿越到了现代。伏生与今天的孩子们一起背诵《禹贡》,此情此景,和战国时期的童年伏生摇头晃脑背诵《禹贡》的样子形成了奇妙呼应,时间被高度浓缩,观众甚至能感受到先贤穿透时光而来的殷切的目光。

  尤其是伏生最后的回眸,在一眼千年之间,道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希冀。他仿佛在问今天的'每一个人——当《书》的命运不用再流离失所,当读书已经如此触手可及,你们珍惜当下了吗?《书》的未来还会更好吗?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读《尚书》?答曰:“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们巴音孟克的企业文化里,也有一条“修身持家治企业,为己为家为企为社会”。可见,小爱即是大爱,大爱也是小爱。所谓的修炼自身、经营家庭、管理企业、大爱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企业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

  说到这,就要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浮躁的社会,好像已经越来越难以静心研读一本典籍,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典籍里的中国》不是一场古文电视科普课,而是思想交流和文化碰撞的“时代之河”,它既能追溯到山高水长的源头,又能尽情流向辽阔自由的大海,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升华。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它对沉睡了的公共记忆是一次有力唤醒,也是对一段历史表达的有力见证。

  感恩巴音孟克企业文化,顺自然,行大道,阳谋爱,育化生,让我们不断修心、精进!

  感恩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级大众传媒上,用最大众的方式传播我国最古老、最难读的经典,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2

  长江的源头在哪儿?为了探寻这个问题,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仅凭一双脚走了两年。

  三百多年前没有现代先进的测绘手段和精密仪器,没有国家人力物力支持。仅靠着一具血肉之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团在心头的谜,徐霞客毅然走上一条漫漫追寻的长路。

  小时候,徐霞客的理想就是追根溯源,千百年来所有人都说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可是否真实,无人证论。探寻长江源头,走遍祖国河山,是他的初心;纠正谬误,向世人证实“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是他走出的第一步。两年,万里长江,沿路全靠步行,这使得徐霞客的`脚落下病根。

  他走遍祖国河山,绘制地图,详细记录真实数据,不怕苦难,初心不改。这些文字后来汇聚成中国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写后半部分《万里遐征》时徐霞客已入晚年,双腿不能行动,病入膏肓,许多人劝他不要走了,他不假思索地摇头,声声铿锵:“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我的理解是:大丈夫应把心血和生命倾注于国家,朝朝暮暮,与山川湖海作伴,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徐霞客游记》实实在在是用双脚走出,用心血沥出的。这是一条悲壮的路,为后世地理学做了厚实的铺垫,推动了中国地理学发的进步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霞客,一个游人、文学家,也是一个坚守初心的地探索家。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3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司马迁所创立的纪传体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到两千多年前,与司马迁“千年一拜”。几度哽咽,热泪盈眶。

  司马迁出身史官之家,少时便跟着父亲司马谈饱读诗书。对他来说,修史、做史官不仅是家族传承,更是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完成与否是忠孝的体现。

  他二十岁便随父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历览文明之旅:在九嶷山追怀舜帝的美德;在会稽山感怀大禹的无私;在箭楼体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河边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畔沉思项羽的败亡……

  随着一幕幕画面的展开,蒙曼老师不禁赞叹:一个个三千年的群像,就这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几经周折,他回朝任职太史公,却遭“李陵之祸”,无故被贬入狱,遭受腐刑。身体乃至心灵上的折磨,以及世人的讽刺冷眼,都没有打败他,在孤独、痛苦与愤概中他坚定地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历史巨著。与其说这是命运对司马迁开的玩笑,不如说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司马迁在厄运和磨难中涅槃重生了,这不仅坚定了他书写历史的信念,更让他悟出了人生的意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以《五帝本纪》开篇,炎黄联盟、开启统一的上古时代结尾。首尾呼应,突显了司马迁大一统的历史观和家国情怀。字里行间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不负时代的寄托,奋笔疾书,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中华文明史历久弥新的震撼,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发自肺腑的骄傲。

  激动、震撼、感动、景仰,夹杂其中,五味杂陈。《典籍里的中国》让人拍案叫绝,观来酣畅淋漓,令人受益匪浅。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4

  每期必追的《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本草纲目》叙述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的先人李时珍历经四十年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完成一部划时代的巨作,被世界称作《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行医一生,告诫李时珍: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但李时珍说:百姓需要,总得有人要做呀……李时珍考证本草,犹为注重实地考察,集成历代本草,以纲目分之,总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为辅,列出各种药物的形状,附以气味、主治、还有药方,甚为实用,完成了一部利益天下的.天下医书。

  当看到先人李时珍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皇皇五十二卷巨作无法刊刻,他满头银发还要千里奔波去求序时,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节目最新颖也是最让人拍手叫好的是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先人李时珍穿越到现代,他恭捧着自己修撰的《本草纲目》时,好像真的是圆了先人没亲眼目睹巨作刊刻的遗愿。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5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

  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

  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

  《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6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7

  青石刻经,青史永存。就像“正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一样,中华五千年文明不绝如缕,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用全新的方式为我们解读尚书之妙,牧野宣誓,大禹定九州,伏生授经,中华民族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伟大民族精神慢慢地渗透了我们的心。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故事被重新演绎,刚毅坚卓的精神震撼人心。常说华夏九州,却不知大禹的足迹遍布九州,禹迹又量九州,十三年的艰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他背后是敬仰的底气。为国为民,大禹放弃了许多但换来了洪水消退、民生安定的.回报,换来了华夏九州大地的版图,其定九州之精神不绝如缕,薪火相传。可曾记得那个伟人,为研究核武器他三十年未曾归家,舍弃小家只为护国家远航,功成之时便是他名留青史之日。他是黄旭华,中国核武器之父,三十年隐姓埋名从一无所有到全盘胜利,这其中的苦与难不亲身经历怎能感同身受?刚毅坚卓是他的侧写,如同大禹定九州,没有办法那便踏遍华夏研究每处险情,没有研究条件那便创造条件,没有援助那便自己拼出一条血路!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短短12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周武王在牧野宣誓,誓要讨伐纣王还天下太平,他实现了他的誓言。周武王何以5万军队抵抗纣王70万大军?因为他顺应天意;何为天意?民心所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纣王视黎民百姓如草芥,而武王却心系百姓以民生为本,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武王赢得了万千百姓的心,其力量之浩大磅礴,非你我所能想象。牧野之战后,武王的仁善之义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直至今时今日。2020我们虽历经重创,但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我们仍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已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无数个日夜医疗人员仍奋战在一线;无数条崎岖的道路都留下扶贫干部深深的脚印,我们的党不放弃每个患者,不放弃每家贫困户,同死神强抢人,为人民开辟通往幸福的道路。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更是党心中最深沉的爱与牵挂。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舍命护《书》第一人”,伏生是个传奇人物,他毕生习《书》护《书》传《书》,爱子妻子相继离他而去,而他终于完成了毕生执念,当汉武帝派来晁错时,伏生知道他的愿望化作了现实。一生的担忧与苦难,伏生从未放弃,他对文化的珍视与热爱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你可曾记得怀抱30毫克镭千里走单骑的赵忠尧?当他潜入清华将镭偷出时,他就是民族最伟大的英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赵忠尧一样的学子默默担负起了将教育之火传承下去的重任,教育的种子在昆明发芽,在西南联大长成了一棵举世瞩目的参天大树,中国教育事业被无数学者守护,茁壮成长。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8

  “明明暗暗,惟时何当?”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

  “圜则九重,熟营度之?”青天这么高,谁能度量它?

  这是屈原对天发出的惊世之问,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前进。宇宙无穷,求索也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比答案更珍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的劝阻,要与秦国求和。屈原委屈,他委屈楚怀王宁愿听信谗言却不相信自己;屈原悲愤,他悲愤这世间乌烟瘴气,楚怀王身边尽是贪婪狡猾、愚昧无知之流;屈原惭愧,他愧对战火中饱受摧残的百姓。屈原的一生都在追求清白高洁,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写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在南国的土地,难以迁徙。这是楚人的立身之本,时至今日,屈原的这番话仍告诫我们要做一棵橘树,扎根故土,爱我家园!

  漫漫时光,屈原的.求索精神延续了千年。而今,中国天眼就是人类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仍然漫漫修远。屈原深遂的目光,透过中国天眼,看向漫漫宇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做一棵橘树,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永世不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19

  书可以干什么,是什么?我在期中考试中回答道:丰富自身学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或是造福国家社会。在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后,我明白:我对书乃至典籍的看法都太过肤浅幼稚,忽略了他们到底是怎么传承的。

  典籍里的中国介绍的是“五经”中的《尚书》,通过伏生这个人物介绍了《禹贡》、《牧誓》这两篇文章。伏生护书动人不已,儿子舍命护一车书简,妻也在流亡中丧命。他自己一生都在读《书》、研究《书》。放在现在,或许再没有人愿为书丢命,古代的伏生做到了。

  历史课老师讲文明的起源从哪里开始?国家的形成。《尚书》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社会,如果丢失,那就是积蓄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文明丢失了。所以《尚书》的流传是读书人对中华文化的守护,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举起手中的中国典籍,那些在你看来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你能想到背后是有鲜活的故事和很有生气的人吗?你能想象中华文明,华夏文明是由一个个伏生用命搏来,用血换来的吗?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绝,你以为是天意吗?我骄傲我自豪,因为这恰恰说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守护历史文明的真相。

  最后伏生见到现代图书馆里珍藏的图书,见了手机上的《尚书》,见到口中诵读《禹贡》的孩童,他深感欣慰:因为书人人可读。他是安心了,《尚书》不会丢失了。

  有时候当我们习惯了某种东西时,一定不要忘记它是怎么来的。科学如此,书亦如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0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具体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气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化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很多相像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省,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尝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靠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完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争辩《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珍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确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光明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亮的声音娴熟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确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呈现自身的才智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连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连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到底,有典籍才有中国;到底,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1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让观众朋友们穿越千年去到《尚书》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迅速引发现象级传播。《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很多名句广为流传,更有一些佳句所含哲理与组工之道不谋而合。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思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这告诉组工人要贴近百姓,实事求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组工干部不能握着笔杆“抓落实”,拿着鼠标“搞调查”。要“一竿子插到底”,迈开大步到最艰苦、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干部动态、用最鲜活的一手资料为组织工作提供最真实、最科学的决策依据。要“一颗心为人民”,沉下去接地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正扎根到基层群众生活中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解群众之所困,干群众之所盼。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这告诉组工人要廉洁自律,用过硬的.作风创造过硬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像“青花瓷”一样坚持“实”字当头、“素”字为先,要多在“素”字上下功夫,牢记:“一丝一线,我之名节,一分一厘,民为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要办事清廉,过得了人情关、说情关、招呼关,宁愿别人说无情,也不拿原则作交易,永葆组工干部清正廉明、清廉如水的政治本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身体力行、严以律己,当好“榜样”,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廉政新“浪潮”;要带头树立团结协作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真抓实干的作风、公道正派的作风和廉洁守纪的作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语出《尚书·旅獒》。意思是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这告诉组工人要慎终如始,一以贯之。组工事业十分艰巨,如果不谨慎处之,笃心为之,很容易功亏一篑。组工事业马虎不得,要慎终如始,扎实推进。前进的路上充满着酸甜苦辣,正因为迎接一次次的挑战,经受重重磨砺,组工人的形象在打磨中愈加高大伟岸,不仅磨了性子、炼了素质,千磨万击也让组工干部愈挫愈勇。一次次地修改文稿,一遍遍地审核,相同的事情重复着做,会有些枯燥有些无趣,但是组工干部要在这样的工作写照中逐渐成长,要硬着头皮啃硬骨头,更要静下性子查漏补缺,在重复和琐碎中提高我们锲而不舍的毅力。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遇事多问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组工人应不断学思践悟,在积累中成长。要坚信这样一个道理: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其不含杂质,而是懂得沉淀。沉淀来自于日常工作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正好比古代圣贤用诗文来点缀自身气质。一篇篇新颖独特的党建文章、一份份直击痛点的调研报告、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工作汇报,更能彰显组工干部笔耕不辍、学以致用的新气质。组工干部应含英咀华,撰写思想深邃的新篇章;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抽丝剥茧,丰富党日活动的新内涵;在不断的思索沉淀中,条分缕析,树立科学用人的新导向。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2

  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抚今追昔、气势磅礴。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优秀典籍为舟,带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历史感,让我们知晓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让我们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个百年目标。

  从《史记》中感悟家国矢志不移。

  “炎黄子孙,千年不改,万年不变。”读《禹贡》而知九州即华夏,民心即中华,读《史记》而知“华夏为何为一体,华夏自古是一体”。《史记》不仅记载着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更传承了先人们即便身陷囹圄也要赤心奉国的家国情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国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为国自沉汨罗江的屈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遣戌伊犁的林则徐,从“节杖在手,浩气长存”牧羊于北海、恪守家国气节十九年的苏武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为抗日战争变卖家产的吉鸿昌,无不体现了根植在炎黄子孙心底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应从优秀典籍中感悟先贤的爱国之情、于心底厚植家国情怀,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之志,于心中激荡“哪里需要,哪里去”的爱国之情,从小事做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为实现“下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真正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

  从《尚书》中读懂精神一脉相承。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是伏生的坚持,赋予了《尚书》第二次生命,中华文化亦是如此。从抗日战争时“湖北省图书馆搭上最后一艘西迁的船,9.8万册图书无一损毁”到“广西图书馆两次大转移,终保古籍无虞”,“舍命护书”精神可谓一脉相承,也正因为一个个“伏生”,中华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民族精神才得以薪火相传。新时代下青年干部应身体力行地将优秀典籍中的“精神火炬”接过来、传下去,更应对得起伏生的“读书”一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一句“读”。在日常工作中,既要读好优秀典籍这本“有字书”,又要读好基层工作“无字书”,将“不灭精神”应用于群众工作中,不能则学,不知则问,使自己尽快成为办事的“多面手”、基层工作的“村村通”。

  从《天工开物》里读懂民生重如泰山。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宋应星年轻时,也曾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科举考试的屡屡落第,使他无法通过出将入相的`方式,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成为殿堂里的圣贤。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反而投身于实践生产中,致力于民生之改善。在他看来,为民做事的途径,并不止一条,既然做不了端庄的圣贤,便挽起裤脚、躬身实践,做田里的圣贤。而他的“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理念与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美梦不谋而合,两位相隔三百多年的实干家跨越时空,在稻田里相见、相识、凝视、握手。这一幕,让人感触颇深。他们都是以大地为“卷”,以人生为“笔”,绘一方蓝图、富天下百姓的实干家。广大青年干部要从中汲取力量、滋养初心,赓续“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民本精神,时刻将“民生”二字镌刻心底,以“实”当先,以“干”当头,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教育医疗等群众切身问题,不图一时之快、一步一个脚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3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2

[热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7-1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20篇)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