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木棉树作文

时间:2022-10-30 15:10:14 树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木棉树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三篇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惠州,那里有惹人喜爱的木棉树。无论的大街还是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当春姑娘把生机带到人间时,万物苏醒了,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到处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木棉树也不甘示弱,叶子还没长出来,树上就已经缀满了一朵朵红艳似火的.花儿。远看就象一只正在飞舞的火凤,近看又似一支燃烧的火炬,绚丽多彩,鲜艳夺目。

  炎炎的夏日,太阳把大地烤地火辣辣的,许多树木都无精打采,小花也热得低下了头。可木棉树却长得枝繁叶茂,叶子正绿得发亮。它伸开了枝叶,无私地阴凉奉献给人们,仿佛是一把撑开的大伞。人们在数下乘凉,聊天,有的正在下棋……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阵阵凉风把秋天送来了,大地都穿上了金黄色的衣裳,小草变黄了,树叶也渐渐脱落。但木棉树仍然是昂首挺胸,舒展着粗壮的枝条,不管风吹雨打,它也不屈服。

  冬天,一阵寒风吹来,使许多树上尽剩的两片叶子都落下。这时,木棉树却正蕴藏着无限生机,等待春天的到来。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木棉树的高贵品格,不正反映着家乡人民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吗?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顺德,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最爱家乡的木棉树,特别是我们学校的那棵。学校的那棵木棉树有六层楼高,要两个小朋友才能抱住。

  木棉花全身都是宝,木棉花晒干后能煲凉茶,有清热利湿、解暑的作用,树皮可以做药材。木棉树又叫英雄树,每年二月到三月开花,花冠五瓣,有橙红色和橙黄色。

  春雨就像迎接春天的前奏,一场蒙蒙的春雨过后,春姑娘就悄悄地来临,就像万物的救星,她一挥手万物复苏了。

  木棉树开始开花了,远远望去,就像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火焰。近处看到又是一番景象,木棉花有的像拥抱在一起,有的垂下来像一个个小铃铛,一阵微风吹过,许多木棉花都纷纷落下,在天空中旋转,就像一个可爱的陀螺,不过一会儿,满地都铺满了木棉花,走上去,像走在地毯上,成了万众仰慕的贵宾。

  一下课,一年级的小朋友总爱捡着木棉花,有的女孩子不断捡着,头上的两条小辨子像一只蜻蜓在飞舞,有的小朋友四处寻找木棉花,像四处寻找着食物的小鸡。

  夏天来临了,木棉树不再穿着火红的衣裳,而是换上了翠绿的夏装,翠绿的叶子当了半个操场,像是在给学生和老师挡着炎热的太阳,真像一把大的绿伞,木棉树上长满了果实,在阳光的照射下,“砰”的一声,果实裂开了,落下了棉絮,棉絮的作用可大了,可以做衣服、棉袄、被子、枕头……

  “叮零零”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向操场飞奔,同学们在木棉树下有的在捡棉絮里的种子,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乘凉,有的在玩耍,还有的.在做游戏……

  秋天无声无息地来了,木棉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同学们都会捡起它做书签和标本。

  寒风呼呼吹起来,请来了严寒的冬天,很多数目已经受不住寒冷的考验,枝干在瑟瑟发抖,木棉树却仍然笔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忠诚的卫士,保卫着校园的安全。

  我爱学校的木棉花,更爱我美丽的家乡——顺德!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小河旁边有两棵木棉树,还有一个游乐场。它们都伴随着国家发展有了不同的变化。我非常喜欢家乡那两棵火红火红的木棉树,陪着我快乐成长。

  那两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像两个少女似的亭亭玉立的立在地上。这两棵木棉树也伴随着我一路成长。木棉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姿态。

  春天,木棉树抽出新的枝条,害羞的木棉花一朵又一朵地绽放开来。从远处看,木棉花像一堆火焰。从近处看,木棉花像小朋友的.脸蛋。我在木棉树树荫夏天,木棉树告别了火红的木棉花,招来了绿色、颜色鲜艳的叶子。这时,我还会在木棉树下捡木棉花。

  秋天,木棉树的树叶开始掉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时候,我会不定期的去给木棉树浇水,让它早点儿长出新的叶子、花朵来。冬天,木棉树的叶子、木棉花都已经全部掉落下来了,只剩下一棵树干立在那。我还在树干旁边玩起捉迷藏来。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陪着我快乐成长!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家乡的木棉树作文3篇10-21

精选家乡的木棉树作文四篇09-07

家乡的木棉树作文3篇10-09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作文07-19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作文(4篇)12-13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作文3篇11-28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作文(通用7篇)03-19

木棉树作文06-12

木棉树作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