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时间:2023-05-02 11:19:20 炜玲 先进事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青年典型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通用11篇)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1

  小胡,男,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柏林乡三板桥村委会存子山村小组青年农民。2007年毕业于昆明学院,先后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5年的打工生涯,使他掌握了一定的致富技能和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自己回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初回乡创业,现在是柏林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之一。

  现年30岁的小胡,是一个敢想、敢干、思维敏捷,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农村青年。2012年2月回家,他就想:“别人都能创业成功,难道我不能吗?”怀着这种想法,他就开始在家乡寻找创业门路。在走访串门时,他听人说,养猪也能发家致富。于是他想:“我能不能回来带领大家一起养猪致富”。随后他走访村寨,向周围了解养猪的基本知识,学习经验,通过网络和翻阅各种养殖书籍,了解更多养猪知识,并到周边一些养殖场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摸清情况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创业后,他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主动改变传统养殖习惯,靠改革创新观念。

  2014年5月,为了让乡亲们有更多的致富路子,他又组织成立了西畴县衡世畜禽繁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生态土鸡繁养殖及销售,并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及市场咨询服务。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之时起就树立了“自己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理念。

  通过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如今,小胡已经成为柏林乡的致富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同时,小胡同志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养猪、养鸡经验。

  在广大村民看到小胡养殖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各村民纷纷上门取经,积极效仿,大力发展养殖业,都想通过养畜发展家庭经济。一时间大家纷涌而上,于是他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养殖,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

  目前,小胡的养猪场共养殖能繁母猪23头,商品猪110头。合作社也发展成为养殖1000只生态鸡的规模化基地。下一步他将更好的发展养殖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

  他和众多青年人一样,曾有过美丽的生活遐想、美好的事业憧景和灿烂的人生构想。1991年从农林校毕业后,到家乡的小学任教。1994年由于乡上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种植烤烟,乡烟站也是急需人才,他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该用到家乡的建设发展中去,所以毅然决定辞职,到乡烟站做了一名烟辅员,这也是他喜欢的工作。但好景不长,到1999年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发展,他所在的单位面临改制,他没能逃脱下岗的命运。那时,他正处在上有老人,又要兴家立业的艰难爬坡阶段,精神上的打击和生活上的拮据,使得他无限的迷茫和深度的苦恼,他只能回家种田过日子。

  家乡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柑桔,到2014年,全乡掀起了种植柑桔的高潮,种植的柑桔果汁丰富、酸甜适中,味美可口,已成为区内的知名品牌。他看到了商机,觉得自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上刻苦钻研,一定能成为柑桔种植大户。他开垦了113亩山地种植柑桔,刚开始由于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苗树的选购,农药化肥的购买和请工人上,但经济效益要等三年才能见效。资金一下子周转不够来,他刚开始很苦恼,但他觉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大做强,一定要坚持下去。所以他放下面子去向亲戚朋友借钱,但不是很理想,后来听说乡上有惠农政策,可以无息贷款,他觉得他的坚持有希望了,到村上、乡上反映了情况,得到了乡上的支持,同意他贷了5万元钱。他也在乡上工作人员的宣传下,加入了柑桔协会,他和协会的成员一起参加科技培训,与他们一起探讨种植技术和经验。柑桔投产第一年就收到了不错的效益,使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近年来乡内的柑桔品质明显下降,质量好的柑桔,数量明显偏少。但他靠着自己的.经验技术和不断创新,他种植的柑桔仍然能保持好的品质,产量不减反而递增。2014年他租下了一个店面,开始卖起了农药、化肥,这也成为了种植柑桔外的一笔收入,他也借着乡亲们来买农药化肥的时候,给他们讲解种植经验和农药的配方、化肥的使用技术等,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他也是众心所向,成为了柑桔协会的会长,协会现有9户种植户组成。他不能辜负乡亲们对他的期望,积极联系外地的市场,做好自己的品牌包装及销售。他要求严把果品的采收、分级和包装处理关,采收要按规定的时间和方法采收,采收后的柑桔按果形大小和品种分级处理,再进行不同规格的包装。采用5公斤包装,10公斤包装,20公斤包装三种规格,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在稳定柑桔品种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他有计划的发展一些优良橙类。现他的柑桔已在外地大量销售,还有部分优质产品运销国外。

  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到目前已经成为了乡内最大的柑桔种植户,已有三名长工,遇到种植繁忙的季节,还要请大量短期工人,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工作问题。2014年柑桔产值已经达到了21万,他走上了致富道路,2014年至2014年他荣获了科技局颁发的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奖,成为了乡内青年创业的典型,也是青年学习的榜样。他自己致富,不忘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按他的理念讲“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就像一部皮带运输机,不仅要靠电机做动力,还要靠许多托轮做传导”。他以虚心的态度,扎实的干劲,合理的思路和掌握的经验,传授种植方法,言其身教,率先示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出一个奋发向上的柑桔种植队伍迈向成功。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2

  我叫小陈,现为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文科实验班班主任。自2004年大学毕业,已经有八个年头了。八年,让我从初出茅庐的师范生成长为具有一定经验的一线教师。在此期间,一直担任2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当过5年实验班班主任,其中3年是文科实验班,还做过2年教研组长。自2009年至今,共获得37项包括教研、科研、辅导、论文等在内的各级荣誉。2012年年初,更是被评为大兴区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表演节目多次获奖,辅导学生参赛也收获颇丰,当过学生文体活动的总导演,连续4年主持学校的元旦联欢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事,关心学生,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获得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今年更是荣幸地被推荐为“五四”青年标兵的候选人,更是倍感压力,我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负领导重托,对得起“师范”二字,称得起“标兵”荣誉。

  一、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我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认真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上海北郊校长小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类的书籍,多次听取张思明、赵翠娟、魏书生等教育名家的教育报告,并认真记录。名家名法,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班主任的特长,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永不满足;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将来步入社会,一定要做一名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阅卷纵横》、《语文报》、《语文建设》、《意林》、《优秀论文集》等专业书籍。由于本人经常担任两个文科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转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抓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我坚持让学生写班级日志,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在日志中,我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本人所教学科的成绩在不断的考试中稳步提高。

  教研活动是载体,课改教研是先导。为此,我在所从事的教研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做好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在这方面,我积极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担任教研组长期间,深知肩头的责任是重大的,而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所以工作中经常虚心请教,耐心指导。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及课后评课的工作,促进新上岗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我把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的先进理念在科组中交流学习,认真组织教师们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抓教学的好势头,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其他事务,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工作八年来,五年是班主任,今年更是高三文科试验班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重。尤其是高三班主任,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非常大,需要班主任心理疏导,及时解决。文科班女生较多,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产生矛盾,需要班主任经常调解纠纷。总之,事无巨细,班主任都得操心。

  高中的学习生活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不仅是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我经常选择一些典型的事迹,利用主题班会,及时地教育、鼓舞学生,使他们树立高远的目标,明确人生的方向,具备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纪律意识,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但到了高三,学生对成功的渴望极其迫切,反而使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愈加薄弱。学习中遇到的一个小小的难题、一次考试没考好,都可能使他们放大挫折和痛苦。所以又用哲理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生命的基本形态,人类便是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取得经验教训,一步步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挫折能够丰富人生,锤炼意志,从而激励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将挫折变成进步的台阶。

  班里有3个学生父母离异,作为班主任,我也很难解决他们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只是细致耐心的、旁敲侧击的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生活上处处关心他们,学习上坚持原则,不作任何让步,绝不因此而降低标准。其中,有2名学生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学习,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为班主任我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另外,我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班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我的班级管理比较民主,学生相对自由一些,学生的个人意见表达的也很充分,因此学生无论成绩高低,秉性各异,都非常喜欢这个集体。

  四、广泛参与,引领发展

  利用业余时间,和同事方孟珅老师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其中,相声和朗诵,在包括国家级的比赛中多次获奖。连续四年在学校的元旦联欢活动中担任主持并表演节目,在高二年级学生特长展示活动担任总导演,受到师生及家长的好评。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爱好和表现,在2011年被区教委吸收为“大兴区青少年艺术教育研究会”的会员,而我是其中为数不多的非专业出身的老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本人都取得了一些成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成绩的取得,更让我深知,在教育教学这片热土中,我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拼博。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执著追求,无私奉献,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讲台人生。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3

  走进宁谷镇林哨村,一问起小起,大人小孩都知晓,大家都会说,“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村干部”,小孩会说,“她是一个善良的好阿姨。”

  小起,彝族,本是四川甘孜州人的她,2008年从老家四川甘孜到成都电子厂打工,2010年与同厂的贵州小伙牟安林相识相爱,2011年跟随男友回到西秀区林哨村。小起的家乡四川甘孜属于贫困落后地区,来到林哨村后,小起意识到林哨村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面对现实,小起便和丈夫商量,如今国家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结合林哨村实际,夫妇二人决定发展种植业。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小起和丈夫与村里签订了210亩的荒山承包协议,种了10亩桃子,200亩茶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桃园和茶园如今已进入盛产高产期,10亩桃园年产值60000元,200亩茶园年产值40万元,每年可为村民提供务工收入高达20万元。几年累计下来,小起和丈夫的果园和茶场已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一百万余元,自已的生活也已从刚来的迷茫艰难走向希望。

  2017年3月,宁谷镇林哨村“两委”看到小起的勤劳,看到小起和丈夫种植场对贫困户所作的贡献,对小起的能力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便动员小起担任村计生员,得到领导的认可后,小起便和村支两委一起工作,分担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9年宁谷镇林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小起把实践站的工作扛在肩上,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林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起了五支志愿服务快乐小分队:爱心妈妈快乐小分队,文化文艺快乐小分队、法律保障服务快乐小分队、农技知识宣传培训快乐小分队、党员志愿服务快乐小分队。小起积极筹划小分队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和村“两委”工作结合起来,五支志愿服务工作小分队的工作在小起的精心组织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今天,走进林哨村委,一块“文明超市”的牌子赫然在目,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登记在册志愿者有50余人,每周的“靓丽星期五”活动开展成了常态。走进林哨村,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于它的美丽、干净、整洁。但这一切美丽、文明的后面,都离不开我们的“美丽使者”——小起。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4

  阿木,男,30岁,群众,初中学历,色也克乡阿克提坎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作为新时代青年,阿木在生活中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阿木初中毕业后跟着爸爸在村里做木匠工作;在2015年曾学习电脑雕刻技术;2016至2018年在县城中开办了自己的木艺加工雕刻店;2018年三新活动开始以后回村做家具。

  2021年8月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带领下,阿木在村里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岳普湖阿克提坎新志愿建筑装饰有限公司。阿木为村里的待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共同改造村容村貌,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工作,除了承包各类装修装饰项目外,还积极配合村里的安排,建造小公园、小广场,修建长廊、亭子、木质桥......等等,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促进了村子的美丽发展,为本村发展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在日常生活中阿木为人热情耐心,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带领全村村民发家致富,获得了乡级青年创业之星的荣誉称号。

  阿木同志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在喀什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并将公司扩建转移到县内做家装装修和设计工作,号召村里还未就业的人员一起进行奋斗。目前带动了8人就业,每人的工资能够达到3000—4500元,其中有一个叫穆萨·热扎克的.工人,是阿克提坎村4小队的困难家庭成员,从前一直嗜酒如命,不参加工作,在阿木同志反复的劝说下,加入到奋斗的队伍中来,现在依靠自身的木工手艺,每月能够有4500元的收入。

  目前阿木带领村民们县城里承接各类房屋商铺的装修工作,一起努力奋斗,空闲时间还会在村里免费教授木工技术并为学有所成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阿木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带动并助力贫困青年自主创业脱贫,积极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带动本村青年就业创业。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5

  从一个山里娃,一名曾经的下岗工人,到阳新县“十佳创业青年”, 一个如今拥有三个电脑专业卖场,麾下统领一支40人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团队,一个占全县it行业市场份额近80%的阳新联创科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38岁的胡智,在创业风雨历程中,一路挥洒青春的汗水与激情,自强不息,真实地演绎了一曲“心若在,梦就在”、不懈寻梦,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动人乐章。

  最初的心愿:捧上一只“铁饭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藏河,丫吉山,偏僻的阳新三溪镇这方名不见传的山水,以其灵秀滋润出了胡智童年早慧的心。出生在家大口阔的普通农家,排行老玄的胡智,从贫困家庭的生活中,早早地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从迈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小小的心灵就怀揣着父母的期望,生出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好好上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捧上一只“铁饭碗”, 光耀门楣。

  可是,就在他一心上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正欲展开梦想的羽翼时,家庭的贫困却不得使他在念初三那年含泪离开了校园,那一年他十六岁。在惆怅、无奈与苦闷中,他告别了温暖的家,离开了那方故土,步入了社会,从此开始了自已人生的寻梦之旅。

  1987年冬,适逢县水泥厂招工,几经周折,他被招进了县水泥厂供销科。此时的水泥厂是县内数得着的几家国营企业,能进厂当一名工人,在村里人看来无疑是捧上了 “铁饭碗”。幸福仿佛触手可及,然而现实的困惑又接踵而至,终日混迹在厂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间,按部就班的`生活,时间长了,让他陡生出一种莫名的空虚感。

  随着,在供销科里跟老供销员们外出的跑业务次数多了,看着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一波高过一波经济改革浪潮,让他敏感地意识到内地中小型国营企业所谓的“铁饭碗”,迟早会被打破,象他这样农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一身本领,才是立身之本。于是他开始了重新筹划自已的人生,以强烈远求知欲望报名参加了湖北大学文秘专业自修学习,并开始关注与用心地钻研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用知识充实自已,来排解空虚无聊的工厂生活。

  1997年,当他曾经预感的事情,终不期而至,县水泥厂在脱困无门时,实行了企业改制,栽员增效,胡智和众多工人一道下岗了。就这样他儿时梦想捧上的那只“铁饭碗”,被现实无情地打破了,然而生活还得继续。

  “天生我材必有用”,1998年春节刚过,怀惴着一个新的梦想,一颗狂野年轻的心,这一次他决然离开了阳新,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同镇上许多年轻人一道奔向了南方更广阔的天空,闯进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带——沿海的广东深圳、东莞等地,他要去证明自已,没有“铁饭碗”照样生存,照样能活出个人样。

  曾经的梦想:就当一个“小老板”

  诚如一句名言,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凭着在工厂期间所学的文秘知识兼平时悉心钻研掌握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还有农村孩子一贯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品性,胡智很快就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老板的青睐,不久就被提升任为企业的行政主管。

  其后,他又为多家企业老总相中,被高薪聘用。辗转漂泊的打工生活,不仅丰富他的人生阅历,更开阔了他的视野,看着年轻同事有的辞去得来不易高薪水和待遇优豫的职位而回归故里,开工厂,看着沿海一带很多和自已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拚命努力自已创实业的干劲,他在心里也萌生了一个新的梦想,想自已也能回乡当一个“小老板”,作自已事业的主人。

  心随梦动。为着这个愿望,在此后打工期间,他除了认真的搞好自已岗位工作外,还谦虚地向那些经营管理方面的行家学习管理经验,并留意市场行业动态,结合自身的专长考虑,最终他心中认定了计算机信息这个富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他认为在内地不久的将来必定有着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6

  五月明媚的阳光以及大自然的真纯美好,而在这伟大的五月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

  距今为止五四运动已经发生了很多年了,或许有许多人都认为i五四精神只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然而这不仅仅是一种时代上的精神,这是一场这场由青年学生所组织起的爱国精神运动,使得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新历史远程门,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弘扬、继承五四精神,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使命,所谓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指在历史上有这么一群青少年为了保家卫国,捍卫祖国的尊严,五四运动更多的是承载了我国历史上多年伟大的青少年爱国精神,而在这种精神里包含了太多青年人关注国家使命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

  2022年时期我国已经走在高速发展的路线,而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的青年,正如请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因为有了这份使命,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了目标,也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了,所以作为中华的子民们,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使命,我们要时时刻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有正直的青少年。为此希望能够让五四精神深深印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我们更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只有我们青少年足够强大,祖国为未来道路上也会越来越强大,少年强则中国的理念深深植入人心,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让我们青少年在未来道路上不断变得越来越强大吧。

  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对青年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唯一不变便是爱国精神坚强的信念。在当下,青年应该不断学习成长新的知识,努力开创创新,学习创新精神,要与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将会我们未来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需要我们当代青年去传承与守护,而不是徒有其劳,只有学习五四精神,才能够为我们建设祖国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的鼓舞,总之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始终秉承五四爱国主义精神,肩扛强国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7

  小邹,男,46岁,伤残军人,共产党员,现任重庆市黔江区人力社保局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科科长,主要负责社会保险的办理业务。从1992年12月退伍到黔江区人力社保局工作已20余年,这20多年来,小邹一直服务在社会保险工作前沿,做到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持之以恒。获得“2012年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被重庆市委宣传部评为“爱岗敬业重庆好人”,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1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社保工作很平凡却很累,加班加点是常态,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社保工作的内容单调、枯燥,还要整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经常遇上不理解的群众,一般人根本适应不了。然而,在这份平凡而枯燥的工作岗位上,黔江区人力社保局干部小邹却找到了乐趣,而且干得津津有味,成果丰硕,他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敬业”的深刻内涵,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赢得社会各界的称赞。

  学习:是工作也是责任

  1988年5月,小邹带着被地雷炸残的右腿从部队回到黔江,组织上安排到原黔江县社保局工作。第一天上班,安排的工作岗位是打字员,用的是老式打印机,铅字打印后再用油墨推印出来,这对小邹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为提高打字速度,小邹连续二个通宵牢背字盘表,在短时间内终于学会了打字这门基本功。他态度端正,工作认真,没过几天领导调他到统筹科工作,这个科室在当时主要负责全县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工作。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即使在全国,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处于刚刚起步,一些参保企业对新的政策难以接受,开展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十分困难。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小邹只得与同事一起下企业、进车间宣传社保政策,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沟通中,小邹真正感觉到自己政策水平低、业务能力弱,无法说服企业参保。于是,小邹坚持白天走访企业,晚上研学政策,逐项逐款学习,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将重要政策内容牢记在心。在学习政策的同时,还向身边的老领导、老和业务能手虚心请教,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和办事经验,在大家的耐心帮助下他熟练掌握了工作的流程,从一个业务新手逐步成长为政策熟、能力强的业务骨干。

  每次收到新文件,每年拿到文件汇编,小邹都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在他看来,这些文件就是落实社保制度的指引,是保障群众利益的指南,是服务好群众办理社会保险的“说明书”,“如果自己都吃不透文件、参不透政策,又怎么能真真正正为群众办理社保服务呢?”社保工作的繁杂琐碎,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十分紧张,上班时间基本没有时间学习,为了让业务烂熟于心,业余时间里他都坚持学习领导讲话、重要政策文件和文稿。

  20多年来,小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关乎群众生活的大事,尤其当他发现社保工作和人们的生活变得密切相关的时候,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保证离退休老人们的安全网”,“视离退休人员为亲生父母、视参保职工为兄弟姐妹”的服务观念在他的心里生根萌芽,小邹全身心投入了社保工作,直到现在还服务在社保工作一线,“这就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成为小邹处事格言。

  业务:吃透政策服务民生

  在同事的眼里,小邹是个能人,他的脑海里装着一部关于黔江社保工作的百科大全书,“政策、文件、参保单位等都记得一清二楚”。2014年4月13日,发生的一件事也让同事们印象深刻,这天区局急需调用两名退休的社保资料,新接手的业务不熟查找困难,就请教于他,刚离开退管科的小邹马上在办公QQ群里指点:“一定在企业退休人员中或军转干人员名单里”。果不其然,新同事从这两个文件里终于找到急需的资料。

  “政策、文件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必须要理解、吃透”。小邹认为,社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适用人群多,仅仅靠对文件的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民,特别是养老保险,每个职工工龄、工种、退休年龄、缴纳年限等不一样,对应的养老金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件、政策吃透,把政策直接对应第一个人头上。

  2014年5月的一天,一位在退管科刚办完退休手续的企业职工拿着《退休待遇申请表》找到小邹,要求给她讲解一下养老金计算标准和方法,她说:“我也知道你调离退管科2年了,现在退管科的也反复给我说,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我只有这点退休工资,还是想你再给我讲这个计算过程,我只相信你!”正是小邹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经验,他不厌其烦地逐条解释、讲解,终于让这位退休人员明白退休金总额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她拉着小邹的手,连声称赞“邹科长,你真是一位好干部,我下次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还会来咨询你。”

  从单纯的养老保险,到现在的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作为“老社保人”的小邹,见证了黔江区社保工作的起步及发展历程。他说,“时代在变化,社保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这就更需要不断地自己充实,不断地学习政策适应新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服务:让群众满意为己任

  “作为一名社保工作人员,应当谨记自己肩负的重托,做好社会保险办理的服务工作”。多年来,黔江区人力社保局的干部职工,能感觉到小邹的内心里迸发出一股强大力量和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离退休人员和人民群众满意”。

  1996年,原黔江县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础工作。小邹和同事们每天把各单位的人员基本信息花名册送到参保单位校对。“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只能用手工操作,加班加点也必须完成”,大量的修改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正是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首次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的建立、修改。

  “离退休人员安居到哪里,社会化管理服务就跟踪到哪里”。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近年为全区16000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征地农转非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1460余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做到了“一天不拖、一分不欠、一人不漏”,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和国家为离退休人员提高的待遇政策,得到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真心称赞。

  “服务态度热情、业务技能娴熟、专业知识全面”,这是同事及众多参保单位给他的一致评价。黔江卷烟厂劳资人员杨华容介绍,她与小邹科长打交道已经有10多个年头,并亲切地称呼他为“海哥”。小邹令我最感动的事很多,最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黔江区开展“五险合一”工作,黔江卷烟厂企业职工人数众多,数据庞杂,历史遗留问题多,且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出不得任何差错。“海哥”上班期间抽不开身,他就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到烟厂一笔一笔核对基础信息,查证关键数据,要不是“海哥”现场指导,是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黔江卷烟厂“缴费工资”申报工作。

  如今的小邹坐在社会服务大厅,身边的电话响个不停,到前台办事的人络绎不绝。他总是以笑脸迎接办事群众的咨询,把身边的事暂时搁置:“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优先服务群众,其它的事就留给晚上和周末做吧!”

  2013年12月24日,黄溪乡社保所一位急冲冲地找到小邹说“我们单位申报的电子报表出现错误,工作人员要求在提供的电脑上纠错,我本来对电脑操作都不太熟悉,现在看到那么多错误的地方,我更不知所措了,我们单位离县城远,来一趟不容易,麻烦你帮我修改处理,把件接了嘛。”小邹考虑到业务经办人员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回去重新做后再来申报,于是就在自己的电脑上一边修改,一边耐心地给经办人员讲解,指出错误所在,要求下一次一定注意。如此繁杂的事例每天都会发生,小邹每次总是帮助群众解燃眉之急,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手把手地传授,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社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办事群众知晓政策情况参差不齐,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社保工作背后的艰辛,抵触、埋怨、吵闹工作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的一天,舟白街道丛山村一位80高龄的老人找到小邹,要求立即办理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小邹和同事向老人讲政策、讲流程,最终劝服了老人等待消息,当时天快黑了没有回家的客车,小邹便给老人递了100块钱叮嘱老人用于吃饭住宿。对于这件事,小邹理解为“人民群众有疑问,是因为我们对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做得不够好,只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解除他的疑虑,把政策落到实处,群众对我们是有信心的,是能够理解的”。

  小邹以热忱周到的服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2012年,他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消息传回黔江,人社局全体干部职工为之骄傲。看!这就是我们的小邹,我们的社保人始终坚持服务在社保工作最前沿赢得的荣誉。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8

  1992年6月在龙矿集团梁家煤矿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3年工龄,最初在梁家煤矿从事皮带维修,后升任大班长从事皮带管理工作,2011年调入望田煤业之后,一直担任机电队皮带副队长一职,2015年3月担任机运队队长至今。

  他接手时,机运队刚刚重新调整了业务班组,急需对所辖皮带、供电、机电、轨道运输、通防设施等五大专业的业务内容、作业流程、安全管理重点、各岗位职责进行重新梳理与规范,与此同时也面临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管理层人浮于事、内部事务矛盾重重等客观情况。在这种局势下,他凭借其基于多年的基层管理经验,迎难而上,注重调查了解,主动沟通交流,大胆创新管理,逐渐将区队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中推向了卓越化,同时对于公司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建设,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当然他所做的一切离不开其常年参加党团工作而逐渐形成的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

  一、坚定信念,挥洒激情

  长期以来他积极参加党团工作,主动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政治方面到人生价值领域,他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坚定的思想信念,对他的日常管理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常在区队职工会议上说“当前我们区队建设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不在于人员素质不高、不在于技术水平低、也不在于管理制度不够严谨完善,而在于士气、在于拼搏精神,我们需要的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勇气与魄力;需要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与定力;需要的是在困难面前攻城略地,舍我其谁的激情与信念;需要的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豪情与志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他的肺腑之言,是在其崇高的思想信念的鞭笞下,对自身使命担当的表白,这是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煤矿工人肩上被赋予的神圣使命,相信当光明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后来者,我们是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谱写出了绝地反击的壮丽篇章。

  二、注重党团力量,倾心打造青年先锋班组

  充分借助党团、工会的力量积极开展思想工作,做好思想引领;他非常注重将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形势分析会、座谈会、交心会、专业联谊会等形式穿插到区队管理中来;通过选树典型,对从工人队伍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形成了旗帜效应;借助这一系列围绕士气、围绕战斗力的决策部署,区队目前拥有了过硬的管理团队,和能打硬仗善打恶仗的青年先锋班组。

  机运队皮带维修班就是其一手缔造的共青团先锋班组,具体工作中,他们积极乐观、思想活跃,他们不辞辛劳、果敢坚定,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先锋班组,他们工作能力毋庸置疑,优势也很明显,个个善于学习、对新鲜事物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新建矿井中的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很快就能灵活应用,然而就是这样的班组,在最开始组建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遇到困难容易情绪化、思想观念薄弱,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在挫折面前会表现出牢骚满腹、抱怨连天。这些情况方磊都看在眼里,但他更加看重的是这支由热血青年组成的队伍的巨大潜力,看到的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一有时间就和他们在一起,从工作到生活,一步步实现了从领导到同事到朋友的身份转变,他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内心,知其所想,知其所行,然后充分结合他们的工作生活实际,将我党我团思想政治观念一点点灌输到他们的内心深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队长让看到学会了放眼整个人生看待自己今天做的事情,懂得了放眼整个社会看待自己在区队的工作职责,放眼整个国家民族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青年先锋班共有团员7名,其中入党积极分子2名,他们拥有坚定的思想信念,朝气蓬勃的革命斗志,在当前煤炭市场依然低迷的形势下,不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屡立新功,在公司内外受到了广泛好评。

  三、广泛联系群众,开启“走心”管理模式

  多年来在基层管理工作中,他秉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思路,时时处处心系一线群众,从安全生产管控到生活后勤等方面,他始终在不断加强思想引导;他常说“从思想意识入手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制度的'推行有时候显得冷冰冰的,那是因为广大职工并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走心的管理才是上乘的管理”,他是这么说,他也是这么做的。在服务矿井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他坚持每周深入走访群众不低于10次,充分借助党团思想宣传工作优势,频繁走访职工群众,和工人推心置腹地沟通,因而也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获得了广大青壮力量的坚定拥护。

  四、着眼大局,强调经营,千方百计保生存

  一年多来,在职能科室的带领下他充分结合区队实际认认真真地推动着经营管理工作,将综合协调、技术降本、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物料回收作为主要发力点,加强管控。

  二采区下段轨道、道岔的敷设、压风机油细过滤器等7个项目的材料配件投入方面,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统筹应用的作用,为矿井在材料费用的投入上节支43万元。

  具体来说,制定了针对性强,具有可执行性的制度条例。比如技术降本方面,一边给技术员班组长下达旨在降本增效的技术创新指标,要求每季度申报不低于2项技术降本项目;与此同时加强对区队全体员工创新意识的激励手段,通过工分、奖金等形式加大奖励力度,全年仅技术降本一项就开发应用了气动扳道器、井口行车行人联动控制装置等4个项目,为矿上节支30余万元。

  另外在物料回收、修旧利废等方面,积极配合经营管理科开展物料回收奖励活动,按照回收的物料种类和数量及时兑现奖励资金;全年在修旧利废、物料回收等3个方面共节支51万余元费用,在日常工作中,他严格执行物料管理规定,对于浪费材料、配件、油料、电能的行为,坚决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真正在区队内部树立起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为当前形势下矿井及公司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9

  小代,男,汉族,1991年1月出生,河南省潢川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2013届毕业生。

  一位家境贫寒的农村子弟,自主创业,以其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白手起家带领着家人在农村农业的征程上高歌奋进,搏击风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新一代农村青年的风采,成为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典范。

  一、不甘贫穷 立志创业

  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的不幸,幼年丧母,家境贫寒的他性格中有着倔强的一面。兄妹三人是靠着父亲辛勤劳动抚养长大的,望着父亲日渐苍老的脸,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作为长子,一定要为父亲和自己活出个模样来,毅然将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开始奔向繁花似锦的大中型城市,希望能在城市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却很少有人愿意回到农村,造成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也正是目前这种现状使得“市场在城市,商机在农村”的情况得以出现,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用他所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作为农学专业的他,以“为国人健康而奋斗”的宗旨,服务与农业,投资生态产业,让安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食用健康养生,放心的有机农产品。

  二、努力拼搏 艰辛创业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一闯。曾在学校利用实践基地,组建创业团队,精炼专业知识用于实际操作和毕业前在新陆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习8个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实践中积累了初步经验, 融合自身资源优势,为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3年8月,他满怀着创业激情回到了家乡,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基地选址没有着落、头期资金无法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他没有胆怯,自小养成的不屈性格让他更加坚定地前行。为了节约资金,他和家人自建自修基本设施;为了调查市场,独自游走附近的城镇?最终,摆在眼前的困难一个一个被攻破,温室大棚终于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早出晚归,从建棚到扣棚,再到育苗,直到最后的种植、收获。整天蹲在大棚里,跟土地打交道,已然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菜农。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样的改变有什么不好,而经常对周围的人说“土地是咱农民的亲人,而农民是我的亲人,我一定要将温室蔬菜做好,并且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三、搏击商海 创新创业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做大做强,才能实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目标。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引导下,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土地流转政策,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与父亲商量承包了300亩农田,成立了“潢川县荣华家庭农场”,真正把产、供、销结为一体。

  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 凭着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在团县委和乡政府的帮助下农场逐渐壮大,目前已形成了农产品种植、绿色食品蔬菜、花卉苗木园、生态畜禽等多元发展的产业化之路。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注重安全无公害绿色蔬菜,逐步获得了各大超市消费人群的信任和认可,销售渠道的大门敞开了。成功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努力,国家的好政策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注重环保理念,走出和谐之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正在带领农场人迈向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农场现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实现了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此举获得了村民的称赞。同时也为当地的稳定就业及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学习奋进,知识创业

  追求无止境,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这样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为了提升自身知识,他多次参加县农业局举办的.“农业知识”专题培训班和县团委组织的“青年创业系统知识”培训班学习,并组织团队到山东寿光市国家农业基地参观学习先进农业技术。遇到难题就主动的联系兄弟企业负责人和学院指导老师们一起商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创业,他的确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保障农场的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使农场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为目的,他主动联系学校,申请参加省本科自考,报考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并踊跃参加各种农业实践活动。

  五、饮水思源 回报社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饮水不忘挖井人。自己虽然摆脱了困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而他心中 “让身边的乡亲们也能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用他的话说:“我以我的成功作为示范,把经验和理念传授于人,让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应当的义务”。

  “假如我是大海里最平凡的一滴水,为了折射太阳的光辉,也要激起浪花,来点缀浩瀚的大海”。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希望工程等方面尽己所能给予积极的支持,深受群众好评。除此之外,连续在“两节”期间免费向村的贫困群众发放食用油和面粉,面对那些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贫困学生总是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要求,却从不将这些事情挂在嘴上,因为他的求学路上也接受过爱心人士的资助,这种反哺印证了一份感恩,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谱写了一曲饮水思源、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时代赞歌。

  六、奋斗青春 造福未来

  几易春秋,几许寒暑,艰辛创业,在家乡终于兴旺发展起来。回眸他的创业之路,他庆幸自己是个乐成者,但在庆幸之余,也深深地感激家乡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沃土,为他打造了坚持不松懈的性格。同时,他更感激党和国家政策为他的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他将把这片感激之情化作今后人生发展的动力,并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回报家乡。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风风雨雨人生事,平平常常才是真。他的人生是平凡的,但追求和奉献是不平凡的,人格魅力和超越自己的责任意识,实现了“为企业谋发展必须尽职、为员工谋利益必须尽责”的诺言。

  人生就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可以把它演绎得精彩绝伦,可以为它弹奏出最美妙最动听的音符,心有多大,梦想的舞台就有多大。因为年轻,拥有梦想,他在艰辛的创业路上没有让失败与挫折把梦想拌倒,好男儿当自强,爱拼才会赢——他在汗水中赢了!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他博的正当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的努力让梦想激情放飞!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10

  小;在江苏徐州石油营销一线工作了28年,从一名普通的客户经理成长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亲身经历了成品油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直努力做一个客户满意的实践者、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平凡岗位的奉献者。

  近几年,茜带领团队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员工、客户双满意为目标,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开展基层“家”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一线的落地生根。2014年8月,中石化销售系统“家”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徐州召开,先后接待了56家省市公司的代表,具有徐州特色的油站文化受到广泛好评和推广。

  凝聚正能量。提出“家”油站的文化新理念,带领员工建设“希望之家、成长之家、快乐之家”。以卡通形象和温馨提醒,使员工处处可见可感文化的正能量。通过推动物资配置落地、价值理念落地、行为规范落地、长效机制落地,员工“爱家”意识转变为“建家”热情和行动。几年来,她带领的团队经营业绩、员工收入不断增长。

  打造好现场。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使命,实施全员品牌管理,使“每一滴油都是承诺、每一个人都是品牌”成为员工共识。以“6S”管理为抓手,打造高度负责任的现场,提高客户满意度。开展客户办事“零障碍”工程,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使消费环境更加安全、规范、便捷;免费提供道路救援等便民服务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队伍能成长。积极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认真做好“金牌加油站”“金牌示范岗”的评选,激发基层员工的潜能和活力,促进工作上水平、创一流。她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让一线员工感受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成长上关注、生活上关爱。她倾心为员工打造职业生涯,鼓励员工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员工,她带领的团队高级工比例在全系统领先,实现了从普通员工到高级技师的飞跃。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 11

  走进宁谷镇林哨村,一问起阿起,大人小孩都知晓,大家都会说,“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村干部”,小孩会说,“她是一个善良的好阿姨。”

  阿起,彝族,本是四川甘孜州人的她,2008年从老家四川甘孜到成都电子厂打工,2010年与同厂的贵州小伙牟安林相识相爱,2011年跟随男友回到西秀区林哨村。阿起的家乡四川甘孜属于贫困落后地区,来到林哨村后,阿起意识到林哨村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面对现实,阿起便和丈夫商量,如今国家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结合林哨村实际,夫妇二人决定发展种植业。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阿起和丈夫与村里签订了210亩的荒山承包协议,种了10亩桃子,200亩茶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桃园和茶园如今已进入盛产高产期,10亩桃园年产值60000元,200亩茶园年产值40万元,每年可为村民提供务工收入高达20万元。几年累计下来,阿起和丈夫的果园和茶场已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一百万余元,自已的生活也已从刚来的迷茫艰难走向希望。

  2017年3月,宁谷镇林哨村“两委”看到阿起的勤劳,看到阿起和丈夫种植场对贫困户所作的.贡献,对阿起的能力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便动员阿起担任村计生员,得到领导的认可后,阿起便和村支两委一起工作,分担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9年宁谷镇林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阿起把实践站的工作扛在肩上,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林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起了五支志愿服务快乐小分队:爱心妈妈快乐小分队,文化文艺快乐小分队、法律保障服务快乐小分队、农技知识宣传培训快乐小分队、党员志愿服务快乐小分队。阿起积极筹划小分队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和村“两委”工作结合起来,五支志愿服务工作小分队的工作在阿起的精心组织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今天,走进林哨村委,一块“文明超市”的牌子赫然在目,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登记在册志愿者有50余人,每周的“靓丽星期五”活动开展成了常态。走进林哨村,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于它的美丽、干净、整洁。但这一切美丽、文明的后面,都离不开我们的“美丽使者”——阿起。

【优秀青年典型事迹】相关文章:

家访典型事迹11-06

师德典型事迹04-16

最美护士典型事迹09-09

教学能手典型事迹12-21

网格员的典型事迹01-05

全员核酸典型事迹12-20

书香家庭典型事迹11-24

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11-20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