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电影《他周日离去》观后感

时间:2022-10-25 10:36:4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他周日离去》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他周日离去》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他周日离去》观后感

  法国导演尼科·加西亚执导的《他周日离去》(20xx)所呈现的影像,有别于一般法国电影的非线性叙事,虽非完全线性,但大体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或者说简约中极为具体。常年游离于法国南部乡镇小学任教的巴普蒂斯特,只会在一个学校呆上一学期,即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伏笔,他为何要这样?他为何只有一个人?他的家人呢?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我国的这些年支教,绝少有人长期扎根下去,或者最多呆上几年就一走了之。殊不知,支教的时间短,同样也会伤害到当地的教育和学生,不说课程接不上茬,就是刚结下的友情也会嘎然而止。

  幸好,片中的'巴普蒂斯特对学生还算尽职尽责。他看到学生马蒂亚斯没人来接,就送他回家。原来这男生的父母早已离异,父亲只管忙自己的事,还把孩子推给巴普蒂斯特,让他送到孩子妈妈那边。

  好在巴普蒂斯特好说话,学期也结束了,闲来无事,送就送吧。马蒂亚斯的妈妈桑德拉在蒙彼利埃海边做季节工,也是一打一枪换个地方的主。她的美丽深深吸引了并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巴普蒂斯特。糟糕的是,她因开小店欠下5万欧元的外债,讨债人屡屡上门讨要,还挨了打。二人亲近中,渐生情愫。问题是,扒了她的皮,她也还不起这笔债。还不起,就只有开溜。去西班牙,那有个姐们可落脚呆呆。

  不省心的巴普蒂斯特,硬着头皮决定带着他娘俩回到他的伤心地—富有的家,一个诺顿式的大庄园。兄妹四人,妈妈还在。他的突然返回,让家人既高兴又不安。家人希望他结束这种浪迹的生活,继承属于他的家业,好好在家族生意场打点。加之妈妈说这位桑德拉是长得漂亮,但不适合做妻子。这更惹恼了他。

  一切皆触手可得。但他就是不想做“富二代”。所谓道不同不相谋,站在荣华富贵的对立面,好像他们之间一说话就会点着,吵架不可避免。人生观或者说价值观,的确决定了生活的走向。愤懑之下,他从老哥那拿了钱就一走了之。如果套上阶级斗争的理论,这同样涉及到阶级的属性。就如当年的诸多革命者,受到某种思潮鼓舞,决定跟富有家庭割裂,去参加革命一样。

  片中有个细节,巴普蒂斯特突然晕倒在沙滩,桑德拉照顾他时,发现他衣服口袋里有一张求诊心理咨询师的记录。这从侧面也说出他远离亲人后,对于自己生活的困惑与茫然,已造成了他巨大的心理负担。于是才有了二人亲密之际,她对他说的“我爱你,因为我不愿看到你伤心”。

  只是还了债的桑德拉,还是回到了蒙彼利埃的海边打工。至于她跟巴普蒂斯特的恋情到底如何演变,想必这无需迫切解决。问题是,这部电影所隐含的矛盾,似乎有见证现实的一面。人的价值到底如何体现?从百万富翁到一文不名,凭自己的双手,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并寻找属于自己的感情,这才是电影所要彰显的。

  但我对这些还不是最感兴趣,我喜欢的是它所弥漫的淡淡叙事的风格,这汩汩激荡的微波,悄然入心,有一种潜蚀人心的力量。似乎让我看到了雷·诺阿《托尼》的某种影像。这才是法国电影所要阐释和承继的传统,只是这些年我们越来越少的看到。

  如果一味创新,未免太过流于形式,如同戈达尔后来的影片那样,几乎成了影迷心中的特大疙瘩,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似乎他在《断了气》之后,已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旁门左道,只能走一时,不能走一世。说白了,电影与其它艺术一样,还是那句老话也是大实话:继承并创新,这才是艺术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电影《他周日离去》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离去无痕》观后感10-25

他让我知道六年前男友离去的真相散文07-03

《他不笨他是我爸爸》观后感07-18

电影的观后感06-10

离去的背影散文05-26

生命的离去散文09-03

关于离去的随笔05-26

离去的高中随笔09-14

关于离去的作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