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时间:2022-12-13 08:40:59 羡仪 先进事迹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精选2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颁奖词吧,借助颁奖词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那些被广泛运用的颁奖词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精选20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

  【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人物事迹】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10岁前,她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开始与诗歌结缘。1948年冬,叶嘉莹随丈夫来到了台湾,不久,因为丈夫没有了工作,叶嘉莹靠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

  20世纪60年代之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1978年暮春,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内地的学校需要教师,便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她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

  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来到南开大学开始执教。40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的许多学生目前已是中国、加拿大、美国多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20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2

  【颁奖词】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人物事迹】

  1997年11月,张定宇同志曾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同志就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于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抢救伤员。

  2011年除夕,张定宇同志作为湖北省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阵电话铃声唤醒。一名产妇子宫破裂出血,需紧急抢救。张定宇匆匆赶到手术室,做麻醉,稳定病人血液循环。不到30分钟,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紧接着,第二台剖腹产病人转到手术台,张定宇紧急给产妇侧卧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输液,20多分钟,又一个新生命诞生。

  2017年,张定宇同志随武汉市卫健委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患有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

  2019年11月,武汉市发生比较严重的流感,感染科病床已满,在做好消杀工作后,结核科等其他科室马上接收流感住院病人。这为疫情中的跨科室作战打了“前站。

  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3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颁奖辞

  浪的执著、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

  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

  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

  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王继才、王仕花人物事迹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xx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受老政委嘱托,踏上守岛之路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这是20xx年10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进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时,王继才所作的题为《为国守岛,我无怨无悔》报告里的一句话。

  1986年7月的一天,灌云县人武部老政委找到他:“继才,组织上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去守开山岛,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老政委期待的目光,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

  “1986年7月14日早上8时40分。”王继才把自己登岛的时间记到了“分”。上岛后,王继才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差得多:空荡荡的几排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到了晚上,更是一片漆黑,海风呼呼作响。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岛上生活单调枯燥,他每天望着家的方向,想妻子、想孩子、想父母。一天、二天、三天……时间过得很慢。当时,王继才去守开山岛没有告诉妻子王仕花,只是告诉她说去执行任务,半个月后,王仕花才知道。王继才上岛48天后,王仕花前去看望,看到了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王继才,王仕花的心一下揪了起来,心疼地说:“这岛别人都不守,凭啥咱守!走,我们回家!”王继才不作声,默默地走向海边。第二天,王仕花又拉他下岛,他脚底下像生了根,眼睛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想到王继才一个人在岛上,没人管、没人问,一阵阵酸楚涌上心头。思来想去,王仕花下决心辞去工作,陪他一起守岛。

  王仕花辞职的时候,校长惋惜地说:“王老师,学校已经打报告,把你转成正式老师,现在辞职太可惜了!”王仕花无奈而又坚定地说道:“校长,我也舍不得学校。但王继才去守岛,我就要去陪他一辈子!”

  王仕花记得,离开学校那天上的最后一课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课讲完了,王仕花动情地说:“同学们,这是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明天,我就要去守开山岛了!”孩子们拉着王仕花的手不让走。王仕花对孩子们说:“我们都爱北京天安门。开山岛是海防前哨,老师去守开山岛,就是去保卫天安门。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像老师一样去守卫天安门,守卫我们的祖国!”

  伉俪情深,夫妻共守方寸孤岛

  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岛上没有淡水,只能喝接来的雨水;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吃的一根葱、一棵菜都要从岛外运来。夏天湿热,他们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疼痒难忍,常常半夜里疼醒,只能互相敲打着,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台风来时,船只无法出海,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断粮断水的日子每年都会遇到几回。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没法做饭。夫妻俩饿得两腿发软,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有一次,王继才和王仕花沿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王继才整个人都被卷到海里去了。王仕花心想,这下完了,老王命没了。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老王,正从岩石往上爬,便赶紧跑过去,把他拽上来。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相互有个照应。这些年来,这根背包绳把王继才和王仕花紧紧拴在了一起,也把他们和开山岛紧紧拴在了一起。

  1987年7月,王仕花预产期临近,谁知强台风突然来了,无法下岛。眼看就要临产了,王继才手足无措,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王继才抓起步话机联系镇武装部长的家属,在她的指导下为王仕花接生。当孩子发出第一声啼哭后,王继才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直到现在,王仕花想起来都后怕。儿子出生后,夫妻俩给他取名叫“志国”。王继才说:“志字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就是希望他当一名战士,心中有祖国,立志要报国!”

  开山岛虽偏,但因其独特的位置,成了犯罪分子眼中走私、偷渡的“天堂”。1999年3月,孙某找上了王继才:“王叔,你下岛吧,小岛让我来经营,赚钱和你对半分。但不能向上级部队领导汇报这件事。”“不干净的钱坚决不要!”王继才迅速报告上级。多年来,夫妻俩先后报告过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违法事件线索。王继才的家庭并不宽裕,儿子考上大学的`学费还是向别人借的,他也有机会外出打工去挣钱。连他儿子都说:“我爸能吃苦,出去打工一定不比别人差。”但是,在守岛的责任和赚钱的机会面前,王继才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守到守不动那天”,他兑现了承诺

  从小,长辈们就教育王继才,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说过的话,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兑现。这些年来,王继才一直坚守海岛,就是要兑现对老政委的承诺,兑现对组织上的承诺。

  王继才的舅舅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前辈。听说王继才要守岛,他对王继才说:“旗帜就是阵地,旗帜就是胜利。人在旗帜在,旗在阵地在。”他叮嘱王继才:“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弹丸之地开山岛啊,守住了开山岛就守住了国门,国安才能家宁!”每当想起舅舅的话,王继才就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

  32年守岛,夫妻俩只有5个春节是在岸上过的;父母去世,他都没在身边;女儿出嫁,王继才也没有参加婚礼。但想到没有辜负老政委和亲人的嘱托,想到吃尽一家苦,换来万家欢,夫妻俩就无怨无悔!乡亲们都称呼他们是“开山岛夫妻哨”。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这是王仕花最喜欢唱的歌,在很多场合、在王继才的温情目光下,她多次幸福地唱过。

  “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这是对我们夫妻俩的鞭策激励。”王继才曾如是说,并表示,“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如今,王继才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永远留在了开山岛———那个他们夫妻俩守护了32年的小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4

  【颁奖词】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人物事迹】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先后完成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极科考测量,国家GPS A、B级网、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施测和管理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珠峰高程测量工作是由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完成的`。这是国测一大队第七次深入生命禁区测量珠峰,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队以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5

  杜富国:临危岂顾生

  20xx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词

  你退后,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杜富国人物事迹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

  20xx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在18年12月里,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此外,他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xx候选人物。

  他是于20xx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的。20xx年他才27岁,当年才刚结婚。

  20xx年10月11日下午,他们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正当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发生爆炸后,杜富国当场昏迷休克、伤情十分严重。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6

  【颁奖词】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人物事迹】

  王海(1926年1月—20xx年8月2日),原名王永昌,汉族,山东威海人,1944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参军,大专学历。空军原司令员,空军上将军衔。20xx年8月2日,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950年5月于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毕业后,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先后任空军第4航空学校飞行队飞行员,空军第4混成旅驱逐10团29大队中队长。

  1954、1955年间,王海是空军歼击航空兵师副师长、师长,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中,他的师担负协同陆、海军夺取制空权并掩护陆军登陆作战的任务。

  抗美援朝时,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7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物事迹】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8

  【颁奖词】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人物事迹】

  陈陆(1984年2月—2020年7月22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学本科学历,2001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2021年1月,被追授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1月7日,被追授“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月17日,陈陆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9

  【颁奖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人物事迹】

  远去的2020年,有难关、有难题,更让人难忘,也因此,感动在这一年变得必须、必要、也那么必然。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

  在江西南昌一家医院旁边的小巷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厨房,每到饭点,这里都特别热闹,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却处处充满着亲情的温暖。

  小巷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这些忙碌着的都是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炒几个菜,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被人们称为“抗癌厨房”,厨房的主人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如今,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0

  【颁奖词】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人物事迹】

  汪勇,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

  2020年2月19日,汪勇接到了单位复工的通知。因为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工作近6年的他连升3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职为分部经理,这在顺丰历史上从未有过。管理200多名员工的汪勇至此再也没时间接单跑“快车”了。

  他带领的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医院周边投放单车。自行募集资金为医护人员提供泡面,“扫街”找餐馆、争取有关部门餐食供应,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被批复火线入党。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他瞒着家人成为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的'“带头人”,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以非凡之勇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其事迹在新闻联播和央视《面对面》等权威媒体报道,在社会层面影响广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1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2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3

  阎肃: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

  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4

  杨振宁:明月共同途

  主要事迹: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颁奖辞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5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自强敏天行

  主要事迹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颁奖辞

  山对山来崖对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顺风顺水出山来。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张家大哥看上她。

  没脚走出致富路,

  无手绣出幸福花。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6

  苏炳添:秉心自超越

  主要事迹:

  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

  “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颁奖辞: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冲出亚洲的速度

  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7

  朱彦夫:慷慨是英雄

  主要事迹:

  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但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颁奖辞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8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主要事迹:

  樊锦诗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颁奖辞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9

  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英雄归厚土

  主要事迹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明火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颁奖词

  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20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主要事迹

  顾方舟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2019年1月逝世。在疫苗问世后,他和同事们除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喂自己孩子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向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颁奖词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0-13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06-09

【精品】“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0-20

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的颁奖词及主要事迹11-07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02-03

感动中国刘秀祥人物事迹10-11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1-08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10-26

感动中国的核心人物事迹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