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

时间:2023-08-10 09:56:06 毅霖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

  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 1

  读着这样荡气回肠的词,让人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毛泽东的这首词与古人写重阳节诗词的不同在于:它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此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起句,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人们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揭示着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毛泽东为何说“战地黄花分外香?”是有缘由的。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

  这一句让人们读到:这是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革命意志、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而不仅仅是“战地黄花分外香”七个字的本义,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而“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极写景色之瑰丽。

  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革命意志、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 2

  古人对“秋”情有独钟,喜欢借“秋”抒发情怀。

  细细品味,这些抒情,多的是阐发个人的悲愁,少见有赞美“秋”的结果和收获。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他们把秋的景致与人生的境遇联系起来,多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

  但毛泽东一首《采桑子·重阳》,却让人读来精神振奋:“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写出这样气势恢宏的词作呢?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呢?

  毛泽东笔下的`“秋”是和人民革命和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的。革命者的心绪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高度,诗人才能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重阳节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感】相关文章: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09-01

读《少年毛泽东》有感04-24

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15

毛泽东经典名句09-27

《毛泽东》读后感07-13

重阳节重阳糕的做法11-23

毛泽东经典诗词鉴赏10-21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04-24

重阳节的随笔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