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时间:2023-03-15 10:02:10 松涛 意义 我要投稿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通用1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1

  研究课《正反比例的意义》评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例 1,例 2,成功地得出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进一步体会了正反比例的异同点。整节课师生互动性强。教师引导恰当。组织的得法。教学学习效果均不错。直接导入课题,简单明了的明确了学习任务。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正反比例的意义。

  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并且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媒体运用恰当,设计科学合理,效果不错。课前教师能充分准备,熟练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流畅,重点突出。教学中能注重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效果较好。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流畅。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成功地掌握了学习的目标。并能通过比较得出两种比例的异同点。整节课师生互动性强,讨论氛围浓厚,学习效果较好。本节课准备比较充分,多媒体运用熟练,较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服务,教学中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讨论,去探究去总结归纳,反思,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教师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恰当处理教材,语言准确生动,娇态自然亲切,学生在平等的氛围里轻松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把正反比例的意义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能精心设计问题和练习,营造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清晰地分辨正反比例意义的异同点,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正确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效果较好。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2

  温江涛老师这节比例的意义是一节扎实、丰富而又亲切的一堂课,让我们感受了数学的朴实和魅力。有以下几个特点让我印象深刻。

  1、重视数学知识完整建构,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温老师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前,先复习求比值的方法,根据两个比的比值关系顺利地引出比例的意义,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又为判断关系式能否成比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形成一定的新知后,温老师有心地把比例和比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这样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中,通过比较使学生比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显得更加完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即事物具有密切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比例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在概括比例的意义时,温老师不着急,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前面的式子,先让学生自由的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做比例。暴露学生的思维,把握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其实这只是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已,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温老师又准备了几道判断题,让学生在在矛盾中思考、讨论,扫清了一个个认知的.障碍,为学生第二次概括比例的意义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逻辑的、理性的,正确的,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出数学的实用性

  温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灵活创造的使用教材,学习比例的意义的素材选取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是从雅士利汽车实际和模型的长或高之比,引出比例的概念,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结尾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具体形象图片学生深有同感,频频点头称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起了推动作用,这样的设计首尾呼应,也显得非常自然。

  温老师的练习设计多样,有层次,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尤其是最后一道的精心设计,年龄和身高数据的出现突破了难点,让学生认识到非对应的两个量不能组成比例,使比例意义得到深化,使课堂显得的更丰满。是这堂课的又一个亮点。

  当然一堂课不会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我认为有几点需要考虑与大家讨论:

  1、复习环节求比值的方法要突出,时间久了,学生忘了求比值,尤其是比中有小数、分数的,方法多种,需要灵活运用,如小数除以小数除不尽时可以转化为分数计算求出比值,在判断是否成比例时,让学生说说比值是多少,怎么求的,既有利于准确判断是否成比例,又为后面的解比例做好铺垫。

  2、最后一道习题可以再充分挖掘利用,如年龄和身高不是相关联的量,那么其他组的两个量是对应的吗?它们的比值是多少?表示什么?比如2:30表示每千克需要的箱子数量,30:2表示每个箱子重多少。强化数量关系,这样比例的意义理解会更深刻,也为后面的正比例的学习“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等打下基础。

  3、4、6、8、12组成比例是一个很好的开放题,汇报时学生说了4种,应该追问下去还有吗?其实有8种。8:4=12:6可以推出12:6=8:4,交换位置后比的两个外项和内项已经发生了变化。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3

  亮点:

  1、利用不同场景中的国旗引入,让学生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化简比和求比值,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即这三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相等,化简比相同,也就是长与宽的比都相等;然后介绍国旗法,让学生知晓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就是3:2,从而发现隐藏在国旗中的秘密。

  2、整体教学设计紧凑,教学内容丰富。在整节课中教师不仅教学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还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区别,在知识的拓展中,还进行了知识链接,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教学知识点比较多,利于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既可以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还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另外,教师在教学比例和比的区别中,可以从意义、组成和性质三方面完整地辨析比和比例。

  建议:

  1、在国旗的教育方面,通过国旗法,教师还可以有一个点睛之笔,就是正因为不同大小的国旗,它们长与宽的比都是3:2,这也正是国旗的魅力所在。

  2、教学知识点多,容易导致学生疲于走马观花式的听讲,学生静心思考、反思消化明显存在不足。对于比例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处于浅层知识状态。

  3、用字母表示分数形式的.比例,还应让学生加强练习,巩固分数形式的比例的书写格式。

  4、对于概念教学中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应注重从多个具体事例抽象出概念的核心,进而总结概括出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4

  比例的意义就是一个概念,通过具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来理解并不难,本节课只讲比例的意义,课堂容量太小了。一个练习就用了16分钟,实在没有必要。其实,这节课完全可以再加上“比例各部分的认识及比例的基本性质”。因为,整堂课中师生互动比较少,也无法反映出更多的问题,所以就针对这一节课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一简单点评:

  优点:

  1.老师的素质非常好,语言条理,表达清晰。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也比较合理,过渡自然。

  2.小组合作的展示方法就地取材,值得学习。但是当全部展示出来之后,如果能够再根据学生写出的比例进行分类评价和总结就更好了。

  3.费时最多的.练习设计的比较好,开放性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4.注重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课堂结束时的结束语,设计的挺好。

  不足:

  1.最大的不足就是课堂容量太小,教学效率不高。希望以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把握好课堂容量,要在学生学会的基础上使每堂课都是内容充盈的。

  2.在这节课的开始加上复习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3.小组合作之后的评价与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用了16分钟进行的一个开放性比较强的主要练习,在结束之后老师要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可以让学生把写出的比例进行一个分类,让学生在分类中再次提升对比例的认识。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5

  今天上午听了是老师的《比例的意义》一课,感觉这是一堂轻松自然、扎实有效的一堂课。整节课,教师导得自然,学生学得主动。可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之娴熟。主要有以下几点印象深刻的地方:

  1、各环节的命名每次听课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展示小组风采”、“辩是非,展口才”“回头一看,我想说”等等。

  2、情景创设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比的知识,另一个方面很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这里,教师的一个启发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连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3、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运用自如,教师给小组和个人都创设了竞争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总结能力的培养。“辩是非,展口才”一环节,学生说出的理由后,教师再将理由简明的呈现出来,给学生更深的'印象。

  5、练习设计很有层次。将本课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的地方呈现出来,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学生学得特别扎实。

  商讨的地方:比例的定义表达是否有点欠妥。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6

  一、引入新课干净利落。

  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什么叫“比”,并举例,然后出示几组比,提生算出比值,观察这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生:比值一样,可以用等号连接。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引入时机不同,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引入得过早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急促、突兀,过晚又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拖拉、罗嗦。这节课教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二、教学设计层次分明。

  从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再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教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但在具体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汪老师注重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

  三、指导练习的方法有趣易记。

  这节课的巩固练习有这样的`一道题,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比例式,怎样写不重复不遗漏,每位老师都会和学生探讨一定的方法,老师在这节课上揭示的方法比较实用。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7

  1、两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

  2、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引入时机不同,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这节课李波通过主题图的发散认识,简单明了的开始探究活动,王英芳则是在教室的引导中让学生发现每组的特点,条理清晰。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特别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时,常会采用加重语气、改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学生特别重视这些注意点,防患于未然。而这节课两位老师采取放手让学生去判断,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其实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也可以采用先让学生“吃一垫”来加深体验,然后“长一智”而自觉引起注意,成熟于已然。

  4、从探究比例的意义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

  5、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教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但在具体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两位老师都能注重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互动只停留在一般问题的反馈与补充的层面,数学味的问题答辩的浓度不大,可见学生真正数学探究的素养还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8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正比例》,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期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中第二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节课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说教材

  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系列情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共同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并通过具体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图形)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着在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二、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和自学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设计如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发现内在的规律。

  (二)自主建构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正比例的量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三次感知、体验正比例的活动:

  (1)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在这一环节,我展示了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变化情况图表,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并观察其变化规律。

  像这样同时出现正面与反面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正比例量的本质特征。引入图像进行比较,是为了让学生对正比例的特征有更形象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更丰富的表象,达到数形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2)从正面初步感受, 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两组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让同学们观察、比较,并发现其变化规律。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模仿前面找规律的方法,自主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

  (3)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从而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三)分层提高

  练习的设计力求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和发散性。在这一练习中,正比例的量不止一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小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主要是借助板书,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过程,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五)拓展延伸

  出示两道拓展题,让学生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对于本节课我就先说到这里,由于课堂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部分环节可能会稍作改动,另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环节的安排上,可能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例4~例6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的第4~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学习方法学习反比例,从中感受学习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写出正比例关系式。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本练习本的张数一定,装订练习本纸的总张数和装订的本数。

  (2)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一定,播种的总公顷数与播种的天数。

  (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4、回想一下,我们怎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

  引导学生归纳研究成正比例的量的学习步骤和方法是:先把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列成表,再观察、讨论表中的变化规律,归纳变化规律,并用关系式表示。学生回答时,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列表──观察──讨论──归纳──用关系式表示。

  二、导入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

  三、进行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同学们刚才在解答准备题时,知道“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不成正比例关系,那么,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又成什么比例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前面掌握的学习方法,先列个表来分析。

  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例4: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如下表:

  工效(个)102030405060…

  时间(时)603020151210…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回答以下问题:(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3)还可以从表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讨论后,先抽问第1问和第2问。引导学生说出表中有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两种量,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工作效率不断扩大,所需的.工作时间反而不断地缩小。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规律呢?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因为工作总量一定,每小时做的工作越多,所用的时间越少。例如要种8棵树,如果每小时种1棵,要8小时;每小时种4棵,只要2小时;如果每小时种8棵呢,只要1小时就够了。

  教师:尽管一个量在扩大,另一个量反而缩小,但是每小时加工的个数是随所需的加工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与所需的加工时间仍然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你们还发现些什么规律吗?

  学生任意说表中的规律。如每小时加工数从10扩大到40个,扩大4倍,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从60小时缩短到15小时,缩小了4倍;每小时加工数从60个缩小到30个,缩小了2倍,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从10小时扩大到20小时,扩大了2倍。

  教师:还能发现哪些规律呢?比如说用每竖列的两个数相乘,看看它们的乘积是否相等,想想这个乘积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每竖列的两个数的乘积相等的规律。如:

  10×60=600,20×30=600,40×15=600,…

  这个600实际上就是这批零件的总数。

  教师:能写出关系式吗?

  引导学生写出: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

  2、教学例5。

  教师: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例5:用600张纸装订成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先填写下表:

  每本的张数152025304060…

  装订的本数40…

  教师:同学们先填写好表中的数据后,再用前面的分析方法,独立分析表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同桌进行交流。

  学生分析后指导学生归纳:

  (1)表中每本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是相关联的两种量,装订的本数随着每本的张数的变化而变化;

  (2)每本的张数扩大,装订的本数反而缩小;每本的张数缩小,装订的本数反而扩大;

  (3)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每本的张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张数(一定)。

  教师:我们上面研究了两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这两个问题的一些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个问题中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教师:凡是符合以上规律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板书课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和正比例一样,成反比例的量也可以用式子来表示。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反比例的关系式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x×y=k(一定)。

  教师: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反比例的量?

  学生先相互说,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3、教学例6。

  教师:请同学们用上面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下,在播种中如果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分析,然后再交流讨论,最后抽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分析出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总公顷数有“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总公顷数”的关系,由于总公顷数一定,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指导学生完成第16页“做一做”。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4~7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小结后教师再对全课知识进行归纳,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板书设计

  成反比例的量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列表──观察──讨论──归纳──用关系式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

  例4:例5: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

  每本的张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数(一定)总张数(一定)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和学情分析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2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2页到33页。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材安排了五个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

  例的应用。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由此引入比例的教学。三是依据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本节课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之前对比的意义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并且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但是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比较生疏。因此,学习本课时,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在问题中发现比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更好的区分比和比例,深入理解和运用比例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学生对比和比例分辨比清,这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讨论,教师举例、指导。

  二、学习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意图,结合以上学生特点,为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该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组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成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紧紧扣住生活实例采用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合作、交流、总结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我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总结。

  第五个环节学习评价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这一理念,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教师:同学们,老师外出旅游时拍了一张风景照,现在我把这张照片放大,这是放大前后的两张照片。

  课件出示例题中的两幅图

  教师:请大家先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一算比值,然后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这样由照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以价值观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有效地数学学习内容,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究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倡导的理念,因此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就成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1.比较发现。

  先由学生独立写出后,汇报。

  教师板书:2.4:1.6 60:40 或 2.4/1.6 60/40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可能回答“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2.明确概念。

  师: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

  2.4:1.6 = 60:40 2.4/1.6 = 60/40

  然后教师揭示: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3.学以致用

  师提问:(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11

  反比例是在学习了正比例跟正比例的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因为学习过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理解并不太困难,但是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就是学习难点,因为学生经常会把正比例跟反比例混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一、说教材

  《反比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教法

  我在教学时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放手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出新知识,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出反比例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采用引探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帮助下,让学生自己独立自主探究,又能与他人合作地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采用以下基本的学习方法:

  1、努力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征,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2、努力实现扶与放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有效课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学生,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优点,让学生有一个充分体验成功展示的舞台;学生有困难的,给予适当引导,拒绝无效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分为六步: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课开始先出现3道判断题,2道成正比例,1道不成正比例的题,起到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作用。

  2、通过“游长城”和“分果汁”两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自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逐渐领会反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获取新知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表格概括它们的相同点,得出反比例的意义。在学生了解反比例意义后引导学生讨论情境中成反比例量的原因,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消化。

  4、在学生掌握了反比例的意义后,让学生切实去判断24页的两个表,加法表和乘法表中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判断生活中的例子是否成反比例,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5、“有比较才有鉴别”,把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和联系,分清异同,通过对比的方法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记忆效果。辩思理解同样也是概念学习的好方法,在这里学生又可学到一招。

  6、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知识或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订正、点拨,再次总结“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最后,鼓励学生一定要多动脑、勤思考、会应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思考,提高综合能力。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12

  一、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1、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2、教材的编排特点:

  教材通过解决笑笑家平面图的相关知识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再通过练习2、3、4巩固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预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动手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2)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重点和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确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 篇13

  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的发展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我创设了脑筋急转弯和中国地图的图片情景,当学生听到那个急转弯的话题和中国地图时,顿时产生了疑问:南京市到上海的距离有1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

  地图描述的地域有没有变形?是用什么方法把这样大的地方画在尺寸见方的纸张上的?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2、自主探究,发展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新课教学过程中,从比例尺的意义到比例尺的模型的建立及比例尺的应用,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能够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时间、空间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让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共同参与统计的全过程,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其尽可能的有自行探索、自行创造的机会。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数学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学习的出发点,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发展。本节在比例尺的意义的探究过程,在尝试应用过程,在开拓应用过程,在创设情境时,都尽可能的注意到开放的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相关文章: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03-01

比例的意义的评课稿08-08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08-05

《比例意义》评课稿08-12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集合09-15

《比例意义》评课稿5篇11-27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7篇)08-05

《比例的意义》评课稿(精选13篇)03-01

《比例意义》评课稿7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