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2-08-16 15:23:25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9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9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1

  偶然进了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董宇辉老师正推荐一本书。我搜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介绍,于是随手下单了这本书。

  我一直对各种民族文化感兴趣,而这本书介绍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书中原始的生活方式,神秘的部落习惯,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还有颇具灵性的各种生灵,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书的目录注明了故事讲述的三个时段,分别是清晨、正午和黄昏。开篇点名了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九十岁的鄂温克女人。讲到“我”的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部落的打猎习惯、“我”的出生,自己姐姐列娜的一次生病、尼都萨满的跳神。就这样慢慢铺展开来,我也被深深吸引…

  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相处的细节,让人忍不住羡慕这对夫妻。所以,当读到林克死亡的那一部分,也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是,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样一个原始民族命运多舛,生老病死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从林克的死开始,书中相继讲到了众多人的死亡。

  先说林克的死。林克的死让我感到心痛和震惊。一个优秀的猎人,一个智慧的鄂温克男人,为了去换一些健康的驯鹿,在经过一片密林时,被雷电击中,倒在了劈断的树木旁。可怜了他挚爱的妻子达玛拉,悲痛欲绝,形单影只。感情甚笃的林克和达玛拉,几乎每晚都会制造出热烈而神秘的风声如今失去了林克,她将要怎样度过余生?

  我以为达玛拉会就此消沉,行尸走肉,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事实上,她的确如枯萎了的花朵,了无生机。但是另一个人的殷勤,让她又在纠结中焕发了一点生机。那就是尼都萨满,他是林克的哥哥。以前作为萨满的尼都,身材微胖,刻意打扮得比较女性化。但是自从达玛拉失去了丈夫,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身影总是追随着达玛拉。一开始这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达玛拉和林克是那么相爱的一对。书中的“我”,达玛拉的女儿,也难以接受,她说,她可不希望达玛拉和尼都萨满在夜晚制造出那样的风声。整个乌力楞的风俗也是不允许他俩走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风俗是,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遗孀,哥哥却不能和弟弟的遗孀重组家庭。

  直到后来,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才多少理解了一点这种感情。“我”的姑姑伊芙琳讲述了达玛拉和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葛。原来,年轻的林克和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善舞的达玛拉,达玛拉的父亲问达玛拉的意见,达玛拉的回答是,两兄弟都行。她像一只悠闲的花蝴蝶,总是自在地跳着舞,并不急于选择两兄弟中的一个。这可让两兄弟的父亲犯了难,于是他让两兄弟比试射箭,谁赢了谁就赢得达玛拉。平日里的两兄弟都是神枪手,尼都萨满那次却输的离谱,于是林克赢得了达玛拉。从那以后尼都就再也射不准任何东西,后来,上一任萨满去世三年以后,尼都的举止变得越来越怪异,最终他成了新一任萨满。

  读到这里,我开始同情尼都萨满。也有点理解了他和达玛拉之间的暧昧。他用动物的羽毛做了一条绝美的裙子,根据羽毛的颜色和大小缝制在不同的位置上,尼都萨满成了最具巧手和匠心的人。达玛拉接受了这条裙子,但是她不敢穿出去,每当她拿出这条裙子,眼神才会出现光芒。哀叹着自己不能穿上它去跳舞。最终他俩还是孤独地走完这一生。达玛拉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穿着那条裙子,跳舞跳个不停,直到人群散去。第二天她被发现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而尼都萨满,在日本人来后,跳完最后一次神,永远的倒下了。

  看到后面,我发现在这样的游牧部落里,不断地有人逝去,死亡随时可能发生。老达西死于狼害,列娜死于转场途中的严寒,金得因不满被安排的婚姻而自杀,鲁尼妮浩的孩子死于妮浩萨满的跳神,“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死于外出寻找驯鹿的途中,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死于黑熊…他们的成人死后要搭建风葬场,未成年的孩子就用白布袋装好扔到向阳的山坡。

  有一个人的死亡最让我感到难过和遗憾。她就是“我”的姐姐列娜。列娜很小的时候就差点死去,是尼都萨满通过跳神挽救了她,而代替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是一只驯鹿崽。母驯鹿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乳汁一下子枯竭。可是列娜长大一点后还是死了。她是在转去新牧场的途中因为瞌睡而从驯鹿身上掉落,在睡梦中被冻死了。驮着她的那只驯鹿正是曾经替她死去的驯鹿崽的妈妈。我之所以觉着列娜死的可惜是因为,从文中能看出列娜是个乖巧善良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担心尼都萨满跳神报复自己的父亲,而盯着尼都萨满一夜未睡,导致第二天缺觉才从驯鹿身上掉下。她还是罗林斯基最喜爱的小女孩。罗林斯基是俄罗斯商贩,温厚和气,每次来到他们所在的乌力楞,都会单独给列娜带一份礼物。而列娜每次都把这些小礼物分享给“我”。一直到“我”九十岁了,还保留着罗林斯基送给列娜的小镜子。

  我为列娜的离开而难过。可是后面不断有人离开。他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喜悦的,死亡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每当有人去世,我心里总是唏嘘而沉重。可是,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伊芙琳喝醉了酒在河边遇到一条蛇,那条蛇在伊芙琳耳边发出了达玛拉的声音。它是达玛拉的转世。在他们的认知中,人死后会托生成其他生物,重新生活在这个世上。

  书中的动物仿佛都有灵性。拉吉米乘坐的马因为在树林中受了惊,一路颠簸,把拉吉米的睾丸震碎,回到营地后,那匹马就不吃不喝,只是流泪。于是达西和拉吉米就含着泪把马儿杀掉并掩埋。林克死去,他的猎狗回来报信,神情哀伤而低落。在林克的风葬场,它一遍一遍的用爪子刨地,仿佛给自己挖掘坟墓,要随主人而去。我相信即使尼都萨满真的用砍刀结束它的性命,它也不会躲的。

  还有驮着玛鲁王的驯鹿。它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或许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它颇有长者风范和王者威严。老达西因为与狼恶战,众人不见他的踪影。是玛鲁王途径战场发现了达西和猎鹰的残骸,顺嘴就叼了猎鹰的一只残存的翅膀,回来跟人报信。

  这些密林深处的可爱的人,每一个都是鲜活的、形象各异的。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他们有为了抚慰金得的寡妇而主动站出来娶她的小达西,有为了挽救他人性命而跳神却失去自己孩子的妮浩;也有尖酸刻薄的伊芙琳,到处惹是生非的“马粪包”。人物形象各异,却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保存有最纯真赤诚的东西。那就是,对自然和神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对同类的无私。

  你看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纯粹。在“我”的婚礼上,失踪许久的伊万突然出现,众人欢欣雀跃、激动难捺。拉吉米重新吹起了口琴(木库莲),达西跟着他向伊万的马儿走去,他们的脸上挂着泪痕,甚至,连那匹马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书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羡慕,那就是就是文中的“我”,故事的讲述者。她遇到了生命中两个爱她的男人,就是她的两任丈夫。与第一任丈夫拉齐达相识于危难,“我”在密林中迷了路,误打误撞,饥寒交迫,差点被熊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与拉齐达相遇。拉齐达竖起来梯子,使“我”能从树上下来。虚弱疲惫的“我”软绵绵的一下子落入拉齐达的怀抱。他说那双清澈又湿润的眼睛让他心动。拉齐达长相清瘦英俊,类似父亲林克,喜欢开玩笑。俩人结婚后就来到了“我”所在的乌力楞居住生活。然而情深不寿,拉齐达因为骑马寻找驯鹿死于途中。“我”和达玛拉一样,成了寡妇。“我”的第二任丈夫是瓦罗加,他是一个酋长。带领族人搜寻日本逃兵时与“我”相识。瓦罗加清瘦,气质非凡,目光温和而忧郁。他被“我”复杂的神情所吸引,“我”的眼睛忧郁而清澈,仿佛是可以休憩的湖水。当他向“我”求婚时,“我”竟幸福得晕了过去。书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女人如果因为一个男人幸福得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我”何其有幸,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余生竟有这样一位爱她的人来到身边!拉齐达和瓦罗加,他们都是她的爱!

  她一定是个经历丰富、坚毅迷人的妇人。正如开篇所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是鄂温克民族变迁的见证者,经历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目睹了各种人物的美丽与哀愁。她的内心丰富而坚定,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心存热爱,所以她清澈的眼神才能打动她的.两任丈夫,所以在族人集体决定迁往集中安置点时,她内心笃定,执意留下,坚守着这片她热爱的土地。

  故事的结局令人忧心,这样一个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游牧民族,最终离开密林与河流,脱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来到定居点生活。生性自由的他们,囿于围墙院落,是否能适应被束缚的生活?那些习惯了在山野中悠闲觅食的驯鹿,是否能接受人类的圈养去食用寡淡的饲料?现代文明的入侵无不冲击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个民族的未来。可是社会要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冲击是必然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故事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围绕着额尔古纳河,那里正是中俄的边界线,他们的祖先曾经历中俄冲突,所以才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繁衍生息。他们也经历过日本入侵、文革的动乱、大兴安岭的开发…族人中还出现一位走出密林去北京求学的画家。他们如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如今多年过去,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与未知、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的种种思考与质疑,在尘埃落定的今天,在鄂温克人现状的生存环境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停息,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这样的冲击一直在持续发生。

  故事完结,我回味良久。这本书让我成功的戒掉了频繁刷短视频平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充实的,潜移默化,沁人心脾,让空虚的内心丰盈起来。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分享。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2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高中,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习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平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平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3

  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才是最懂这个地方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女作家,她是多么的热爱这片白山黑水和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饱含深情的描述在书写着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发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迟子建式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简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吧。对细节细致的描写,读着读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跟着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驯鹿,一起迁移,一起看着萨满跳神,一起听那风声,那雷声,那雨雪闪电,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时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读出声来,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广袤的天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河流,山川,驯鹿,堪达罕,乌力楞,希楞柱,靠老宝,日月,星光,一个个意象结合起来是那么的美妙,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风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阳的山坡,

  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为了争夺她,相约射箭比赛,最后林克娶了达玛拉,也许是哥哥射箭的最后一刻让着弟弟,也许是宿命让他射偏了,可他的内心依旧深爱着她,在弟弟死后他为她用蓝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欢,由于部族的禁忌,最终没有在一起,令人唏嘘。

  清晨和正午虽然也描写了一些人的死亡,但节奏是明快的,轻松的,从黄昏开始渐渐令人压抑,死亡的气息愈发浓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个人性命时,必将带走一个自己的孩子。一命换一命的宿命,笼罩着这个坚韧的氏族。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时间里,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老婆用它九十岁的苍老声音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百年命运从开始到被现代文明归化,对应这她从小时候到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这一辈子,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读完最后一行文字,心中充满了苍凉的无力感,从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猎迁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间跳跃奔跑的鹿被圈起来,最终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个烟头毁灭,这个古老的鄂温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宁静安逸变得吵吵闹闹。

  原住居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在保护和发展间如何平衡,如何保护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思考和问题。有时间多去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乳交融。”

  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阅读体验,干净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入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4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5

  橘子洲头的千年一叹,塞纳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国余辉。河流记录着时代的轨迹,与人类相守共荣,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们静静地流淌,向人类诠释着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冷暖与离合。迟子建把这悲欢离合汇聚在一起,写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篇小说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文作。文字朴实无华,却在无声处勾着心弦,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了鄂温克人的春花秋月,诗酒风雪,写出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独特魅力。在她的笔下,驯鹿活泼灵动鄂温克人真诚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爱。不同于世界本有的驳杂,这片草地上洋溢着热情,像个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我爱你——鄂温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的奴隶”。日光温和,月华如雪听着微风在呢喃私语,注视着天边晚霞下盘旋的飞鸟,透着希愣柱的排烟孔看星空的微光,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温克人的生活。他们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正应了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永恒与自由的境界,我爱你——鄂温克的天地万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雨雪带给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长,他深爱的这片草地和她的驯鹿。她守着那团火,她相信那样的火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这团伙从未熄灭过像她那颗跳动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鄂温克的人民。

  这本书有悲伤,有欢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悦,每一个鄂温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萨马为了林克,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善良的妮浩和鲁尼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莲娜在这片土地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伊芙琳用甘泉驱散对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净身体的污秽。命运对一些人是严酷的,但自然和驯鹿赐予他们拥抱生活的热忱,让他们有勇气走进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泽。

  本书末尾,老人听见了木库莲的声音了,亦远亦近,亦急亦缓,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木库莲之后,还有你达吉亚娜。达西,他们都回来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泽。

  纵使举世皆浊,众生迷醉,还会有这片洁净的土地,因为时间改变而万物之美的永恒。我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6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的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7

  现代的文明与古老的文明不断冲击着,许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渐消失。或许他们是落后,是野蛮的,可那其中的美却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反映了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生活,激荡人心。带着固有观念的我总以为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饮血的原始狩猎部落,只会打猎、喝酒、吃肉,围着篝火跳舞。没想到,他们的爱那么纯粹、那么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至极,简单地生活,安静地老去。他们的美,像清风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带有一点杂质,美得让人心动。

  书中的爱情也给了我震撼与感动。书中林克与其兄尼都萨满为争夺达玛拉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将原始爱情的纯洁表达得淋漓尽致。伊万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将对娜杰什卡的浓情蜜意无奈地化为一种大无私的爱情,还有瓦罗加为保护放映员与马粪包而遭熊击致死。这些或坚贞,或感动,或无奈,或幸福,或惊天动地,或默默无闻的爱情,将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待爱情的伟大蓝本。这些无比纯粹的爱情,正是我们缺少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纯粹,所以美得动人,美得让人心醉。

  这里的人们生于自然而死于自然,就连他们的死亡也变得极其富有诗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于风寒,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侄女在鲜红色百合花前闭上了双眼,侄子在榛果树上像鸟儿一样落下,外孙女伊莲娜像鱼儿一样顺着贝尔茨河漂向远方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这或许就是人与自然最美的生存状态吧。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平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种使命。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赋有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许诗意。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温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正是源于对自然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在他们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这也许就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一种美好想象。生于自然,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最后死于自然,应该是鄂温克民族最生动的写照。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如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这个文明的故事,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总有一天,我们的文明能够真正领会到它们的美,领略来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8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了生活在中国东北山区的鄂温克族人们的历史变迁和演化。打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族的历史。风格不粗糙,充满了温暖和同情。读完这本书后,是我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的感触。

  小说讲述部落首领最后妻子的故事。从一百年前到现在的社会;从部落的第一个识字的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动荡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纪的安康,从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红色砖白色瓦的村镇;这些变迁记录着这个民族的沧桑。

  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他们与驯鹿一起生活,保持一个游牧的的习惯,随着驯鹿迁移或停留。他们以打猎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这是一个临时的“家”。他们现在没有工业文明,生活在原来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和恨的疯狂的民族。不娶他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嫁给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烧正旺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达马拉与林克和尼都之间的爱,激烈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伊万对那杰什卡悠长绵远的爱,像一股清泉的味道,进入我的身体,洗刷了我的心扉。敢爱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挣扎是破碎和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说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这是一个充满大爱的民族,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作为萨满的妮浩以救人为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还依然为偷取驯鹿的汉族小伙跳神。他们明知会以危及自己亲人的代价去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战胜畏惧,勇敢地选择帮助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一种蕴含在一个民族内在品质中的善良和勇气,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助人不难,难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为助人而助人。用真诚的心和行为去尊重另一个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

  这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民族。他们实行平均主义,食品严格分配,多余的食物或财产储存由专人保管。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要负责熏猪肉,用动物毛皮制成衣服。没有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保持简单的感情,互相帮助,团结,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饥饿和疾病。

  通过鄂温克族人质朴、高贵的品质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应该团结、互助、自立、自强,更应该有大爱无疆的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9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迟子建是一个女人。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

  这本书的名字对我来说太绕了,直到我把这本书看完,都没记住这本书的名字,其实只要是迟子建写的书,无论什么名字,我都会去看。

  书是昨天晚上看完的,本来应该刚看完就写读后感的,但拖着拖着就是现在了,本来拖着拖着我可能就不写读后感了,因为看书是为了快乐,为了体验作者创造出来的美妙生活,更何况我已经不是上学的孩子了,要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写读后感。

  昨天和前天我是在床上看完这本书的,所以以至于现在,我看到床,看到床单,我就能想起来鄂温克人带着驯鹿在树林里行走和生活的样子,这本书看完后的这些时间里,我就像是被鄂温克人驱逐出去了一样。

  本来我和她们在一起,喝桦树汁,吃鹿肉,吃熊肉,睡乌楞柱里,看萨满跳大神,看驯鹿吃蘑菇,看小孩子长大,看年轻人老去。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迟子建一定是一个内心很善良的女人,她所有作品都体现出爱,善良,和美。女人不会背叛男人,男人专心致志,细心体贴的爱着女人,是一个很和谐的社会。

  她的文章中,会让你感觉到人对自然的崇敬和爱护,她不呼吁你什么,她只是把她和自然的相处写出来给你看。她也没有像个传教士或者社会工作者一样教导你人要爱人,人要爱自然,人要怎样怎样。

  小说开头的一句话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迟子建说开头有一种凄凉感,也许吧,这个开头我看的糊里糊涂的,但因为是迟子建的书,我还是稀里糊涂的看下去的,从她讲故事开始,我清楚了,然后看到书的最后一页,我就更清楚了。

  鄂温克人常常守着火塘喝茶,想想就很温暖,又是热茶,又是火塘,又是一圈知根知底同生共死的人。冬天的时候,很难狩猎,猎民在大雪中守护家园。

  山林中有很多条河,每一条都有名字,每一条都有故事。

  小说里很重要的人都死于意外,大雨中出行被雷电劈到,大雪中寻找驯鹿,困意袭来时在马上打盹,睡着之后被冻死,跟着一只三条腿的鹿跑进河里,采百合花被马蜂蜇。

  没有路的时候人会迷路,路多了,人也迷路。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精选18篇)08-19

河与岸优秀作文05-27

美丽的额尔古纳作文07-29

堵河两岸的美丽风景作文05-08

美丽的额尔古纳市作文07-29

爱在左管教在右的读后感03-2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8-17

岸优秀作文06-26

关于岸的作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