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的作文

时间:2022-07-22 18:11:35 读作文 我要投稿

谈读书的作文锦集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读书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读书的作文锦集5篇

谈读书的作文 篇1

  在文博的房间里,收藏着几本他写的读书笔记,其中一本我还给他配了插画。从稚嫩的只言片语开始,如今,他已经养成了天天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每当看到他的读书笔记,回想教孩子阅读的几年时间,我不禁感慨万千。

  教孩子阅读,先从认字开始。文博5岁前,我几乎天天晚上给他读书,从一两岁时读儿歌、童谣开始,到三四岁时的故事、童话、儿童文学作品。有时候,读着读着,我快睡着了,他又把我摇醒,经常读的几本书我都会背了,说实话,这样做,我很累。于是,在他四岁左右,我就有意教他多认字,认字范围不再局限于买卡片、做卡片,慢慢地,他能从读一个字两个字到会读简单的句子。走在大街上,他也喜欢读路边的广告、牌匾等,尽管“白字先生”的阶段闹了许多笑话,效果让我比较满意,五岁时,他能阅读一般的儿童读物了,六岁时,能不借助拼音阅读。于是,我从替他阅读的状态向前迈了一大步,我开始陪伴他阅读了。

  教孩子阅读,陪伴至关重要。记得四年级的一次家长会上,作为家长代表,我讲一句和大家探讨的话:“静等花开的日子里,家长朋友们,我们在干什么呢?”教孩子阅读也一样,要求孩子读书,给孩子讲一大堆阅读的益处后,我们却自顾自地看电视、聊微信去了,这样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不到榜样的作用。在我们每年的阅读计划中,他的书目我们共同定,我的书目我自己定,也参考文博的意见。陪伴孩子阅读,读到精彩处,我们会互相交流,读到疑惑处,我们又在一起讨论,其中的乐趣很多很多。几年的.陪伴中,我基本上没有看过电视剧,有意减少许多聚会、聚餐、应酬,而我收获的却是一个爱上阅读的好儿子。

  教孩子阅读,让他学会开卷。开卷有益这个词在我看来,首先要选择性地开卷,我坚决不让孩子看低俗漫画、玄幻小说、穿越小说及暴力读物,在学校,文博的班主任李列民老师建议孩子们博览群书,多看健康向上的读物,这方面,我和李老师的观点一致,所以孩子信服。名著是永恒的经典,必须多读;高尔基的人间三部曲,让文博为沙皇统治下主人公的命运扼腕长叹;读金波的诗歌散文,他读出书作者豁达的童心;读曹文轩的作品,他会从一个个故事中品味不同的人生;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让他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动物性情;读诗经,他知道早期的诗歌作品是怎样的真情流露;读唐诗,他领略了“明月出天山”的气势,被“桃花河水深千尺”的深情厚谊所感动;读宋词,他领略了一个朝代文学作品的豪放和细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纳兰词,让孩子仿佛转身于清朝的戊边岁月......文博也涉猎历史、地理、兵器、科学、探险、魔术类的书。教孩子学会开卷,相信他会终身受益。

  教孩子阅读,学写读书笔记。我不提倡孩子读电子读物,因为读写不能分家,纸质书籍更便于勾画、圈点、批注,所以,至今我仍然坚持为孩子买书或借书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做好更需要毅力。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文博慢慢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这学期开始,他坚持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等于把一本书读了两遍。这两天,他又计划在每个双休日,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诗词。由于他阅读的进度快于写读书笔记的进度,这样下来,在写读书笔记时等于又把书重读了一遍。写读书笔记最大的好处是帮助他提高了写作水平,在学校,现场写作文时,他能熟练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还会在恰当的地方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为自己的作文增色。

  教孩子阅读,量变之后有惊喜。我给文博算过这样一个数字,假如每天阅读30页,每页平均700字,一年按300天算,一年的阅读量是600余万字,假如一本书平均15万字,一年就轻轻松松地读40多本书。读40本书这个数字看起来可望不可及,其实,只要踏踏实实地坚持,也许,孩子的阅读量还会更大。阅读量大,信息量随之增大,孩子的心就会变大,视野也随之开阔,孩子会更加乐观向上,久而久之,你会拥有一个“腹有读书气自华”的孩子。这些我小有体会,在音乐课上,因为学了一首少数民族歌曲,文博能给同学们讲出许多少数民族的知识;根据“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文博在电脑课上能创作出一幅电脑绘画作品,得到老师的表扬,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语文老师讲诗词,他能通篇背诵“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参加学校的汉字听写大会,他在初赛时就是全年级第一,这都得益于平时的读书看报,阅读带给他无穷的快乐,也带给身边人一个又一个惊喜。

  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首先要教会孩子阅读,两届“中国好书”评选活动,阅读的阳光正在浸润着每一位读书人的心灵。作为家长,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就那么短短的几年,教会孩子阅读吧,教会他,就等于给他一笔无价的财富;陪伴孩子阅读吧,陪伴他,这几年共读的光阴一定会成为生命中的永恒。一书一世界,一卷一乾坤,就让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世界去装扮孩子最美的童年吧!

谈读书的作文 篇2

  时间:20xx年9月12日 地点:表姐家里

  我:表姐,我听姑妈说你自小就喜欢读书,现在我想就读书的问题向你做份访谈,行吗?

  表姐:(笑)当然可以!那你就随便问吧。

  我:你平时爱读些什么书呢?

  表姐:一开始我是喜欢看漫画书,它图文并茂。后来升入初中,我渐渐喜欢上看名著,比如听《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也是在那会看完的。到现在上了大学,我就开始接触外国的文学,比如《简爱》、《傲慢与偏见》等。

  我:那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

  表姐:说到读书方法,没有一个准绳。就我而言,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楚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然后细细揣摩人物的特点,最后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态度。这个过程不是读一遍就能领会的,可能需要读两遍,甚是是更多。

  我:表姐,我的作文总写不好,你有什么诀窍吗?

  表姐:写作文首先要亲身体会,作文自然就写得具体感人。其次要灵活运用积累过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样文章就生动传神了。最后,还要善于借鉴作家、优秀作文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同时,还要多读书、乐读书,要有恒心,日积月累,只要腹中有墨,还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吗?

  我:看来读书、作文是息息相关呀!我记住了,谢谢你,表姐!

谈读书的作文 篇3

  日前,闲暇时间再次捧读鲁迅先生的《而已集》,对其中那篇“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2〕讲”印象深刻,感触良多,部分原文摘抄如下: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坐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看来,88年前的鲁迅,深谙读职业书籍的痛苦——为了生存,为了生计,许多人在很多时候,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嗜好而苦读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工具书。因为读的枯燥而无味,这确实教人痛苦。

  也许鲁迅先生并不知道,事隔88年后的今天,读书的痛苦其实也没什么质的改变——身处“前进使人进步、落后使人失败”的竞争大时代,许多人依然为了营生而不得不放弃自己所钟爱的休闲书。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为了养家糊口或博取更多功名,拼命读书、学习,以期拥有一个光辉的前程,这本无可厚非,但功利性的读书却委实教人痛苦。

  这不由让我想起20多年前,那时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正炙手可热,若能有幸考取,极有可能会被那些上市的大公司聘用,领取高额工资,或被一些急需该类人才的当地政府招聘而调入财政系统,吃上旱涝保收的财政饭。这难得的机遇,当然引得我那在财政局会计股工作的四哥注意,积极为我报名、取证,并不惜重金订购来多套的专业书籍给我,而我最终却辜负他的期望,失败的原因大约有二:一是当时很满足现状,缺乏动力;二是对那些专业书籍压根就提不起兴趣,以至到了考试的前夕,甚至还是没能够将书完整地看通一遍。

  事后我也在琢磨,如果当年“注册会计师”的'应试科目是语文、历史、政治或地理,后果将会怎样?我想结果一定很好,因为那是我平时是喜欢研读的科目,我会快乐学习,结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可是,人生却没有如果。

  俗话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面对考试的折磨,——前段时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面向社会,轰轰烈烈出台了规范用工的招聘政策。面对“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这块诱人的“央企”金字招牌,平凡的我,也未能免俗。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夜以继日参加考试复习,强迫自己翻出平日里那些倒胃口的工具书,背什么欧姆定理、直流功率、有功和无功功率、三角函数、视在功率等等公式,记那些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等等的功用与差别,特别是计算题里有什么三相对称负载相负荷、三相功率的计算,更是弄得我头晕脑胀,疲惫不堪,浑没有平日读文学作品惬意、畅快,虽然考试最后如愿以偿,但回想起复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痛苦。

  经受过多次读书痛苦的咀嚼,也渐渐释然:人生本来就没有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正如天有阴晴变化,月有圆缺更替一样,但正因为人生有了或这或那的缺憾,才会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生长在非洲大陆的瞪羚,身健而优美,那是在逃生的环境下练就的结果,倘如生活中没有了狮、豹等肉食动物对其的追踪和压迫,恐怕它早吃得体肥膘圆,再不会跳跃敏捷、健步如飞了!

  读书是痛苦,但那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生命唯其如此,人生才会在痛苦中找到幸福,在幸福中找到痛苦,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谈读书的作文 篇4

  凡古今之大学者多从书中获取,也将本人才学著之于书。读书者,无非两条:多读书,精读书。

  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即是读书数量。古人有头悬梁锥刺骨,有凿壁偷光,宣扬赞赏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的精神,韩愈告诫学生业精于勤,也是这个主张。但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慧能大师目不识丁,却于其修行中读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佛学境地,渐开出"南宗禅";岳飞读书很多,但他更多的是从书中读出"国破山河在"、"遗民泪尽胡尘里"的亡国之情,于是立大志,终成一代名将。可见书不局限于书本本身,万物皆书,唯善读者可用。

  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无穷无尽,诸子百家无所不包。于是便需要择其精华而读。

  龚自珍所谓:"读书过万卷,胸中无适主",所指即是读书之精。读过很多书后,佛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全部都接受,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下,自己的主见反倒容易丢失,终于只能被称为文人墨客,抬手张口子曰诗云,恰恰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最终被可悲的称为"书橱".读书目的在于用书,而不只是机械的记忆和套用,这便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从《诗经》到《四库全书》,从《荷马史诗》到《战争与和平》,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精英用血汗所书的极品。从中可以深化精神,提高修养,感悟人生,寻找真理。其余像琼瑶、古龙等等的言情武打则不读也罢。

  读书并非为读书而读书,也并非为在人前显示资本。只停留在此的人至少是肤浅的。读书是基础,而它后面还有学书和用书两个部分。只有俱全者才是真正的学者、读书人。

  何谓"善读书者"?通常文人不是善读书者。他们在乎的是风花雪月,活得狭隘。只在乎文章的格式和语言华美的读书人也并非真人才,充其量是支写文章比较突出的笔。真的`读书人从任何角度都能读到整个社会。他们敢于痛社会弊端,忧国忧民,惟有如此,方显书生本色。苏轼文章绝伦,惜乎他的才华没能完全发挥,最终并没倾向几件值得赞颂流传的事迹;范仲淹就好一些,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少他是努力过的;而文天祥、史可法是真正值得称赞、值得敬佩的,他们读书,而且从书中读出了真理。这才是真正的善读书人。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真读书人,不只咏风花,不只诵雪月,亦忧国也,亦怀博爱也。

谈读书的作文 篇5

  时间:二零年二月二十四日 地点:xx市经区悦海世家

  我:妈妈,我想问您几个问题。

  妈妈:没问题,你随便问吧。

  我:妈妈,您认为我们儿童这个年龄段最适合看什么类的书?

  妈妈:最好来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原因是一个为了知道历史,一个为了明理。

【谈读书的作文】相关文章:

谈读书作文11-21

谈读书02-11

关于谈读书作文02-16

谈读书作文精彩11-11

谈读书作文【精品】09-27

谈读书的名言10-01

谈读书的作文六篇06-10

精选谈读书的作文三篇06-26

精选谈读书的作文3篇06-21

谈读书作文精选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