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教案

时间:2022-05-22 10:29:0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有关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5篇

端午节教案 篇1

  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1、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端午节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由于今年时间上两个节日间隔较短,而且六一之后只有两天的活动时间就开始了端午假期。布置节日环境、“端午庆祝活动”等几个活动只能在2天的时间里完成,时间上比较紧张。即便如此,在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端午节活动仍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情况总结:

  本主题活动是以“端午节”为基本材料而生成的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之一,源于幼儿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端午节”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幼儿的好奇、兴趣而及时调整、修正、设计的活动。整个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适宜引导为主。活动采用让幼儿回忆、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图片、出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强化了对端午节的认识。并且将幼儿的学习地点还扩展到了家庭(如让幼儿回家包粽子、向妈妈、奶奶学习蛋的制作方法等),体现了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学习方式的意识。

  我们的主要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进餐前后及午睡前向孩子们讲述了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风俗》。

  2、学儿歌。同样利用进餐前后及午睡前的时间,教孩子们学念了三首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的儿歌《端午》,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儿歌,在短时间内就将儿歌学会了。

  3、装饰制作《小粽子》并用它来装饰环境。

  4、制作彩蛋。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孩子们在在蛋宝宝的身上利用彩纸剪、贴、画出漂亮的图案,从制作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次活动。5、考虑到六一家长刚刚来园活动,因次本次庆端午就不邀请家长参加,把家长到园包粽子活动更改为

  请家长将孩子在家包粽子、吃鸡蛋等端午习俗用相机记录下来,发给老师,然后在幼儿园交流分享。

  6、孩子从家里带来端午的食品一起分享。

  7、认识各种蛋、蛋制品。

  丰富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朋友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周希桐、田烨、张宜骏妈妈打印了好多关于端午节风俗和蛋制品的图片,使我们的主题墙漂亮而丰富;迟俊超妈妈带来了端午节来历和风俗的资料;王炫皓小朋友可谓是全家总动员:奶奶早上4点就起来做蛋饺、妈妈用蛋壳制作了喜洋洋、爸爸将稀有的鸸鹋蛋壳加上了底座,方便小朋友观察,一直做到晚上11点多;周海玲、曲志鑫的妈妈用纸折出了一串漂亮的粽子;张宜骏、张若熙、曲志鑫妈妈还亲手做了鸡蛋饼和煎鸡蛋,加上王炫皓奶奶的蛋饺,小朋友分享的时候一直喊着没吃够,可见她们的厨艺是多么精湛!

  夏钰涵家长还精心找到了各种蛋的内容和营养价值介绍,老师讲完以后相信小朋友会更喜欢吃蛋。不仅仅是这些,家长朋友为孩子们做的香包、五彩线、按时带到幼儿园的粽子、鸡蛋等等。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活动才能按时、顺利的开展,孩子们才能在活动收获更多的精彩和快乐!同时家长们的大力配合也让我们老师感动万分,我们会将的支持化为我们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衷心的感谢所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相信在我们的合作下孩子们会有更出色的发展和表现!

  2、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对把粽子抛到河里,纪念屈原,赛龙舟等都很好奇。

  活动刚开始,幼儿和家长都迫不及待的开始做粽子,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几位家长制作粽子后,孩子们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孩子们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孩子们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此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3、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0xx年6月9日,君融天湖幼儿园开展了端午主题活动之快乐包粽子活动,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亲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则自由参观,有的小朋友还积极参与进来呢,大家都体验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4、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龙舟”以及家长们共同参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菖蒲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包粽子的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5、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临近端午节,家长纷纷为孩子佩戴了香包,孩子们对形状各异、散发香味的香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随之而来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要佩戴香包?”“什么是端午节?”产生了探究欲望;这个阶段的孩子观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我设计并进行了本节活动。

  环节设置及反思:

  首先我通过播放歌谣《端午节》带领幼儿排小火车拍顽固节奏进入场地,一下就集中了孩子注意力;随后我出示香包,设疑提问、引发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味道?为什么要佩戴?端午节是怎样来的,有哪些习俗?”从而引入课题;紧接着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动画的播放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形象生动的理解了故事;接着我又播放自制的课件,让孩子了解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当地特有的习俗,收集的图片色彩鲜艳,比起传统的说教,一目了然;最后我又通过划龙舟游戏再次让孩子们体会到传统节日的快乐,进而引出下一课题“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制作品尝美味的粽子,好吗!”,整节活动的设计,动静交替、环环相扣,通过讨论、观看动画、幻灯片、朗读儿谣、律动游戏等方法,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循序渐进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我十分注重使用鼓励性评价,及时肯定孩子的参与,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孩子活动兴趣;并能灵活的驾驭课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求自己在课堂活动中语言亲切、自然,心中有孩子,做孩子亲近的朋友,因此在整节活动中孩子们情绪积极,注意力集中,参与性强,思维活跃,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达到了预期效果。

  不足之处:因为园内多媒体室电脑反应不太灵敏,活动中我没能亲自操作,由其他老师帮忙播放。以后在这方面要不断学习进步。

  我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经常应用以下几种教育方法:实践练习法:这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比如说《小小值日生》《我会叠衣服》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实践练习法来进行。参观法: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参观。如:《我心中的小学》《小小邮局》《理发店》《特殊的工作人员》等都可采用参观法。参观法的运用能使孩子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情景表演法:如一些行为习惯的判断对错,经常会请大班孩子进行情景表演,让孩子们通过情景再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讲解法:如《特殊用途的号码》,通过讲解向孩子说明三种号码的用途,使孩子了解规则及其意义。此外我还经常使用讲述故事、学习儿歌使孩子懂得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及行为规则;通过表演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通过谈话法、讨论法激发孩子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总结,丰富孩子的社会认知。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独自存在,而是依教学要求,灵活组合使用,从而避免空洞的说教,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我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活动模式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实际练习教学模式、生活感知教学模式等。

端午节教案 篇2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端午节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主要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 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三、活动:屈原的故事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师生共同制作粽子,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纸条等。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4. 师生共同制作粽子

  老师示范做粽子边做边讲解:一张长纸条将一端折叠一个小三角,然后来回折叠三角至纸条完。难点:是将折叠好的三角纸条打开根据三角的折印然后围成三角的粽子。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知识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艾节、夏节、龙日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20xx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黄豆芽)、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佩香囊等习俗。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常把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二起。古时,五月五日又称为“恶月恶日”,吃五黄饮雄黄、挂五端于门庭、采杂药做香囊

  等风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于驱邪避魔、驱毒避虫。现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已流传邻近诸国,如:赛龙舟等,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2.教学资料。

  故事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端午节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

  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 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

  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端午节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有关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5篇】相关文章:

有关端午节教案模板汇总7篇05-20

有关端午节教案集锦9篇05-09

有关端午节教案集锦6篇04-25

关于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1

有关端午节教案汇总五篇05-09

端午节教案模板汇总9篇05-04

关于端午节教案模板8篇05-03

端午节有关的教案(通用5篇)05-18

有关端午节教案范文合集7篇05-04

精选端午节教案模板十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