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体会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25 08:37:21 其他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1

  在高等院校里,文学课被认为是最好上的一门课。出现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是与文学的特点有关系的,文学作为人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心灵诉求息息相通,所以文学课的内容学生们是比较容易听懂的。而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似乎照本宣科即可,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其实不然,“好上”不一定就可以“上好”。我在教师发展在线上听了几位老师的授课后,很受启发,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新的教学方式,对外国文学史的脉络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该讲什么,怎么讲了。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脱稿

  对于一名老师来说,脱离讲稿并不是一个最高的要求,而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课堂教学最忌讳照本宣科。在“前多媒体时代”,照本宣科是指念教材或者念讲稿,在多媒体时代,照本宣科又增加了一种新方式:念多媒体课件。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是因为老师没有用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来撰写、记诵自己授课的武林秘籍:一本个性化的抽屉讲稿。脱稿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很多成功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完全脱稿。一篇很好的讲稿,如果是念出来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对你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态度也会产生一些怀疑。相反,如果讲稿写得弱一些,但如果是脱口而出的话,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他们会觉得自己遇到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这时在心中可以给你打上七八十分了。

  二、多媒体技术

  新时代的老师基本告别了黑板和幻灯片,迎来了多媒体时代。对于《西方文学史》而言,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没有多媒体是万万不能的。为了给学生以方便,以期提高学习质量。在多媒体授课中,线索要清晰,重点要突出,结论要明确,史实材料交代要具体等。要便于学生掌握要点,增加他们的阅读趣味。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外国作家,我们还可以配上重要作家的图像。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为解决有些大学生学过外国文学之后,见到外国名作家的肖像还不能相认的现象。

  外国文学史课程上教师在讲解放文学作品时多使用多媒体设备,从图像,音乐,影视,动漫等而不仅是文字去讲解;从作品对各个时代的影响以及各个时代人们对其理解,如作品的多次改编,包括电影同一题材多次翻拍,多种艺术体裁之间的转换而不仅着服于文本本身,这使学生能够逐渐了解作品的意义,不再像以前以为外国文学作品不能给人以触动显得可有可无,。但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不能插入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这样不仅打断了课堂节奏,还摒弃了语言分析的魅力,对文学课教学有害无益。

  三、博学和创新

  对于教授西方文学史而言,创新是必须的,但是创新也是很难的。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同样是课堂,有的老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外国文学史涉及的面极广,作为文学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四、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布置作业看似简单,但是着实是一门学问。看过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老师的讲座后,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作业的布置方面。首先,作业不能布置的太多太杂。文学的`东西很宽泛,不可能让学生一次课后就把相关的文学内容都读完。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变得极其重要。要选择性的布置比较重要的内容,少而精。其次,教师可以事先提供公共邮箱或者博客,将学生需要的链接给出。明确要求,这样学生也能看到教师的用心。再次,对于学生交上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并且务必在课堂上给予反馈和评价,并计入平时分数。这样学生会关注平时的表现而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到期末,不至于把课堂的内容就变成了简单的记忆,没有任何的理解和升华。

  以上就是个人在学完西方文学史课程的一些心得。作为一个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是这门课给过的启发非常大。希望有机会能听到更多的老师们的授课,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2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我对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使我掌握了一些外国文学中的代表作家的生平,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以及意义。

  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有俩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中很丰富的一部分,《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意思是关于特洛亚战争的一首诗。

  十三,十四世纪之交,随着意大利城市的兴起,佛罗伦萨文化的发达,学术派对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代表作家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代表文艺复兴认为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就是威廉·莎士比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几乎在所以国家应运而生。英国浪漫主义代表是“湖畔诗人”他们的代表作是《抒情歌谣集》。法国最早浪漫主义代表是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雨果的《欧那尼》的上演是浪漫主义最后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他在三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谢尔益耶维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纪的、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又是俄国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的第一位诗人批判的文学流派,印度的近代文学真正的开端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印度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世界闻名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它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时在法国出现了诗人波特莱尔(1821—1867)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派,在本世纪初又出现了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等等。现代亚非文学,指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亚洲和非洲的文学。日本现代文学是以二十年代反映现实为主旨的左翼文学和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双峰并峙的。新感觉派的产生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其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喜剧,四大悲剧,历史剧等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这部剧作描写王子哈姆雷特犹豫旁遑,忧伤苦闷的复仇过程,真挚纯洁,感伤无奈的爱情,到最后虽然复仇成功但也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的悲剧结局,那夸张华丽的对白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使得这部《哈姆雷特》也成为了舞台上经久不衰的演出剧之一。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3

  在上大学那时后,对文学的发展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再有一次接触了外国的文学史之后,就开始着迷了。这让我感触很深刻。

  这学期的《外国文学史》已经结束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反倒不是这门课本身,而是刘老师“传道授课”的方式。天马行空,随意无拘,从书本至现实,分析到提问,点点滴滴,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果说,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更多地是一个有思想的头脑和一颗丰富的心灵,那么无疑,刘老师对我们至少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还记得老师说过,文学其实很渺小,它并不能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只是在生存之外,像所有的乐趣一样,被普通人或偶尔或时常为之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这是很富有个性与见解性的评价!从小至大,我还未曾遇过讲文学的这样贬低文学。因此,当时听了“它能供给我们饭吃吗?能让我们吃得更好吗?”就不免笑了起来。不过现在想想,这样的说法是实在的:文学可以改变我们,甚或我们的生存方式,但不可能解决我们根本的生存问题,以及社会问题。

  可以说,这样带点幽默跟余韵的批判性思考,是我从这门课里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虽然看过《呼啸山庄》,知道冉阿让,记得堂吉诃得的傻气,听了《神曲》的有关一二......虽然它们时而给我震撼,时而令我感动与兴奋,时而让我觉得好笑、好玩,有趣;可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并没有让我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使我对事对人有着独特的己见。为什么?一直弄不明白,读了一些书,许多事情还是力感不从,人云亦云。

  直到上完刘老师讲的课,回顾课上的点滴情景,才算豁然开朗。那就是:思考很重要。看过一本书,一篇小说,一些文字,得有一点个人的想法。那才能长进。否则,读了再多,也是白搭。一句话,《外国文学史》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思考的力量。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4

  学完大学语文960分钟的自主学习结束了,通过这么多天的学习我感受很深,每一个专题都涵盖了很多知识,其中我对“外国文学”这章很感兴趣,下面是我学习“外国文学”这个专题后的心得体会: 文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表现和传达方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特征的同时也积淀着其民族性、时代性。

  以下是外国文学的发展过程:

  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中很丰富的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中的神话和史诗则反映了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时的希腊生活和斗争。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突出征服自然的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感。《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

  十三、十四世纪之交,随着意大利城市的兴起,佛罗伦萨文化的发达,学术派别对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代表作家但丁。留下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神曲》。《神曲》的构思宏伟,想象丰富,结构完整。象征、寓意、梦幻的表现手法给后人以启发。

  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代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亚洲和非洲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陆,由于民族复杂、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一地区众多民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学,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亚非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文学的摇篮。这一时期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诗歌、戏剧、宗教箴言等等反映出人类童年时期的历史印迹,表现出古代人类为征服自然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重大变革,它代表了古代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成为人类历史上珍贵的精神财富。

  现代亚非文学,指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亚洲和非洲的文学。印度的近代文学,虽然在十七世纪后半叶巳经初现萌芽,但真正的开端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印度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世界闻名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日本现代文学是以二十年代反映现实为主旨的左翼文学和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双峰并峙的。新感觉派的产生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其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

  发展到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悲剧诞生,大都取材于社会丑陋于人类美好愿望的对立,这也从侧面表现了西方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产生的对人类自身的批判性。

  另外,文学不仅仅是时代、民族、国家精神特质的浓缩,还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风土人情,扩展我们的视野。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是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注重书籍的阅读

  还要求我们领略各地不同的风情,而外国文学就是我们领略世界风情的最好的桥梁。

  学习外国文学不仅可以自身的文学素质和修养,还可以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时扩展思路、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不过仅仅通过专题的学习不能让我们完全了解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想要真正实现外国文学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更需要我们挑选几本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潜心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自己!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5

  在没接触外国文学时,还真没有意识到原来外国文学的范围那么地广,除了中国以外的文学都称为外国文学。不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辽阔的领域呀!单中国的文学就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就这两样就让我头疼了,如今来来个外国文学,它可是从希腊神话开始,一直到当代,并且贯穿几大洲,几乎全世界的外文学都要涉及一下。所以没上课之前,对这门课还挺恐惧的。原因有三:一事要学的东西太多,怕吃不消;二是从来都没看完过一本外国的书,自身内功不够;三是通病,老师如何?好不好说?

  怀着一颗不安的心走进了外国文学课堂,习惯性找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翻着课本,找找有什么好玩一点东西。老师一上来真是给我们一惊,先说课题纪律:上课不能吃东西,玩手机,不能穿拖鞋,迟到扣分。几点要求下来,心里不禁泛起了小波动,暗想,这年死啦! 光纪律就这样,真不懂以后还会有什么要求?殊不知,一节课下来,对老师的恐惧消除了。老师其实很好说的,谈笑风趣,讲的东西也不乏味,还挺有意思的,或许是新接触的原因吧!

  老师课堂延伸的东西,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学习!经常介绍书籍给我们,记得很清楚一次,老师给女生们介绍四本女性必读书,我四个男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想问老师有没有我们男性的书刊?老师也常介绍书本以外的电影,说是他喜欢的,但也有一些我不喜欢。当然了,这是因人而异,个人风格所造成。像《红樱桃》我就不喜欢,故事倒不错,可能那个年代离我们太远了,心灵上、情感上没有共鸣。

  打消了客观的因素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每次听老师讲课,把故事情节连起来讲,感觉写得很不错,表现也很到位,自我觉得比起中国的小说还要好看。但是去看书时,根本就没这种感觉,一点往下读的欲望都没有。外国文学真的很难读,它的故事情节发展太缓慢了,而且心里描写太多了,一本书,有时几页都是在写一个人的内心独白,让人看得不知所云,看到了后面,忘了前面,经常是不能把故事连在一起。还有一大难题就是,外国人的名字太长,记不住谁是谁,最可恨的是一个家族的人,他们都有共同的姓,有时名也一样,在读的时候也常常不懂这人到底是那个?很是费事,记不得了,还得往前找,等找到了,阅读的兴趣也差不多了。所以我每每拿起书本,又在一次次迷糊中放下,实在没兴趣去读,即便强行地去读,但内容就没有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很清晰,课后很模糊的现状。

  虽然自己读不下书本,但对外国文学的内容还是很喜欢的,不看书,去看电影,也大致了解了点东西,但对细节的描写就没有了,许多经典的对白也感受不到,这不为一件憾事呀!不管怎么说,这学期还是学到了许多之前没有涉及的知识,弥补了我外国文学一无所知的空白。以前的什么《简爱》、《俄狄浦斯王》、《伪君子》等等,很多作品都是耳熟能详,可是大致情节却不知道,更别说表现的主题了。所以通过了学习外国文学,如今大致认识了好多作品,还有各个时期的作家和流派。现在叫我来谈一部作品,我可能做不到,但在同学中交流,这部作品里的人物,某个情节,是可以的。不再像以前,人家谈个作品中的故事或人物形象,自己像听什么一样,完全不懂人家讲的是什么,自然就插不上嘴了。通过学习,也了解了那一时期,外国的政治和经济的状况,弥补了好多历史上学不到的东西。

  外国的文学表现的是外国的东西,在文化上和东方文化就存在很大差异,特别像我这样从小就被传统文化养着的,虽然也学习英语,可我一点感觉也没有,对外国的东西只停留在风景和电影上,好多的东西都不怎么喜欢。所以在文学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有点出入,在情感上就不那么乐意接受了,在逻辑上也些事情理解不好。在果戈理的《死魂灵》里,里面的四大吝啬鬼之一的泼留希金,像这样的一个守财奴,我很是不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身为一个农场主,不光有着自己的庄园,还有自己的农奴,在物资上可以说是丰富的,但其行为却极大不符。在村里捡破烂,他走过的路就像扫过 一样;自己的穿着简直就是个乞丐,面襟可以做镜子;招待客人竟然用变质的饼干,泡了虫子的酒,这些东西他平时还舍不得用呢!这种行为和守财奴、吝啬鬼的身份不大。在这我就受东方思想影响,吝啬是对别人的,不是对自己。自己守着一堆财富,自己却像乞丐一样地活着,简直就是变态,性格的扭曲。

  一学期的学习的时间太短,没几节课,就到期末了,许多作品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展开来讲,很是遗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外国文学那么多,而给我们的时间却是那么的短暂,用一年的时间去解读几千年,一百多个国家的文学。每每谈论到此,老师无大失所望,时间太少,内容太多,都要涉及就要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把握,自然谈不上理解了。本来它就比较抽象,不好解读,现在时间又短,在外国文学的课程上很有挑战。

  在听到这学期不用考试时,很是高兴呀!实在是怕考外国文学,那么的多流派以及作家和作品,我自己背中国的都要命,更何况那怪异的名字。但学期要考试了,并且是全部课程,我表示压力很大,期待下学期自己对它有所改观。

  对于下学期我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打算,继续跟着老师走,一定要去读一些篇幅小的作品,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电影的了解,要去亲自去感受文本,体验那文字的里的真实。对 于老师我没有什么建议,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我可以接受的,课程的设计也还好,详略得当。

  国外文学博大无边,所以在下学期里要更加专注,认识更多的东西,了解西方的文化,希望能改变一些自己对西方的一贯看法。

【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相关文章:

韩愈的著名文学作品有哪些(通用5篇)01-20

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有哪些01-27

施耐庵的著名文学作品介绍01-26

刘伯温的著名文学作品介绍10-17

鲁迅的文学作品有哪些01-27

周敦颐的文学作品有哪些10-17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有哪些01-27

诗人嵇康的文学作品介绍11-23

契诃夫的文学作品有哪些10-16

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