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的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

时间:2022-03-11 16:09:50 关于什么的作文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作文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1

  五一假期,我和姑姑、哥哥、奶奶去参观了眉山龙宫。

  眉山龙宫风景区位于风景如画的新化子水河畔。它是一个地下洞穴群,由数万个九层洞穴组成。洞穴内的景观丰富多彩,有无数不同姿态的景观,也有数以百万计的横断面形状和小型侵蚀景观。其中峡谷天空、玉帝天空、水中金山、古河床是世界五大洞穴景观中最好的。

  那些石笋像哪吒,像老人,像骆驼,有奇峰,千姿百态;眉山龙宫的水真绿!它像完美无瑕的祖母绿一样绿。船桨激起的微波铺开了水线,让你觉得船在前进,岸在后退。

  啊!我爱你,美丽的梅山龙宫。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2

  这个陶瓷是板状的,中间凸起一棵李树,颜色是鹅绿色。前面的线是从里到外,从密到疏,像蜘蛛网,像粘在上面的破蛋壳,像渔民捕鱼时用的破渔网。背面线条细而密。

  前面中间的图案是一棵李树。树干弯弯曲曲,浑厚有力,像80-90岁的老爷爷伸出笔直的手臂。它的枝干长起来,直上云霄,说明枝干很厉害。盛开的花朵,中间的雄蕊和旁边的五片花瓣雕刻精美。新开的花才开了一半,还没有盛开。有些只是花和骨头。有的梅花挤在三两个地方,有的花孤零零的在枝头。不禁想起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枝梅,凌寒一个人。遥知非雪,有暗相。”

  发现有一个角坏了,听杨老师说是同学弄坏的。我觉得:以后一定要保护好陶瓷。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3

  梅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花,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开得很美。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以雪为荣的'精神。

  过年的时候,我妈会去花市买梅花。它有一根粗树枝,上面有一些毛茸茸的花蕾。梅花的花蕾被人们的心染成了五颜六色,红、黄、绿、紫、白、橙,加起来很美。妈妈把梅花放在我们最喜欢的花瓶里,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它包起来。

  有一次,我百无聊赖,焦急万分,来到梅花树下,看着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长在枝头的蓓蕾,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站在那里。一阵微风吹着我跳舞,不只是我,所有的蓓蕾都在跳舞,香味从我们的身体里飘出来,促进人的鼻子。

  来了一会儿,我刚从梦中醒来,我不是粗枝上的蓓蕾,我是独自看着蓓蕾!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4

  午饭后,我去户外散步。突然,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香味深深吸引了我。我带着这种香味走着。原来不远处的寒风中,有一株蜡梅傲然盛开。

  我站在腊梅旁边,清香幽幽,醉人,让我忘记了冬天的寒意。那时候,我已经沉浸在醉人的香味里了。

  我真想变成美丽的腊梅,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腊梅虽然美,但我更喜欢它的精神。“不寒到骨子里是得不到梅花香的”,“梅花香来自苦寒”。这就是梅花的精神。有些花,如月季、牡丹,很美,但在冬天很久以前就枯萎了。只有蜡梅在寒风中傲然盛开,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我们要有梅花精神,要能吃苦耐劳,才能像腊梅一样骄傲。

  我喜欢蜡梅的香味,但更喜欢它的精神。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5

  夏天,我们家种了一盆九重葛。它的叶子有的很大,有的很小,绿叶像小扇子。细长的手杖向上爬。秋天来了,大部分叶子翠绿,少数枯黄,只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我发现三角梅非常强壮。奶奶把他织成篮子的形状,真有意思!

  有一天,我发现九重葛有两根藤蔓。我跟奶奶说:“九重葛奶奶有两条藤。”奶奶回答说:“做成提篮!这是个好主意。我说。于是我开始做。

  还有一次,发现九重葛的花盆里杂草很少,很好奇。

  这是家三角梅。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6

  这个陶瓷是板状的,中间凸起一棵李树,颜色是鹅绿色。前面的线是从里到外,从密到疏,像蜘蛛网,像粘在上面的破蛋壳,像渔民捕鱼时用的破渔网。背面线条细而密。

  前面中间的图案是一棵李树。树干弯弯曲曲,浑厚有力,像80-90岁的老爷爷伸出笔直的手臂。它的枝干长起来,直上云霄,说明枝干很厉害。盛开的花朵,中间的雄蕊和旁边的五片花瓣雕刻精美。新开的花才开了一半,还没有盛开。有些只是花和骨头。有的梅花挤在三两个地方,有的花孤零零的在枝头。不禁想起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枝梅,凌寒一个人。遥知非雪,有暗相。”

  发现有一个角坏了,听杨老师说是同学弄坏的。我觉得:以后一定要保护好陶瓷。

【小学三年级作文梅】相关文章:

梅的作文08-30

梅初中作文5篇02-14

梅西大学简介08-26

梅的作文600字五篇03-07

摘蓝梅趣事作文600字01-28

早梅古诗词07-22

梅边吹笛优美散文11-24

怎么养盆栽紫竹梅08-17

梅西大学的专业11-14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原文,注释,赏析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