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作文

心生作文300字

时间:2022-02-16 10:24:23 生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心生作文300字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生作文300字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心生作文300字4篇

心生作文300字 篇1

  我发现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她召回了美丽和生机。大雁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告诉我们:你们可以减少衣服了。迎春花妹妹展开了笑脸,仿佛在对我们说:春天真美丽。小河也脱下了冰大衣,开始哗啦哗啦地流淌。布谷鸟弟弟也唱起了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不论是小河边还是马路旁,我们都可以看见翠绿的柳树和嫩绿的小草。有了柳树和小草的映照,春姑娘显得格外美丽,充满生机。不论是小区里还是校园里,美丽的海棠花随处可见,她那淡淡的清香和粉嫩的颜色令人心旷神怡!

  环卫工人也不怕脏、不怕累,起早贪黑地打扫马路,要把春姑娘打扫得更加美丽动人。为了减少他们的工作,我们可不能随手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的人。

  跳绳。我喜欢运动。

心生作文300字 篇2

  有这么一座城墙,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如盘龙立于高山之上,盘旋于森林之中。没错!它就是长城!长城是中国的骄傲,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可看着这座如此雄伟的长城,我陷入了沉思。

  长城如此之长,如此之高,如此之坚固,那么这座长城的建设工程定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想到这,我仿佛看到了工人们一个个背着砖头呼哧呼哧地搭建着长城,我仿佛又看到了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长城,却听见噩耗,孟姜女大哭……这些工人巨大的付出让我心生敬意。

  长城的作用是什么呢?军事防御。我仿佛又看到了敌人来袭,战士在长城奋勇杀敌,敌人想攻入城中,可无奈长城实在太坚固了;想爬上长城,可无奈何,长城实在太高了还没爬上去就被人射下去了;想用火烧,可无奈长城不是易燃物……敌人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法破坏。长城匠心独运,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对设计者心生敬意!

  长城是劳动人民用坚强的意志和血肉之躯搭建的,它是中华人民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众志成城的钢铁长城,凝结了多少中华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它是中华一颗最美的,最响亮的,最耀眼的,最自豪的明珠!

  长城,让我心生敬意。

心生作文300字 篇3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低潮,会遇到几乎一蹶不振的挫折,面对看不见光明的阴霾,想要走出黑暗,必定需要一枝“电力充沛”的手电筒,来帮助你看到光明,而那个手电筒,就是“快乐”!

  快乐可以无中生有,因为快乐由心生。每个人必定有快乐的记忆、和喜欢做的事、兴趣,所以在不开心时,它们就成了手电筒。

  回想快乐的事,或许就能一扫阴霾。而我在不开心时,却总是命令自己一定要快乐起来,我借着下围棋或是找寻快乐的回忆。每次历经“要快乐”后,我也感觉我又离“快乐”这一站更近了一步!

  其实,快乐由此去的信念,就从一切操之在己做起。假设今天对昨天的'你来说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是新的开始,既然如此何不将昨天的不快乐化为今天的开心能量呢?请记住:快乐,就在你前方,已经快到了,继续前进吧!

心生作文300字 篇4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日月之间一道完美的弧线;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四季轮回铺就生命的赞歌;神话中,人是上帝带来的精灵,来这世上走一遭,旅途的开始是生,结束便是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便是生活,生与死最终会相会,旅途是那么短暂,大千世界,如何品味,在生命中穿梭,你,学会留心了吗?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即学问。”多少次我在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中往回,多少次工人在家与厂房两点一线中穿梭,多少次农民在农舍与田野两点一线中奔波;我不曾留心天空云朵的变化,我未曾留心大地鲜花的绽放,也许工人从未留心头上飞过的大雁,从不留心路边在风中摇晃的大树,也许农民未尝留心田野边的一棵小草,没有留心河里的一条小鱼,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同无数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然而却错过了最美的风景。

  留心一朵云,也许会被无暇的洁白洗礼心灵,留心一棵树,也许会被风中不到的精神洞彻心扉,留心一条鱼,也许会被生活的自由而充满希望,留心一片叶,也许会受到整个春天的生机,留心一句话,也许会得到人与人之间理想的情谊,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留心。

【【必备】心生作文300字4篇】相关文章:

【必备】心生作文7篇02-08

【必备】心生作文5篇01-17

【必备】心生作文10篇01-16

【必备】心生作文8篇01-10

【必备】心生作文六篇12-28

【必备】心生作文3篇12-18

【必备】心生作文四篇12-12

【必备】心生作文4篇12-10

【必备】心生作文九篇12-09

【必备】心生作文三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