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元宵节随笔

时间:2022-02-10 09:46:30 元宵节 我要投稿

元宵节随笔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宵节随笔15篇

元宵节随笔1

  正月十五很快到了,元宵节就要开始了。

  这天,妈妈开着车,我们很快就到了卖灯笼的地方,下了车,妈妈就去买一种小灯,碗边有许多的花瓣,但有的少,有的多。妈妈告诉我,这是代表人出生的月份。所以我便挑选了一个11个花瓣的,然后我又买了一个小灯笼,我们接上爷爷奶奶之后,便回家了。

  进了家门,妈妈和奶奶在做饭,突然妈妈说,家里没有汤圆馅了,我便上超市去买,很快便递到妈妈的手中。

  到了七点钟,爸爸回来了,妈妈这边的才也做好了,汤圆也刚好出锅,我们便迅速洗手坐下来吃饭。妈妈和奶奶做的汤圆真漂亮,有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紫色的,配上香喷喷的饭菜,勾勒出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图,晚饭很快在热闹的笑声中度过了。

  到了八点钟,元宵晚会开始了,我们都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观看精彩的节目,很快我便耐不住性子,去外面看烟花。

  刚到楼下,前脚落下,后脚还没落稳,外面便十分响亮的满都是放烟花的声音。什么样的都有,有的在高空中,有拿在手上的,还有在地上的,五彩缤纷的景象使人眼前一亮。这时,一个烟花刚刚点燃,很快便从中间喷出宝蓝的颜色,很快换成闪亮的金色,像魔术师一样,我的双眼都被停止在这烟花的面前,但很快魔术师的精彩表演便结束了。

  烟花过后,只是漆黑的一片,但不同于平常,在半空中漂浮着一层薄雾,是硝烟的味道!这就是美丽的烟花过后留下的沉重的污染。我也从新闻中看到了现在为什么要限制放烟花的原因。古代,人口稀少,没有大工厂排放废气、污水,空气格外清新,而现在,人口剧增,大机器工厂占领耕地,一座座拔地而起,排放污水、废气,如果人们再放一点烟花,那依照这种已被污染的空气,再加上庞大的人口,环境会被更恶劣地污染下去,美丽的烟花有利有弊。少放点烟花,这样我们的环境就会慢慢变回从前的美好。

  元宵节的快乐与温馨,至今的回忆和向往。

元宵节随笔2

  元宵节那天,妻特意的早早的关上了店铺,我也在家里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一家人欢欢乐乐的推杯举盏,笑意盈然的吃了一顿团圆饭。饭后,拉着妻子来到浚河广场,闲散心情,品味人生。

  已经是初春了,虽然东风还带着一丝的凉意,但是凉意中,你会感觉到有一点温暖在里面。弯下腰,你会发现枯黄的草丛根部,那绿绿的小草已经冒出了头,好奇的和你对眼睛呢!

  已经接近晚上了,早早的就有人开始了烟花的盛会,站在广场上,时不时的能看到周围的烟花在空中绽放,那艳丽的,如菊花般的绽放的生命,在空中一闪而过,让人不得不凝神专注。专注间,童年的元宵节倏忽飘到眼前。

  小时的记忆中,就是一个穷,还有饿,能吃饱饭那就是最大的幸福,更别奢望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买一些小孩子们喜欢的玩具,还有噼里啪啦响的烟花爆竹了。那时的烟花品种也是很少,有一种叫“提溜机”的烟花是我们的最爱,形状和烤羊肉串的竹签大小,点着后,向四周发出刺目的白光,一直燃完为止,这种光在夜晚看来更是明显。当时有句话说的好,“提溜机,小孩子等不到天黑!”也就是说,我们那些小孩子们,不等到天黑就开始放烟花了。

  那时,很难看到腾空而起的烟花的,如果能碰到周围的邻居谁能买一两个那样的烟花,我们小孩子们老早的就围聚他家院子里,眼巴巴的等着燃放,那情景,和看电影一样的稀奇和期盼。

  元宵节最过瘾的是放灯时节。每到元宵节的那天,母亲老早的就用胡萝卜挖好了一个个圆圆的灯,用茅草杆裹上棉花当灯芯,里面再滴上几滴花生油,灯就做好了。夜晚来临,敬天的时候,就开始放灯了。把灯都摆放在堂屋的桌子上,一块点燃。霎时间满屋生辉,我和哥哥便端着灯,每个房间门口都摆上两盏,大门口也会摆上,村庄的中心路口也会摆上。特别是在中心路口摆放的花灯,更能看出谁家的富裕和手巧的。往往精致大方的灯会受到赞扬的。

  放完灯后,便是我们小孩子的自由时间了,那个时节就是我们的最快乐的,没有烟花爆竹,但我们有我们的法子,把去年用了一年的刷子,上面沾了很多的油腻,当做烟花;还有把花生油的油篓子,藏在身后的;还有把抹布,偷偷的沾点花生油,裹在塑料布中的;……一切备齐之后,我们大呼小叫的疯跑在空旷的田野,离村庄不远的地方,点燃我们手中的能闪亮的东西,在空中画圆圈,或者疯跑,或者互相扔过来,相互的取笑……远远望去,只见银华飞扬,笑语一片。但往往正月十六母亲们做早饭时,才发现不见了刷锅的刷子,或者不见了盛油的篓子,或者其他的东西,最后的结果是狠狠的把我们训斥一顿才会罢手。正月十六的时候,我们见面时,都是一脸的尴尬或者是臭样!

  ……

  长大后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但每到元宵时节,眼前总会看到一个瘦弱的男孩,手拿点燃的刷子,在田野里飞舞,那艳丽火光,照亮了他的笑脸。

元宵节随笔3

  “爱元宵三五分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先将一些米粉倒在盆里,倒入热水,反复揉搓,揉成面团后,将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的,搓成细细长长的条条,别看这搓成条很简单,却很难把它们搓匀,有时太细了,有时太粗了,就要重新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搓好一条,我分成均匀的一小块一小块,只见奶奶们用力揉搓,搓出一个又一个元宵,我学着奶奶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轻轻搓一搓,一个元宵就做好了。

  这时,蒋老师来到我们身边,说:“大家想不想做金元宝啊?”“想!”全班的声音如雷声滚滚。“那你们眼睛睁大了,我要做喽!”只见蒋老师将面团搓圆,两边轻轻一按,一翘,金元宝就出现了。“哇,我们要自己做一个!”全班拿起一块,开始做金元宝,我做了好多次,可就没有一次让我满意,我望着后面已经做了好多元宝的罗悦,又羡慕又好奇:“罗悦,有什么诀窍吗?”“有啊,按的时候不要太深,元宝就好看了。”我试了试,果然,包出的元宝十分漂亮,于是,我做了一个又一个,突然,我发现蒋老师在做一种我不认识的样子,就问:“蒋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啊?”“小鸡,我来教你一下吧。”只见蒋老师将面团搓圆并搓长,将顶部捏出一个小嘴巴,尾部翘起来,就成功了。我回到位置上,照着蒋老师的方法捏出了一个怪模怪样的小鸡,我重新搓了一遍,这才搓出一个像样的小鸡来。我发现许多同学捏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棒棒糖、冰淇淋、山、鸟头……我也捏了四角星、五角星、爱心等。

  开吃啦!我们一窝蜂冲到了盛汤圆的位置,我一盛好,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香香甜甜的味道在我嘴里弥漫开来,我还吃到了快乐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元宵节随笔4

  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大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公共汽车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来到了广场。哇!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设计新奇。造型各异。你瞧,那荷花,粉红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暇。

  因为今年是猪年,所以大部分花灯都以牛为主题。你看,那头满身金黄的金牛,头微微抬起,仰望着夜空,好像在欣赏着这轮皎洁。圆润的明月,美丽的夜空,祝福人们在猪年里牛气冲天,财源滚滚,心想事成。

  我们慢慢地往前走,一盏盏绚丽多彩的花灯相继展现在我们眼前:天女散花,可爱的米老鼠,柳州全景,红鲤鱼……真是美不胜收!

  “瞧!这盏灯真有意思!”爸爸对我说。嗬,可不是!在碧波荡漾的大海里,一只调皮的小龙追一个宝珠。可追来好长时间,还没追上。看样子,它也着急了,拼命地追呀追呀。那宝珠好像故意戏弄它,使劲地跑呀跑呀,小龙怎么也追不上。哎呀,笨蛋!我都替它着急。我还没看够,就被闹闹嚷嚷的人群卷到了一盏鲤鱼灯前,它的嘴巴一张一合,鳞片闪闪发光。尾巴一摇一摆,像是在无边的大海里游动,两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要跳过龙门,寻觅可口的食物。

  看着这些花灯,我真佩服设计师独特的想象和精湛的手工。

  九点多钟,在广场上,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像的夜空。

  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想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夜深里,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元宵节随笔5

  “正月十五闹元宵,同庆国产情人节”。随着年味的淡化便迎来了元宵节与情人节。

  今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四处都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家家都吃着红壳润滑的美味小鸡蛋,户户都品尝着甜滋滋的芝麻馅汤圆,情深意重,温暖甚深。

  这样的节日岂能没有节目。情趣点便是猜灯谜、对对联,可这是低智力游戏。对于我这种文质彬彬的靓仔来讲太幼稚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猜灯谜、对对联的真正来意纯属是为了扣女。

  哈哈…巧遇今天同时是国产情人节,正是才子扣淑女,择日不如撞日!走进花街灯谜会,才子佳人尽显眼前,但找个像我这么才子的.竟然难过登天。于是凭着自己一度才智,魅力显著,走进灯谜会钩魂般的向佳人淑女出口成文,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其实这个年头没有多少个可以称得上是淑女了。扣女难,找淑女更难。

  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眼看遍街是“猪扒”,实在难以忍受其样貌。恨不得一拳脚踢让其飞出地球。佳节岂能空收获,面临此景,我灵机一动,想起双喜同庆节为伴。于是今天就把元宵节作为情人。既可以消心头难,又可以将节庆节,实在一举两得!藉着欢喜之余,真的好想说声“我爱你,元宵节”!

元宵节随笔6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和春节一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我每年都特别喜欢过元宵节。因为元宵节不但可以吃上甜甜的元宵,而且可以猜灯谜,晚上还可以放烟花看月亮。多么丰富多彩的一天啊!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我激动的起了一个大早,自告奋勇要求煮元宵。打开元宵,它们长的圆滚滚的,穿着白色的,黑色的,花色的外衣,不同的馅穿着不同的衣服。把水烧开后,小元宵急不可待的跳进了沸水中,不一会儿,它们变成了胖娃娃。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先吃哪种呢?我张口咬开元宵,好热。黑色的汤汁从白色的糯米皮中流入口中,那甜甜的味道流入我的心里,好暖好甜。妈妈说圆圆的元宵寓意团团圆圆,甜甜美美!

  我们去参加小区猜灯谜的活动。很远看去,小区的小广场已经有很多人跃跃欲试了。有四排小灯笼,每个灯笼下面都挂着一张红纸写的谜面。大家两个一对,三个一群,动脑筋想答案。我看到一个谜面:电梯(打一成语)。我想电梯的功能不就是乘载人上楼下楼的吗?是不是“能上能下”这个成语呢?我把谜底告诉阿姨,阿姨说正确!还给了我一个钢丝球,我好开心!接下来,我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连续猜出好几个谜语。广场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共同讨论,开心拿奖。我喜欢猜灯谜,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获得答案,这样的过程是无比开心满足的。

  元宵节的夜晚来临了。那漂亮的礼花此起彼落。它们“嗖”的一下上天,在天空中炸响,在夜空中绽放开五彩的颜色,争奇斗艳,染红了天空。然后,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下。这黑色的夜空好像无边的画板,任由一群顽皮的孩子在画板上恣意的泼洒,却组成了无比绚丽的图画。我看到夜空中圆圆、亮亮的月亮,她在冲我笑,我看到了嫦娥,那美丽的身姿在月亮中翩翩起舞。这样的夜晚好美!真是“有灯无日不美人,有日无灯不算春”。

  我喜欢今年的元宵节,更期待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随笔7

  又从茫茫人群中邂逅了你熟悉的脸颊

  那一瞬间仿佛刺痛了十年前的那一晚

  那晚也是星星站满了天空

  也是月光轻轻的洒在身上……

  一样的人共同走过同样的街

  一样的笑容一样美美的心情砰砰的心跳

  一样淡淡的忧愁无法说出口

  回忆将我们扣留

  牵着你的手一直走到最后……

  时间又从容的从我们指缝间悄悄带走了十年

  看着那朵朵烟花盏盏孔明灯

  眼角禁不住不愿让你看到的泪滴

  我已不敢奢望下一个十年的今晚我们还会这样相聚

  只愿深深的思念如缕缕清香默默的萦绕在你的身旁……

  多么希望我们的记忆永不褪色

  让自己清楚的记得那么多瞬间的幸福

  闭上眼看到十年前的一幕一幕

  无意间嘴角一撇

  十年后我们的手已不能紧紧的相牵

  眼神中再也透不出那朦胧

  再一个十年后我们还能奢求什么……

  相聚总须散

  月满必成残

  一年又一年的去

  一年又一年的来

  我们在这去来中改变

  可总有那么几句话成为我们回忆的誓言

  (不)再年轻

  (曾)经同窗

  (忘)记岁月

  (记)起涟漪

  ……

元宵节随笔8

  不知不觉又到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阳台上挂上红灯笼。吃着糟羹,去崇和门广场或者灵湖公园看花灯,这就是我的元宵节。

  今年的元宵节又是一个雨天。虽然下着雨,但还是阻止不了前来观赏花灯的人们的脚步。一路上就看见行人三五成群的,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地方——灵湖。

  走近灵湖,大老远就可以看见那里灯光绚丽,色彩斑斓。走入灵湖公园,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别人的脚似的。门口的八字羊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颜色不同,神态各异,充满了灵性。人们不停地在花灯前摆着各种姿态留影,和羊儿们一起过一个幸福的羊年。

元宵节随笔9

  在我小的时候,元宵节,不吃汤圆,也不吃饺子,吃的和过年一样丰盛,但有一样必吃:青菜。

  妈妈说:青菜,意味着“轻”,吃了青菜,这一整年都会轻快的。

  愿望是美好的,生活又是残酷的。即使年年元宵节吃青菜,年年都不会轻快,但是年年,还会保留着这一个美好愿望。

  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过完。出去打工的人,也会过完元宵节才离家;上学的孩子,也是过完元宵节才开学;干农活的人,也会过完元宵节,才开始下地。

  过完元宵节,一切步入正轨。

  小时候的元宵节,妈妈会在家里的每个角落点上油烛,红彤彤的一支,插在一个酒瓶子里,鸡笼上,猪圈旁,都会点上,一直燃到尽头。那些天黑了就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唯有在元宵节这一晚上,灯火通明。

  晚上还更热闹,村里的龙灯队伍,敲着锣打着鼓,到每家每户,舞龙戏狮。孩子们最快活,从第一家跟着跑,追到最后一家。鞭炮声,欢闹声,这是农村最后一个欢腾的夜晚。这一夜过去,只见忙碌疲惫的身影,耕作在田地间。

  自从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过完元宵节,农村就成了空村。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孤独的守着这漫长的寂寞。有一次姑姑在暑假回家,她说,坐在屋前,一整天都不见个人影经过。

  也许在地里的劳作,反而是热闹些的,因为有土地相伴。

  元宵节,是让人有些伤感的。所以我们才在这一夜用一场狂欢来结束。

  但是在城里的元宵节,似乎吃一碗汤圆或者饺子,就算过了这个节。

  下午,我在哥哥幼儿园,和他们一起包汤圆,吃上自己包的汤圆,孩子们可高兴了。回到家,趁弟弟睡着了,我又跑去买一些汤圆,因为爸爸还没吃到。老板给我现包了10个像包子一样的大的汤圆,回到家,弟弟醒了,躺在被窝里哭,大概是醒了一会,没见我来。这一哭,一发不可收拾,足足嚎哭了半个多小时。

  我煮了汤圆给他吃,又因为我在他碗里只盛了一个,在我的碗里盛了两个,这一下,又引爆了他,继续嚎哭。

  我的心情也好糟糕,禁不住这般撕心裂肺的哭声。

  他哭过了,平静了,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

  到8点了,才吃上晚饭,汤圆因为太大个,煮了好久,吃的时候,里面还是有一部分没熟。

  好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日子虽然很苦,但是很有仪式感,该苦的时候就默默的吃苦,该欢庆的时候,就使劲开怀。

  而现在的日子,日日都丰盛的像节日,但日日都如此,仿佛一潭死水。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弄丢了它。

元宵节随笔10

  看着微信朋友圈被刷屏的元宵节问候,才知道年已经过去,元宵节到来了。生活在20xx年的顾庄,有点尴尬:既没有南京夫子庙的大型灯会,让你领略一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也没有乡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顶多早上吃个汤圆,晚上守着电视机看个元宵晚会。

  我不禁想起我少年时,在管家庄所过的元宵节啦。为什么元宵节的记忆会从少年时开始?因为“烧糯米团”、“舞火把”、“请灰堆姑娘”这些元宵节活动,太小的孩子赶不上趟,大人不许,没有参加过,当然就没有印象了。

  那时候,每到正月十五,奶奶就会拿一些蚕豆黄豆出来,淘干净,倒进锅里炒。我的任务是坐在锅膛后烧火。听着锅里“噼里啪啦”的爆响,奶奶一边用铲子不停地翻炒,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说炸老鼠眼,让老鼠以后看不见偷吃家里的粮食。我不关心老鼠的眼睛会不会瞎,我惦记的是锅里的豆子,因为过年的作些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我忙着烧火,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要做:烧糯米团。

  腊月里蒸熟的糯米团,养在放满水的缸里,平常都是放在稀饭里煮了当早饭,没有什么新奇的吃法。但正月十五这一天,孩子们可以捞几个糯米团上来,烧火的时候,可以放在长长的火钳上,伸进锅膛里,放在火上烤。技术好的,烤出来的糯米团金黄色的,外面的一层又脆又香。技术不过关的,火钳一抖,糯米团掉进了草灰里,手忙脚乱的搂出来,还好,有点黑,依稀还看得出原来的颜色。但如果再掉进灰里几回,等烤熟了,就是乌黑的糯米团,这乌黑的烤团,一点不影响我的味口,只不过吃完了,嘴上一圈黑,不小心用手一抹,唱花脸都不要化妆啦。

  后来我想到一个好主意:用菜刀把糯米团切成片,再放在火钳上烤,就不容易滚到灰里去,还增加了烤焦的面积,比烧整团好吃多啦!奶奶笑我,“馋猫主意多。”

  吃过中午饭,孩子们就心里兴奋起来了,找铁丝木棍,还要旧棉花、柴油,做火把。热心这些的,大多是男孩子。女孩子有女孩子的事,大家谈论的时候,都压低声音,很神秘:晚上请灰堆姑娘。

  请灰堆姑娘的,大多是十四五岁往上的大姑娘家。我那年才十一二岁,身体不好,瘦得像豆芽菜,一年到头没有几天舒坦的日子,做梦都想长点肉,因为肉肉的人身体好呀!我以后能不能长点肉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想找先知先觉的灰堆姑娘求个答案,死缠着小姑姑,让她带我去。

  小姑姑大我三岁,属兔的,叫兔英。她被我央求不过,答应带我去,但跟我约法三章:只准许看,不许多说话。小孩子不懂事,万一说错话,冒犯了灰堆姑娘,大家就玩不成了。

  我知道了利害关系,答应小姑姑:你不让我说话,我保证不开口。并且说服了奶奶,在我们家请,奶奶不但提供了场所:我们家堂屋,还提供了道具:一个大簸箕,一个新畚箕。

  暮色降临,小姑姑和一个同伴来了,她们拿来一个红色的新方巾,熟练地把畚箕妆扮起来。把畚箕覆在火钳上,底部朝上,真有点像一个人趴着,前面插上一根筷子,盖着方巾,两个人搭着火钳,到后面的灰堆去约灰堆姑娘。奶奶追上小姑姑,递给她三支香,“不能找靠近毛缸的灰堆约,弄不好会请回来毛缸相公。”

  我想跟去看看,小姑姑眼一瞪,我只好把好奇心收起来,跟着舞火把的小子们奔向村口,和看热闹的大人们一起站在村口,看田野里上下翻飞,四处游走的火把。老人们会从火把的颜色,得出对这一年年成的预测,麦子怎么样?水稻怎么样?棉花怎么样?我看不出什么名堂,心里惦记着灰堆姑娘,急急忙忙回家。

  推开门,家里挤满了小河南的大姑娘小媳妇。方桌上的大簸箕里,铺了一层米,小姑姑和一个同伴,一人一边,搭着畚箕腰部,方桌前面有一个蒲团,提问的人跪在上面,磕一个头,有问家里庄稼的,有问生儿生女的,还有小姑娘不好意思,让别人代问婚姻的。开始畚箕前面的筷子,在大簸箕里平铺的米上画来画去,然后大家围着猜,写的什么字?有时候实在猜不出来,后来就改成了“点头”。比如问二嫂子今年怀孕了,生儿子就点一下,生女儿就点两下。这样一来,一目了然,不要瞎猜了。

  等所有人的问题都得到了答案,我举手望着小姑姑。她说,你问吧。

  我学着她们的样子,跪在蒲团上,很虔诚地磕了三个头,“请问一下姑娘,我以后能不能长点肉,我想做个胖子。如果能,你就点三下头,我也有个指望。”

  祷祝完,我抬头担心地看着畚箕,动啦,动啦!一下,两下,……不动了,我心都揪起来了……正在我为不能长肉而沮丧是时候,畚箕又点了一下头,我终于如释重负:我只要好好活着,就一定会身体好起来,我会长肉的,做一个胖乎乎的女人。

  三四十年以后,我果真达成了心愿。身上有肉,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在20xx年的元宵节,我想告诉你,活着要有所求,有愿望,理想一定要要,万一实现了呢!

元宵节随笔11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随笔12

  春节刚过,十五又至,机关、商家、民宅的门楣或窗沿上纷纷挂起大红的灯笼,一下点染出喜庆热闹的氛围。

  元宵节的由来大概有三种说法:一是在西汉时期,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里“燃灯表佛”,后来演变为民间节日。二是汉文帝平息“褚吕之乱”后,深感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三是,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他以“敬奉火神君”的善举帮助一名叫元宵的宫女,于正月十五这天与家人团聚,后人为作纪念,将这天称为元宵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绎,元宵节作为一种民族节日,以其越来越浓郁的气氛,以其越来越多样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我国民众都喜欢的民俗大节,它是春节期间广大民众歌舞升平过大年的高潮,可以说“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是人们一年一度最轻快、最愉悦的身心放松。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狂欢节,讲究的就是一个“闹”字。我国不少地方在元宵节期间,除了燃灯观灯、吃元宵、猜灯谜外,还要走出家门,参与歌舞、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体现了“万人空巷闹花灯”的景境,因其喜庆氛围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元宵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统称为“闹元宵”。“闹元宵”,最显著的习俗怕是元宵节上不夜的灯会了。明代大画家唐寅有“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描写元宵节灯火盛会的诗句。这些年去了不少元宵节的灯会,发现除了传承了历代古老的花灯之外,霓虹灯、声控灯、音乐灯等也用上了排场,加上激光、遥控、电子、光导纤维等高科技的参与,灯的家族越来越大,灯会的规模、格调也更为大观。另外,在赏花灯的活动中,猜灯谜也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灯是谜的载体,谜是灯的翅膀,元宵节通过赏灯猜谜,使人们在享受乐趣中增长学识。你闭目试想:徜徉在灯的流光溢彩之中,在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娱乐节目中去呐喊、去互动,不正是体现了闹元宵的那个“闹”吗?字典里“闹”解释为“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因此,可以说“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还是个浪漫的日子,从古代时起,就成为诸多男女与心上人幽会的良辰佳期。用现代话讲,这一天也可以说“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欧阳修在词作《生查子》里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是元宵节男女相会的情形。当今,时过境迁,现代人早已跳出封建礼教的窠臼与束缚,谈情说爱再没必要偷偷摸摸或者借助什么节日了。热恋中、恩爱中的男女携手并肩地奔向街头,成双成对地流连在灯的海洋之中,不正是元宵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吗?因此,也可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是中华儿女的,它是狂欢的、也是浪漫的。

元宵节随笔13

  窗外是噼里啪啦的烟花爆竹声,我坐在床边守着小朋友,怕他因为声响太大而惊醒。我现在还没有睡意。

  焰火

  回望自己这么多年的元宵节,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能记住的时刻。我不爱吃汤圆,妹妹也不爱吃。可是老爸喜欢吃。年轻时候的爸爸,身强力壮,很能吃东西,尤其喜欢吃甜食。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爸爸出门做零工。妈妈在家干农活,老爸每天打工回来还要到地里挖地、割草,帮妈妈把太重的活做完。

  到八九点钟,妈妈就会燃起稻草,和面做饼。做的和烧饼一样,里面的馅是花生和红糖。妈妈把饼给我装在小篮子里,放上一大杯水让我给爸爸送去,她在家带妹妹。

  我迎着清亮的月光往地里走,风微微吹。整个村庄在如水的月光里特别安静,我远远的就能看到挥舞着锄头的爸爸,走近了能听到锄头挖进泥土的声音和爸爸粗重的喘气声。

  我叫着爸爸吃东西啦,他快步走过来接过篮子,和我坐在田边开始吃东西。吃完东西他还要在挖一会地才回家。我就坐在田梗上等他。有时候他会让我先回家睡觉,我总是很固执的想要多陪他一下。其实小时候我是害怕他的,他看起来很凶,又没有时间陪我玩,还会拿着细细的竹条打我。只是在那个时刻,那样无声的陪伴在我心里也是温暖的。

  有一年的元宵节,家里开始准备盖房子。爸爸为了省钱,自己去村子的河沟边上拉沙子回来。白天他出去打工,还是晚上去拉沙子。吃完汤圆的老爸,拉着拖车往河边走。我坐在车上要去帮忙。

  小小的我根本没有力气,只是每次跟在车屁股后面跑。跑急了一个咕噜就摔个大跟头。我哇一声哭出来,吓的老爸丢了手里的车就过来抱我。最后沙子也没拉成,我还摔破了头。

  现在每次回老家,说起以前盖的老房子,妈妈都会调侃我,盖房子的沙还是你和你爸爸拉回来的,你人还没车高呢,还要去帮忙。摔了跤,你爸抱着满脸是血的你回来,吓死我了。每次听我都笑,这些是我年幼时光里,难得记得的和父亲相处的片断。

  慢慢的每年过年只能过到初四五,大家就分开啦。老爸好像也没有那么能吃东西啦,我也很久没有机会可以静静的陪着老爸啦。

  现在我陪伴最多的是我儿子,小小的人每天我下班回家都高兴的一跳一跳的,冲上来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今天他睡着之间和我说,妈妈,明天我醒来的时候,你在不在呀。我摸摸他的头说,在的,周末妈妈都在。周一你上幼儿园,妈妈上班好不好。他一下子嚷道,我要和你们去上班,我要陪着你。我轻声的哄着他入睡。

  不知道以后我儿子记忆里父母陪伴他的片段是什么样?是否也和我一样,觉得只要陪着就好,不管你是在挖地还是在拉沙。或许他也要到了我的年纪,有了自己的小孩才会懂得,谁不愿意陪在子女身边,只是生活不易,如果我放下了手里的活抱你,那我就没有办法养活你。

  我的父母已经开始老去,我希望他们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会为此而努力。我的孩子已经开始成长。我希望曾经在身上经历过的苦楚他可以经历的少一些,再少一些。如果这些痛苦注定没有办法避免,那么孩子,我希望能够教会你拥有承受的勇气和感恩的心灵。也希望你心中会留下父母陪伴你的美好影像。

元宵节随笔14

  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早晨起床当然应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用黏黏的面团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锅里蒸上一会儿。煮好的汤圆,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滚入心脾,嘴巴里充满了浓浓的芝麻味,舌尖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晚上,我到外边去玩,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最美的还要数护城河边了。护城河边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我漫游在这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金鱼灯,形象逼真的莲花灯,古朴典雅的宫灯——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精细,真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在平静的河面上,映照出了灯的影子,好像河的底下也点着一盏似的。一阵微风拂过,河面上微波荡漾,灯的影子也跟着摇摇晃晃了。

  “好!”一阵喝彩声吸引住了我,原来是不远处有人在猜灯谜。我也想过去猜猜,可无奈人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墙,把猜灯谜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人’墙外,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主持人开始说灯谜了:“一人一张嘴(猜一字)。”我心想:那是什么呢?我正想着,一位老爷爷举起了手,回答道:“是个‘合’字。”主持人笑眯眯地说:“恭喜您,答对了。”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元宵节,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元宵节随笔15

  元宵节看花灯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这不,昨晚我就去看了,我们这个家庭有一个规定,大年三十去姥姥家,和正月十五去姥姥家,大年初一去奶奶家。大年初五去奶奶家。所以说,今天来是必定的。

  在姥姥家看的焰火汇演,可漂亮了。又打出笑脸的,又打出圆圈的。在那里吃晚饭看一会焰火汇演聊聊家常,我们就走了。来的时候搬来了一箱烟花。走的时候,我们下去放,还有几挂白色的全放了。把我姐姐他们送回家,我们就去陶瓷科技城去看花灯了。那里的花灯,真叫个漂亮啊。

  去了那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劈山救母,演的很形象,可惜就是不动,如果动的话就好了。会更逼真,还有一个叫鬼什么来着,忘了,不过也挺好的。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边走,我一边听妈妈解释着牛郎织女是怎么一回事。

  渐渐地,我有些渴了,妈妈说:“要不要梨汤?”“要!”我们俩买了两杯,10元钱啊。够坑的。最让我生气的是,竟然和矿泉水一个味,不不不不,比矿泉水还难喝啊。我猜测,矿泉水加上食用色素加了梨片,真够难喝的。走着走着,我看见了孔雀开屏,真够大啊,而且还很漂亮。一个羽毛上有许多的灯泡,LED的。我们该向回走了,漂亮漂亮真漂亮。看得我眼都花了。

  妈妈说:“总的时候买一个纪念品回家。”我高兴的要死。

  我来到几个小摊前,有许多种类,我都不知道选什么好了,我最终决定,选狼牙棒。因为这个很吸引人,我看用心许多人买呢。所以我也买了我们打价一段时间后,决定8元钱出手。我也很同意。

  快走的时候,我看到了我最想看的,也是最喜欢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还有中国航天事业的。这两项我都很喜欢,有天宫一号,由神州八号的。多种多样,我也很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有一点太假了,不过也挺好的。出去的时候还有一条龙。

  这次去看花灯很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买的梨汤。我们都没有喝完就不要了。我感觉那十块钱真是花的冤枉钱,下一次来的时候,再也不能买了。真是欺骗客户吗。喝的我很难受很难受得。总体来说花灯不错。

  有机会他家去看看吧。

【元宵节随笔15篇】相关文章:

音乐随笔-随笔作文01-29

爱情随笔-随笔作文01-24

离别的随笔-随笔作文02-07

生活感悟,生活随笔,随笔01-20

随笔录散文随笔09-01

我爱文学随笔-随笔作文01-10

步入初三随笔-随笔作文01-10

有关爱的随笔-随笔作文01-10

游庐山随笔散文随笔08-26

随笔:雨季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