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2-05-16 09:55:4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精选19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精选19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

  看完了电影,突然一阵心生悲凉。不是正因凄惨的感情故事,这种事情身边每一天都在发生,只是众多感情杯具中的一个,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

  心生悲凉的原因是正因我觉得人人都是盖茨比。人的本性既是如此。他自卑自己的出身,他认同这个社会的普世价值就是金钱。跟我们每个人一样,区别只在于他是透过自己的发奋而获得了他想要的生活,他给自己编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正因妹子,正因一个和他一样酷爱金钱的妹子,因此他要有钱。就和现实中的众生一样,大家都在追求利益,有的人有感情当借口,有的人没有罢了。

  换句话说,若一个人出身便家世显赫,那他当然不会去追求这些所谓物质,但这也不能说明他就了不起,正因他的一切从出生就得到的太容易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人都不会执着。这时候他就要追求别的东西了,比如所谓感情,所谓一生一世,所谓美貌,所谓善良。并非只有追求金钱才叫贪婪。

  你审视一下自己,自己就是那个盖茨比,你用无尽的发奋去填补与生俱来的恐惧,于是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认为总有一天你得不到的东西都会得到。然而当现实摆在面前,你就幡然醒悟,上帝留给你的弱点,永远都是弱点,无法改变,只能隐藏。而生而为人最真实的一点也正在于此,即人无完人。你的幻想过于完整,过于真实,那么你只会被现实彻彻底底的打败。适当的时候我们都就应承认自己丑陋的一面。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2

  其实我是想说真的很罪过,看到电影名字我第一感觉就是在叙述比尔盖茨的了不起。

  我看到好多小伙伴也是换了同样的错误,所以直径都没有提起性质来看,看了评论才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刚刚看过电影后,感觉故事的内容却是比较的宏大,不是电影应该说是书的内容肯定会很宏大,但是就电影表现的来看,肯定是没法完全表现出来的,就对电影的评论来说算不上是一部很好的爱情文艺电影,但是它能让人看到同名小说的那种宏大场面。

  盖茨比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也当是社会完全不想呼和的爱情观,当然他的爱情是纯洁的是真正的爱情,可是在1922年的纽约,虚荣享乐腐朽假幕高尚的环境中,他的爱情是不被人接受的,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一部伟大的爱情小说,没有被改编是很幸运的,一部电影是没法来描述一部伟大的著作的,如果有时间,其实比较的好笑,我的时间一直就很多,可以说是无处打发,我会看看这部同名小说的,我的心中缺少对爱情的勇气。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3

  擅长塑造时代氛围的巴兹·鲁赫曼(BazLuhrmann),继《澳洲乱世情》、《红磨坊》后,将名作家费兹杰罗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电影。其打造之20年代初期经济大萧条前纽约繁华堕落的上流社会生活,不仅仅令观众犹如身历当代风华,其华丽富饶的场景构筑在视觉效果上也令人眩目沉醉。

  故事主述是一名不出名的作家NickCarraway,犹如费兹杰罗自身形象的投射,以倒叙的方式呈现他因忧郁症求助心理治疗时,在治疗师的会谈室中用第三者旁观的角度,回忆起那个让他对纽约大都会从渴望、醉心彻底变成厌恶一切的迷幻经历。

  Carraway1922年来到纽约市。此时的纽约是个股市飞涨、私酒商泛滥、沉迷于爵士乐与美酒享乐的繁华都会。Carraway住在西卵,位在神秘大富豪杰atsby那夜夜笙歌的城堡隔壁,那是他所渴慕的一切;而隔了海湾的东卵岸边刚好就是他表妹Daisy与其马球退役选手Buchanan的家。

  某天他意外收到Gatsby派对的邀请函,当他既兴奋又期盼地赴约时,发现竟然只有他是受邀前来的。如同所有人对Gatsby的好奇,Carraway对于他所耳闻的、Gatsby自述的,以及天天举行的豪华嘉年华派对的真假虚实感到迷惑却又着迷。直到Daisy的朋友透露他才得知原来每一天对外开放派对是期望吸引Gatsby等待已久、以前有过一段情的Daisy前来。而他选取定居在这栋城堡,也是正因这个位置正对着海湾对面Daisy家船坞的绿光,让他能够夜夜看着光思念她。Carraway被他的执着打动,透过他的协助顺利让Daisy和Gatsby见面,而Daisy也再次正因他的绅士以及他此刻拥有的富豪生活吸引。但Daisy在强势的老粗丈夫与坚持要拥有她全部的Gatsby之间犹豫不决,最终正因她的贪心与软弱不仅仅害死一个女生(恰好是Buchanan背地里的情妇),破碎一对夫妻,甚至害死了Gatsby。

  许多(个性是女性观众)会把这个故事定义为”感情电影”。但我从作品里感受到的遗憾不是来自深爱不能相守,而是来自被渴慕地位与财富吞噬的杯具;撼动我的不是他对感情的专一,而是对内心构筑的华丽未来的执着。我认为,感情只是在他表浅的意识中,或是故事表面文字上,象征性的符号;但被象征的那个意识底下真正的向往,不是感情本身,而是浮华的个人成就,或能够说是当代浮泛的美国梦。单方面的感情之因此令人感动,是正因爱得纯粹、深切,但另一方却不为所动,或是有苦衷无法相守。在Gatsby的故事里并非如此。

  是一个声色犬马光怪陆离的世界,电影倾其所能的达到了这种视觉效果上的震撼。而这样一个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随着盖茨比的死去,而迅速凋零,那种凄凉跟之前的繁荣景象相比,让人心有戚戚焉。作为小说和电影观者的我,尚且如此,剧中的达洛威有何等感受,便可想而知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4

  有人说这是一出悲剧,可悲的是盖茨比倾情付出却一无所获,我却说不如说这是一出人生的荒唐剧。因为所谓悲剧,是将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人看,而盖茨比之前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并不美好,而只是一个美好的幻象,这个幻象破灭了,带给我们的,是虚空还是领悟,在于我们自己。

  之所以会说是美好的幻象,是因为其中包含有美好的种子,那就是盖茨比那颗纯粹而坚忍的心,他内心的渴望并没有错,渴望触及苍穹、触及永恒的光辉,只是,他把这种渴望附着在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上层社会的女子身上,便造成了他的覆灭的必然性。黛西并非不美,然而她的美并非盖茨比所想象的那样永恒坚韧、无坚不摧,换言之,黛西并非盖茨比想象中的黛西,他根本就不了解她。所以,这与其说是盖茨比与黛西的故事,不如说是盖茨比自己的故事,他自导自演,憧憬、畅往、惶恐、紧张、靠近、迷失、失落、徒劳挣扎,最后带着自我催眠的信念跌入永恒。

  所以,我倒觉得,盖茨比死在那一刻,既是命运的眷顾,也是命运的嘲讽,试想一下,假如他没死,他将如何面对真相,如何面对失落园里往后的时光?既然他有生之年无法面对了,便把这样的任务留给了达洛威,也留给了我们。

  的确,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时,都是带着上帝之光来的,“上帝的儿子”,正如盖茨比所抱持的信念,只是,很多人太早的忘了这一点,而盖茨比把它坚持到了最后。所以,盖茨比的牺牲其实是有意识的,“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所以,即使他在最后摊牌的那一天,他已经看到黛西的部分真实,“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书中),仍然决然的走向那个漩涡的中心。尚且不论盖茨比是否正确的理解了上帝给他的使命,他的确用自己的灭亡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将永恒的渴望寄托于某个影像,只能被自己的影像扼杀。上层社会的女人如是,地位名誉亦如是。

  接下来,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样的幻象滋生的温床,我们就会发现,那是自卑,是无法用金钱和繁荣掩饰的自卑。而他的自卑来自于他无法接受自己出身贫寒这样一个事实,因为不接受,他寻找一切机会靠近上流社会,黛西便凑巧成为了他这样的追寻的聚合物。因为不接受出身这个事实,他更无法接受黛西的失去,那对他而言,便意味着上帝之光的失落。不接受这样的失落,他便不择手段的积累靠近黛西的敲门砖——金钱,然而,这个过程中他又一次给自卑留下了缺口——赚钱的手段,这是所谓真正的上流社会所鄙视的,那一刻,腰缠万贯的盖茨比不堪一击。盖茨比与其说是被汤姆击垮的,不如说是被自己的自卑击垮的,汤姆只是适时的利用了这一点。

  所以,出身贫寒,并不足以变成我们自卑的理由,而不接受这样的出身才是。同样是出身贫寒,富兰克林不曾以这样的出身为耻,反而以自己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为荣;林肯也不曾抱怨自己衣不蔽体的困苦经历,反而练就了自己独特的幽默和谦逊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如是,家庭不睦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不接受父母才是;身材矮小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不接受自己的身体才是;曾经出丑不是我们演讲恐惧的理由,不接受出丑的自己才是......

  摆脱世俗的偏见,冲破自卑的藩篱,并不是靠追到某某某,成为某某某,或住进某某别墅而达到的,在于我们内心是否接受这样的自己,而不是带着别人给你的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一切,和周遭的一切。这,才是真正永恒的自由!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5

  盖茨比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但他不甘命运的安排,独自流浪,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富翁,学会了怎么做绅士,继承了富翁的部分财产,但很快被富翁的孩子骗光。他去部队服役,成了年轻的军官,他英俊潇洒,在去参加一个舞会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儿。

  他去前线打仗,女孩儿一直等他,战争结束,但他还是杳无音讯。女孩儿跟一个花心的富豪定了婚,结婚之前收到了他的信,他之所以没有及时来找女孩儿是想自己要有一番成就再回来,女孩儿痛哭着要悔婚,但也无能无力,最后嫁给了花心的富豪。

  几年以后,盖茨比出现在了女孩儿家旁边的豪宅里,他是那里的主人,夜夜举办豪华晚会,希望女孩儿能去,但人们却见不到盖茨比,他成了一个问号。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盖茨比毫不爱惜这些东西,他只等着他的爱人出现,这一切都是为她而准备。后来盖茨比知道电影中的我是女孩儿的表亲,于是让我带女孩儿来喝茶,他们见面了。

  他们想离开这里,去曾经相识的地方,女孩儿终于还是留恋自己的丈夫,就在他们大家争执以后,女孩儿与盖茨比驾车回豪宅时,车祸撞死了女孩儿丈夫的情妇。

  盖茨比跟我道出了实情,当时是女孩儿在开车,女孩儿丈夫的情妇突然冲出来导致了车祸,但盖茨比说,一定不要让别人知道是女孩儿开的车。女孩儿的丈夫告诉被撞死去的那个女人的丈夫,说是盖茨比开车撞的,那个女人的丈夫怀疑盖茨比就是那个勾引妻子的人,于是带着枪去了盖茨比的豪宅。

  盖茨比等着女孩儿与他一起离开的电话,铃声响起,仆人接起电话,他很开心,此时却被那个被撞死去的女人的丈夫开枪打死,那个丈夫然后自尽。但是电话并不是那个女孩儿打来的,而是电影中我因担心盖茨比打过去的。

  更残忍的结局是,盖茨比被诬蔑为撞死自己的情妇,而被其丈夫杀死。没有一个人来参加他的葬礼,那个女孩儿连一束花也没有送来,一家人就离开了那个地方。值得安慰的是,盖茨比并没有看到这个丑陋的结局,他的心里依然是充满着美好,乐观的对待着一切,就那样离开了世界。

  他的爱经历了磨难而活下来,被打磨的更加纯真,而那个金钱至上的年代,让人性变的异常复杂。他虽做着不正当的生意,在禁酒期间,跟随别人暗地做买卖酒的生意,因此变得富有,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爱,他也从不爱这一切的金钱,一切都是为爱人准备的。电影中的我夸奖他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他死后只有我守着他。后来,把他的一切写了下来。

  一个从贫穷到富有的人,外表的一切都在改变,但他内心最质朴的爱没有变,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6

  看电影是在看了原著大约两年以后。朋友特意买了3D的票。电影的结构和书完全一样,前面繁复,后面质朴,前面热闹,后面冷寂,一模一样。也许是为了制造3D效果,导演还特意加入了很多急推急拉的大全景,摇来晃去,让人眼晕。走出电影院,有点小失落,盖茨比,你真是病的不轻啊。

  书评影评人士说,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抨击了虚伪腐朽的贵族们。似乎盖茨比的悲剧应该归到那些姥爷小姐们的伪善上,可我觉得他的悲剧完全是自己造成的,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了结过去,也不能面对现实。黛西的老公的确借刀杀死了他,可盖茨比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被爱灼伤。伤他的人不是黛西,是他自己。情窦初开的盖茨比爱上了富家小姐,可得不到黛西父母的认可,借着他在战场上生死未卜,黛西嫁给了富有的汤姆。从此,这个未了的心结成了盖茨比永远的伤疤。他发了大财,改名换姓潜伏到黛西家附近,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天天搞party,就为了吸引黛西的注意。两个人重逢后,爱火复燃,他固执地要把以前的一切改变,要黛西离开汤姆嫁给自己。就在纷争中,黛西驾车压死了人,他背了黑锅,被被害人(汤姆的情妇)的老公杀死,而黛西和汤姆却度假逃开了。瞧瞧,未了的心结有多大的力量啊。它激励着盖茨比赚足了钱,爬到上流社会。聪明的盖茨比却也因此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沉迷于过去,不肯接受黛西已离他而去的现实,他觉得她嫁给别人是逼不得已,他觉得只要他出现,她就会不顾一切随他而去。他觉得他可以改变过去,让未了的心愿回溯重新过一遍。他觉得只要他想,一切可以重新来过,心想事成。可是,盖茨比呀,一个女人放弃你,可以有N个理由,可这些理由汇成一个,就是她不够爱你;盖茨比呀,你觉得你还是过去的盖茨比,可黛西早已不是过去的黛西,如果她是,也是一个选择离开你的女人;盖茨比呀,过去的已经过去,那的确让你痛不欲生,可你必须接受它,告诉自己“黛西结婚太让我难过了,我好爱她,我更得好好爱自己。”

  电影里有个细节很有趣,盖茨比一直固执的让黛西亲口告诉汤姆,“你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他,你爱的人一直是我。”黛西说不出来,因为那显然违背她的意愿。盖茨比如此固执是因为他一直活在这句话的幻境里,这句话支撑着他出人头地,支撑着他来到她身边,支撑着他做这一切。他必须得到黛西的同样认可,如果黛西否认,那么他这五年做的一切都是零。这种否定是盖茨比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没有及时放下未了的心结,活在过去,对当下的现实视而不见。不是只有盖茨比才犯这样的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结,难忘初恋情人就是最典型的了。白头发一大把了无法释怀十几岁的那个她,天南海北再相聚,激情澎湃想再续前缘,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二十年前她青翠欲滴,娇羞美好一个花骨朵,现在呢,事故俗气衰老一朵干花。他也一样,大腹便便,张口闭口官难升钱难赚老婆不听话。就算俩人还能看对眼,还不是你有你的过去,我有我的经历,从对方眼里又一次印证了几十年的蹉跎,一切如浮云,毫无把握。

  电影在尼克和心理咨询师的对话里开篇,尼克把消沉抑郁诉诸笔端,写成了一本书《盖茨比》,他在扉页上郑重其事的写上了“The great ”(了不起的)。原著里没有这个安排。导演为什么设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角色?我想,也许是提醒大家,相比尼克,盖茨比更应该去看心理医生。“The grea”也可以翻译成“病的不轻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7

  与熊掌不可兼得,正如爱情与面包难以两全。

  如今,在这个物质、欲望冲刺的年代,“有情饮水饱”这样的感情还有多少人追随?

  而盖茨比,却是这样一个对于爱情过于美丽化,梦想化的男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以尼克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了富翁盖茨比,为了换回年轻时错过的爱情,最终成为自己构筑的理想爱情的牺牲品的悲剧。而自己昔日的女神,早已在这个沾满诱惑的现实中变成了一个贪婪的妇人,她只是把自己与盖茨比之间再次的重逢,把他俩的感情当成物欲之外的一种刺激。最终,盖茨比是可悲的,自己不但成了替罪之羊,还为之送了命,可是自己的女神此时却早已与丈夫在欧洲旅行的路上。盖茨比的不了情终于有了了结。

  影片中盖茨比的第一次亮相让人印象深刻。在奢华的派对中,正是音乐的高潮时分,盖茨比右手端着高脚酒杯,脸上是“一辈子也罕见的笑容”,背后是漫天灿烂的烟火。镜头里的莱昂纳多用实际表演证明即使自己不再年少,但依然很帅,并且自己更加有能力了。这也为整个电影中盖茨比的人物塑造了一个特定的形象,也为后面盖茨比的悲剧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清楚的记得,盖茨比在大雨中淋了一圈,气喘吁吁地假装刚刚到,5年的情思,终此一见。与黛茜坐在一起,窃窃私语,眼睛里满满的都是爱意,完全不理周围的情况的这个桥段。其实,看完电影或许有人会质疑,盖茨比究竟是爱黛西,还是爱着那段记忆。可是,这个细节多少打破了些质疑,盖茨比还爱着黛西,瞬间大家又再一次相信爱情了。

  故事最后原先游乐园般的豪宅在影片末尾空无一人,一片萧条,巨大的水晶灯摔在地上。泛暗的花簇拥着棺材里的盖茨比。除了尼克,没有人出席葬礼。盖茨比最终直到死也没有发现黛西脸上嘲弄的微笑。这对于盖茨比来说,或许是好的。因为到死他只是还能对于自己的女神,对于自己一直挽留的爱情,抱有一点点的欣慰。这里或许也是导演对于盖茨比最后的同情与安慰。

  本片导演巴兹鲁赫曼,当年的作品红磨坊广受赞誉,本片同样也极具导演风格。场面奢华,视觉效果华丽,复古考究的服装,无数的焰火,香槟和疯狂的派对真实的还原出当时繁华精致的“爵士年代”。但是影片中采用的现代电子乐惹人争议,有人表示与当时的时代不符合,可以算是一场视听盛宴。

  电影看完,我们又一次回到最初那个问题:“有情饮水饱”这样执着的爱情现在还又多少人追随?现实的残酷,物欲的冲刺,使得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黛西。黛西影射地或许就是现如今这个社会上部分已经被纸醉金迷冲晕了头的人。还记得那年流行的那句话“宁愿在宝马车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我们且不管这是否是电视娱乐效果,但是这句话着实点出了这个社会的一些诟病。也不得不承认时下的一些年轻人,确实有着逃避生活中的困苦,想一步登天的想法。

  而“有情饮水饱”这个命题,或许说的深些便是追求精神还是追求物质的满足。眼观当下,我们必须承认需要物质,但是没有精神的追求就如同一滩腐肉,慢慢溃烂。或许,更多人都将会是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黯然回到故乡,追究属于自己的简单平淡的生活。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8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电影也是一门艺术,它的存在,让我们既能从中看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又能体验到生活中所没有的美、纯真和极致的悲伤。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凄美的爱情、冷漠的人性、悲剧的结尾,触发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

  电影的主人公盖茨比,虽出身贫穷家庭,却怀揣伟大的梦想——想要成为一名出人头地的大人物。当他历尽艰险,荣归故里时,才发现自己曾经爱过的姑娘黛西已经嫁作他人妇,他依然不甘心,买了一套豪宅,与昔日恋人的别墅隔海相望;他特意安排再次相见,想让时光倒流,重温旧梦……可是,事与愿违,他不但没有重温旧梦,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电影最终以悲剧收场。

  看电影的前半部分时,对男主并无太多好感,他的身世成谜,随着情节的推进,他的身世被一点点的揭露出来:他编织的所谓出身富家子弟、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谎言,是为了改变出身贫寒的事实,而他的成功也难掩他的出身,难掩他骨子里透露出的自卑;他设计的与昔日恋人重新相见,也容易被理解为老司机的感情套路,不过是为了圆当初的一个梦——证明自己曾经爱过。

  可是,当情节继续深入时,对男主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真真体会到他的“了不起”——对爱情的执着、纯情和浪漫。对于盖茨比来说,即使走过千山万水,依然“除却巫山不是云”;而对于黛西来说,已“时过境迁”了——为人妻、为人母,即使再相见那一刻,有心动的感觉,也由于各种无奈而选择了继续现有的生活,她的无奈可以理解;可是,当盖茨比替她顶罪并最终被杀死之后,她竟然未出席她的葬礼,却令人寒心……盖茨比家曾经无比热闹的聚会、喧嚣的场景,也无法掩盖他的葬礼上,只有尼克一个朋友在场时人性的冷漠。影片接近尾声时,他静静地躺在棺材里的场景,将人性的冷漠刻画到了极点——曾经的万贯财富,曾经所谓的朋友,不过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生命的逝去而烟消云散,最后留下的,仅是满地的悲伤和无尽的凄凉……这时,才体会到尼克初见盖茨比时他对盖茨比的感受,“这种微笑是极为罕见的微笑,带有一种令人极为放心的感觉,也许你一辈子只能碰上四五次;一瞬间这种微笑面对着,或者似乎面对着整个永恒的世界,然而一瞬间,它凝聚到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偏爱。”

  影片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叙述故事,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喧嚣年代”,有钱人消费无度,拿金钱铺垫生活,这在影片中也表现得极为明显;而当时人的精神生活极为空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酷无情、薄如蝉翼。这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之后,我们人生的终极意义在哪里?当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精神生活又该如何满足?我们所理解的爱、同理心以及同情心的未来是否在遭受着威胁,“这些品质到底是强项还是弱点?人类的良知到底是进化中伟大的一步,还是它只不过是个可以被挖掘之后利用的破绽?”这些问题,我们也许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从电影中找到答案,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我们探索树林,在林间作白日梦,我们一起发现了宇宙的一些小秘密,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重新相信爱情,我们在人性的善良中重新看到了希望,我们见证了光明与黑暗永恒的斗争”!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巴兹·鲁赫曼执导的爱情剧情片。是一部根据小说改变的故事,而原作作为一部影响了一个世纪的小说,自然得到了广泛好评和推荐。我曾看过这部影片两次,两次却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看后充满了困惑,第二次却收获了一种感伤和一份思考。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以叙事人尼克的视角讲述的关于盖茨比的故事。尼克从中西部故乡来到纽约,在他住所旁边正是本片主人公盖茨比的豪华宅第。这里每晚都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尼克和盖茨比相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内心深处有一段不了之情。年轻时的盖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个少校军官。他爱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对他也情有所钟。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盖茨比被调往欧洲。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转而与一个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了婚。黛茜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汤姆另有情妇。物欲的满足并不能填补黛茜精神上的空虚。盖茨比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内心,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几年以后,盖茨比终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厦。盖茨比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

  尼克为盖茨比的痴情所感动,便去向黛西转达盖茨比的心意。黛茜在与盖茨比相会中重拾了曾经的爱意。盖茨比以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结局。然而黛茜早已不是旧日的黛茜。黛茜不过将她俩的暖昧关系,当做一种刺激。尼克终于有所察觉,但为时已晚。一次黛茜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偏偏轧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茜,承担了开车责任,但黛茜已打定主意抛弃盖茨比。在汤姆的挑拨下,致使其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盖茨比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人们在为盖茨比举行葬礼,黛茜和她丈夫此时却早已在欧洲旅行的路上。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于是回到故乡。

  第一次看完时的我,从开始就对这个故事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兴趣,甚至无法理解故事究竟在讲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当看完一遍后也不过是把它当做一部普通的爱情故事。

  在当我了解了背景后,我再次将这在我看来无味的故事再次翻出来。便会有了新的思考。这也让我陷入了对这部影片的喜爱。

  这部影片展示了“美国梦”最后的破碎。盖茨比,一个逐梦者,一个成功者,最后却会落下如此悲惨的结局。这同时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悲剧。“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便能在美国获得更好生活的信仰,人们因此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敢迈向富裕。可美国资本主义的现实却让这一模式变得虚假。因为社会是不公平的。

  盖茨比从小要求自己,按照美国梦的模式奋斗,可是现实的无奈,让他不得不为了财富和黛西让自己改变。盖茨比做的一切,只为了得到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爱。这同时又展现了美国梦背后的又一悲哀,爱情的落寞。

  盖茨比深深爱着的黛西,却在自己临死前都没有得到她的电话。盖茨比痴迷于黛西,黛西却沉迷于金钱。黛西和他的丈夫一样,爱金钱更爱自己。而在这个以他们为代表下的社会,盖茨比却是受害者。

  整个故事下来,会让人沉默,让人思索。这部影片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一个人要有梦想,要愿意为之奋斗,但是在奋斗的路上你必须做到不忘初心,因为这个社会有太多的纸醉金迷会诱惑你堕入深渊。在你奋斗的道路上你会遇到许多朋友,有的是真心相付,有的却是虚情假意。学会与那些不同面孔的朋友相处将是很重要的一步;在你奋斗的道路上你也会遇到爱情,人们面对爱情往往会被冲昏头脑,就好像盖茨比被那一束绿光所束缚,最后酿成自己人生的悲剧,他的爱太过理想化,而黛西又太过现实,所以面对爱情,总要理智一点;在你奋斗的道路上你还会遇到金钱,你无法摆脱这现实的铜臭,但金钱终究只是空纸一张,精神与情感才是一个人内心真正需要的。只有你保持自身,不被这物欲所奴役,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是光明的。

  这部片子给我们那些浮华的生活与现实的残酷但又在这之中给予人们希望,让我们明白过去的已是记忆,只有迈步向前才能拥抱明天。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0

  那个早晨,华尔街像往常一样,依然是那么繁忙。盖茨比还在等一个电话,那个他相信一定会到来的电话,一个来自黛西的电话。他纵身跳入泳池,墙上的黑影手里拿着枪,黛西犹豫了好久,终于走过去拿起了电话。他从水里上来,电话铃响了,那双看似平静而无比深邃的眼睛立刻闪起了光亮。盖茨比向眼前自己的城堡望过去,有一点绿色的光在闪烁,好像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很快,或许那就是他和黛西的家。枪声,也响了,盖茨比眼里的光变得越来越犀利。黛西。当他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那犀利里是满含温柔的。终于,所有的温柔都和他一起沉入了水底

  黛西终究放下了电话,焦急的卡拉韦拿着电话疯狂地问发生了什么。

  盖茨比的一切都是了不起的,他被人们传颂赞扬的身世和经历,他对未来笃定美好的想象或幻想,以及他与黛西了不起的爱情。更确切地说,是他对黛西了不起的爱情。而平平常常的我却在想,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了不起的爱情?

  首先,盖茨比不喜欢自己的亲人,也没有什么真心的朋友。他对自己的家世感到羞愧,于是一个人远离故土出去闯荡。看上去,盖茨比先生处处受人尊敬与景仰,但在他的葬礼上,却只有卡拉韦一个人送他走。恰恰是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人,往往就会对爱情无比重视,亲情与友情的妥协会让爱情变得更加强大。盖茨比爱上黛西,她便成为他全部精神的寄托。那种爱是爱,是依赖,是崇拜,就像《何所冬暖,何所夏凉》里寄人篱下的席郗辰对安桀的爱。

  就在那个晚上,我才发现,杰伊特别善于给自己创造希望,这种天赋我在别人身上是看不到的,也许这样的天赋我再也见不到了。盖茨比善于幻想,幻想美好的未来,未来里面当然包含了爱情。所以,他以为黛西收到自己的信时他俩就已经在一起了,他以为黛西从来没有爱过布坎南先生,并且让黛西自己亲口承认。因为盖茨比相信未来,相信纯粹的爱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会对爱情充满希望。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巨大的压力,那么爱情于他而言,也不会那么可靠。

  当然,黛西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孩。黛西布坎南,金子般的姑娘,一种令人喘不上来气的热情从她身上涌出,一种希望不会有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愿意如此想要见上一面。

  盖茨比相信绿光,相信久违的希望。希望正在离我们远去,但这不重要。明天我们将奔跑得更快,将我们的双臂伸得更远。终有一日,我们继续奋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断地推回,直到回到,往昔岁月。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1

  初读,并没有什么印象,但后来在网上看过了同名电影后,我被影片中巨大的繁华所震撼,也明白了更多。

  盖茨比在他自己的个人地位上升之时,还试图去保有旧时的梦想。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爱情与荣华富贵都距他很远。他首先获得了爱情,于是爱情成为了他追求荣华富贵的动力。这二者不可分割地被结合在了一起。盖茨比把爱情看成自我成就的一部分,是一种对过去的忠诚。他对自我经历的半隐半现的介绍,反映了他陷于上流社会中的自卑感以及对自我骄傲的坚持的矛盾中。他在处理商业、政治事务时的心狠手辣,使他在上流社会中背负恶名。

  平民和贵族对盖茨比的成就都有着矛盾心理:平民一边羡慕盖茨比的富有,一边咒骂他为富不仁;贵族一边想利用他的广泛人脉,一边对他的来历不明抱以怀疑和冷漠。这,使得盖茨比在社会中无处容身,他无法真正融入到贵族的交际圈里,又背离了他自己的出身。盖茨比在这种两难的局面中表现了非常坚韧的品格,简而言之,在任何初衷上都勇往直接。

  综上所述,一个人过于追求自我能力,便会最终脱离社会的承认。于他自身,一方面追求拥有社会地位,被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因此满足;从社会层面而言,一方面赞赏荣华富贵的人,另一方面又对不守规矩的人施以狠手。如若一个人既拥有超出他出身的荣华富贵,又始终不肯停步,那么他会感到永恒的孤独和悲伤,而最终在社会漠然的眼神中趋于毁灭。此时,人的唯一动力便只好由他自己来创造,而非来自于上天或是他人的恩赐、施舍。盖茨比企图抓住黛西,但黛西抛弃了他,而他也不愿抛弃他自己。由此,盖茨比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阶层矛盾的牺牲者,然而他死前的心,却是一颗与永恒极为相近的心。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2

  “我们努力向前,乘舟逆流而上,不停地被浪潮,推向远方”。

  盖茨比是一个矛盾体,他有野心和梦想,却因为一个虚幻的梦和单纯的痴情,导致梦想被无情摧毁,死便成了他最好的归宿。

  人生如梦,灿烂在那一瞬之后燃尽,梦醒才知人性丑恶,而盖茨比是最单纯热情的做梦者,他一梦不醒,到死他都满怀信心的期待着“她会来电话的…”

  整部影片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举行盖茨比的葬礼后尼克的那段独白。那些接受过盖茨比馈赠的上层人士,一个人都没有来看过他,就连黛西也没有送上一枝花。盖茨比的一生是幸运又悲剧的,他传奇的一生落幕,只有尼克为他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或许,得一挚友,是他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如同他的笑容一样。或许,他在死亡的那一刻也是开心的,因为他的黛西终于打来了电话。

  这样也好,他信奉的那盏绿灯,信仰的爱情,深深刻在他的心里,他至死都不知道黛西是一个根本不值得他爱的人。

  他是最值得敬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我读小说时只觉得一片衣香鬓影,但情节推进和人物的来龙去脉记不清了。感谢电影从叙述者的角度让我了解到全貌。

  故事发生在“黄金年代”,盖茨比是美国梦的代表——凭一己之力和幸运,用了积极冒险的手腕发家致富。甚至思想里还有几分纯真。是的,如果说那个时代欧洲人的思想陈腐而世故,美国人简直就是婴儿。在王尔德的《无足轻重的女人》和毛姆的《贵族夫人的梦》里,美国女孩都是格外单纯的。盖茨比在战场浴血和商海拼搏之后仍然天真得格格不入,让人从言辞和衣着上一眼看穿。但汤姆和黛西也是美国人啊,他们却以俯视的角度看待暴发户盖茨比,这种感觉……真是现实!毛姆的《刀锋》里,拉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他并没有因为智慧看不起人;格雷是勤勤恳恳的上班族,也有美国价值观里推崇的幸福家庭,他也没有看不起人。反而是《盖茨比》里一无是处的汤姆·布坎南看不起比他能干、比他富有、比他深情的盖茨比,这世道!

  盖茨比的单纯还体现在他的精神竟然寄托在一个具体的别人。其实他对自己是有要求也有规划的。包括他给自己加的传奇人设也看得出他对自己的期待。但他的梦想竟然是黛西,一个花瓶。当然我无意谴责黛西,那个时代的女人基本都依附男人,社会地位不独立,也没法有更好的精神寄托。而男人如汤姆自然各种花天酒地。黛西虽然爱盖茨比,但毕竟也有自身的软弱,又怎能当他的精神支柱呢?何况那种社会本来就是把女人往软弱方向培养啊。盖茨比都到这个地位了,还不知道人应该依靠自己、爱自己吗?爱,以及精神寄托这种事,如果双方都自强自立而团结协作,如《刀锋》里的伊莎贝儿与格雷,确实1+1>2;但是如果任意一方软弱或者背叛,则伤害更深,如盖茨比,如黛西。

  这电影的服装布景都特别美。小李的表演真好,把前面的神秘,后面的痴情都表现出来了。黛西非常可爱,酒窝的一点痣非常迷人。她有柔弱的美,很适合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但纸醉金迷的时代不适合人,不适合任何有一点精神追求的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4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他多次入选美国学生课本读物,成为了美国家庭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而这本书也是多次被改编翻拍成电影。而这次我想说的便是最近的这个版本。

  故事是从一个穷小子尼克的口述开始的。尼克本是一名作家,但是由于抵挡不住美国当时社会的诱惑,而毅然的投入商潮,成为了一名证券所的职员。而故事发生的年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用电影中尼克的话来说,那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时代,那个时代挣钱易如喝水吃饭,股票高涨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人们每天都在挥霍金钱,夜晚会参加各种派对,唱歌,跳舞,吃饭,他们的道德慢慢的丧失到没有底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纸醉金迷的味道,人们更多的喜欢称那个时代为“爵士时代”。

  影片主要讲述了尼克认识盖茨比的过程,并且见证了他的爱情,以及黛西的背叛,他对这个社会的失望与冷漠的过程。在我看来,我不得不承认导演对于整个影片的气氛的把握非常到位,我从一开始便闻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一种浮华的浮躁感随时表露无疑。盖茨比对我来说却是这个大时代下的一个不普通的人,不是因为他多有钱,而是因为在这个浮华的时代,他依然保存着对爱的向往与执着,他相信他爱的人过了那么多年依然会爱他。他每天都望着海对岸的那盏忽闪忽闪的绿灯,因为那盏灯的地方住着她,那便是他对所有爱的向往和希望。他执着的为了她每天晚上都会办各种奢华的派对,他以为终有一天她也会来到派对,和他继续前缘。关于盖茨比,他在尼克家里希望与黛西产生偶遇的安排,他表现的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一会儿跑出去淋雨,一会儿又不安与紧张,这与在那个时代习惯各种酒场寻欢场合的人相比,他是多么的独特啊。当他重新遇上黛西,并与她相爱时,他依然天真的认为黛西还是爱他的,想与他在一起,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相恋。可惜黛西已经变了,她已经被这个浮华的社会所改变,变得更加物质,变得喜欢玩弄感情,她把与盖茨比之间的爱当做一场游戏,而这场游戏最终以盖茨比的死亡而告终。

  其实这个电影给我的震撼不是很大,但是这种悲剧性的结尾却让我意犹未尽,我在想,其实电影的结尾给了盖茨比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因为他没有接到那个电话,他可以认为那个电话是黛西打给他的,如果他接到了是尼克,那么他的爱情便真的荡然无存了,现在最起码还是有一点美好的想象。

  电影尾声,盖茨比被枪杀,那些曾经来到他豪宅的那些名媛名流在最后的了无踪影,甚至尼克恳求他们来参加葬礼,也是了无音讯,而黛西,那个盖茨比爱情的美好幻想,更是与汤姆旅行逃之夭夭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啊。偌大的豪宅,最后剩下的只是尘土,落叶和那曾经辉煌的记忆和那段看似美好的爱情。而盖茨比,最后剩下的也只有尼克这一个朋友和尼克为他写的那本“了不起的盖茨比”。

  最后要提一下,看本片之后,一定要去听听JAY Z为本电影量身定做的原声大碟,你从碟后的歌单看出,这哪是电影原声带啊,这简直就是一张欧美顶尖流行歌手的合集啊,绝对会让人爱不释手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5

  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影片场面奢华富丽,色彩绚烂,导演巴兹鲁赫曼继续沿用其擅长的"红磨坊"风格,借助3D科技把那个时代纸醉金迷纵情声色的一面表现到极致。读过原着后观影,犹如锦上添花,随着一幕又一幕美妙绝伦的场景纷呈而至时,不由感叹起自己阅读时的想象力是有多局促迫仄来,这无疑就是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里一直追忆并痴想回到的那个最美好的旧时光!本来很想在刚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后第一时间写一些感受。可是昨晚电脑开了很久,纷繁的思绪却始终难以变为成型的文字。

  看得出,导演试图通过他自己的理解极力为观众还原一个最贴近原着的诠释,书中各种象徵元素也被具象地演绎出来,一一顾及到。不过电影毕竟是视听艺术,它的表现手法远不及文字描述那么细腻深刻,有时甚至反而会被其太过呈现出的华彩盛况的表象所拖累,让观者浮于感官满足而忽略了华表下所蕴含的本意。这部电影的症结也在于此,如若没读过原着,很容易被误导以为影片只谈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奢侈爱恋,而盖茨比的“了不起”仅仅因于他对一段感情彻头至尾的忠贞。

  抛开影片的社会意义不谈,脑海中一直在想盖茨比为什么会成为尼克心中的传说,想了半天我也只能把它归结为盖茨比有着偏执的精神寄托,为此不断努力,并能抓住机遇取得自己想要的阶段性成果。那束海湾彼岸的绿光,引领着盖茨比一次次地不断向前,一次次把手臂伸得更长,把爱情融入到梦想,一步步膨胀为一个完美的欲望。

  盖茨比是真的爱黛西吗?我想是的。因为爱所以想要给黛西一个最完美的“有色帝国”,要黛西勇敢地离婚,和他一起在自己的帝国里受人敬仰。黛西是真的爱盖茨比吗?我却不能肯定。就像影片后期她说自己既爱盖茨比又爱自己的老公那样,也许这个女人更多的是爱上一种快乐单纯而没有压力的生活期望。如果不是她的老公出去找情妇,我想黛西也不会再有婚后去爱盖茨比的冲动和勇气。在现实静好或能规避压力的情况下,具有阶级差异性的黛西是不会选择一个单纯偏执的傻子。

  时下很流行“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这句话,盖茨比生活的'那个喧嚣年代里也一样充斥过类似的声音和态度。有不少附和者,我也时而追随,可细细想来,忘了过去,不见未来,盲目于朝夕,这无疑是一种没有信仰的逃避。而书中的盖茨比,内心始终有一道希望的绿光,他一路披荆斩棘不改初心,他是敢于追求梦想的勇者,他确是“了不起”。

  在现实的生活里,老焦说我现在平静地像一潭死水,挺好的。也许有天再看到皓月当空,我也只能再联想到烧饼。生活在将人的矫情消失殆尽。从年少轻狂时,不相信间接经验的道听途说,总要让自己去经历,要在过程感中偏执地去寻找例外。但其实,我们都是生活的模仿者,你所经历的事情在历史长河或者浩淼宇宙里,总能找到相类似的片段。只不过人这辈子生活的圈子有限,看不到而已。

  老实说,这半年里,生活中的起起伏伏算是经历得比之前要多。要谢谢好朋友们的不断支持和慰藉。玮的回国相聚,让我在8月底的夏末多少有了点怀旧的感觉。恍惚间,十三年就这样从我们指尖滑落。这期间的欢笑与泪水、流转更迭的人和物,在醉眼朦胧的感叹里,时而清晰可见、时而空如荒野。人生中很多的荒唐事都是和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们经历的,因为当时投入的是最真的情感,所以会像沟壑一般隐匿在我们心底的角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我说自己现在要理性地生活,玮说他现在要任性地生活。我不禁莞尔,环境的不同让人对未来有了不同的期望。至于能否按真的期望走下去,还是要看机缘巧合。

  好吧,写到最后,内心还是明白自己没有完全到百毒不侵的程度。虽然面目麻木,但内心还是有座沉寂的活火山。在未来某些未知的时间节点,依旧奋不顾身地爆发,变成别人眼中的一场戏剧。生活中,本性难移,唯心主义者终究是感性的傻子,那到不妨去修炼成一个受人敬仰的、了不起的傻子。

  影片虽说未能极尽菲茨杰拉德原着之精髓,有种貌合神离的差异,但仍不失为一部极具观赏性的佳片,尤其是呓语般“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 a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空灵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伴随着流光溢彩的场景袅袅飘转时,再配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笃定深情的眼神,让人心起涟漪深刻难忘。此片毫无悬念具备冲击奥斯卡小金人的实力,看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视觉特效,最佳音效提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非常有内涵的影片,莱昂纳多娴熟的演技为影片加分不少。

  跻身富豪名列却深深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与不安,不断想实现自我价值却因时代所赋予的尊卑之分备感压力的那份纠结,想来只有莱昂纳多能更好地诠释。快乐时真诚无邪的笑容、不安时额前凌乱的头发、激动时脸部颤抖的肌肉、愤怒时夹着血丝如野兽般的双眼、孤独时浮华褪尽的身影、悲伤时晦暗颓败的脸颊……天堂与地狱那一瞬间的幻化,莱昂纳多演绎地出神入化。甚至连在棺中的安详神情都是深刻的,只有这一刻,永远在自我肯定与否定中徘徊的盖茨比才能真正地得到解脱。

  1820年至1920年,是美国发展最快的100年。这期间金融业繁荣发展,资本的快速膨胀带给人们物质欲上的极大冲击,资本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度开始快速提升。这期间,移民大规模发生,新贵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出身权贵的一类奋力抵抗着暴富的一类对资源的侵占,暴富的一类急需获得社会对其身份的认可并渴望争取到更多资源。1920年,纽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盖茨比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作为暴富的一类,他身上承载着所有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重重社会矛盾。名望、财富是盖茨比这个出身卑微的暴富者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最直接、最肤浅的表象,但也迎合了当时社会公认的尊卑价值标准。为此,他把自己吹嘘成一个出身显贵的人,一个战争英雄,毕业于牛津大学,与议员、警察局长等上流人士关系颇深的“纯正贵人”。然而,童年的贫苦、成长的艰辛、打拼的不易让他内心深感不安,在这些内心不安不能得到满足前,他始终无法真正肯定自己。

  电影中让他能极大肯定自己的一个载体,便是他5年前深爱过的大家闺秀黛西小姐。黛西出身很好,漂亮风情,是上流人士的一个绝好“配属”。这种女人的美貌和气质,与物质、身份和地位是绝好的融合。盖茨比太需要这样的人来衬托自己的“高贵地位”了,更何况他爱她。但是盖茨比卑微的身份让他对这份感情极大地不自信。因此,战争结束后,身无分文的他没有立刻去找黛西,而是等到生意做大,富贵之后;即使就住在黛西家门前的湾畔对岸,也没有直接托人捎信给黛西说想见他,而是用一个个奢华的宴会来试图吸引黛西圈子里的人、从而逐步吸引到黛西的注意。并以此散布无数关于他的财富和地位的言论到黛西身处的富人圈中,为日后“平等”地相见做铺垫;

  5年后第一次见黛西,精心布置过的草坪、满屋的鲜花、一尘不染的白西服和额前总是凌乱的头发,无一不显示出盖茨比的不安——不安的不仅仅是对黛西感情的未知,更重要的是,黛西是否能用“平等人”的眼光来看他。因此,在黛西某次浓情蜜意后偶然提出“私奔”这个词后,盖茨比彻底凌乱了。一来是担心他的财富还不足以多到让黛西无法忽视;二来恐惧如果丢弃了财富,他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作为把握黛西、把握地位、把握身份、把握人生的工具。

  对于盖茨比这个出身贫穷卑微的社会底层人士,除了财富之外,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与上流人士来做对等的抵抗,包括身份、地位、名望和女人。然而即使拥有了财富,他所拥有的也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这个本质。因此,盖茨比的人生是不安的、惶恐的、充满虚荣的、纠结的。

  在价值扭曲中迷失的盖茨比,唯一没有迷失的,是对黛西的爱。然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中,黛西是否值得盖茨比去爱并不重要,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并不是探讨爱情,而是关于那个年代的人性与社会冲突。在那样的年代,对于这样的人生,最终穷极一切卑微的人格为富人作嫁,死无所终,或许是他们最最正常的结局。

  盖茨比反抗的,不仅仅是社会现状,还有人性。当盖茨比在影片矛盾最激烈处,大喊出:“是的,我只是在牛津呆了5个月,这不足以说明我是牛津毕业的”,然后怒吼着揪住汤姆的衣领想要揍他的时候,尼克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真想上去拍拍他的背,说‘好样的’!”我甚至在这一刻,认为导演安排的那把凿冰的匕首是时候派上用场了。然而,盖茨比看见了女士们惊恐的表情,立刻松开汤姆,慌忙整理好衣领和头发,强挤出绅士的笑容说:“对不起,我发脾气了。”这一刻,我就知道,盖茨比完蛋了,他注定就是个时代的悲剧。既然那么讨厌社会的不公,却还盲目地用这种不公平的态度和方法去迎合当时既得势力者,盖茨比的结局毫无意外。

  综上所诉,《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虽然讲的是一个男人为心爱的女人拼搏奋斗,并最终殒命的故事,但请不要用看爱情片的眼光去看他。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7

  大概是九月中旬,我和我一朋友去影院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但现在已是十月底,如果说写了所谓的观后感,是不是稍许显得有点太晚了?当然在看完后的没多久,我一个人又在家里看了一遍,所以应该印象还算深刻?演员那方面对我而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已经说明一切,对于他,我只有喜爱之情,除去那部《泰坦尼克》。

  大多数人都是喜好追随大众,以此来获得安全感。我们可以观看,我们可以发出感慨,我们可以做任何事。但是我相信,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的内心比你们远远复杂的多。当然,我从不需要你们的惊叹,我也不想在你们身上证明我有多么的鉴赏能力或人生经历。因为我们除了在这些社交网络上的互相关注之外,没有任何关系。

  我很多时候会想起那些拼命喝酒的日子,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单纯或愚蠢的想为了喝醉而喝醉。在那么一段日子里,我甚至真实的觉得自己一天不喝酒就会浑身难受,度日如年,其实现在这么说着的时候,我似乎也感觉到了一些身体的不听使唤。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参加者,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因为吸引那位姑娘的到来。但我相信,我们喝酒的原因除了愚蠢,总是会有生活的痛苦,和在生活中出现的某位姑娘有关。

  我们把不好的东西一股脑喝进身体里,似乎只要醉了,你就能顺利到达梦幻岛一般。微微睁着早已睁不开的眼睛,除了傻笑便是沉入自己的想象中。我伸手想抓住那盏灯光,好证明自己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接着在愉快的进行中进入梦乡,醒来拖着被酒摧残的身体起床,接着继续这么重复一次。在清醒的时候,其实我能充分认知到一件事情,那便是想象中的东西实在太过美好并充满诱惑力,如果无法拔出,只能越陷越深。

  因此为了能每次都能置身于这画面中,你必须通过喝酒什么的来刺激自己快速到达。到达之后,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我在我构造的梦里非常快乐。那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可关于那些人的那么多无止境的故事都是我们自己在骗自己,这样的真相很残酷,所以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不,我非常清楚这是残酷的,所以我更需要喝酒来替这干瘪的故事润润色。说到这里,盖茨比与《禁闭岛》中的他有什么区别?我和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和我一样的人们,我们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一直在为我们的想象而支付着昂贵的代价。你们以为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所以你们不想改变。你们以为爱情的美好早已到手,所以你们放弃自己。就算你们认为生活太糟糕,所以你们还是就这么等待着。你们以为友情很长,所以你们一直挥霍着。我从不信那么多人是所谓快乐幸福的,我也从不信那么多人具有感知痛苦的能力。

  如果从一开始,我便得到并一直拥有的话,我便不会看到那盏灯光。上帝如果真造出了我们,那诱惑便才是我们的主人。

  现在的我,更乐意投身进更繁华的地方,更喧闹的环境。在电子乐的冲击下,在酒精的蒸发下。长长的黑夜的路上,有无数个我们肩并肩走在一起,说着人生,说着感悟,说着情话。而你,这个是否真正存在的你,伸出手,勾着我,笑着并带诱惑地对我说,你是个奇怪的人,你是个吸引人的人,你和猫真像。其实这话的真假无从考证,就像你是否真的出现在我面前过一样。

  如果真要把梦击碎,那便击碎吧。但请不要把所谓的真正的事实赤裸裸的平铺在我的眼前。因此我需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去马来西亚,去那里喝着朗姆酒也好龙舌兰也罢。我的朋友,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而我却无能为力。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8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已经收藏了原著十年一直没有看,尤其是最近几年几乎没有了看纸质书的习惯,记得最先知道这部作品还是在看时渡边与永泽的对话评价这本书随手翻上一段都妙趣横生,心里一直留存着它的位置,总之还是先看了这部老电影。

  原本应该早点看这部电影的,无奈那时觉得这个女演员不符合我心目中的黛西形象,记得她好似演过。这次看是因为想看小李子是如何演绎盖茨比的念头超过了我对女主的期待,他本人就是钻石男光环加上演技,综合形象虽然不符合原著中那个盖茨比感觉,不过看下来也没让我失望,尤其是他痴迷于自己的梦想的眼神有点像里的他。

  看的时候我也没有太认真看准每一句台词,只依稀觉得导演绝对是把玩电影画面操纵构图和氛围的高手。黛西出场的时候是在一个风吹起白色窗帘的房间,充满她的欢声笑语,盖茨比不断把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丝绸抛给楼下她。这一切的见证人或者说记录者就是尼克,他也是唯一一个真正关怀他的人。

  最唯美的画面就是盖茨比的国王一般的生活场景,电影的画面估量要超过书中的描写。他邀请黛西到海面上修建的一个看台上对着海面打高尔夫。纯粹是为了享受球一去不回的感觉。

  原本他和黛西是恋人,他们约好等他功成名就就回来娶她,然而在这段时间她嫁人了。她没想到盖茨比真的变成一个超级大亨回来。然后两人就策划着私奔。小李子看着她的眼神很关切入迷的感觉,让我也觉得她真的成为了黛西。

  没认真看的部分我是打算用看书来弥补的,不过从电影最后的半小时尼克和盖茨比最后的对话那里,我被深深吸引了。尼克知道黛西不会和他私奔的事实,不过盖茨比沉迷在他的梦想中,听不进他的话,他也没再多说。只是略带伤感的说他要走了,回去工作。

  告辞的时候,他回头对盖茨比说出他第一次当面夸赞的话“你比那些人好太多了!”盖茨比朝他挥了挥手。

  然后尼克在华尔街工作的时候得知盖茨比被闯入者枪杀的消息。黛西都没有来参加葬礼。

  最后尼克的自白,他在记录这段往事的结尾写道“我还记得那天盖茨比向我指出黛西家码头绿光的场景。他经过的漫长的道路才让梦想唾手可得,他相信那盏灯是离我们渐渐远去的美好未来的象征。我们只能逆水行舟,奋力前行,不断被退回来,,最终只能回忆那段光辉岁月。

  尼克看着打出的一叠书稿,封面上,他用钢笔在书名前又加上了the great。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 篇19

  这是一个曾经以为几乎不可能抓不住,未料,它早已因为时间,或者是命运,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之手的梦。

  菲茨杰拉德借用尼克的眼睛,旁观了盖茨比从满怀憧憬地追梦,一步步愈靠愈近,却在快要触到的时候突然间像泡沫一样应枪声而碎的过程。如其书名所述,盖茨比的确是了不起的。他出身卑微,靠欺骗赢得大家小姐的芳心,然后凭着他的努力和敢赌的胆量兑现了他的谎言。即便听到那些每周来他家赴宴的世俗之流肆无忌惮地传播有关他的蜚语,盖茨比也毫不在乎的继续款待他们,而仅仅反驳不相信他曾就读于牛津的怀疑者。他的确不必在意,因为他的财富足以掩瞒不够光鲜的过去。

  然而,了不起的盖茨比似乎注定不是属于这个污浊势力的上层社会的人。不得不说,他很幼稚,幼稚到把别人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地还藏在心里。

  文本中随处可见盖茨比对黛西的一片痴心。但我并不认为他是真的如此迷恋黛西这个人。他不过在潜意识里认定了自己迷恋黛西。在他获得财富之前,“黛西”意味着它曾经被上层社会接纳的“辉煌历史”。这段美好的经历刺激他不择手段去赚钱,奋力跻身上流。他成功的每一步都在为他心中名为黛西的雕塑添砖加瓦。不知不觉地,“黛西”的分量变得巨大,大到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即使在盖茨比扬名立万之后,他也只能习惯性地把这个梦做下去。可以说,在他日复一日的幻想中,“黛西”已被抽象成他所渴望的一切的美好。她是火,她是光,她是他奋斗一生的意义。

  其实毋庸置疑,这个梦早就死去了。只是盖茨比太忠于最后一点零星的希望之火,所以才无暇记起这个现实,继续执著地企图扑向火焰的光明,却不幸地——其实又是注定的,奔赴死亡。

  在这场闹剧中,唯一知晓真相的就是“我”了。尼克本是生活平淡而随性的普通人。意外地,他成了富商邻居最后的“好友”。这件事与他并不相关,他不过是因一点沾亲带故的联系而牵扯进来。尼克充当了一个清醒的旁观者的角色。当主角们纷纷失去了一些东西然后沿截然不同的轨迹开始新的人生,唯独他的轨道固定不变。仿佛一切清零般续着之前的生活走下去,不过是交的新女友又没了,而他依旧不悲不喜地无所谓着。

  或许,尼克是你也是我。无论从性格还是才能上来说都乏善可称。他不是什么搅动大局的角色,而仅仅见证着别人的风起云涌。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循规蹈矩的生活。

  但我总觉得,这样是不够的。

  生命只有一次,就当令它艳如花卉,既限时美丽,就放手追逐一次梦想。哪怕明知是愚蠢的无所济事的扑火,至少好过一辈子像工蚁般重复周遭其他人的动作:于己,找不出记忆可回望;于他人,亦无存在感可言,就像从来没活过一样。

  盖茨比每晚在岸边望见的点点灯火给他坚持的力量,他眼里容不下其他的光亮,只知道奋力振羽飞向对岸。可惜,盖茨比这种沉重的感情不是追求世俗爱情和欢愉的黛西所能承受和理解的。起初,她以为找回了从前众星捧月的青春韶华,欢快地沉浸在盖茨比的爱中。但是,在汤姆和盖茨比二人的严加追问下,黛西重又变得摇摆不定。她可能爱过他们两个,又或许谁都没爱过。她只想享受被宠爱的浪漫,不愿承担任何责任和麻烦,也不想做令人头疼的选择。她的世界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就算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又间接害盖茨比命丧枪下,她也终究没有站出来说出真相。黛西未必是个小人,但一味逃避的行为证明,她是一个自私的“懦夫”。可凡人谁又不是如此呢?只识目前寸光,在对价格的权衡比较中蹉跎一生,就此失去价值。

  作者在开头就为这部小说做了总结:“盖茨比本人到头来倒是无可厚非的,使我对人们短暂的悲哀和片刻的欢欣暂时丧失兴趣的,却是那些吞噬盖茨比心灵的东西,是在他的幻梦消逝后跟踪而来的恶浊的灰尘。”盖茨比是悲哀的。不是因为他的梦的破碎,是因为作者所说的那些“恶浊的灰尘”。他的豪宅始终那么热闹,却又始终是空虚的。人们彻夜歌舞喧哗,但并不认识坐在角落的主人盖茨比。尽管他身边从来不缺不请自来的客人,可他又实实在在是孑然一身。连他的同伙也想尽办法推辞不去他的葬礼,难怪那个睡在图书馆的怪人亦会感到诧异。盖茨比结交甚广,却没有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爱他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不会在意这些。他忙碌一生的所得向黛西炫耀过,他心中的光芒磅礴地迸发过。最后在他失望地苦等黛西不得时丧命,倒也避免了彻底的绝望。这样也就够了。在我看来,盖茨比在失败的结局下或许已算达成了他的愿望。

  火光终究熄灭了。燃烧残留的灰烬掩盖大地。不要紧,盖茨比本就不是恶浊世界的火光所能照亮的。扑火,在于扑之前喜悦的一瞬,而不是接近后的失落。如今,他在这灰烬上起舞,同情地俯视着脚下的世俗人间。他浑身焕发着耀目光芒,我知道,那是会做梦的人才会有的光芒。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观后感(精选19篇)】相关文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5篇)04-26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500字范文精选6篇04-24

《孔子》电影观后感03-31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04-15

了不起的爸爸作文精选15篇03-17

电影《雨人》观后感(精选27篇)05-10

比尔盖茨的名言04-24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04-18

《超级礼物》电影观后感04-18

电影心灵捕手观后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