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如懿传》观后感

时间:2022-11-10 16:25:0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如懿传》观后感(精选8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懿传》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懿传》观后感(精选8篇)

  《如懿传》观后感 篇1

  《如懿传》讲述了乾隆和她的福晋如懿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在那个勾心斗角、捧高踩低、封建传统、礼教森严、人性冷漠、情缘善变的围城里面,两个年少相知、青梅竹马、知根知底的夫妻不得不一步步走向了相看生厌、互不谅解、一刀两断、生死相隔的地步,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唏嘘和无奈。也许正应了如懿那句“兰因絮果”,这世间凉薄之人是难以携手到老的,所以不管是断发也好,是拒绝皇后宝册也罢,如懿都已经对自己的少年郎绝了情分、没了爱意,所以她宁愿独自一人守着一盆枯梅含笑九泉,也不再对人间多一份期待和留恋。

  自从成为帝王身边的人之后,如懿就一直活在被人嫉妒、被人诬陷、被人迫害、被人折磨、被人误会的漩涡里,而正也是因为这些算计、谋害和争斗让如懿一步步失去了原本的天真和赤诚,这让人觉得帝王很是绝情和凉薄。当如懿最为信任的心腹背叛她、出卖她、陷害她之后,当如懿踏入残破阴暗、污秽可怕的冷宫之后,当一只拥护、保护、守护如懿的凌云彻死于非命的时候,当如懿呕心沥血养育的孩子死不瞑目的时候,我就知道如懿的心已经死的透透的了,所以即使是得了痨病她也不愿喝药,即便是即将离开人世她也不愿低头认输、委曲求全。

  如懿是有傲气和傲骨的一位奇女子,她就像是那一株世间罕见、气节高尚、香气怡人、高贵典雅、自强不息的绿梅一般让人心生爱慕,但是你只可以远远地爱怜她、欣赏她和歌颂她,你绝对没有资格和权利去玷污她、污蔑她、折辱她、小觑她和亵玩她。因此说如懿的去世是不声不响、无忧无怨的,她的魂魄是自由自在、快意盎然的,她的一生是倔强骄傲、无愧于心的。

  我喜欢如懿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品质,因为一个人再怎么糊涂和苦楚、再怎么艰难和辛酸也不能一味作贱自己、伤害自己、委屈自己、苛求自己。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和如懿一样做一个清高、顽强、自我、坚韧、优雅的绿梅,那样的话就算是傲雪凌霜我也毫不畏惧!

  《如懿传》观后感 篇2

  《如懿传》是这么多年来看得最认真的一部电视剧,青樱出自豪门贵户,整个剧情围绕着整个后宫,描绘宫里的一群女人斗的鲜血淋漓。从青樱到乌拉那拉如懿,到乌拉那拉皇后,历尽千辛,终于登上一样的高度!他们走过红荔青樱的相知岁月,享尽帝后的荣耀光辉,却发现曾经她付出一生,交付一颗心,她视乾隆为夫,乾隆却说“皇后只不过是朕的女人也是奴才”。她的心在一次次的受到了伤害,她的心凉了、她的心冷了,她失望 了!她绝望了……

  原来乾隆要如懿做他的皇后,陪他站在人世间的顶点,到头来却逼得她进退两难,上承猜疑下受迫害,落得凄惨的结局——便是应了那句梅花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如懿困苦的时候,他的肩膀真的是不够宽厚,让如意靠的不踏实,他心中就嫉妒,他的手段是小人一般,面子上却是冠冕堂皇。皇上一句话、一个冷漠的眼神..……他不要的,别人也不能拿走,你敢拿走,他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手握无上皇权,却做着龌龊勾当,左一个妃,右一个嫔不算还跟青楼女子寻欢作乐!还一味谴责后宫妃嫔手染鲜血,他的手就没染鲜血?

  还自称皇帝满腔苦衷!他有满腔苦衷?那别人有多少苦衷他知道吗?他的身世、他幼年的经历、皇家权利的熏陶,无不造就登基后的自私自利,他不值得可怜!

  宫里恶毒的女人都缺失了做人道德的底线?孝贤皇后富察氏、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玫嫔、阿箬、令妃……她们这些不择手段的恶人,得意一时,风光一时,却还是落得恶有恶报的下场!这便是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所以做人一定一定要善良,善良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女人更要懂得善良不是讨好别人,善良是灵魂深处的安然!

  他虽赐青樱如懿,却一生未能如懿!这并不是说做人不应该善良!用心品味,每每想起如意的善良,如冬天里雪中送炭般的温暖.....面对宫中不休的争斗,如意依然是如意,不忘初心最后美丽安祥归去,在人世间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如懿传》观后感 篇3

  大半夜果然是最敏感多思的时候,刚看完电视剧《如懿传》大结局哭成狗,这是第一次自己看着看着不知不觉自己脸上已湿了大片,甚至把头发也打湿了,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跟着里面的剧情同悲了,这部电视剧算不上是催泪,它就是有种把你心里最深处的情感唤醒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来与主角产生情感共鸣的魔力。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册,我看了两遍多,记得当初看小说时就很喜欢里面的主角如懿,一出场她就有种自带主角的气场,她面对世事的从容淡定,做事情的滴水不漏,她寡淡的性格都为我所钦佩与喜爱。第一遍看时觉得女主就该是这个从容不迫样子,并未觉得她有后来人们说的软弱。所以过了好久之后当我又带着探究的心态去读时,虽然觉得剧情和我之前读的有出入,但女主的性格还是为我所喜爱。所谓软弱,不过是她不愿打破自己内心的倔强去为了自己的权势低头罢了。她心里有杆称,她什么都明白,如果她违背了自己的心意去向后位低头,她绝对是可以走到最后的,她聪明又谨慎,不缺智商与谋算,可她偏偏不屑于这样做,因为这样就打破了自己心里的规则,打破了自己的底线,她是不快乐的。如果她没有了这份倔强,那么她的人格魅力就不会这么大,她的夫君也不会在她死后还能怀念那么多人。她有着闪闪发光的人格魅力,这点是让我钦佩的,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她面对世事的冷静自持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她的一言一行很好的诠释了宁折不屈。周迅把这份从容演的极好,虽然外界有很多人说她全程面无表情无演技,但是如懿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她出身大家,从小受过很好的教养,谦和有礼,自信从容。我想不出来还能有第二个谁能把如懿演的如此极致,当时开机时我听说是周迅来演绎她时,我心底松了口气,我相信她能把我最喜爱的女主演的好,事实证明我的信任是对的。我是原著忠实粉丝,当电视剧开播时我又去看了第三遍的原著,看到电视剧和书中内容差不多时我果断选择了放下书本专心看电视剧,主角果然没让我失望。看书时觉得女主太惨了,看电视剧时又有了新的想法,她一点也不可怜,她遵守着她心里的规则,她是快乐的,她的这份从容也来自于这里,她从来不曾背叛过自己,所以她有底气。试想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人像魏嬿婉一样打破自己的底线为生活低下了头,不顾一切的往上爬,她真的高兴吗,可别忘了她患了心悸症,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怕别人戳穿了自己虚伪的面孔。即使有再大的权势,终究没有底气,因为她是踩着别人的尸体过来的。手里有多少条人命,就有多少双眼睛在夜里盯着她,她能睡得安稳吗?

  剧情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缩小了凌云彻和三宝对如懿的影响,在小说里他俩的突出表现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凌云彻,他是我最喜爱的男二,他对如懿的那种情感,原著里说“我知道许多人都不信,但皇后娘娘懂得,便已足够。我只盼两相安好,哪怕隔得再远,哪怕只能偶然一见,也能见她真心笑颜,我亦心安。若不能如此,哪怕失我之欢,只她安好便罢。”这样的情感着实打动我了,但是在电视剧里并没有突出表现出来,反而结局里凌云彻突然说这些话时让我觉得有点突兀,前面除了在五公主祭礼那里就再没有什么铺垫了,果然看电视剧和读小说还是有些差异的。小说里说“没有人知道,也未必有人明白,凌云彻之于她,并非年少时炙热的爱恋。他是生长于她身侧的一棵树,枝叶茂繁,翠色苍苍。为她遮风挡雨,停靠一时。”但电视剧里并没有表现出来。电视剧突出的是如懿和皇上的情感,其实这也没错,毕竟是男女主角。但因为男女主光环而弱化了男二对女主的情感程度我认为也不是太好的安排。不过电视剧最出彩的是最后两集。

  如果未来某一天有时间我会再来看一遍小说。电视剧就这一遍就够了。

  《如懿传》观后感 篇4

  剧中人物小宫女叫魏嬿婉,刚出现时也算是可怜,没了父亲没了依靠,宫中每个人都欺负她。她和凌云彻侍卫关系很好,娴妃住在冷宫的日子里,凌侍卫对娴妃帮助很大,娴妃是被人破害进冷宫的,所以后期皇上把她接出去了,自然少不了对凌侍卫的提携感恩。但当时魏嬿婉嫌凌侍卫职位不好,皇上对她稍有好感,就抛弃了凌侍卫,之后王妃们发现她对皇上有所企图不让她见皇上,分配到花房做苦差受尽很多苦,又想起了凌侍卫对她的好,想回到凌侍卫身边。凌侍卫这个人物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接受了她。但正由于他的善良,所谓的事业一天比一天好。魏嬿婉由于长得可爱好看无意被皇上再次看见,皇上喜欢她,她再次抛弃了凌侍卫,做上了皇上的答应、贵人。

  大家喜欢这样的人物吗?在各种诱惑面前,抛弃了自己的旧爱。但我觉得魏嬿婉对感情不够忠诚,应该不会有好结果。大家拭目以待吧,看下面的剧情发展。如果魏嬿婉一直是很顺利的,又有很好的前途。那么此电视剧体现出的价值观、人生观导向就出问题了,这个小人物的设计出现也就会是这部电视剧的败笔。

  攀龙附凤,只是一个美梦。世界上有龙有凤吗?只不过存在人们的幻想里,“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美梦与理想也要接一些地气,能实现才行。有些美梦醒来,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油盐酱醋,才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不能生活在幻想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钱,嫁给像马云这样的人物,还要求长的帅一些,嫁给像王宝强一样的人物,还红杏出墙。笔者只能对这样的女孩回两个字“呵呵”。

  攀龙附凤一定快乐吗?真的有一天,又一无所有的时候,生活会更痛苦。生活过日子与建楼房一样,砖要一块一块的砌,做好每一步,建的楼房才够结实。自己与所爱的人在一起共同奋斗,积累的人脉关系、生活阅历、生意经验等才是自己一生的财富,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才真的幸福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很多,都很现实。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事就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所以我觉得这部电视剧这个人物角色的设定,才是比较接地气的。很多女孩子,到一线城市打工,总希望能碰到高富帅,但绝大多数女孩的梦想都会破灭。道理很简单,每个女孩都找各方面条件好的,那社会基层的适婚年龄男孩子怎么办?再有就是多数人都喜欢接地气的,不喜欢心浮气躁的。碰到更好的又会离开你。

  如果有一些象魏嬿婉一样的女孩儿要守住自己得到的一切,唯有修练内功,全方面完善自己才行。

  《如懿传》观后感 篇5

  如果要说今年最火的两部古装剧,莫非《如懿传》和《延禧宫略》莫属。有人戏说,清朝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连续剧创作了丰厚的题材。整部大戏八十七集,主要围绕着乾隆的第二位皇后如懿展开。

  如懿和乾隆年少的深厚感情,到中年相互扶持,临到最后,两个人渐行渐远,不能不叫人唏嘘。变的到底是如懿还是乾隆呢?在如懿的脑海里,她追逐的不是至高无上的皇后宝座,无非是乾隆的情分。世界上最奢侈的就是感情,毕竟很多人能共同患难,却不能共同富有。

  如懿虽然是后宫女人,也逃不开被乾隆猜忌冷落的心思。当如懿当着乾隆的面,一气之下剪头发,这无疑是和过去的她决裂。在满族的习惯里,除非国丧或者丈夫去世才可以剪头发。回顾如懿的一生,从来都不如意。

  当初,乾隆想让如懿当侧福晋,但是被迫叫停。经过一番周旋,如懿好不容易嫁进来了。她一心一意只想对乾隆好。乾隆的疑心病太重,对谁都不放心,这让在他身边的女人很受伤。动情的女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乾隆的原配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温婉可人,知书达理,奈何皇子早夭,最后自己也郁郁寡欢。

  舒妃对乾隆可谓是一往情深,奈何被乾隆猜忌是太后的人,给她吃避孕药,间接导致孩子体弱,最后孩子去世以后,她的心也死了。最红的莫过于魏嬿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做到皇贵妃,她直接间接杀害的人有十五个之多,最后她被赐药,身不如死。

  魏嬿婉是一个很矛盾的女人,一方面她想要通过上龙床,改变自己的命运,步步高升,另一方面她始终难以忘记凌云彻。这使得她特别的矛盾。当她发现凌云彻有难,心底会为他焦虑不安,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去牢狱看他。凌云彻送给魏嬿婉的定情之物并不是十分昂贵的宝贝,但她一直留在身边。

  整部剧如懿最佳的拍档莫过于海兰,当她被冤,送到冷宫,只有她不离不弃,还来探望,甚至不惜冒着掉孩子的危险,自己下毒,救出被困的如懿。之后,她拼死拼活地将自己唯一的孩子永琪,托给如懿照顾。

  永琪的小妾胡氏被魏嬿婉唆使,故意栽赃如懿,挑拨如懿和乾隆的关系。如懿对此早已看得很淡,从始至终,她最在意的是皇上的态度。皇上的心底有的是不变的利益关系,无论是当初册封高贵妃,还是金玉妍,颖妃,还是容妃,无非都是考虑他们背后的家族利益。

  假如如懿爱的人是寻常人家的丈夫,也许她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跌宕起伏。从一开始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个世界上,最怕的就是情关。谁动了真情,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不会赢。当乾隆再次看到长相很像如懿的女子,会不会悔不当初呢?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看看就罢了。真要仔细地琢磨,还得翻阅可考的史料。

  《如懿传》观后感 篇6

  两天读完了《如懿传》,越到后面越是唏嘘。

  《如懿传》在我看来,大体可以分做三段:立后、离心、死后。

  立后就是如懿走向皇后的路程,这个过程里,宫斗不断,却并未让我唏嘘。因为,那时候所有人都还年轻,每个人都仿佛在挣命。

  离心就是如懿做了皇后以后,与皇帝逐渐不睦最后离心的过程。

  死后是如懿死后,皇帝的种种。仅仅几个篇章。

  我想说一说离心。剧情不做言述了,因为电视剧也好,小说也好,里面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下来,无非是让如懿对皇帝越来越失望,失望叠着失望,然后便连心痛也没有了。

  如懿的失望,其实皇帝何尝不失望?他们到底对什么失望呢?

  读完书,整整两天心里沉重,无从下笔。今日提笔,是突然明白了,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便会没来由的失望。而这失望的根源便在于贪心。

  人呐,不知何时,就变得贪心起来。年少的时候,一颗心全不在自己身上,注意力都在外面: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

  年少的时候,自己是空杯子,学的、看的、听的,都装进去,遇到一个人,也装进去,自己里里外外都是这个人的,想的也都是这个人。自己学的、看的、听的都想给这个人分享。

  不知哪一天起,突然的就贪心了,虽然目光没有看向自己,但心里莫名的就任性起来,只想着自己,便如皇帝遇到香见。一整个人,没来由的不管不顾起来了。在我看来,贪心一起,中年即到,烦恼随至。

  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从前装在自己这杯子里的,全乏味了!可是,这乏味也不想扔,遇到新鲜的还想要,什么新的、旧的都想抓着。都抓着,就是证明“自己还行”,证明着自己还没到顶峰,自己还没老。

  就像我读书一样,从前爱读小说,现在还爱读小说,但这几年突然想读史,又读国学,又读经济,又读哲学,全想读,全读不完。又想顾着工作,又想顾着孩子,又想多读多走多看多学,这便是我的贪心。

  如懿传里,是皇帝的贪心把如懿伤了,所以,离心这里,皇帝让人讨厌。但这份讨厌,该给人一个警醒——根源便是贪心。

  如懿死后,全书最让人唏嘘的,是婉嫔的画画,皇帝看到婉嫔画的各个时期的皇帝,感动不已。这里我是泪奔的。

  书里的婉嫔,何尝不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写照,皇帝到底要到他老了,不再欲求不满的时候,才能看到这平凡却长情的婉嫔。

  所以,我说皇帝的问题,出在贪心,如果没有婉嫔画画的一幕,我无法下结论是皇帝贪心。到了画画这一幕,才有了千帆过尽的感觉。皇帝繁华一生,最终的平静恰恰是他终于不再贪心了,眼睛才能看到平凡,才能又看到自己之外的别人,看到别人的深情,他终于不用再去证明“自己还行”。他终于肯看向自己这杯子已经有的,不再想着往里面装了。

  《如懿传》写如懿的情,写皇帝的情,写嫔妃的情。写他们各个不如意,写他们各个做不得主,写他们各个兰因絮果。其实,写的是他们各个贪心。

  如懿不想做皇后的时候最快乐,做了皇后便开始不快乐。包括富察皇后,看起来什么都有了,还是不快乐。令妃一路艰难,得宠最多还是不快乐……

  连皇帝也不快乐……甚至,皇帝为了短暂的快乐,连皇家的颜面也不顾,导致如懿与皇帝在船上争吵。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妙,哪怕短暂的快乐,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难以抗拒,想着只放纵这一下就好!

  其实,每每放纵,每每失落,每每更加空虚。

  每每贪心起了,失落也变起了,可有时候,越是失落越是贪心。很多时候,对一切都失望,恰恰是对自己最失望,但越是对自己失望,越是想证明自己不是那样的,自己明明很好,自己明明以前很好。

  《如懿传》读完,内心极沉重,便是因为,《如懿传》揭开了中年人的无奈。一个人的体力、智能由盛转衰,越要证明自己还年轻、越是贪心想什么都抓着什么都控制。越是控制心强越是目光狭窄心胸狭隘,越是固执己见。

  非要到了自己像皇帝看到婉嫔画画一样,终于接受了衰老,终于把年轻与年老给分开看了,才能平静的看到周身的其他。

  如果皇帝可以从容一些,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如懿传》观后感 篇7

  豫嫔的封妃之日是在三月初一。内务府早就将妃位的袍服衣冠送入永和宫中。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人鬓长。奠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豫妃轻轻哼唱,歌声悠悠荡荡,情意脉脉,回荡在永和宫的朱墙红壁之下,袅袅回旋无尽。

  那歌声,直直挑起了皇帝心底的隐痛。几乎是在同一瞬间,豫妃听到了皇帝的怒吼:“你在胡唱些什么?”

  豫妃惊得手中的象牙玉梳也落在了地上,慌忙伏身跪拜:“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皇帝喝道:“哪儿学来这些东西?好好一个蒙古女子,学什么唱词?”

  豫妃慌慌张张道:“皇上恕罪。臣妾只是见皇上喜欢听令妃唱昆曲,又雅好词曲,所以向南府学了这首曲子。臣妾,臣妾…”

  她讷讷分辩,正在精心修饰中的面庞带着茫然无知的惊惶露露在皇帝眼前,也露出她真实年纪带来的眼角细细的纹路和微微松弛的肌肤。

  再如何用心遮掩,初老的痕迹,如何敌得过宫中众多风华正艳的脸。何况是这样新妆正半的脸容,本就是半成的俏丽。

  皇帝厉声喝道:“什么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朕是年近五十,但你也是三十老女。难道嫁与朕,便是委屈了你了么?”豫妃惶惶然,正仰起面来要申辩,皇帝狠狠啐了一口在她面上,“别人想着要年少郎君也罢了,凭你都三十岁了,朕是看在大清数位皇后都出身博尔济吉特氏的分儿上才格外优容与你,却纵得你这般不知廉耻,痴心妄想!”

  李玉在旁跪劝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皇帝气得喉中发喘,提足便走,只留豫妃软瘫在地,嘤嘤哭泣。

  皇帝气冲冲走出永和宫,正遇见宫外的如懿,不觉微微一怔:“皇后怎么来了?”

  如懿的眼里半含着感慨与情动:“臣妾方从茶库过来,选了些六安进贡的瓜片,是皇上喜欢喝的。谁知经过永和宫,听见里头有人唱《好时光》,不觉便停住了。”

  记忆牵扯的瞬间,皇帝脸庞的线条慢慢柔和下来,缓声道:“这首歌,是你当年最爱唱的。”

  如懿微微颔首,隐隐有泪光盈然:“是臣妾初嫁与皇上时,皇上教给臣妾的。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所以臣妾画眉的时候,总记得当年皇上为臣妾描眉的光景。”有春风轻缓拂面,记忆里的画面总带着浅粉的杏桃色,迷迷蒙蒙,是最好的时光。她黯然道:“原来如今,豫妃也会唱了。”

  皇帝的脸色沉了又沉,冷冷道:“她不配!”他伸出手引她并肩向前,“这首歌朕只教过你,除了你,谁也不配唱。”

  如懿轻轻一笑:“彼此当年少,那样的好时光,臣妾与皇上都没有辜负。”

  皇帝眼底有温然的颜色,郁郁青青,那样润泽而温和。她知道,只这一刻,这份温情是只对着她,没有别人,哪怕日渐年老色衰,他与她,终究还有一份回忆在。不容侵袭。

  身后隐隐有悲绝的哭声传来,那股哀伤,几欲冲破红墙,却被牢牢困住。

  如懿并不在意,只是温婉问道:“皇上,臣妾在宫里备下了午膳,可否请皇上同去?”

  皇帝自然允准,如懿与他并肩而行,唇边有一丝笃定的笑意。

  这一顿饭吃得清爽简单,时令蔬菜新鲜碧碧绿,配着入口不腻的野鸭汤,几盘面食点缀。

  皇帝便笑话如懿:“春江水暖鸭先知,菜色正合春令,最宜养生之道。只足以汤配米饭最佳,怎用花卷、糜子同食?皇后是连一碗米饭都小气么?”

  如懿有些尴尬,屏退众人,方才低声道:“臣妾正是觉得皇上所食米饭无益,才自作主张。”她轻叹,屈膝道,“皇上,都是臣妾无能,若非永琪,只怕臣妾与皇上都懵然不知。”

  她说着,击掌两下,永琪进来道:“皇阿玛,皇额娘万安。”

  皇帝看他:“有话便说。”

  永琪跪下道:“皇阿玛,去岁东南干旱无雨,影响收成,朝廷曾派人赈灾送米。如今春日正短粮,儿臣特意让人从东南取了些朝廷发放的米粮来,想送进宫请御膳房烹煮,与皇阿玛同食,也是了解民间疾苦。谁知御膳房做米饭的厨子支支吾吾,儿臣起疑,便叫人尝了皇阿玛素日所食的御田米饭,却是无恙。”

  皇帝瞠目:“既然无恙,你想说什么?”

  永琪叩首道:“为皇阿玛试饭菜的皆是太监,所以这米饭他们吃下去无恙。

  儿臣想着皇阿玛一饮一食皆当万分小心,又特意请了太医来看,才知皇阿玛所用的御田米饭,都被人买通了厨子下了一味凉药。”

  皇帝大惊:“什么凉药?”

  永琪面红耳赤:“此中缘故,儿臣已然请了齐鲁齐太医来。’他说罢,便叩首离开。

  齐鲁候在外头,早已战战兢兢,进来便一股脑儿道得清楚:“所谓凉药,是专供女子排除异己讨夫君欢心所用的,与我们中原的暖情药不同,那凉药必得是夫君与旁的女子同寝前所用,若不知不觉服下,总觉酸软倦意,四肢乏力,不能畅意,过了三五个时辰,药性过去,男子便能精神如常,而下药的女子则以此固宠。”

  皇帝的面上一层层泛起红浪,是心头的血,挟着一股子暗红直冲上来.掩也掩不住.这样难堪的后宫纷争,却是被心爱的儿子无意中一手揭开,揭开荣华金粉下的龌龊与不堪。如何不叫他赧然,平添恼意。

  皇帝额头的青筋根根跳动,一下,又一下,极是强劲:“是谁做下的?”

  如懿静静道:“豫妃。永琪说,那厨子已然招了。”

  皇帝十分着意:“有毒无毒?”

  “无毒。”齐鲁急急忙忙道,“皇上前些日子龙体不快,便是这凉药的缘故。掺在米饭里,无色无味,尽够了。”他慌忙跪下,“微臣无用,不能早些察觉,以致皇上多用药石,都是微臣无能。”

  皇帝眉心突突地跳着,咬着牙道:“此事不是你能知道的。若非永琪纯孝,只怕也不能知。”

  如懿愀然不乐:“也是臣妾无用,料理六宫不周,才使恪贵人等人平白受了委屈!”

  齐鲁似是要撇清前些时日施药无用的干系,又追上一句:“皇上龙体本来无恙,只是被人刻意用药,才精神委顿,不能安心处理朝政。若停了此药,微臣再以温补药物徐徐增进,便可大安了。”

  皇帝遣了齐鲁下去,面红耳赤:“贱妇蠢钝,如此争宠,真是不堪。”

  如懿婉然含泪:“是药三分毒。豫妃纵然只为争宠,但手段下作,不惜以皇上龙体为轻,实在不堪。”

  皇帝紧握双掌,冷哼一声:“豫妃?”

  如懿徐徐劝道:“今日是豫妃的封妃之日,皇上的口谕早已传遍六宫,可不要因为一时的怒气伤了龙体。且此事传出,也实在有损皇上圣誉!”

  皇帝肃然片刻,只听他呼吸声越来越沉:“朕的.旨意已下,断难回转!但博尔济吉特氏狂妄轻浮,心机险恶,怎配为妃侍奉朕左右?李玉,传朕的旨意,封妃照旧,但朕,再不愿见这贱婢。告诉敬事房,将她绿头牌摘下,再不许侍寝,将她禁足于自己殿阁内,无旨不得出来!她便只是这个紫禁城的豫妃,而非朕的豫妃!”

  豫妃的骤然失宠,固然引起端侧纷纭。但,谁肯去追究真相,也无从得知真相。流言永远比真相更花样迭出,荒唐下作,从这个人的舌头流到那个人的舌头,永远得着不确定的乐趣,添油加醋,热辣香艳。此中秘闻,厨子已然招供,豫妃也早无抵赖。只是豫妃禁足宫内,再不见天日。

  这样的一时之秀,出身望族的宠妃,也可轻描淡写回收拂去,皇后做得久了,真正有一番甘苦在心头.亦懂得如何借力打力,不费吹灰之劲。

  真正担忧的,后宫也唯有一个接连有孕的嬿婉。然,为皇帝诞育子嗣的嫔妃不少,也算不得心头大患。有亲生子,有后位在手,如懿并不慌张.只要自己活着,都不算太难。

  而让她心弦弹动的,反而是天山的寒部节节败退之后,兆惠所要带回来处置的一个女子。

  寒氏香见。

  而皇帝,听闻之后亦不过一哂:“区区女子而已.也值得这般郑重!荒谬!”

  许多年后,如懿回想起初见香见的那一日,是三月刚过的时候,天气是隐隐躁动的春意荡漾。按着节令的二十四番花信,如懿掰着指头守过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海兰傍在她身边,笑语盈盈数着春光花事,再便是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那也不过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所谓的庆功宴,和每一次宫廷欢宴并无差别。歌依旧那么情绵绵,舞依旧那么意缠缠。每一个日子都是金色的尘埃,飞舞在阳光下,将灰暗染成耀目的金绚,空洞而忙乱。日复一日,便也习惯了这种一成不变,就像抚摸着长长的红色高墙,一路摸索,稍有停顿之后,还是这样无止境的红色的压抑。

  直到,直到,香见入宫。

  紫禁城所有的寡淡与重复,都因为她,戛然而止。

  那一日的歌舞欢饮,依旧媚俗不堪.连舞姬的每一个动作,都似木偶一般一丝不苟地僵硬而死板.上至太后,下至王公福晋。笑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合乎标准。连年轻的嫔妃们,亦沾染了宫墙殿阙沉闷的气息,显得中规中矩,也死气沉沉。

  是意气风发的兆惠,打破了殿中欢饮的滞闷。自然,他是有这个资格的。

  作为平定寒部的功臣,他举杯贺道:“皇上,平定边疆之乱,乃出自皇上天纵之谋,徽臣不过是奉旨而行.亦步亦趋。寒歧夜郎自大,终究不堪一击,微臣亦不敢居功。只是此次回京。微臣自汗布得到一件至宝,特地献与皇上。”

  嬿婉轻轻一哂,不以为意:“区区女子而已,哪怕是征服寒部的象征,也不必这般郑正其事吧!”

  绿筠素不喜嬿婉,也不禁附和:“令妃所言极是。此夫之女,多不吉利!

  带入宫中,哪怕只为献俘,也太晦气!”

  如懿与海兰对视一眼,深知能让兆惠这般大张其事的,必不会是简单女子,所以在想象里,早已勾勒出一个凌厉、倔强的形象。

  而香见,便在那一刻,徐徐步入眼帘。她雪色的裙抉翩然如烟,像一株雪莲,清澈纯然,绽放在冰雪山巅。那种眩目夺神的风仪,让她在一瞬问忘记了呼吸该如何进行。后来如懿才知道,她这样装扮,并非刻意引起他人注意,而是在为她未嫁的夫君服丧。如懿很想在回忆里唤起一点儿那日对于她惊心动魄的美丽的细节,可是她已经不记得了。印象里,是一道灼灼日光横绝殿内,而香见,就自那目眩神迷的光影里静静走出,旁若无人。

  她近乎苍白的面庞不着一点儿粉黛,由于过度的伤心和颠沛的旅途,她有些憔悴。长发轻绾,那种随意而不经装点的租糙并未能抹去她分毫的美丽,而更显出她真实的却让人不敢直视的丰采。

  在那一瞬间,她清晰无误地听到整个紫禁城发出了一丝沉重的叹息。她再明白不过,那是所有后宫女子的自知之明和对未卜前程的哀叹。

  而所有男人们的叹息,是在心底的。因为谁都明白,这样的女子一旦入了皇帝的眼,便再无任何人可染指的机会了。

  如懿的心念这样迟钝地转动,可是她的视线根本移不开分毫,直到近身的嬿婉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这种突如其来的亲近让如懿深感不适,她尽可能地敛容端坐,却听见嬿婉近乎哀鸣般的悲绝:“皇后娘娘,这种亡族败家的妖孽,绝不可入宫。”

  嬿婉的话,咬牙切齿,带着牙根死死砥磨的戒备。如懿不动声色地推开她的手,想要说话,却情不自禁地望向了皇帝。

  瞠目结舌,是他唯一的神态。唯有喉结的鼓动,暗示着他狂热而绝对的欲望,如懿,几乎是默不可知地叹息了一声。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兆惠得意扬扬,道:“皇上,这便是寒岐的未婚妻—一香见。”

  太后蹙眉道:“香见?她已为人妻么?”

  兆惠忙道:“太后容微臣禀告。香见之父为寒部台吉阿提,与寒歧为同姓。香见白幼与寒歧许有婚约,但因其父一直不喜寒歧蠢蠢野心,所以一直未曾许嫁,拖延至今,而寒歧也曾扬言.功成之日,便是娶香见之时。”

  香见似有不忍,切齿道:“我阿爹虽然不喜寒歧,但我与他自幼有婚约幼。部落之事我不懂,寒歧待我一片情真我却比谁都明白。虽然未嫁,但有婚约,我也是未亡人之身。如今寒歧身死,我与他的情分怎可一笔了上?!”

  兆惠想是听多了她这般冷淡的言语,倒也不以为忤,依旧笑眯眯道:“香见乃寒部第一美人,名动天山。又因她名香见,爱佩沙枣花,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所以人称‘香妃’,深得天山备部敬重,几乎奉若神明。”

  太后微微颁首,数着手中拇指大的十八子粉翠碧玺念珠,邪念珠上垂落的赤金小佛牌不安地晃动着。太后闭上眼,轻声道:“原以为笑得好看才是美人,不承想真美人动怒亦是国色。我见犹怜,何况年轻子!”

  海兰的目光极淡泊,是波澜不兴的古井,平静地映出香见的绝世姿容,她轻挥着手中一柄象牙镂花苏绣扇,牵动杏色流苏徐徐摇曳,有一下没一下地打在她湖水色刻丝梨花双蝶的袖口:“臣妾活了这一辈子,从未见过这样的美人。先前淑嘉皇贵妃与舒妃在时,真是一双丽姝,可比得眼前人,也成了足下尘泥了。”

  绿筠微有妒色,自惭形秽:“哀哉!哀哉!幸好那两位去得早,舒妃还罢了,若淑嘉皇贵妃还在,她最爱惜最得意的便是自己的容颜,可不得活活气死过去!”

  绿筠的话并非虚言。皇帝最懂得赏识世间女子的美好,宫中嫔妃,一肌一容,无不尽态极妍,尤以金玉妍和意欢最为出挑。玉妍的艳,是盛夏的阳光,咄咄逼人,不留余地;意欢的素,是朱阁绮户里映进的一轮上弦丹色,清明而洁净。但,在出尘而来的香见面前,她们毕生的美好鲜妍,都威了珠玑影下蒙垢的鱼目。

  兆惠颇有嘚瑟:“皇上!寒歧身死,香见自请入宫,以身抵罪!”

  颖嫔最沉不住气,怒目对上兆惠谄媚而得意的笑容,她极力克制着自己的声音:“既为降奴,怎可侍奉君上!”

  香见既不跪拜,也不行礼。盈然伫立,飘飘欲仙,不带一丝笑意;“我从未说过自请入宫,以身抵罪时你们强加给我的命运!今日我肯来这里,不过是你们拿我族人的性命要挟,要我以俘虏之身,接受你们的种种摆布。”

  皇帝充耳未闻,只是定定的望着她,痴痴怔怔道:“你冷不冷?”

  众人一惊,哪里敢接语。香见不屑地了皇帝一眼_冷然不语,兆惠笑道:

  “皇上,香见既承父命,有与我大清修好之意。阿提愿代表寒部.请求皇上宽恕,望不要迁怒于那些渴盼和平的寒部民众。然则阿提深爱此女.因此送女入富,望以此女一舞,平息干戈。一切安排.请皇上定夺。”

  皇帝惊喜不已,喃喃道:“你会跳舞?”

  香见的容颜是十五月圆下的空明静水,从容自若,道:“是。寒歧最爱我的舞姿,所以遍请各部舞师教习。为了不辜负他一片爱惜,我的舞自然不差。”

  皇帝注目于容色和蔼的太后,恭谨道:“兆惠平定寒部,得一佳人。皇额娘可愿意观她一舞?”

  太后以宁和微笑相对:“曾闻汉武帝时事夫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哀家愿意观舞.”

  “我这一舞是为我父亲,为了我部族活着的你所谓的俘虏。但求你放过他们,许他们回乡,不要受离乡背井之苦.”

  兆惠嗤笑道:“你说得头头是道。若是一舞不能让皇上惊艳,什么口舌都是白费!”

  香见咬着下唇,凄苦气恼中不失倔强之色。她霍然旋身,裙袂如硕大的蝶翅飞扬,凌波微步摇曳香影,抽手夺过凌云彻佩戴的宝剑,笔直而出。

  这一惊非同小可,已有胆小的嫔妃惊叫出声,侍卫们慌作一团拦在皇帝身前。皇帝遽然喝道:“不要伤着她!不要!”

  香见凛然一笑,举剑而舞,影动处,恍如银练游走。舞剑之人却身轻似燕,白衣翩然扬起,如一团雪影飞旋。她舞姿游弋处,不似江南烟柳随风依依,而是大漠里的胡杨,柔而不折。一时间,珠贯锦绣的靡靡之曲也失尽颜色,不自觉地停下,唯有她素手迤逦轻扬处,不细看,还以为满月清亮的光晕转过朱阁绮户,陡然照避。

  有风从殿门间悠悠贯入,拂起她的捃袂,飘舞旖旎,翩翩若春云,叫人神为之夺。

  如懿目光轻扫处,所有在座的男子,目眩神移,色为之迷。而女人们,若无经年的气量屏住脸上妒忌、艳羡与自惭的复杂神情,那么在香见面前,也就成了一粒渺小而黯淡的灰芥。

  所有的春光乍泄,如何比得上香见倾城一舞。

  正当心神摇曳之际.忽然听得“铛”的一声响,仿佛是金属碰撞时发出的尖锐而刺耳的叫嚣。如懿情急之下,握住了皇帝的手臂,失声唤道:“皇上!”

  凌云彻己然挺身护在如懿与皇帝身前,镇静道:“香见姑媳舞得入神,忘了御前三尺不可见兵刃。”

  如懿的心跳失了节奏,低首看去,原来凌云彻一手以空剑挑开了香见手中的长剑,唯余香见一脸未能得逞的孤愤恼恨,死死盯着皇帝,懊丧地丢开手。

  《如懿传》观后感 篇8

  其实我并不没想好要写些什么,只是刚好碰巧看见室友在看《如懿传》插曲的MV,便又被带入其中,心潮起伏。

  这部戏是在《延禧攻略》之后才播出的,而《延禧攻略》创下了一个很不错的收视率,因而《如懿传》虽然很早之前已拍但这时候才播其收视率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并且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对女主的声音感觉有点出戏,剧里的背景可能也不似《延禧攻略》那般吸引人。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真的正如一朋友所说,“《延禧攻略》只是从符合现在流行的符合大众的审美的一部偶像剧,而《如懿传》却令人回味无穷,越品越香,犹如一部经典。”这部戏的评分反超《延禧攻略》,基本天天都上热搜也是情理之中的。

  可能你最初觉得女主的声音很出戏,可是,你却越听越有感觉,觉得那个声音真的很美。周迅的演技是不容置疑的,那一个个似乎毫不起眼的动作,一丝丝表情,一个个神态,真的活灵活现了。剧里的每一处景,剧中的每一个人,感觉也都阐释着一个故事!

  不说了,我再去看一遍!

【《如懿传》观后感】相关文章:

《如懿传》观后感08-15

《如懿传》经典台词收录07-25

如懿传观后感11-08

《吕懿插画》观后感08-06

《如父如子》的影评观后感03-21

司马懿经典名言01-22

司马懿的名言11-15

懿在清廉励志文章05-23

司马懿语录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