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1-08-25 09:53:10 赏析 我要投稿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原文及赏析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朝

  【鹧鸪天】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赏析:

  分离分别的愁绪丝丝缕缕,理不清,剪不断,让人辗转难眠。更何况小小的边城之又孤枕。深夜的边塞,雨声淅淅沥沥。此时,家中楼阁里,她,是否也一样独对孤灯。心意,在夜里相通。

  深深情,离别恨,待要写来,笔端凝重。上天将这离别的愁滋味,都酿成了多情之酒,又如何能一饮而尽。巾短情长,纵有写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相思,尺笺如何能言尽。站起身来,呵呵手封箴。偏偏触到鸳鸯两个字,心,顿时如坠冰窟。情如冰下暗流,曲折幽清;意似边塞夜雨,绵绵不断。

  那堪孤枕梦边城。那堪,是更何况,意思如同“梧桐更兼细雨”,也就是天阴偏逢屋漏。孤枕,边城,都是凄清的意象。这两个意象的叠加,加重了如丝的愁绪。梦边城,是梦在边城,而不是梦到边城。边城,他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幅小小的图画。闭上眼睛,我们能看见他孤悬在温柔的边缘。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紫塞,即边塞。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南朝鲍照《芜城赋》里有,“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唐罗邺《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苏轼《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亦是极强烈的对比。听着身边的紫塞三更雨,更想念家中的温暖,想念心爱的爱人。这也是假想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更婉转深致。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封题,此处是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白居易在《与微之书》里有,“封题之时,不觉欲曙”。唐曹唐诗《织女怀牵牛》里有,“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天气寒冷,写好信要封札,这时,呵手本是件自然的事。欧阳修有一首《诉衷情?眉意》,里面也写了呵手,词意很是美好。词为: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呵手之间,心意也可千回百转。天寒之时,开始或结束一件事,呵手总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这样的寒里取暖,却在鸳鸯两字落入眼底之时,瞬间触动容若的心思,心意顿时成冰。鸳鸯,是多么相亲相爱曲颈相交的一个词。可此刻,他却是这样的形影相吊。“鸳鸯两字冰”,也可以理解为写下鸳鸯两个字时,笔尖也似冰冻了一般。或者,这是他内心深处的寒,传至笔尖。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鹧鸪天·黄沙道中原文及赏析10-15

鹧鸪天·和昌父原文及赏析10-15

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原文及赏析10-18

鹧鸪天·化度寺作原文及赏析10-15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原文及赏析10-15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的原文及赏析01-15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及赏析10-15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原文及赏析10-17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原文及赏析10-16

佳人原文及赏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