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10-19 15:49:51 诗琳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日登高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日登高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赏析:

  作者:林钊豪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这是中唐文学家刘禹锡的五言诗。刘禹锡青年得志。但进退无定,几遭贬谪,饱尝仕途坎坷之艰险。贞元十九年(803年),刘禹锡随杜佑入朝。顺宗永元年(805年),他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不久失败,首遭贬谪。元和十年(815年),得裴度力荐返京。因游玄都观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而复贬连州。大和二年(828年),刘禹锡又被朝廷从和州刺史任召回。这首诗就是诗人此时北还时途经洞庭湖,登乐游原遥望洞庭湖时写下的佳作。

  此诗《唐诗百科大辞典》记录为:“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年年山高处,未有不伤心。”

  诗题中的“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始于汉初,盛于唐代。当时长安人登高最喜欢去的是位于城东南角的乐游原。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他自己还说过:“谪于沅,湘江,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寄调草木,郁然与骚人同风。”(《刘氏集略说》)。“刘禹锡擅长五言诗。”(《中国历代文学家传》)。李白称他为“诗豪”(《刘白唱和集解》)。清人称他为“小诗之圣”。《九日登高》诗,也就是诗人当时,“藉登高而望远,借山水以寄怀”之见证。

  诗前二句“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自然感慨,尽从景得,斯谓景中藏情。”(王曦之《唐诗详选》卷四)。表面上看是写眼前之景:地上之路,山河起伏,盘旋峻险;遥望洞庭湖一片烟雾迷茫。然而诗人言近而旨远。刘禹锡所处的唐代正逢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呼之欲出。目睹人世间的兴亡变化,又回想起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人生之路岂不象眼前山河一样峻险,仕途之道又何尝不如眼前遥望一样茫然。因此,这“世路”看指眼前之路,实指人生之路;这“君门”看指眼前远眺之山门,实指仕途之门。这一“险”字,使人触目惊心;这一“深”字,又使人对前途忧虑重重。此联“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王曦之《姜斋诗话》),这以达到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的境界。另外,此联对仗工巧,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后两句“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情在言里,意在诗处。“上高处”呼应题目“登高”。这是古代诗人词客乐为之事,从这一点上,“郁然与骚人同风。”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自然引起无穷的思绪:天伦之乐,身世之感,家国之悲所怅万千,殆难名状。如果说是与“骚人同风”的话,那就是诗人,羁旅他乡,难免要产生思念亲人朋友之常情。然而诗人之意并不仅在于此。诗人《西塞山还古》诗云:“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一向反对分裂割据,积极参与政治革新,然而壮志未酬,眼看战乱连年,生民涂炭,国家危在旦夕,这怎不使诗人为之“伤心”。“年年上高处”这“年年”更见诗人报国情怀之深挚。因此,本诗不仅是抒发诗人与“骚人同风”的个人悲欢喜怒之情感和情绪,而且包含着诗人更高层次言志的意蕴。这就是耐人寻味的诗的意境之余韵。由此可见,刘禹锡《九日登高》的寄意,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朗无据的“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等登高抒怀诗以赋予更高的境界。

  再看刘禹锡《九日登高》诗所体现的文学观念和美学思想。刘禹锡认为:作者的身世遭际不幸与创作本身有关,“诗穷而后工”。他还认为文学是与国运的昌盛衰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反映这变化的文学的变化。如果不是诗人有那么深刻的生活经历和仕途遭际,那会发出“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的愤志感慨。另外,本诗写景寄意,自然清新,含思委婉,气格健拔,又体现诗人“言近旨远的美学风格。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九日登高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登高原文及赏析03-23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05-03

登高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03-24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及赏析05-09

杜甫《登高》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08-13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原文及赏析02-23

九日登高赏析06-16

《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08-23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原文及赏析10-16

《月夜》原文及赏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