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插花吟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1-08-18 13:11:19 赏析 我要投稿

插花吟原文及赏析

  原文: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译文

  佳人头上花枝映照在酒杯之中,清清的酒中倒映出一枝更加美丽的花枝。

  我这一生经历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目睹了四朝的盛世。

  况且我的筋骨还很康健,又喜逢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

  看着美酒里荡漾着的花影,红光流转,面对着大好春景,怎么能不在花前醉饮然后归去!

  译文二

  插在头上的花枝倒映在酒杯里,酒杯浮动着美丽的花枝。

  我这辈子经历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目睹了四朝的盛世。

  何况我的身子骨还硬朗,又喜逢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

  看着酒杯中荡漾着的花影,红光溜转,怎么舍得不痛饮到大醉呢?

  注释

  卮(zhī):酒器,容量四升,此泛指酒杯。

  两世:三十年为一世。两世即六十年。

  四朝:指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四代皇帝。

  况复:况且又。筋骸(hái):筋骨。

  那堪:更兼。芳菲:芳香而艳丽。

  涵:包含。红光溜:红光从杯中流溢。

  争忍:怎么舍得。

  赏析:

  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那一时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闲适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状况联系起来写,表达了内心极度的欢愉,毫无粉饰太平之嫌,写得真实、健康、开朗。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过花甲的作者自己。这就有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头插花枝,饮酒为欢,花照美酒,美酒映花,鲜花与美酒,充溢于诗人的心扉。一开篇,便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诗人那种悠然自得、圆融自乐的神态。

  诗人陶醉的原因,颔颈两联以醉歌的形式作了回答。诗人一生度过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见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的盛世,再加以筋体康健,时节芳菲,老人的心遂完全被幸福涨大了。他笑眯着醉眼,看面前的酒杯。只见杯中映着花影,红光溜转,面对这花,这酒,这位处在盛世中的高龄而又健康的老人,他的一生乐事都如同被召唤到了眼前,所以痛饮到大醉方归。

  该篇与崇尚典雅的传统五、七言律诗相比,风格完全不同。它有白居易的通俗,而其实和白诗并非一路。白诗在平易中一般仍包含着高雅的意境,邵雍这类诗则表现了一种世俗的情怀。它纯用口语,顺口妥溜,吸收了民歌俚曲的因素,又略带打油诗的'意味,具有一种幽默感和趣味性。

  诗格虽不甚高,但充溢着浓烈的太平和乐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固然由于内容是歌唱时康人寿,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老人白发上插着红花,乐陶陶地对着酒杯,这一形象一开始就给诗带来一种气氛;语言节奏的流走顺畅,“花”、“酒”等字的反复回环出现,也显得和乐遂意;颈联“况复”、“那堪”等词语的运用,末联“争忍……不”的反诘句式,又都能把气氛步步向前推进,有那种“击壤而歌”的意味。对于这类诗,虽然不可能望有盛唐诗人作品的宏伟气象,但尚能近于“安闲弘阔”(《颐山诗话》评邵雍诗)。从中表现出北宋开国后“百年无事”的升平景象,以及一些人在小康中安度一生的那种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插花吟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玉壶吟》原文及赏析10-15

翠楼吟原文及赏析10-15

《五美吟·西施》原文及赏析10-15

《五美吟·虞姬》原文及赏析10-15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原文及赏析11-11

佳人原文及赏析08-22

阴雨原文及赏析10-15

《东坡》原文及赏析10-15

《深院》原文及赏析10-15

《春宵》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