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公园实习报告

时间:2022-11-25 14:09:32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3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下沉公园实习报告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3篇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 篇1

  姓名:卫思同

  班级:风景园林一班

  第一部分:御道宫门

  御道宫门前的台阶与坡道

  室外台阶与坡道配合使用,是建在建筑物出入口、室外有局部高查处的辅助配件。 御道宫门前的台阶总宽19.5m,高10.14m。踏步高130mm,宽400mm,符合要求。台阶共有78个踏步,每13个踏步为一阶段,整个台阶有6个阶段和5个平台。其中平台①②③⑤的平台宽为8m,平台④的平台宽为9m(如图2)。由于台阶侧面临空,所以设有玻璃栏板和不锈钢栏杆,均高1165mm。

  台阶旁的坡道高9.76m,长约89m,坡度比越为1:9,大于1:12,不适宜轮椅通行。图一为台阶与坡道的平面图。

  御道宫门的墙体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

  御道宫门的墙体是承重的实心墙,厚度为1.8m,有一根过梁。涂得的是代表皇家的朱红色。 功能:御道宫门前是一个多功能的露天空间,它既是集散空间,也是表演舞台,以宫门为背景。宫门洞口两侧的电动门体闭合时,就有一面可播放18米×5米巨幅画面的高清液晶显示屏,这时的广场就成为露天剧场,而御道台阶自然就成为观众席。

  图二是御道宫门的平面图与立面图

  御道宫门旁的楼梯

  楼梯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所组成,常用的形式有直行单跑式、直行多跑式、平行双跑式、平行双分双合式、折形多跑式、交叉跑、螺旋形、弧形等。要求楼梯踏步高度不超过175mm,宽度不小于250mm。而且梯段宽度要保证有足够的通行能力。

  位于御道宫门旁的梁悬臂式楼梯则是平行双跑式,并采用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承受动力荷载、抗震和抗压能力。楼梯长1.5m有四个梯段和三个3.6m*1.8m的平台,每个梯段有16个踏步,每个踏步高150mm,宽30mm,符合要求

  第二部分:古木花厅

  下沉花园2号院的设计旨在为公众提供一种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大尺度的外部环境中营造出亲切灵动的空间氛围,院落的核心是一组北京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三进制四合院。 主要的支撑构件是柱子,柱子是主要承受压力的竖向构件,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柱子的截面形式主要有方形、圆形、矩形柱、工字型等,柱子所用材料主要有石材、转、砌块、木材、钢材、钢筋混凝土等。图三为古木花厅平面图。

  院外的影背墙——镂空瓦墙,采用钢结构支撑,瓦拼搭而成,营造水景。用来对南北的空间、颜色以及形式进行分割。墙上不仅有瓦与瓦拼搭时留有的空隙,还特意留有菱形的漏窗。站在墙的一侧,透过墙看另一侧,景色时隐时现、似幻似真,倘若走过墙去看,好像又与刚才看到的景色不尽相同;还有立瓦铺地,

  打破了传统的砖铺地,用古老的、如今却很少

  使用的瓦来铺装地面,给传统空间注入了新的表达语言。

  第三部分:礼乐重门

  自西向东是鼓墙、排箫、编钟和座椅。鼓墙是由抗震能力强的红色钢结构支架和上百面可敲“响鼓”组成,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则是灯;鼓墙东边的甬道自北向南排列着一人多高的金光闪亮的铜制“排箫”16根,直径30㎝,长度依次递减,最短的看着也有2米以上,没有显得突兀。管上有孔,风过可鸣,管下有灯,引导路人;编钟的支架同样采用的.钢结构,搭建的钢架上悬挂着的上百件青铜响器,随风摇摆,清音缭绕;座椅上带有隔栅,象征着琴弦,而座椅的高低不同则代表了高低音符。

  其中有一根300mm*300mm的方形柱,既不是支承梁的,也不是支承桁架和楼板的,而是用来悬挂指示路牌的。柱子采用了加工方便、强度高、抗拉和抗压性能好的钢结材。但钢材耐腐蚀性能较差,需经常维护。

  第四部分:穿越瀛洲

  这部分先是用大量长3m、高2m、厚2cm强度高、安全性好的钢化玻璃做隔断,既能分隔空间,又增加了通透性。玻璃上还印有展现奥运文化的图案,与奥林匹克公园相呼应。 第五部分:合院谐趣

  采用钢结构,设计成抽象派的四合院。院子中矗立的设计思想取材于中国代表元素灯笼,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又充满抽象感。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 篇2

  建筑构造实习的地点是奥林匹克下沉公园。

  奥林匹克下沉公园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南侧,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公园,下沉公园在满足基本功能人员集散的基础上,增加了体现中国元素的人文景观。公园与外部高差大约9米,两侧是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公园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分别是御道宫门、古木花亭、礼乐重门、穿越瀛洲、合院谐趣、水印长天这七个院落。

  御道宫门

  在御道宫门前我们小组对进入下沉公园的台阶进行了测量。台阶共78步,由于台阶很长,为了让人在上下台阶时能得到休息,台阶分为6段。由下而上,

  前3段均为每段13个小台阶,每一级高12cm,两段台阶之间的休息平台宽度为

  3.2米;第四段稍有变化,同样是13个小台阶,但是休息平台有所不同,其宽度是17.38米;另外两段和前3段的规格相同。台阶横向的总体宽度约17米,用栏杆扶手将台阶分成3条通道以分隔来往人流;中间最宽,为8米,两侧均为4.5米。

  古木花亭

  古木花亭是组北京居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进制四合院,保持了传统四合院的

  基本空间格局,表现四合院传统瓦屋面以及支撑屋面的做法体系,将传统的封闭空间开放为敞开的外部空间,加入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元素,给传统空间注入新的表达语言。

  古朴的屋檐

  青铜的门环

  古木花厅无处不充满着古老淳朴的老北京风情,在这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有这样一个让人们怀念老北京的地方,实在不易啊。

  礼乐重门

  在该院落,设计师运用大红、金黄、铜绿等色彩,来表示中国的堂皇。用红色的钢构支起上百面“响鼓”,是现代与古代的完美结合。它同时还起到了景墙的'作用,遮挡了电梯间。与鼓相互呼应的是甬道旁的一排“铜箫”。箫直径30厘米,需要保证它的稳定,同时形成了一排景观柱。铜绿色的钟鼓,在钢架上挂满礼乐的钟磬铃,随风摇摆,轻音绕梁,同时包围了楼梯,起到遮蔽作用。

  穿越瀛洲

  穿越瀛洲以及大屯路人行隧道是下沉花园南北部之间的联系空间。为了加强南北部之间的空间联系,这部分淡化了个性,采用对称的布局,使游人感觉两部分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部分用了大量的钢化玻璃作隔断墙,钢化玻璃上印制的体育运动图案充分表现了奥运文化。地下铺装采用了木板,景墙后各种植一棵金银木。我们对这组玻璃也进行了测量,其长为2.98米,宽1.88米,厚度为2厘米。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玻璃选用了钢化玻璃,当玻璃被打碎时不易伤人。这组玻璃的设置既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又增加了通透性,使视觉可以透过玻璃继续延伸出去。玻璃下端深嵌在乘游鹅卵石的水槽中,由金属槽将其固定,夏季为了增加空气湿度,水槽中会放满清水,冬季为了保护设施会将水排净。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 篇3

  在20xx年7月4日,我们进行了园林工程的综合实习,对成都活水公园和成都浣花溪公园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我们所学的园林工程的知识,对2个公园我们各自有各自的评价。2个公园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我的综合实习报告就说说在我眼中2个公园的优点吧。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从1997年春天活水公园破土动工,到目前工程初步完成,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占地24000多平方米是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并为之骄傲。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其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活水公园整体设计为鱼的形状,寓意着鱼水难分的人与水,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1.造景艺术与污水处理系统

  成都活水公园让市民了解污水的处理过程,给予人们污水处理的歧视,具有浓重的学习氛围和亲水性,使得市民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个有意义的享受过程。并且其将污水处理系统与造景完美的融合,使之符合园林工程的含义:以工程为基础,使园林艺术与市政工程融为一体,园林景观与工程设施相协调,并充分利用园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活水公园的景观营造、植物配置,以及建筑小品都体现了浓郁四川的文化,让本地人有亲切感,让外地游客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公园的设计不仅强度植物造景,同时营造了多样丰富的水体景观、建筑小品,以及景观空间相互渗透交融,曲折自然,形成了移步换景、景观多样的园林环境。

  1.1.景观水车及其作用

  水车可以说是公园的标志,其造型吸收川西水车的元素,展现了蜀与水的渊源、西蜀的文化特色,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在功能上,水车是活水净化的第一步,它将府南河的水泵开始“死”水变“活”水的旅程。

  1.1.2.厌氧沉淀池及其作用

  厌氧沉淀池即为鱼眼,池中有一组石雕,直径3.8m,厚度0.5m,材料为绿花岗石,造型是一滴水的景象。石雕的花纹为流线的玫瑰花型,水由其上越过荷叶形漩涡,石之静,水之动,给人以活跃、层次、清晰、灵动之感。

  1.1.3.水流雕塑、兼氧池及其作用

  水流雕塑,即水流形式的雕塑由一串形似花瓣的石雕组成。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力使水在水流雕塑中穿越、迂回、旋转、对流,极具艺术性,并充分发挥其作

  3用——使水在回旋震荡中曝气充氧。兼氧池的`容积约为48m,是人工湿地的前端

  配水装置,池中的兼养微生物和植物等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有一定的讲解作用,同时兼氧池进一步曝气充氧。

  1.1.4.植物塘床系统及其作用

  鱼的腹部为植物塘床系统,是人工湿地的核心系统,造型仿造四川黄龙五彩华盖池群,层层叠叠,俯视如鱼鳞一般,呼应了公园的总体设计。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为活水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达到无害化,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源。其中种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伞草等;浮叶植物:睡莲;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几十种,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1.1.5.鱼塘花船、溪流花镜及其作用

  鱼塘花船和溪流花镜即为鱼尾。水经过植物池塘的净化,在鱼塘花船处已经完成了由“死”到“活”的蜕变。塘中放养观赏鱼如锦鲤、金鱼及常见的鱼类。池中置以花船点缀,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通过上述的净化处理,水质已经最少达到3级标准,可用于养护和造景。塘边用卵石护岸,营造了一个亲水空间,可经常见孩子或跪或趴在溪塘边,饶有兴趣地观察水里的鱼类。成功地满足了孩子们寻找第一手自然的需求。使人们在走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2.水景的营造

  活水公园不光是对于水资源的处理尤为独到,在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再现了四川乐山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中看又中用。

  2.1.水景形态。

  水景形态通常根据水面的形状分为:自然式、几何式和混合式。自然式是指水体的轮廓以自然曲线分布,呈不规则形状分布。水体沿岸追求随意,模仿自然形态、水体曲折优美,变化丰富。活水公园的植物净化池则是仿自然中梯田的造型,同时池里种有各种各样的水生净化植物,如:芦苇、菖薄、凤眼莲、水烛、浮萍等,看上去像水田、像荷塘,常常会使人想到美丽田园美景。

  2.2水景样式。

  水景有动、静之分,动态水有飞流的瀑布、湍急的溪流、涌射的喷泉、潺潺的跌水;静态水有湖水、池塘;动水像充满激情的青年,热情、奔放;静水像智慧的长者,稳重、平静、深邃、胸有成竹。活水公园中的动态水景主要有溪流和跌水。景观中的溪流,它是模拟山水的形态,水顺着山间水沟向下流,一层一层向下,每一层都会形成小水潭,形成大小不一的流水。活水公园中的溪流别具特色,它的造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鸟的造型,形状有大、中、小三种样式,从上面的小鸟到下面的大鸟翅膀一点一点展开,鸟的身体中间设计成两个回水漩涡,水在中间回荡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湍急的流水溅起水声和水花,形成欢乐的气氛,受到小孩们的喜爱;另一种是荷叶造型,它的原理和上面一样。这种溪流水景设计打破了传统样式,具有很强的雕塑性、科学性和参与性。景观中的跌水是人工打造而成,通常很规整,材质很细腻,形态有次序的变化,水的落差很小。

  活水公园的“鱼腹”位置就是由多个鱼塘和竹林组成的池塘静态水景观。通常水景观的设计都不会单一使人,常常会把几种水景形态和水景样式相结合,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

  活水公园水景的设计实现了从以前的观看性景观转变为参与性景观,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到亲近自然带来的乐趣,体现出为大众服务的思想。

  3.园路和园景

  3.1.园路的铺装

  活水公园中的步行道路主要是由灰白色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的,并且古朴的色彩也给人了一种幽静雅致的感觉,而旁边的下沉的空间则是原色的就地材料石头嵌入形成的,青石板的幽静和石头的原始山林野趣既相互呼应,也有一定的区别和不同。这两种不同的材料加以运用,使景致富有更深的内涵和趣味。同时一些自然游步道是由树木围绕的木板铺装小路组成,体现出浓浓的原始自然风情。

  3.2.滨水景观

  活水公园在滨水景观的处理上十分的灵活,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类型的河岸处理。采用了积石护岸、不设护栏的亲水草皮护岸、亲水台阶护岸和码头等形式。亲水空间的设计要素包括步行行为(滨水游步道、铺地、栏杆)、游憩行为(座椅、树荫、垂钓)、社交行为(广场、座椅、游步道)、观赏行为(水体、水岸、建筑、栏杆、文化活动、动植物等)。

  驳岸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亲水空间环境,可以增加人们对水环境的感受和体验。活树公园的亲水草坪护岸采用沿河小路与景观结点相结合的形式。将沿河条状空间的适当位置处理成开敞的草坡或娱乐广场,使在河边条状地带中的人们不感觉空间的狭窄,而是感觉到与河面融为一体的开阔感。活树公园的护栏护岸位于府南河和活水公园的一条快速通道之间的带状地区,四面较窄,故采用护栏护岸节约用地,景观由前段的亲水性转为观赏性,以河滨的漫步的游览方式为主。但其每隔一小段的变化,依傍河岸的蜿蜒与背后大树为何围合出了一处处的休憩场所,供游人休息、观赏河岸风光。

  4.活水公园的生态性

  (1)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2)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

  (3)通过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为鸟类、昆虫、鱼类提供生存空间,提升生物多样性。

  a.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水环境: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的是接触厌氧沉淀池加植物塘、床系统处理工艺,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净水工艺分成三个系统,即进水预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植物塘、床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出水应用系统。活水公园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工湿地系统,城市湿地在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城市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纳城市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改善城市水文特征,降低其富营养化趋势,城市湿地能够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动植物提供重要栖息地等。

  b.活水公园的植被体系:活水公园在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的植物大部分采用成都当地的植物种类,还有一些是特地从峨眉山移植过来的野生植物群落,尽力展现公园环境的生态性和本土性。活水公园再现了四川成都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的作用。除模拟自然野生植物群落之外,公园边缘结尾处的一些绿地采用人工痕迹明显的乔灌木搭配,地被植物是让人眼底一亮的镜面草、鸢尾等深色反光植物。灌木如木莲、杜仲等,乔木有高有低,灯台树、黑壳楠、锦带花等相互配搭,其中开花植物花色艳丽,并随季节更换部分观花草本植物,让活水公园始终保持高度的吸引力,不时有一定变化的植物景观就成了其中的主要动力。以水生植物为主体的公园湿地充分发挥作用,注意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植被条件,建立一个由乔灌林、草滤带、挺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和浮水植物带构成的植物群落景观,形成与水体——湿地——滨河景观——陆地景观——人工环境的模式相适应的完整植物景观生态系统,利于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c.细节处的生态学原则:细节是一个城市人工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活水公园一草一木的选取与搭配都是别具匠心,经过充分的考虑,营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各功能区的组合所演示出的污水净化过程构思巧妙,核心部分是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种有水生植物和喜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可得到有效净化。但活水公园在河堤的建造上对维持原生态方面还稍显不足。

  活水公园的多功能性和寓教于乐的展示启示了我们新的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态景观。在小品或铺装的细节处理和借景手法的运用上,为园林增加多样化的视觉元素,通过植物配置的联结达到统 一,所有的各种花样繁多的景观都统一在设计的核心理念中。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景观,均显得更加贴近自然。而人与水的接触是两者和谐的前提,采用一系列富有艺术魅力的台阶状水流雕塑盆和水口,这些参与性很强的动水景观成功地让游人关注水、接触水、珍爱水,这就是富有创意的“寓教于景,寓教于乐”。

  成都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32.32公顷,建设总投资1.2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

【下沉公园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公园实习报告合集十篇03-23

公园环境调查报告12-24

专业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03-31

实习的报告11-23

实习生实习报告02-27

实习期实习报告02-24

实习生实习报告03-09

关于物流实习的实习报告12-19

实践实习报告02-28

实习离职报告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