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石州慢》赏析

时间:2021-03-09 19:10:08 赏析 我要投稿

《石州慢》赏析

《石州慢》赏析1

  贺铸《石州引/石州慢》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缠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初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清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作品在内容上虽无新意,但在炼字的精工方面却向为世人称道 。关于这一点,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介绍得颇为具体 :“贺方回《石州慢》予见其旧稿。‘风色收寒,云影弄睛’,改作‘薄雨收寒,斜照弄睛 ’;又‘冰垂玉箸,向午滴沥檐楹,泥融消尽墙阴雪’改作‘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消尽龙沙雪。’”

  起首两句写由雨而睛 。初春天气阴冷 ,细雨绵绵,午后云开雾散 ,雨止天睛,“弄睛”二字写出了雨后斜阳照射下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 。“春意空阔”一句 ,便是这种景象的概括 。接着就由近而远地渲染,近处写得具体、细致——“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远景则阔大、苍茫——“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龙沙,沙漠地带的通称 。)层次井然,笔势酣畅多姿。贺铸是善于炼字的 ,“薄雨”与“斜照”对比鲜明,于变化之中烘托出雨后斜阳的光彩和温暖,显出春意的盎然,空气的清新 ,景色的明静 ,以至“才黄”的柳色也引人注目 。“烟横”几句,写得境界开阔,画面丰富,景中含情。这样“春意空阔”也就有了更形象的依托。上片歇拍两句,收束前文写景之句 ,使景语化为情语,使上面所写景物与词人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使之具有特定的内涵,例如:“空阔”,是雨止天睛、四宇寥廊之景,然而在此时此刻愈是空阔,则愈觉孤寂,愈能触发思亲怀人的感情;“长这柳色 ”是景,然亦含有别情;“烟横”三句,也暗写了雁归人不归、春归人未归的感慨。这两句,实为全词意脉的枢细。

  过片沿着“ 还记”追思当年的分别。“将发”二字,写自己即将辞别登程 ,极其干净利落 。“画楼”二句写酒楼宴别,“红泪”,指佳人胭脂沾满了离别的泪水 。“顿成轻别 ”,追忆以往,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音尘,即信息。这两句语浅情深。年年盼相见,盼音信,然而却是“音尘都绝 ”,表现出别后之思和思而不见之苦。由“轻别”而思,而悔,而愁。思与悔已融合在上面的写景叙事之中。作者先以一问句引出“愁 ”字,“共有”二字又逗出了两地同愁。“芭蕉不展丁香结”,芭蕉叶卷而不舒,丁香花蕾丛生 ,芭蕉 、丁香两个形象都是用来形容愁心不解。这一句化用唐李商隐《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句 。同时,也是化用了那女子诗中的两句,这样既回答了愁

  之深,又表达了了解和怜惜之意。

  结句“ 枉望断天涯 ,两厌厌风月”。“两”字与“共有”相呼应,厌厌,愁苦的样子。这两句写得空灵蕴藉 ,既总括了回首经年,天各一方,两心相念,音信杳然,只有“玉楼明月长相忆 ”;也说出了,关山渺邈,天涯之思,对景难排,心底总隐藏着不灭的思念和期望。

  此词上片写景 ,下片转入叙事,整首词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一炉,写得委婉曲折,意味深长。

《石州慢》赏析2

  【年代】:宋

  【作者】:贺铸

  【内容】: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倚马何人先折? 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 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惟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注释】:

  龙荒:龙沙。此泛指北疆荒寒炎地。 “芭蕉”句:语本李商隐《代赠》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厌厌:愁苦,精神不振的样子。

  【赏析】:

  相传贺铸曾与一佳人相恋,别久,佳人寄诗相赠,贺铸因赋此词。词作先赋分别时景况,景中含情;后追叙昔日分别情事,造境抒情,章法回环,余味无穷,陈廷焯称其“极其雅丽,极其凄秀”(《白雨斋词话》卷六)。近人龙榆生则称其“笔力奇横,声调激越,韩退之所谓‘横空盘硬语’者庶几近之。”

《石州慢》赏析3

  【作品简介】

  《石州慢·寒水依痕》由张元干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写游子思家的伤春词。开头三句写春回,接下二句咏梅,“天涯旧恨”是全词主旨。下阕转写对家中妻子的思念,抒发相思之苦。有人认为此词是作者借思家写政治上受迫害的复杂心情。词意含蓄蕴藉,耐人咀嚼。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石州慢·寒水依痕》

  作者:张元干

  寒水依痕①,春意渐回,沙际烟阔②。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③。辜负枕前云雨④,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注释】

  ①“寒水”句: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此处化用其决心书。

  ②“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③肌雪:指人的皮肤洁白如雪。庄子《逍遥游》:“藐姑谢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④孤负:同辜负。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

  【译文】

  寒水缓缓消退,只留下一线沙痕。春意又回,沙洲烟雾沉沉。天气晴朗,照着溪边的新梅香气浮散。一枝枝梅花争相开放。我独在这远方,心中无限怨恨,无人知道我现在的悲怆?长亭门外,群山重叠,望不断的远山层层,正是令人忧愁的时节。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情切不已。画楼的层门紧闭,想念春风,你的容颜悄悄瘦损。我真是辜负了你啊,让你独守闺中。辜负了多少良辰美景,浪费了大好青春。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就来到你面前。更有多少酸甜苦辣,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我们再度相逢,恐怕又过一年。

  【赏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离乡思归之作。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作者触景生情,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思乡之念。

  “寒水依痕”之句,点出了初春的时节,但这是运用杜甫的成句。杜甫《冬深》:“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后二句采用杜甫《阆水歌》“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诗意。这里融诗景于词境,别有一番气象,而一“渐”字,更为初春即将解冻的溪水增添一股新的活力。词人从迷茫开阔的景象中,感受到蓬勃生机和温暖的春意。“溪梅”二句用特写手法刻画报春的信息——梅花的开放。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使人感到无限美好。这是冬去春来的美好象征,也是展望一年的最好季节,然而这并不能引起词人心灵的欢悦,相反却萌生出离愁与苦恨。

  “天涯”以下数句,由写景转入抒情。“旧恨”二字,揭示出词人郁积在心中的无限的离愁别恨。“消魂”是用江淹《别赋》的诗句:“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这里用设问的句式领起下文。“长亭”以下三句,进一层叙写消魂的景色。在那长亭门外,词人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只是望不尽头的重重叠叠的青山。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心中无穷的愁绪,正是“吴山点点愁”,春日的景象,成了犯愁的时节。

  下片换头“情切”二字,承上转下。词人宕开笔力,由景物描写转而回忆昔日夫妇之情。而此时虽然离别远行,但绵绵情思却是割会不断的。“画楼”以下三句,虚景实写,设想闺人独居深楼,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渐渐地形体消瘦下去。紧接着“枕前云雨”,借用典故暗射夫妇情意。宋玉《高唐赋》序中说,楚王梦中与神女相会高唐,神女自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指男女欢合。这与下句“尊前花月”,都是写夫妇间共同的甜蜜生活。

  但因为离别在外,枕边之欢,尊前之乐,都可想而不可及。词人内心所殷切盼望的,是回来与亲人相见,诉说在外边思家时心底的无限凄凉孤独的情味。“心期切处”三句所写,是自己的离愁,与上“画楼”三句写家里人的别恨形成对照。彼此愁思的产生,同是由于“孤负”两句所说的事实而引起。这样写虽是分写双方,实际上却浑然一体,词笔前后回环呼应,十分来严谨细致。歇拍“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紧承上句“归时”。言到等归来重见,已是“离别经年”了。言下对于此别,抱憾甚深,重逢之喜,犹似不能互相抵触。写别恨如此强调,宋词中亦少见,并非无故。

  这首词作由景入情,脉络分明,从表象上看,似乎仅仅抒写夫妇间离愁别恨,但词中运用比兴寄托,确实寓寄着更深一层的思想感情。《蓼园词选》中说:“仲宗于绍兴中,坐送克铨及李纲词除名。起三句是望天意之回。‘寒枝竞发’,是望谪者复用也。‘天涯旧恨’至‘时节’是目断中原又恐不明也。‘想见东风消肌雪’,是远念同心者应亦瘦损也。‘负枕前云雨’,是借夫妇以喻朋友也。因送友而除名,不得已而托于思家,意亦苦矣。”自常州词派强调借词有所寄托以来,后世评词者往往求其有无寄托。从张元干后期遭受压抑不平的情况来看,在南宋朝廷屈辱求和。权奸当道而主战有罪的险恶的社会环境里,他的内心有着难以明言的苦衷,故词中“借物言志”,寄意夫妻之情,黄蓼园所云并非纯为主观臆断,但如此分解,恐怕就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了。

  【赏析】

  本词别本题为“感旧”。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情,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也体现张元斡词在激昂悲壮之外的细腻深情的另一面。张元斡本是南宋抗战名臣李纲的行营属官,因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遂辞职南归。词的开头点明时令季节。“溪梅”二句用特写的的手法刻画报春的使者。下片“画楼”以下三句,虚景实写,设想佳人独居深院,因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形体渐渐消瘦下去。“心期”三句抒写埋藏词人心底的渴望,即回归故乡,与亲人诉说凄凉。因其有些经历,故黄蓼园认为本词是“因送友而除名,不得已而托于思家,意亦苦矣。”似有牵强附会之嫌。细品全词,还是抒客子思亲之情怀。开篇五句化用杜甫诗意却了无痕迹,写初春之景极为熨贴生动。“天涯旧恨”为上片之眼,也是全词感情的出发点。长亭望远更显思归之切。下片开头“情切”二字精彩,绾合双方,既说自己情切,也引出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从“孤负枕前云雨”句看,所思者就是妻子。再从末尾两句看,似乎作者离家时间在一年左右。词风婉丽而不凄苦,可能是南渡前的作品。歇拍以情收结,极言不堪离别之苦,感情跌宕,含意深沉。这首词构思精妙,超越闺怨,有着对人生的悲叹,内涵深广。

  【作者介绍】

  张元干(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北宋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1125),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日福州。绍兴八年,秦桧当国,力主和议,胡铨上书请斩秦桧等以谢天下,时李纲亦反对和议罢居长乐,元干赋《贺新郎》词赠纲,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胡铨被除名送新州编管,元干持所赋《贺新郎》词送行。后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八十。存词180余首。

  张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石州慢》赏析4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原文: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场秋风急雨,惊散了傍晚的乌鸦,雨过之后,天气豁然开朗,一会儿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发出了清冷的月光。 秋柳枝条稀疏,在暮色中模糊不清,几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忽明忽灭的亮光,乘舟扬帆,满湖水气上升,在月色下朦胧苍茫看不分明,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摇曳零乱,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酒醒梦断时,倚着桅杆心中更加悲伤凄切了。

  悲伤到心中摧折,连金星都发怒了,国难当头之时出现叛乱,金兵入侵嚣张到了极点。想要引来天河之水,洗掉中原被敌人屠杀的同胞血肉。徽、钦二帝现在又在何处?目前南宋和金的边境只有一江之隔,形势更是十分危急。而自己再有壮志也不过与南朝时的王处仲一样,白白击碎唾壶,空有决心而无所可为,甚至还不如王处仲,连悲歌也是欲唱不能。自己在万里之外的吴兴漂泊避乱,还时刻不忘被金兵掳走的二主,时时为国事多艰,君主多难而痛哭流涕。

  注释⑴己酉(yǒu):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⑵吴兴:今浙江湖州。

  ⑶惊散暮(mù)鸦:傍晚的乌鸦被惊散。

  ⑷低迷:模糊的样子。

  ⑸菰蒲(gū pú):菰草和蒲草。

  ⑹秋声咽(yè):西风声音凄切。

  ⑺危樯:船上高耸(sǒng)的桅杆。

  ⑻心折:心中摧折,伤心之极。江淹《别赋》:“使人意夺神骇(hài),心折(shé)骨惊。”

  ⑼长庚(gēng):金星。据《史记·天官书》载,金星主兵戈之事。

  ⑽群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济南知府刘豫叛宋降金。三年,苗傅、刘正彦作乱,逼迫高宗传位太子,兵败被杀。

  ⑾猖獗(chāng jué):亦作“ 猖蹶 ”,任意横行。

  ⑿两宫:指徽(huī)、钦(qīn)二帝。

  ⒀塞垣(sāi yuán):南宋与金国,夹岸陈兵,只隔长江一水。塞,边境。

  ⒁唾壶(tuò hú):借喻词人自己不能亲自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⒂龙沙:沙漠边远之地,指徽、钦二帝幽囚之所。

  ⒃孤臣:词人自指。

  ⒄吴越:古代的吴国、赵国,今江浙一带,为南宋政府所在地。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赏析

  该词上片写景,开头便写了“雨急云飞”的自然景象,这是词人对当时政治形势危急险恶的形象暗示。 “暮天凉月”点明时令与具体时间——在秋季的某一天暴雨过后,从傍晚到晚上。接着由景及人,写词人泛舟湖上所见的两岸景色:秋柳枝条稀疏,萤火虫发出忽明忽灭的光。词人在这里抹上一层阴暗、凄凉的色彩,表达了词人凄切、悲怆之情。接着由远及近,看见满湖水气上升,听到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这里词人既写了景色,又写到了声音,二者交织在一起,使词中所刻画的意境更显得清冷寂寥。在一片凄惋的秋景中,词人心中充满无比深沉的悲愁,只好借酒浇愁,以醉解千愁了。

  下片是抒情, “心折,长庚光怒”,由情及景,把词人郁积在心的满腔悲愤,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心折”两字比喻伤心到了极点。词人在这里用“心折”是承上启下的,既说明悲伤的程度,又展示了下文由景及情联想到了的国难国耻:金人气焰猖狂,几年前掳走徽钦二帝,现在又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长江竟成了国家的边界。自己和抗战派人士则受到压抑,只能悲歌哭泣,无力挽救天下,洗雪国耻。“群盗猖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指卖国求荣甘当金人走狗的汉奸与投降派,如黄潜善、刘豫之流;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是反语,指被投降派诬蔑为“盗”的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兵。两种解释都认为“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是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则是全词的主旋律,集中体现了抗战派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词最后两句,将“爱国”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亦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使然。

  该词在写法上主要应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词人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长庚”、“天河”,也是词人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词人从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石州慢》赏析5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翻译

  一场秋风急雨,惊散了傍晚的`乌鸦,雨过之后,天气豁然开朗,一会儿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发出了清冷的月光。 秋柳枝条稀疏,在暮色中模糊不清,几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忽明忽灭的亮光,乘舟扬帆,满湖水气上升,在月色下朦胧苍茫看不分明,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摇曳零乱,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酒醒梦断时,倚着桅杆心中更加悲伤凄切了。

  悲伤到心中摧折,连金星都发怒了,国难当头之时出现叛乱,金兵入侵嚣张到了极点。想要引来天河之水,洗掉中原被敌人屠杀的同胞血肉。徽、钦二帝现在又在何处?目前南宋和金的边境只有一江之隔,形势更是十分危急。而自己再有壮志也不过与南朝时的王处仲一样,白白击碎唾壶,空有决心而无所可为,甚至还不如王处仲,连悲歌也是欲唱不能。自己在万里之外的吴兴漂泊避乱,还时刻不忘被金兵掳走的二主,时时为国事多艰,君主多难而痛哭流涕。

  注释

  吴兴:今浙江湖州。

  惊散暮鸦:傍晚的乌鸦被惊散。

  低迷:模糊的样子。

  菰蒲:菰草和蒲草。

  秋声咽:西风声音凄切。

  危樯:船上高耸(sǒng)的桅杆。

  心折:心中摧折,伤心之极。

  长庚:金星。据《史记·天官书》载,金星主兵戈之事。

  群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济南知府刘豫叛宋降金。三年,苗傅、刘正彦作乱,逼迫高宗传位太子,兵败被杀。猖獗(chāng jué):亦作“ 猖蹶 ”,任意横行。

  两宫:指徽(huī)、钦(qīn)二帝。

  塞垣:南宋与金国,夹岸陈兵,只隔长江一水。塞,边境。

  唾壶:借喻词人自己不能亲自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

  龙沙:沙漠边远之地,指徽、钦二帝幽囚之所。

  孤臣:词人自指。

  吴越:古代的吴国、赵国,今江浙一带,为南宋政府所在地。

  赏析

  该词上片写景,开头便写了“雨急云飞”的自然景象,这是词人对当时政治形势危急险恶的形象暗示。 “暮天凉月”点明时令与具体时间——在秋季的某一天暴雨过后,从傍晚到晚上。接着由景及人,写词人泛舟湖上所见的两岸景色:秋柳枝条稀疏,萤火虫发出忽明忽灭的光。词人在这里抹上一层阴暗、凄凉的色彩,表达了词人凄切、悲怆之情。接着由远及近,看见满湖水气上升,听到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这里词人既写了景色,又写到了声音,二者交织在一起,使词中所刻画的意境更显得清冷寂寥。在一片凄惋的秋景中,词人心中充满无比深沉的悲愁,只好借酒浇愁,以醉解千愁了。

  下片是抒情, “心折,长庚光怒”,由情及景,把词人郁积在心的满腔悲愤,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心折”两字比喻伤心到了极点。词人在这里用“心折”是承上启下的,既说明悲伤的程度,又展示了下文由景及情联想到了的国难国耻:金人气焰猖狂,几年前掳走徽钦二帝,现在又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长江竟成了国家的边界。自己和抗战派人士则受到压抑,只能悲歌哭泣,无力挽救天下,洗雪国耻。“群盗猖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指卖国求荣甘当金人走狗的汉奸与投降派,如黄潜善、刘豫之流;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是反语,指被投降派诬蔑为“盗”的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兵。两种解释都认为“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是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则是全词的主旋律,集中体现了抗战派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词最后两句,将“爱国”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亦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使然。

  该词在写法上主要应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词人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长庚”、“天河”,也是词人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词人从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即己酉年)春天,金兵大举南下,直逼扬州。高宗(即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从扬州渡江南下,狼狈南逃,这时长江以北地区全部被金兵占领。词人为了避难而南行,是年秋天在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夜渡,感慨时事心生悲哀,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词作。

《石州慢》赏析6

  石州慢·薄雨收寒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怀人之作。

  上片写关外的初春景色。前三句写冬去春来的万物刚刚复苏,小雨收敛了寒气,斜阳逗弄着晚睛,春意盎然。“薄雨”、“斜照”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个“收”字、一个“弄”字精当巧妙地描绘出了日暮天晴之景,其中“弄”字则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景写活,更显得生动活泼。“薄雨”二句以薄雨、斜照之意象组合成一幅北国早春雨后斜阳、春意空阔之境,寒、空二字透露出词人冷落、孤寂的心情。“春意空阔”用字简洁,缔领下文的近景和远景描写。“长亭”以下几句具体描写关外的景色。柳色微黄,才露新芽。不知有哪一位送别的人,傍着马先将它攀折下来。古有折柳赠别之意,在这里表现出思才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踏上才途了。在欲才未才之际,不禁遥想起,当初出关时也正是现在这个时候。烟雾艨胧,一片苍茫,在黄昏的暮色下,一群大雁正披着夕阳的余辉才来了。写雁寄情。雁才也象征着人的才心似箭。“烟横”三句承“春意空阔”而下,写词人远望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际,几点才鸦映带其间,更具象地展现出北国早春的荒野和苍茫,词人羁宦飘泊的寂寞感潜蕴于景中。“东风消尽龙沙雪”一句再次点明人所处的特殊的地域环境边塞,也交代了前文所见所感的动因。

  下片是追忆当年出关之时的情景和抒发如今离愁的情怀。“将发”紧承“犹记”,引出当年饯别宴的场景。“画楼”三句写别时情态,而又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酒楼里酒香扑鼻,喝着美酒,听着伊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为自己送行,就这样,轻易地离开了她。“轻”字着意表现出作者当年的年轻稚气。未曾尝过人间悲欢离合之苦,如今才深深地感悟到。尤其是一年又一年之后,音信踪迹全无更加深了这种悔恨。这两句语浅情深,道出别后相思与相思而不能得的凄苦。在思、悔、愁中不禁感叹,“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这三句更进一步,继苦写愁,先以一个问句引出诗人别后之“愁”,继写雨后的芭蕉与丁香,明是写景,实是写情,以景衬情,绘出愁之深,愁之切。“新”字说明愁苦不断,双方的愁思伴随着时间愈结愈深,就像“芭蕉不展丁香结”一般。如何也解不开这思念与忧愁。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的愁苦之境,只能独自在天涯望断愁肠,双方都对着风月伤神。下片开始四句紧承上阕结尾,回顾临别情事,虽一刹轻易别去,而往事历历,记忆犹新。中以“回首”二句略提别后景况,最足牵人情思。欲知三句所写新愁之状,“芭蕉”句乃取用李商隐《代赠》一首成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甚为自然合贴,且预示结尾二句意。结尾二句则绾合彼此双方,以见两情之未了。全词都笼罩着哀愁的气氛。

  全词由写现在的才心似箭,到追忆过去的轻易离别,又回到眼前的思念苦痛,结构精巧,笔势连贯流畅,“愁情”贯穿于始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薄雨收敛寒气斜阳拨开天晴,天地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十里长亭路边的柳树已嫩黄,不知何人倚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才来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还记得出关时也是这样情景。

  出发前你在画楼为我饯行时,你流着泪为我唱哀怨的歌声,没有想到竟然这样轻易离别。回首往事已经一年音信全无,你要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卷曲丁香打结重重。又是如同远隔天涯一样憔悴,两地苦相思空对风清和月明。

  注释

  薄雨:小雨。

  空阔:广阔。

  平沙:广袤的沙漠。

  龙荒:指塞外荒漠。古时沙漠中有地名曰“白龙堆”,故又称沙漠为龙沙或龙荒。王昌龄《从军行》:“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出关:出塞。关,此指河北临城,古代为北去的关口之一。

  恰如:恰恰是。

  画楼:有彩绘装饰的华丽楼阁。

  芳酒:美酒。

  红泪:原指泣尽而继之以血。此处指和着胭脂的泪水。

  经年:经历很多岁月,形容时间很长。

  杳杳(yǎoyǎo):形容遥远。

  音尘:音信,消息。

  方寸:喻心。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唐、宋诗词中多用以喻愁思纠结。

  厌厌:通“恹恹”,忧愁苦闷的样子。

  风月:风和月,泛指景色。

  创作背景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贺铸爱一美女,离别日久,美女寄一诗传情,贺铸得诗,感而作《石州慢》词。这首词大约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至熙宁十年(1077)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出监赵州临城县(今河北临城)酒税时。

《石州慢》赏析7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朝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石州慢·薄雨收寒》译文

  薄雨收敛寒气斜阳拨开天晴,天地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十里长霭路边的柳树已嫩黄,不知何人倚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归来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还记得出关时也是这样情景。

  出小前你在画楼为我饯行时,你流着泪为我唱哀怨的歌声,没有想到竟然这样轻易离别。回首往事已经一年音信全无,你要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卷曲丁香打结重重。又是如同远隔天涯一样憔悴,两地苦相思空对风清和月明。

  《石州慢·薄雨收寒》注释

  薄雨:小雨。

  空阔:广阔。

  平沙:广袤的沙漠。

  龙荒:指塞外荒漠。古时沙漠中有地名曰“白龙堆”,故又称沙漠为龙沙或龙荒。王昌龄《从军行》:“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出关:出塞。关,此指河北临城,古代为北去的关口之一。

  恰如:恰恰是。

  画楼:有彩忧装饰的华丽楼阁。

  芳酒:美酒。

  红泪:原指泣尽而继之以血。此处指和着胭脂的泪水。

  经年:经历很多岁月,形容时间很长。

  杳杳(yǎoyǎo):形容遥远。

  音尘:音信,消息。

  方寸:喻心。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唐、宋诗词中多用以喻愁思纠结。

  厌厌:通“恹恹”,忧愁苦闷的样子。

  风月:风和月,泛指景色。

  《石州慢·薄雨收寒》赏析

  这是一首伤地怀人之作。

  上片写关外的初春景色。前三句写冬去春来的斜物刚刚复苏,小雨收敛了寒气,斜阳逗弄着晚睛,春意盎然。“薄雨”、“斜照”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个“收”字、一个“弄”字精当巧妙地描绘出了日暮天晴之景,其”“弄”字则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景写活,更显得生动活泼。“薄雨”二句以薄雨、斜照之意象组合成一幅北国早春雨后斜阳、春意空阔之境,寒、空二字透露出词人冷落、孤寂的心情。“春意空阔”用字简洁,缔领下文的近景和远景描写。“长亭”以下几句具体描写关外的景色。柳色微黄,才露新芽。不知有哪一位送地的人,傍着马先将它攀折下来。古有折柳赠地之意,在这里表现出思归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踏上归途了。在欲归未归之际,不禁遥想起,当初出关时也正是现在这个时候。烟野艨胧,一片苍茫,在黄昏的暮色下,一群大雁正披着夕阳的余辉归来了。写雁寄情。雁归也象征着人的归心似箭。“烟横”三句承“春意空阔”而下,写词人远望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际,几点归鸦映带其间,更具象地展现出北国早春的荒野和苍茫,词人羁宦飘泊的寂寞感潜蕴于景”。“东风消尽龙沙雪”一句再次点明人所处的特殊的地域环境边塞,也交代了前文所见所感的动因。

  下片是追忆当年出关之时的情景和抒发如今离愁的情怀。“将发”紧承“犹记”,引出当年饯地宴的场景。“画楼”三句写地时情态,而又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酒楼里酒香扑鼻,喝着美酒,听着伊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为自己送行,就这样,轻易地离开了她。“轻”字着意表现出作者当年的年轻稚气。未曾尝过人间悲欢离合之苦,如今才深深地感悟到。尤其是一年又一年之后,音信踪迹全无更加深了这种悔恨。这两句语浅情深,道出地后相思与相思而不能得的凄苦。在思、悔、愁”不禁感叹,“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这三句更进一步,自苦写愁,先以一个问句引出诗人地后之“愁”,自写雨后的芭蕉与丁香,明是写景,实是写情,以景衬情,绘出愁之深,愁之切。“新”字说明愁苦不断,双方的愁思伴随着时间愈结愈深,就像“芭蕉不展丁香结”一般。如何也解不开这思念与忧愁。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的愁苦之境,只能独自在天涯望断愁肠,双方都对着风月伤神。下片开始四句紧承上阕结尾,回顾临地情事,虽一刹轻易地去,而往事历历,记忆犹新。”以“回首”二句略提地后景况,最足牵人情思。欲知三句所写新愁之状,“芭蕉”句乃取用李商隐《代赠》一首成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甚为自然合贴,且预示结尾二句意。结尾二句则绾合彼此双方,以见两情之未了。全词都笼罩着哀愁的气氛。

  全词由写现在的归心似箭,到追忆过去的轻易离地,又回到眼前的思念苦痛,结构精巧,笔势连贯流畅,“愁情”贯穿于始终。

  《石州慢·薄雨收寒》创作背景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贺铸爱一美女,离别日久,美女寄一诗传情,贺铸得诗,感而作《石州慢》词。这首词大约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至熙宁十年(1077)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出监赵州临城县(今河北临城)酒税时。

《石州慢》赏析8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情切。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水缓缓消退,岸边留下一线沙痕。春意渐渐回临,空阔的沙洲烟霭纷纷。晴日朗照,溪边的新梅香气氤氲。数枝梅花争相吐蕊,装点新春。我独在天涯满腔怨恨,试想我现在是何等的悲怆伤神?长亭门外,群山重叠,望不断的远山遥岑,正是令人忧愁的节令时分。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思绪纷纭。画楼的层门紧闭,春风暗暗使你的容颜瘦损。我真是对不起你啊,让你独守空闺冷衾。辜负了多少尊前花月的美景,浪费了大好青春。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进闺门。更有多少酸甜苦辣,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可等到我们再度相逢,恐怕又要过一年光阴。

  注释

  肌雪:指人的皮肤洁白如雪。

  “寒水”句: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此处化用其决心书。

  “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孤负:同辜负。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

  赏析二

  本词别本题为“感旧”。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妻,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也体现张元斡词在激昂悲壮之外的细腻深妻的另一面。张元斡本是南宋抗战名臣李纲的行营期官,因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遂辞职南归。词的开头点明时令季节。“溪梅”二句用特写的的手法刻画报春的使者。下片“画楼”以下三句,虚景实写,设想佳人独居深院,因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形体渐渐消瘦下去。“心期”三句抒写埋藏词人心底的渴望,即回归故乡,与亲人诉说凄凉。因其有些经历,故黄蓼园认为本词是“因送友而除名,不得已而托于思家,意亦苦矣。”似有牵强附会之嫌。细品全词,还是抒客子思亲之妻怀。开篇五句化用前甫诗意却了无痕迹,写初春之景极为熨贴生动。“天涯旧恨”为上片之眼,也是全词感妻的出发点。长亭望远更显思归之切。下片开头“妻切”二字精彩,绾合双方,既说自己妻切,也引出对方思念自己的妻景。从“孤负枕前云雨”句看,所思者就是妻子。再从末尾两句看,似乎作者离家时间在一年左右。词风婉丽而不凄苦,可能是南渡前的作品。歇拍以妻收结,极言不堪离别之苦,感妻跌宕,含意深沉。这首词构思精妙,超越闺怨,有着对人生的悲叹,内涵深广。

《石州慢》赏析9

  《石州慢

  贺铸

  薄雨收寒,

  斜照弄晴,

  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

  倚马何人先折?

  烟横水漫,

  映带几点归鸿,

  平沙消尽龙沙雪。

  犹记出关来,

  恰如今时节。

  将发,

  画楼芳酒,

  红泪清歌,

  便成轻别。

  回首经年,

  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

  共有几许清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憔悴一天涯,

  两厌厌风月。

  赏析

  此词为抒写相思别情之作。上片写北国早春景物。“薄雨”二句以薄雨、斜照之意象组合成一幅北国早春雨后斜阳、春意空阔之境。“长亭”二句插入长亭送别,远客折柳,乃词人见北国早春柳色才黄,顿时闪现出当初离别京师,出关赴任,折柳送别情景。“烟横”三句写词人远望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际,几点归鸦映带其间,荒原积雪已被东风消融,更具象地展现出北国早春的荒野和苍茫。“还记”二句勾联今昔,触发对京都恋人的怀思。前面一路写景,到此一笔打住,上片的煞尾,实属全词脉络的关键。下片由写景转入叙事。回首京都恋人送别情景:她备好酒宴为我饯别,流着伤心的泪水,唱着哀怨的歌曲。“顿成轻别”感慨离别经年,音尘渺茫。“欲知”五句写突接京都恋人诗篇,抒发相思。这首词从眼前追忆过去,从过去回到现在,想到日后,并且极其巧妙地把时间迁移和内心的活动,交织在写景、叙事、抒情之中,余味无穷。

【《石州慢》赏析】相关文章:

石州慢·寒水依痕_张元干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0-15

石州引·薄雨初寒原文、赏析10-18

《渐渐之石》原文及赏析10-15

《惜黄花慢·菊》原文及赏析10-16

《声声慢·咏桂花》原文及赏析10-21

《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原文及赏析10-19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10-15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赏析10-19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原文及赏析10-15

《真州绝句》王士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