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马上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时间:2022-10-13 15:42:51 赏析 我要投稿

《马上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上作》原文及翻译古诗词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马上作

  明朝·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多是一作:都是)

  译文

  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边关的花草都笑我这一生总在奔波。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注释

  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宼的侵扰,又曾镇守北方边关。

  主:指明朝皇帝。

  边月:边塞的月亮。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江花边草:南方江边和北方边塞的花草树木。

  横戈:手里握着兵器。

  赏析

  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英勇善战,功绩显赫。并且善诗文这首《马上作》是他骑在马上创作的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诗中通过对一生戎马生涯的回顾火抒发了他赤心报国、不畏辛苦的战斗豪情。

  一、二句“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南北驱驰,驱驰,策马疾驰,作者曾先后在南方的福建、广东、北方的蓟(读jì)州等地任职,保卫边疆,抗击倭寇,一故称“南北驱驰”,也就是南征北战的意思。报主情,报答君主(皇帝)的恩情。江花边草,江边的花,边境的草。平生,一生,终生。意思说,我南北征战,守疆卫边来报答皇上知遇和信任之恩;祖国南方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境的草都含笑地看着我这样度过的一生。第一句,主要写自己的动机,皇上看重了自己,委自己以重任,自己就要很好地报答皇上的恩情。这看来是说忠于君主,实际忠君与爱国并不可分,根本上是爱国,因为给他的重任不是别的,正是领兵保卫边疆安全,抗击倭寇入侵。“南北驱驰”,还有急切奔走的意思,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爱和对敌人的恨。第二句以拟人手法,写花草“笑”对自己一生,不仅表明“江花边草”是自己“南北驱驰”的见证,而且写出花草有情,赞许自己平生所尽的努力,具有幽默的自豪感。

  三、四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横戈,横着拿戈。戈古代主要兵器横刃,长柄,这里泛指武器。这两句明白如话像是信口吟出的,却十分响亮有力。意思说:我一年到头都是手持武器,在马上度过的。作者戎马一生,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喜爱这种生活,诗中没有流露一点劳累愁苦的情绪,相反,充满了自豪感感和乐观精神。“一年三百六十日”,不是一年,而是年年如此,其间风餐露宿,刀光剑影,该有多少艰辛和危险呀!但作者却说得那样轻松自然,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算不得什么,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概!横戈马上则活画出一位爱国英雄的凛然英武形象。在这样的英雄面前,任何敌人都休想进犯一步它。

  这首诗气势豪壮,情调昂奋,是英雄的自白,又是英雄的颂歌。叙述平生,只用“南北驱驰”,便高度概括,然后以“江花边草”加以衬托,凝炼生动。描写形象,先展开开阔的时间空间,接着推出移动着的特写镜头,英雄鲜明高大,神采飞扬,可敬可爱。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遏制的自豪和战斗的激情给人强烈的感染。

  整体赏析

  《马上作》是戚继光的诗歌代表作。诗人并非有意为诗,而是灵感一来,倾泻而出,顺口成章,因而不见雕饰,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气势豪壮。

  此诗只有四句,却概括了名将兼诗人的平生行踪和思想。起句“南北驱驰报主情”,统领全诗,点明主题。戚继光在浙江时曾到义乌县募兵,并对这支新军进行严格训练,军纪严明,官兵同甘共苦,对百姓秋毫无犯,使军队的战斗力大振,终于在台州给侵犯的倭寇以毁灭性的打击,威慑敌胆,功勋卓著。此后,又南下,先在福建肃清境内倭寇,后入广东,平定倭乱。接着,被调北方,镇守蓟州一带十六年,边境整肃,平靖无事。这就是“南北驱驰”的具体内容。而“报主情”的“主”,自然是指君主。但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他代表着国家因而这里既表现了戚继光存有忠君思想,又表现了他爱国的深厚感情。

  第二句的'“江花”代指南方,“边月”代指北方,是“南北驱驰”的进一步形象化描写。而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活却以一“笑”字置之,这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生经历的回顾而产生的复杂心绪——有对自己舍身卫国而感到宽慰的自豪感:“神工特为东南缺,砥柱巍然立海陬”(《督兵援闽游雁山戏集为诗》;有对功名淡泊的崇高感:“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韬铃深处》);有对朝廷媚外妥协的愤激感:“君王计在弭强胡,非干错画丹青图。胡儿得意跨马去,烽火依然暗边树”(《明妃曲》);有对权奸只顾荒淫享乐的蔑视感:“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登舍身台》)。因而这一“笑”字隐含着甜、酸、苦、辣的诸多内容。诗的前两句是以空间来表现地域之广,展示其到处奔波之苦。

  第三句“一年三百六十日”则以时间来表现日子之长,以示其征战不息、意志不泯。这句以口语入诗,显得平易自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指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戚维光这句诗,正是他平生生活经历的真实概括和崇高感情的高度的凝聚,因而就具有了由“巧”“浓”而致“朴”“淡”的特点。加上它与前面诗句配合,空间与时间互衬,显出得体自然的效果,这就不能视为普通日常口语了。

  结尾“多是横戈马上行”,总括全诗,前面的“江花”“边月”,南北奔波,累月经年的坚持不懈,都是在为祖国驰骋疆场中度过的。结句与起句呼应,形象完整,感情深挚,颇具感染力。

  这首诗平易自然,琅琅上口,而作者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更让人钦佩。诗需要感情,明代焦竑在《雅娱阁集序》中说:“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指出“感至”才能“情深”。南宋张戒的《岁寒堂诗话》说“其情真其味长,其气盛”才能到“卓然天成”。由此综观《马上作》,正是有意深情真味长的特点,故能“行远”而不衰”。

  创作背景

  戚继光是一生戎马倥偬,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戚继光在蓟门戍边,奔波于南北之间,感慨之余,挥笔写下《马上作》这首诗。

【《马上作》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马上作原文、翻译及赏析02-28

马上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马上作原文及赏析08-29

《马上作》原文及赏析08-30

《新年作》原文及翻译赏析03-02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08-17

戚继光《马上作》赏析07-13

碛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原文及赏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