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3-11-22 16:40:08 剑锋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原文注释】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翻译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鉴赏】: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具体时间约在天宝十四载(755),地点在轮台。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01-1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翻译及赏析06-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02-0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06-2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03-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示范课教案06-30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原文及赏析09-14

白雪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1-11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原文及赏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