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

时间:2021-01-13 15:06:3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我们仨读书笔记(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仨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仨读书笔记(15篇)

我们仨读书笔记1

  这是一本非常热门的书籍,书友对本书都用尽各种赞美之词,读来深受感动。这跟杨绛先生的文字细腻朴实有关,也因为他们仨的家人相处之道让我们向往和羡慕,更是因为他们的故事离我们很近,像是身边的老奶奶跟你口述一段往事。

  生与死,是一个永远诉说不完的故事。有生就有死,死而复生,生生不息。人总有离去的那一天,从生到死,短短几十年,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仨亦师亦友,亦家人亦朋友,堪称典范。只要我们仨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进步,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面对死亡,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用再悲伤的文字去描述都不过份,但在杨先生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乐观豁达和坦然面对。但这样的坦然,留给读者的却是深深的为你心痛,多希望你能用文字把心中那份常人都能感受的到的痛苦描述出来,让我们替你一起分担。

  夫妻,父女,母女是家庭关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哪种关系,要想处理得当,都需要很深的智慧。对于夫妻关系,他们是遇上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有想过跟其他人结婚,多浪漫的情话。他们的生活不是没有摩擦,而是两个人懂得包容,欣赏对方的优点,共同学习进步,多找生活中的乐趣,自然两个人相敬如宾。对于父女和母女,他们没有重男轻女,没有因为自己是长辈就不高高在上,而是与她朋友般相处。

  本书要推荐作为家庭读本,供家长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我们仨读书笔记2

  2号开始读这本书,虽然不长,到今天才读完,想是因为害怕在无法聚神的情况下阅读,轻浮了杨先生的质朴。

  说实话,我在杨先生回家之前并不太了解“他们仨”这一家人。杨先生离世的时候,微博、朋友圈尽在追忆她和钱老的过往事迹,而我依然只知道他们是大文豪。

  边读这本书,边看其他读者的评论,溢美之词皆是肆意挥洒。这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相敬相帮,一路走来仿佛世界上只有他们三人,这样说倒不是无视他们的社交和对这个社会文化进步的贡献。杨先生这本书更多的是对三人过往的追思,淡泊名利,从未敢向世人索取过、苛求过。钱老更是“不值得‘忌’的人”,他们的孩子同样是拖着病体努力发光发热。

  生命的意义之于他们就是学习、自省、进步、贡献。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只是回忆中的驿站。分离聚合过数次,那一脉血缘的思念从未薄稀。

  “此生只有死别,再无生离。”钱老的这句话正是他们仨的一生追求;杨先生生怕迷路,却也还是孜孜以求;钱瑗生前借“我们仨”之名的未完回忆录。样样都是他们对彼此的认真和珍惜。书中倒是弱化了太多的疾苦、迫害和分离,因为他们早已明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道理,仅仅是那么努力的活着,那么努力的付出着,那么努力的找寻着归路。

我们仨读书笔记3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像一场梦,真真假假,悲欢离合。

  杨绛的书像个梦,在梦中离别,在梦中失散,独剩下她一人,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叹一声“人生如梦”,道一声“如梦幻泡影”,拉着你的手,像一个常家老人叙叙叨叨的讲着大半辈子的事,聊聊平凡朴素的家常。

  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和平常的家庭一样,一同承担困难,一同享受快乐,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她继而说道:“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人生如此,平凡中蕴含着一点火花,潜藏着一点不寻常的巧合。

  《我们仨》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时间的残酷并不防碍杨绛把他们仨一同生活的岁月,编织于梦中,记录于那条悠长的古驿道上。

  1997年—1998年的岁月,对于杨绛是怎样一种"凄凄惨惨切切”是旁人无法读懂的,女儿和老伴相继去世,独留一人于世,不厌其烦的回忆着他们共同的时光,与其说,“我们仨”是杨绛、钱钟书和钱瑗三个人,不如说是他们的情感。“我们仨”是一段回忆,是一个整体,是家的集合。

  文人的痛苦往往比幸福更为浪漫,他们把痛苦化为诗歌,化为文字,朦朦胧胧,如文中的描写手法,人生就好比那条看不分明,迷迷茫茫的前途,被称为“古驿道”的前途,老伴钱钟书的生命则似驿道旁水中的船,流向不知的地方,她可做的只有在古驿道上行走,去追随,一年又一年,相伴着的柳树从绿叶成荫到枝寒萧瑟。

  如此往复,直到有一天船在不经意间漂走,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进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这是杨绛写钱钟书去世前两年的手法。而女儿钱瑗的回忆就更是迷幻,她把钱瑗从患病到去世的所有过程编成了梦,通过梦的视角、播放、记叙。

  在古驿道上失散,离别,如文中描写:“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而文中一段对爱国的理解:“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一直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爱国的我,被文字中所迸发的力量震撼,那种出自灵魂的震撼,这就是真正的爱国。

  人间没有永远,钱氏夫妇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了尽头了。只是他们让很多人羡慕,一生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可遥想?

我们仨读书笔记4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想这种相似,就是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说的“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吧,高山流水琴瑟和鸣需要一个词“懂得”。《我们仨》中有一段我做了标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会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这一段是最让我感动的,看似朴素简单的描述,可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家庭真的是很难得。“推开家门,把世事纷扰关在门外”,尽管也会遇到各种的难题和麻烦,但这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是开心快乐的,彼此关心,一起玩乐,其乐融融。

  杨绛在《我们仨》中讲到: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郁,人间也没有永远。是啊,这一家人也面临好多苦恼,政治、疾病的袭击,可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依相伴。拥有温暖家庭生活的人始终是会更经得起生活的打压的。

  记得我准备结婚时,我身边的一些大姐就开始传授驯夫秘诀:“婚姻生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一定先拿住他,首先要没收他的工资,每个月给一点零花钱,从经济上管死他。”,听得我心惊胆战,怎么感觉要上战场似的。但我确实不懂这些招数。当时新婚的我感觉自己在智商情商上都被老公碾压,很多社会上遇到的困惑我都很依靠他给我来解,所以我真的很战战兢兢我怎么有能力管死对方,一想到“婚姻生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句话,我就赶紧想点别的。

  这次读完《我们仨》,我终于找到了新的体会,“好的婚姻生活,不是战场,而是游乐场。”

  钱钟书和女儿在家玩得不亦乐乎,“阿瑗站在床和书桌间的夹道理,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阿瑗得意的说“当场拿获”。

  八十四岁的钱钟书要去“开会”,女儿还会编儿歌来给他壮胆“呼噜呼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我们仨读书笔记5

  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并非铁骨铮铮,只是生性腼腆淡泊,但求尽情看自己想读的书,过平静的日子而已。腹有诗书的傲气亦并非盛气凌人,而是精神世界的丰盛,可以让他们在物质最匮乏的时期都能不予介怀。可惜世事动荡如浮萍,远离是非的三人,却仍然历经风雨飘摇。

  《我们仨》,两部分文章,一虚一实,前一部以驿道比人生,客栈比寓所,道尽生离死别种种难舍,但却以虚衬实,好似一个悲伤的童话,最后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最终散失于古驿道。第二部分叙事跨度大,细节更丰富,而且是平实的回忆散文,能够窥见这一学者家庭的一些生活细节。尤其对了解钱钟书人生际遇和性格特点有很大帮助。杨绛孤身一人回忆逝去的至亲,文字中未见过重的悲伤和遗憾,透露出来的则是对温馨生活的回忆,这回忆传递出阵阵温暖让杨绛的晚年不感孤寂,也让读者感叹不已。

我们仨读书笔记6

  以前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分享杨绛的文字,写她与钱钟书一同留学时的生活,记得有一件是写她生完女儿还在医院时,钱在探望时每次苦着脸说自己做了坏事,杨便说“不要紧”。洗墨水沾染的桌布、修台灯、修门轴,钱深信不疑妻子的“不要紧”,而杨在回到寓所后,当真全都修好了。

  当时看了好奇。前阵子再亚马逊上看到《我们仨》,便买来读。

  “我们仨失散了”

  古驿道、客栈、每夜行驶的船、从轻灵变得沉重的梦......在看这章时,我觉得自己像飘在云雾里,同杨一同在想,这是个梦罢,若是真的,怎能夜里变成梦去看病了的阿圆,可梦里又清晰的像真的一样,连隔壁小马夫妇的对话都一清二楚。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叶小舟时,我才确信,这是个梦,如同书里说的那样“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她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她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便是那个长达万里的梦了。

  从梦里醒来,曾经三人生活的寓所从此成为一个人的客栈。

  “料量柴米学当家”

  这是我读来印象深刻的一句诗了,钱钟书《槐聚诗存》一九五九年为杨绛写的诗里说到“料量柴米学当家”,杨说自己无非是做预算然后到店里订货而已,然而这段生活呈现在文字上,我却觉得非常浪漫。

  彼时两人初到牛津,做了老金家的房客。然而老金家的伙食愈来愈糟,加之两人生活在一间屋里,杨爱惜时间,不愿每每钱有访客时“做贤妻”,故此萌生搬家的念头。学当家便是搬家后的事了。

  搬入新居后两人自理伙食,到食品杂货商店挑选订货,等送货上门。一同“冒险”烹调,煮红烧肉、站在电灶旁涮羊肉,颇有趣的是杨内行的剪活虾的须须,却又觉虾痛的抽抽,想以后不吃虾了。两人玩着学做饭,从原始人的烹调走入文明阶段。读书笔记.而这其中杨颇有些得意的(我读来的感受,不知用得意是否准确)描述了钱做的早餐,除了在大家庭里有女佣照看饮食及钱生病时,在两人一同生活的日子里,早饭总是钱做给她吃,又香又浓的红茶也总能唤起两人最快乐的日子。

  这段生活的描写读来轻松快活,而杨也在文中写道:“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也是我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此外可说无忧无虑。”

  时隔一年,我们家的我们仨依旧如从前。

我们仨读书笔记7

  不知上帝给了敏锐的感知是坏是好,往往懂得珍惜的人,失去了才会特别痛。

  昨天在图书馆找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觉得她就已经剖心给读者看了。千穿百孔,血肉模糊。

  这种情感,普通人也会有,只是我想即便会痛一痛,也不能清晰的表达出来。

  当初姥姥去世的时候,姥爷只是一直哭,哭的像个小孩子。

  三叔去世的时候,奶奶也一直哭,边哭边说,老三没有等到这次过年。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还很小,但是妈妈跟我说以后你就再也见不到你爷爷了,然后我就一直哭一直哭,跟着送葬的队伍,边走超哭。

  奶奶去世的时候,看着她的灵柩缓缓移动,想着她离开了就不能回来了,便忍不住。

  这种痛的感情,要理顺了,思索了千万遍才能呈现,这时候心痛不会消除一点点,反而像一道道划痕,每写一个字就痛一下。

  不过我还是希望写成作品后这种痛能缓一缓。时间会治愈一切吗?会抚平伤疤,留下印记的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8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的结尾。合上书,一丝丝疼痛不经掠过心头。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们都老了。”一个古稀老人夫逝女亡时,回忆起远去的天伦之乐,悲欢离合。有说不完的悲凉,道不尽的追忆。一趟末班车,一连串的死胡同,一个长达万里的梦。长梦乍醒,辗转反侧,原来他们仨已经失散。

  杨绛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娓娓道来,一个很朴素的家庭,三个很单纯的学者,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六十年间缘起缘灭,悲欢离合,成就了一段段美丽而凄凉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又而潸然泪下。

  一九三五年,七月。故事发生在英国牛津。钱锺书自叹“绌手笨脚”,初到牛津,磕掉大半个门牙。一个入牛津的埃克塞特(Exeter)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一个经常和修女一起坐在课堂侧面的旁听学生。钱锺书和爱妻杨绛在异国他乡相濡以沫,从英国牛津到法国巴黎,求学生涯虽然艰辛,但苦中有乐,精神充实。

  《我们仨》从阿圆呱呱落地开始,又因阿圆悄然离去结束。钱媛,祖父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则说她“过目不忘”。和父亲钱锺书最“哥门”,是母亲杨绛“平生唯一杰作”。他们仨的家庭温馨而简朴,相聚甜蜜,吃馆子连着看戏,三个人在一起,总是无穷的趣味。当然,离散也伤怀,钱锺书蓝田师院任教、政治运动,钱媛赴留学英伦,一家人分居各地。他们仨一生坎坷,钱锺书和杨绛早年异国他乡求学,回国后无固定住处,不断奔波,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钱媛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进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

  “世间好事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五年,父亲钱锺书和女儿阿媛分别住进两个医院,杨绛先生住三里河寓所,三人分居三处。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钱锺书去世。现在,只剩杨绛先生一人。

  “你叫她回自己家里去,她回到了她自己家里去了。”钱媛离去,母亲杨绛变成了梦也找不到她,有阿媛牵心挂肚肠,没有了阿媛呢?

  杨绛先生曾做过一个小梦,怪钱锺书一声不响地突然走了。于是钱锺书故意慢慢地走,让爱妻一程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的长梦。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相失,杨绛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一块“望夫石”,屹立在山头,守望离去的丈夫。

  一家人的合影,钱媛写给父母信件的笔迹,还有为父亲画的画像,温馨及至,饱含亲情。看后不经心生温暖,含泪伤感。“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杨绛先生“心上绽出几个血泡,像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一个思念我们仨。”一个古稀老人的伤痛谁能懂,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又有谁能体会其中的痛楚呢?

我们仨读书笔记9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看到这里,是我第一次流泪,就那么坐在班车上。

  看到第三部分,我所感的已不是初读时对“梦”的不解,而是从心底慢慢滋生的温暖气息。看这匹配的学术夫妻和他们聪明刚直的爱女,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

  我很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图片,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得令人动人的文字,让我恍然。

我们仨读书笔记10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本书为我们平静地讲诉着一个家庭的故事,两个人,三个人,一个人,最后他们都“回家”了……

  先生的文章,情感总是平和的,我很是喜欢;先生的为人更是让人肃然起敬,我很是佩服;先生的爱情,更是让人羡慕。

  老爷子和先生于二十四五岁结婚后,直到一九九七年老爷子去世,他们一同度过了六十四載的时光。过去人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书中从未提及过“爱”字,但无一不传递着“爱”,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依相伴,是互相懂得,“钟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能和钟书对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弃钟书刻薄了。我们饿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这些无不透露着,先生对老爷子做人做事的'懂得,欣赏他所擅长的事情,理解他所不擅长的,甚至偶尔他做下所不擅长的事儿,她便会大加赞赏,由衷的开心。谁不爱这样的女人呢?这样的爱,是自由,是包容,是理解,是尊重。这样的尊重还体现在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商量。”在教育女儿方面,他们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孩子自己决定,不予干涉”,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

  她这么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这就是,我们仨的意义。

  说几点,自己额外的思考:

  1、他们当年便能出国深造,而,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的大多数依旧没有能力出去。钱钟书和杨绛均出生书香门第,在他们家族中成材成器的兄弟姐妹、叔伯姨舅很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想要达到他们这样的成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纵向看看,还是有些感触的。

  2、假使他们俩要为了生活奔波劳碌,会不会还是如此的平和、谦虚,甚至拥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呢?当然,这只是个假设,我想说明,一个人的品性和他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但至于有多大,还是不知道。像,《走在人生边上》所说的那样,人是有肉体和灵魂构成的,生活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提升自己的物质能力和精神水平、灵魂深度,同样的重要。

  观别人的一生,矫情点说,像自己活了一次,或许对生活能更理解些,更从容些。愿此刻的自己和此时的你都能安然幸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11

  最近一段时间,很喜欢看人物传记型的小说,一本接一本停不下来,也许冥冥中有一种牵引吧,5月下很自然地选了这本《我们仨》。一直很佩服杨绛先生,还记得她在百岁生日时的感言: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仨》深情地记录了她和钱钟书及女儿钱瑗在一起的日子,在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1997年,钱钟书和杨绛的爱女阿瑗去世。1998年岁未,钱钟书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书的结束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读到这里,心就会抽动一下,忍不住潸然。

  20xx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她曾借兰德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如今她真的走了,再不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望先生一路走好,一家团圆!

我们仨读书笔记12

  以前读过这本书的,系统推送,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了解杨绛先生源于对钱钟书先生《围墙》的喜爱。杨绛先生的文字,读起来感觉平实,亲切,她不张扬,于平实中见真情。

  这部作品写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以倒叙的时间次序,先是钱先生和杨先生老年时期,一家三口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们对生活,始终是坦然的,乐观的。文章以梦境的形式展开叙述,有钱先生的下放,钱媛的重病,杨先生对他们的惦念与不舍。即便都很困难,依然,努力保全彼此世界的温度。在三人世界里,各自安好又彼此温暖,直至丈夫和女儿离开,家变成了客栈。

  然后,杨先生回忆了他们仨的过去,有奋斗的艰难,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更有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活色生香。特别是书中所附的书信往来,杨媛的画,处处散打着爱的温度。如果说我感受到他们幸福生活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真实,让每个人保留自己原本的样子,比如钱先生的孩子气,比如钱媛对父母的称呼,再比如杨先生对妇女俩的宠爱,还有他们对日常琐碎生活所用的看似不经意却充满智慧的小定义。

  其实,这样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但是,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不同,很难想象,除了亲情,还有什么是杨先生一家所在乎的。好像没有。关键是岁月的积累,精神世界的丰富,决定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们仨读书笔记13

  我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大学里买的第一本书是《围城》。一天做数学题做累了在图书馆的书架里闲逛,偶然间发现一个简单没有过多修饰的书皮,随手拿起来看看书名和作者带着先前零碎的了解翻了几页,便爱上了。这是一本讲述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家庭的故事,下面是我的感受。

  第一部:我们俩都老了。

  第一部很短,讲的是杨绛奶奶做了一个梦,梦里的“锺书”撇“我”而去,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梦的描写很细腻真实也很让人悲伤,不得不说这种内敛、含蓄的文字更让我震撼,让我情不自禁为这位老人伤了第一次心。读后想起了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如果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突然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我该怎么渡过下一天。我更想象不到离开了丈夫和女儿,一个女人要靠什么来走完余生,以回忆?以眼泪?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继续这个梦,这个万里长梦。“锺书”上山后,母女俩除了牵挂就是思念。老人的梦是无厘头的回忆也是破碎的,三个相爱的灵魂紧紧相依,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丈夫出国留学就算放弃自己的学业和安稳的生活也要跟随着丈夫,默默做他背后的女人。古驿道上相聚又相失,梦里的路一深一浅,到底是梦境还是真实的天地间,我想,如果他们还在的话,那这真的是一个万里长梦就好了。都说中国人最怕的就是离别,无论是短暂的还是永远的都不免会伤感,所以最后都会道上一句“再见”,给人好像还可以见面的安慰。从阿圆生病住院到阿圆带着痛楚离世,杨绛说“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我心上盖满了一双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这一刻,我忍不住为这位老人伤了第二次心,眼睛里也有了内容。原本三个人热闹的房间里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老人,下午的阳光总是能落在桌角一只苍老的手里,她正翻阅着女儿病中留下的手稿,她鬓角的白是“望夫石”,守望着已经看不见的小船,眼角的泪是圆壳军的水壶,储蓄着满满对女儿的思念。我想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先后经历了女儿和丈夫的去世,还可以克制自己用平和的心态完成一个人的回忆录,这是一个92岁的老人的伟大。(写这本书的时候92岁)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羡慕杨绛先生的心态总是平和的,羡慕她任世事浮沉不改做人本色的性格,更羡慕她与丈夫的爱情与女儿的母女情,这个亦亲亦友的家庭。第三部先生用简单的语气描写了三口之家的幸福时光,他们可以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出属于他们的乐趣,也可以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创造希望。爸爸会用毛笔在女儿的肚皮上“作画”,夫妻俩吃饭后可以在法国的夜晚“探险”,女儿可以为怕鬼的妈妈壮胆儿……“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三里屯那个家,最终还只是个临时的住所。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珍惜眼前人。

我们仨读书笔记14

  这本书最开始是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人都说这本书非常感人,于是我去学校图书馆找了,可是这本书并不能外借,我在图书馆看了大半本。这本书很薄也就一百来页,剩下的是假期在网上找的盗版资源,但是感觉比纸质书差很多。

  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实话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很难想象一个快百岁的老人突然遭遇女儿和丈夫的离世,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悲痛。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整本书中并一味地表达丧夫丧女的痛苦,而是写一家人之间温情细节,着笔细腻,娓娓道来。有时候我会因为他们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心一笑,我并不懂什么高深的写作技巧,复杂的内涵蕴意,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一家人平淡的相处而感到温馨亲切。有时候会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情绪而感到莫名的难过,看着钱媛在病床上仍然执笔写《我们仨》的目录,记下与父母生活的点滴,让我感受到浓烈的悲哀。看着杨绛与钱钟书依偎在一起,这一刻没有文学家没有翻译家,只有一对老夫妻,只有彼此的浓浓爱意。在这本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心灵鸡汤,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淡淡诉说着夫妻间的爱情,母女间的亲情,以及家人离世后的种种挂念与不舍。

  其实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有些看不懂的,里面总是梦境与现实不断切换,让我分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慢慢看下去,我才发现原来那不是梦境,那是真实发生的事,只是杨绛先生以做梦的形式讲述了亲人的离世。以一种虚幻的手法让我们看到死亡。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不忍心的,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在经历了这么大的悲痛后,尽然还要写出一本书来,难道不是伤上加伤吗。但当我真的看过这本书后,才发现并不单描述丧失亲人的悲痛,而是写了很多亲人在世时的温暖回忆,这也许是一种纪念与祝福吧,把和丈夫女儿相处的细节记录下来。虽然他们已经离去,但是有关他们的记忆不会逝去,会永远留在杨绛先生的回忆里。

  这本书的后记里还有许多钱媛小时候写的信、简笔画,还有钱媛生前为母亲《我们仨》写的目录。有些字迹不清晰,内容也很简单,但是看着这些他们留下的东西,我感触良深。人活在世,并不一定要留下什么供世人谈说的旷世美名,而是要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让人纪念的东西。

  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总体感觉淡淡的,所有的感触都是在全书读完后才有的。虽然不能说因为一本书而看透生命的意义,也能从这本书中读到自己的感悟。我并没有因为它看破生死,但它的可贵就是在于让人能够重视和尊重生命。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像杨绛那样淡定从容,那么死亡就不会那么可怕,离去何不是又一次相聚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珍惜时间,珍惜每认识的一个人,感谢生命中路过的每一个人。

我们仨读书笔记15

  杨绛在书中回忆了她和钱老平凡浪漫的爱情,他们经历过战火、疾病、文革还有生离死别,他们相守相知,相濡以沫,一辈子。“他说:‘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每读这简单两行字,却让我深感死亡给人赤裸裸的折磨,一鞭子抽在胸口上,绽出一个个血泡,心里刺痛得却听不到一声叫喊。一个陪伴了自己经历了大半辈子的人忽然就消失了,让人措手不及,脑袋一片空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自己还活着,世界顿时就像缺氧的棺木,让人找不到一丝生存的欲望。

  这时我想到我的父母,我无法想象他们离开我时我要怎样活过来。只剩下自己的孤单日子,要怎么振作。三里河的家,空荡荡的,却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影子,有他们仨的回忆,她一个人该要如何承受当回忆如潮水般袭来时的锥心之痛呢,又有谁能陪在她身边挽着她的手听她泣说呢。

  杨绛很爱阿圆,她是她的骄傲和依靠。但她永远让她牵肠挂肚。在梦中,“她温软亲热地叫了一声‘娘’…钟书说:叫阿圆回去,回她自己的家里去。“三里河?西石槽?不,是她自己的家。”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是的,爸爸,我就回去了。”最后阿圆安心地走了。

  白头人送黑头人,作为娘的会有多痛,就如胸口被瞬间挣裂,穿出一个大窟窿,刺骨寒风灌进,顿时血肉模糊。杨绛说阿圆走了她就不用再牵挂了,可越这样想,心却牵扯得越痛。十月怀胎,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杰作,怎么说放下就放下呢。天下父母都一样。所以我强迫自己要独立勇敢,要为了爸妈而活,要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自己好就是对父母好。这才是对父母最有意义、最实际的报恩。

  但人们常会说“我要赚大钱,买大房子给爸妈住,带他们环游世界,享受人生。”我也曾这样想,可这是大错特错!要清楚有些事情不一定要等以后、等所谓的“长大了”“有钱了”才能去做。有些事情是要用一辈子去经营的。譬如,感恩和爱。

  然而我们现在可能会说自己还是个小屁孩,给不了父母什么,等以后吧。但到了“以后”,你又会奔波忙碌于生计、自己的家庭。而那对还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念着你的父母,你还记得他们吗?当初的诺言呢?或许你实现了,但那些用人民币搭建的“爱”到底能“抵消”掉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中的几个呢,它是否已成为你冷落疏忽父母的伟大藉口呢?又假如事情进展不顺,你事业未成,父母就已离开了呢?再假如上天给你开国际玩笑,你还没走入社会就离开父母了呢?那你不是根本还没尽过孝就扔下可怜的父母独自伤心了吗?所以说,那个“宏伟的”诺言是多么不现实,多么无赖。

  虽说父母都望子成龙,可是实质上他们最望你平安幸福。他们也不奢求什么豪华富贵,他们只想你能一直像他们曾经爱过你那样爱着他们,记挂着他们。无论多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们也还是很想你能陪陪他们。仅此而已。不需要钱,只需要一颗真心。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50岁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真的老了。他们为了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从不吝啬对我的投资,却不舍得多花钱让自己享受享受。这么厚重伟大的爱,我要如何才能报答完啊。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后”,我们只谈“现在”,珍惜“当下”。要爱,就从现在开始吧,能爱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爱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电话,一顿饭,一次按摩。因为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生死无常。“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和报答现在还陪在身边的父母吧,那么在离别的日子里,就不会有愧疚,和遗憾。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们仨读书笔记(15篇)】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左右04-13

「书评」《我们仨》:一场要醒来的梦09-14

《番薯》读书笔记05-10

无常读书笔记04-10

《目送》读书笔记05-27

《简爱》读书笔记05-18

简爱读书笔记05-14

童年读书笔记05-12

《童年》读书笔记05-09

丰碑读书笔记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