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

时间:2021-04-07 18:50:42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范文

  《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1

  五年了,在五个春夏秋冬中我不知阅读了多少本好书,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本《清河公主·洙宛传》。

  本书主要写了一个机灵活泼的小乞丐朱婉,在邺城里行乞时的无意冲撞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因为相似的样貌,她被燕国太子带走代替成为傻子公主慕容洙宛,满腹疑问的朱婉充满了不安,却在出逃时无意救下了秦国的太子。在她被抓回宫不久,国破人亡。深宫之中,她如何步步为营,保全性命?国破之下,她是否能背负起国家命运,力挽狂澜?且看清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演绎一场温情又催泪的深宫真情戏!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喜欢上了朱婉。朱婉是一个性格坚韧的女孩,并不像某些人一样爱退缩。她从小受尽苦难,对能够抓住幸福的机会都拼尽全力,一旦她认定了方向,就会坚持走下去,一旦她认可了这份信仰,便愿意豁出性命去承担洙宛的一切,无论多重的责任,多难的使命,她都愿意去完成。我喜欢这样的女孩,她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活过。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在离别中,山崖边的落花依旧,飘落的只是人们内心的碎片。历史中,那些皇族的荣耀和光芒让很多人羡慕,然而普通人看不到的是,皇族荣耀的背后,其实是沉重的责任,那是超越亲情,友情,比背负任何东西都更艰苦的重担。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拥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愿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勇气与爱!

  《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2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读完了《清河公主·洙宛传》,我愣了好久,当意识到时,我已是泪流满面。

  本文的女主角朱宛,她从为了填饱肚子到努力扮演着这个角色,直至努力扛起了一个亡国公主的重担,经历了风风雨雨。

  她本是一个无关的人,却执意要帮助燕国,她体会到了皇朝里的残酷,也感受到了亲情和爱,她历经挫折,却依旧笑着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她的光芒和勇气,促使她不得不踏上这条荆棘之路,她努力扛起重担,挽救这个国家与人民,却怎么也无力改变。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她变得坚强,她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即便再痛却仍旧微笑,在寒风中孤傲地挺立着。

  而苻宏,我最喜欢的人其实是他。

  即使他再怎么侵害燕国的人,我都觉得他其实并没有错。

  他只是为了他的国家,去履行一个太子应该做的事。

  有时,我会为他而感到心痛,也不知为何,为什么苻宏和朱宛不能成为朋友,也许是他和她恰巧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也许是当朱宛得知慕容冲被吊上城墙的那一刻便和苻宏之间有了一道无法逾越的沟。

  苻宏本可以不用伤害朱宛身边的朋友,只可惜他们和朱宛的对立位置。

  苻宏没有办法靠近,也无法打破朱宛竖立的冰墙。

  岁月流逝,他们早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而他们,也再无法回到从前。

  “为什么这世界会有战争?为什么?”我喃喃道,“如果没有战争,朱宛和苻宏仍旧可以回到那时,只是——”

  “这是既定的命运,谁也无法改变。”

  百里录的一句话萦绕耳畔,是啊,帝君都无法改变的,又有谁能改变的'了呢?

  这使我想起了书中的另一个角色:慕容暐。

  没错,他就像是被绑在龙椅上的提线木偶,仿佛有无穷无尽的事又等待他处理。

  摔到了,他必须爬起来,强忍疼痛去接受面前的困难,因为他肩上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安危。

  可如今,他即使想拯救这一切,已然无力回天。

  我们都活在长满刺的荆棘丛中,有时即便竭尽全力想走出,我们的全身却已鲜血淋漓……

  而慕容冲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坚强而又倔强,一开始我并不喜欢他,但是当我看到他为了国家的存亡不顾死活,扛起重担,为了保护慕容暐、可足浑皇后,欲死拼搏,杀出一条血路。

  苻宏怎样毒打他,他为了自己的尊严,始终都不肯哼一声……

  我喜欢书中的每一个角色,他们都能让我深受启示,他们的性格迥异,却都有自己的使命,他们的肩上都有沉重的担子,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竭尽了全力……

  如今,不能怨任何人,只有我们自己抛弃往事的一切,用自己的力量去好好活着。

  那时经历的一切,都已经化为灰烟,汇入历史的长河,而清河公主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勇气和爱。

【《清河公主洙宛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孙洙《菩萨蛮》赏析06-15

小宛原文及赏析10-18

宛丘原文及赏析08-25

公主读后感04-26

清河鱼趣经典散文07-26

复活的亳清河散文12-16

美丽的清河公园作文04-12

时光不来幸福宛在-经典散文05-03

宛在未央的思念经典散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