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时间:2022-12-12 10:05:08 思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滴水藏海”、“一粒沙砾见世界”,说的就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情、寻常物中,蕴藏着普遍的自然规律、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一种文章,前部分作者像讲故事一样让读者感到轻松愉悦,而结尾所揭示的道理又让我们有顿悟、震撼,觉得生活真的就是如此,平凡小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生命补丁》中写道:“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妻妹有一天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钩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个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买了件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

如何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结尾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这也不符合规律。生命也是这样——伤害、残疾、病痛等等。伤口既已存在就无法回避,你不能指望展览伤口博人同情,那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你能做的和你该做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上最完美的‘补丁’。”

  衬衫被钉子钩破,补上补丁,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不深挖,可能只会表现“节俭”这一司空见惯的主题,而作者却从这件小事,感悟到“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上最完美的‘补丁’”这深刻的人生哲理。

  中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缺乏观察和思考,总觉得自己“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机械地把生活搬上作文,或是没有自己的见解,或是见解不深刻。我在中考批卷时曾读到过以“珍惜”为话题的一篇作文,叙写了这样一件事:几何课上,老师讲完课后,布置大家作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铅笔,伸手向周围的同学求援,可同学也没有多余的铅笔可以助人为乐。情急中,我忽然想起自己昨天在整理抽屉时随手丢进纸篓的铅笔头,就急忙倾筐倒箧,大海捞针般一阵忙乱,终于找到了自己丢弃的那支短短的铅笔头。我如获至宝般攥在手中,回到座位,匆忙作图。唉!总算没有耽误交作业的时间。小作者的语言基本功相当不错,用词丰富,文笔流畅,特别是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可惜他只停留在叙事上,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不能对这件事深入思考,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涵,让这件事闪烁思想光辉,以致与高分失之交臂。

  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习作中屡见不鲜,中考作文也比比皆是。看到这些习作,我不禁为之叹惋,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作文有两个基本要素:语言、思想。学生写作文不但是在用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也是在与读者进行思想的交流。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假如学生在反映生活时,只是把掌握的材料机械地搬进作文,那么即使描绘得再绘声绘色,也难以给人心灵的震撼、思维的启迪。

  那么,怎样才能使笔下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情、寻常物中蕴藏着的普遍的自然规律、深刻的人生哲理被开掘出来,从而触动读者心灵,启迪读者思想呢?

  一、由表及里

  “表”是人、事、物的表面现象、特点;“里”即隐藏于表面现象下面的本质特点。如果学生在生活、作文中善于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特点,那么,就不仅能让笔下的作文更加深刻,也能成为一个更有“思想”的人。

  如课文《珍珠鸟》的结尾:“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能感受到“我”和珍珠鸟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也为人和动物间这份难得的和谐感动。作者却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深入思考,透过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表”,挖掘到其“里”,得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哲理,从而让这篇散文闪烁出思想光辉,为更多人所喜爱和传颂。

  用这种感悟方法指导学生作文效果不错。如有一个学生在题为《我的奶奶》的作文中写道:“奶奶小学没毕业,太奶奶就病逝了,不得不辍学在家带弟妹。嫁给爷爷后生了三个孩子。爷爷很能干,趁改革的春风办起了一个缝纫机零件加工的家庭作坊。可生意刚有了点起色,就患上了不治之症。不久,爷爷就离开人世了。从此,奶奶每天起早摸黑,既当爹又当妈,还当‘厂长’,与劳累艰辛永远分不开了。眼看子女渐渐长大了,工厂有了规模,可是不幸又降临到奶奶的头上,一次车祸夺走了我大伯的生命……”最后,作者在伤痛之余叹道:“奶奶的一生默默地承受着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失子之痛,经历了贫穷的煎熬和创业的艰难。她一生中的辛酸苦辣谁能诉尽。”文章语言流畅、用词准确,足可见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只可惜没有深刻的思想性。我指导学生透过“奶奶”一生不幸的命运,深入分析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挺起瘦弱的肩膀,承受磨难,艰苦创业,养育孩子。学生修改后,结尾加上了这样的点题:“奶奶近七十年的坎坷经历,几十年的遗孀生涯,几十年的创业艰辛,令我感到奶奶的韧性、耐力与伟大。”这样,由奶奶一生的经历深入到她内在的品质、精神,作文的思想性便有了明显提升。

  二、由个别到一般

  所谓“个别”是指在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而“一般”是指可以适用于同类人或事件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由个别到一般是人们深刻认识一种现象、一种规律时常用的思维方法。它不仅能让人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特征,还可以挖掘出一类人或一类事的特征。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文章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而是从这一“个别”中悟到了一个应付所有困难和挫折的“一般”道理:“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我所要到的地方。”也正因为这样,这篇散文才能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也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让他们明白不管多大的困难,只要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小困难,个个击破,困难总有解决的一天。

  再如一个学生的作文:在考“社会”时,有道题是考“七七事变”的时间,我忘了,想起了曾在课桌上写过这个事件的时间,于是慢慢移动试卷。在移动的过程中我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作文的结尾写道:“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格我没有填,但我觉得这比填了更好。”这样的结尾虽然也体现了他的深刻感受,但却缺乏一般意义,自然也不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如果他能由这个“个别”延伸到:“努力争取某种东西的同时,决不能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良好的品德修养。”就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不仅考试时是这样,不能为想得到一个好成绩就丢失了诚信,许多时候,我们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不也是一样吗?不管何时,都要珍惜自己拥有的最珍贵的品质——诚实、善良、乐观……这样,作文的思想之光便在不经意间照彻了读者的心灵。

  三、相似联想

  “联想”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作文能力。我们说的“相似联想”也就是看到这个人、事、物而联想到与其相似的其他人、事、物。运用这种联想,学生在观察、作文时便能物为我用,以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给读者以深邃的思想启迪。

  在宗璞《紫藤萝瀑布》中,“我”亲眼见证了紫藤萝历经岁月变迁,却并没有堙没在风霜雪雨中,仍旧“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由此,“我”自然地联想到了自身的坎坷人生,感悟到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不仅激励着“我”,也震撼着所有身世不幸的人的心灵:人不能让昨天的不幸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振奋精神,重新面对新的生活。

  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我看到一只蜘蛛在墙角织网。不一会儿,一张蛛网展现在我面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找来一根木棒将它捅破。可没想到的是我这一捅,这小精灵就又忙碌地开始补起网来。没过多久,墙角的蛛网又完整无缺了。我一连捅了好几次都是这样。”看到这段文章,我们惊喜于这个学生的童心童趣。可我们除了感受这一番无忧无虑的自由快乐之外,却错过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其实,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一张网吗?尽管会遭受到各种失败的打击,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永不停歇地编织,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成就生命的意义。如果学生学会运用类似联想由“看蜘蛛织网”联想到“人生的价值”,进行这样的思考,那这一缕思想的光芒定能直射读者的心扉,给人心灵的震撼。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境更广阔。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比作三军之统帅。这些表述,都很形象地表明了思想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无论辞藻多么华丽,技巧多么高超,描绘多么细腻动人,文章如果没有思想的深度、哲理的启迪,那就如同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类似联想”这些最常见的感悟方法,可使“滴水藏海”,让笔下不起眼的人、事、物、景,焕发出思想光彩,拨动读者的心弦,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如何提高作文的思想性】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作文08-04

如何提高讲话08-06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01-26

如何提高语文的成绩01-26

如何提高英语的听力02-02

如何提高交往能力05-02

如何提高朗诵能力03-15

如何提高沟通能力09-25

如何提高消防意识11-14

如何提高围棋棋力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