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虏骑三秋入》的赏析

时间:2023-10-13 09:32:02 赛赛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雪曲·虏骑三秋入》的赏析

  《雨雪曲》,初唐卢照邻所作,是一五言律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雪曲·虏骑三秋入》的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雪曲·虏骑三秋入》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鉴赏】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 “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译文

  胡人的骑兵在深秋时节入侵,边塞的暗云绵延万里,平压在大地上。

  积雪像边地的沙漠一般暗淡,寒冰像中原的月光一般明澈。

  高大的宫阙好像是银子建成的,绵亘不绝的长城仿佛是玉石砌成的。

  使者手中所持的旌节上的饰物已凋零殆尽,但天子已经忘记了你的名字。

  鉴赏

  诗人点明时局,在深秋时节,正是北方游牧民族“草黄马正肥”的时节,他们趁着有利的条件,南下入侵中原,一时间,北方边塞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此时,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随着入侵者的铁蹄而来的,还有那平压在大地上,绵延万里的黑云,这又为紧张的时局平添了压抑感。

  诗人想象历史的细节,面对紧张的时局,总有人挺身而出,中原王朝以他们为使者,出使北方。此时,使者不仅要有过人的勇气,还要有坚韧的毅力。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有脾性难以捉摸的敌人,还有茫茫雪野。使者们需要越过沙漠一般的雪野,去和敌人谈判,他们离家万里,不知归期,于是,在他们看来,北地晶莹的冰块也像中原的月光一般明澈。

  诗人结合实际,想象使者在出使时见到的景象,虽然是在深秋时节,但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早已成为冰雪世界。由于积雪经久不化,那高大的宫阙仿佛是用银子建成的;而那绵亘的长城好像是玉石砌成的。使者们身负家国使命,来到这样的苦寒之地,心中的那份不辱使命的坚毅给了他们战胜恶劣环境的力量。

  诗人正面点出使者的坚守雪原的形象,当使者们怀着慷慨热血来到北地之后,却碰上了冷钉子,被敌人扣押,滞留异国他乡。这时,或许放下尊严,向敌人投降,即便是在异国他乡,也能过上富贵生活。但使者选择了持节坚守,哪怕节旄上的饰物已经零落将尽,哪怕皇帝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使者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原人,没有忘记使命担当。

  作者简介

  卢照邻(约630-680后),字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为益州新都今(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由蜀入洛,后染风疾,误服丹药,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终于不堪病痛折磨,自投颍水而死。他擅长七言歌行,其诗词彩华美,韵致流转。今存《卢昇之集》和《幽忧子集》。

【《雨雪曲·虏骑三秋入》的赏析】相关文章:

雨雪曲原文及赏析10-26

《入朝曲》原文及赏析11-19

夜下征虏亭原文及赏析03-09

[实用]夜下征虏亭原文及赏析08-23

风(解落三秋叶)原文及赏析10-24

成都曲原文及赏析03-07

湘江曲原文及赏析09-07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精选)09-16

大堤曲原文及赏析02-20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