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黄鹤楼闻笛》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12-02 20:23:12 赏析 我要投稿

《黄鹤楼闻笛》翻译及赏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闻笛》翻译及赏析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翻译】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鉴赏】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创作背景

  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认为,此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而王运熙、华桂金则认为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所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3]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黄鹤楼闻笛》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黄鹤楼闻笛赏析06-23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赏析06-20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赏析06-20

《闻笛》译文及赏析07-12

闻笛原文及赏析08-25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的翻译赏析09-13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07-17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及翻译赏析03-03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