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阅读和赏析

时间:2023-01-04 18:49:43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阅读和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阅读和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阅读和赏析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阅读和赏析

  【诗句】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出处】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意思】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全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全诗鉴赏】

  下面六句,描述宴集情况。时值五月,按唐律规定,除冬季外, 其他三季都有禁止杀生的月份(春季是正月,夏季是五月,秋季是 九月),称为“时禁”。从上文“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看,宴集时 间当在五月,正属“时禁”之月。所以肉类的肴馔没有在宴席上出 现,幸而有应时的菜蔬果品上席,可以品尝。作者与文士们俯饮美 酒,仰听诵诗,神情欢乐,仿佛飘然欲上,凌风飞翔。“俯饮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两句也是互文,谓席上饮酒听诗,俯仰自如,由此才有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的感受。“聆”是仔细听,“金玉”本指乐 声之清脆和谐,这里用来形容“章”(文章,包括诗篇),含有赞美的 意思。“俯饮”四句写饮酒吟诗之乐,切“文士燕集”之题,写尽了文 人雅士如醉如痴飘然欲仙的神态。

  【全诗鉴赏】

  诗的头四句,写宴集的地点与环境。这是在兵卫森严的刺史 衙门之内的一个斋舍之中,外面风雨兼至,斋舍中空气清新凉快, 使人心爽神怡。“兵卫”句,写威武的地位;“燕寝”句写高雅的身 份。前后两句,相辅相成,是诗人的自画像。文中的“凝清香”,似 当是指陈列在室中的字画之类,说其“清香”,是极言其美,用一 “凝”字,使视觉形象富有嗅觉效果,意在突出“清香”,这正与高洁 不俗的大诗人的品格相合。因此,这两句虽是写宴请地点,其实也 是在写诗人自己。苏州位于东南沿海,所以风雨有如从海上吹来。 “池阁”即池上(或池边)的亭阁,即燕寝(刺史公余休息)之处。这 本来就是消闲之处,在风雨之中更易使人产生逍遥自在的感受。 这情态正是前两句踌躇满怀的自画像的自然发展。从这四句中, 我们似乎看到了显赫、高雅、自得的刺史兼诗人的形象及其气质。

  注释:

  【1】郡斋:指苏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2】燕:通“宴”。

  【3】兵卫:持执兵器的侍卫。

  【4】森:密密地排列。

  【5】画戟:因饰有画彩,称画戟,常用作仪仗。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戟,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

  【6】宴寝: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这里指私室,即上“郡斋”。

  【7】清香:室中所焚之香。唐李肇《国史补》云:“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

  【8】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9】烦疴(kē):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疴,本指疾病。

  【10】居处崇:地位显贵。

  【11】斯民康: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12】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13】达:旷达。

  【14】形迹:指世俗礼节。

  【15】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16】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17】聆:听。

  【18】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19】神欢:精神欢悦。

  【20】吴中:苏州的古称。

  【21】群彦:群英。

  【22】汪洋:原意水势浩大。这里指人才济济。

  【23】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24】财赋强:安史之乱后,天下财赋,仰给于东南。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系诗人作苏州刺史时所写,通过与文友聚会时的情景描绘,写出闲适生活的情趣。语言朴素平淡,运用了白描手法,突现了秀丽清朗的艺术风格。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燕集诗,是一种“应用诗”,应酬意味甚重,然而这首诗却不同凡响。它既十分得体,又典型地表现了诗人当时领袖东南诗坛的气度,及其淡远中见闲雅雍容之致的创作个性。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诗人悟得,自己拜领君命守土大藩,治理东南财赋之地,其实还不足幸,最幸运的是东南人杰地灵,文史兴盛。这一结尾既承上申足情趣,又隐含作为州守,当以文教兴邦的深意,而在结构上,更上应全诗的枢纽——“烦疴”至“未睹”四句,在切合燕集诗体制的同时,有无尽余味。

  这首诗不仅艺术水平较高,更表现了作者居安思困的襟怀。“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推己及人,居安思困,一饭不忘来处,这是他关心民情、搞好政务的动力。而这,正是《诗经》以来“缘情体物”的优良传统的继续。

  【全诗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于贞元五年 (789) 在苏州郡斋与吴中文士宴集时写的一首古体诗,通过对雨中环境和宴集盛会之乐的描写,既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又表达了自己身居宦海的出世情调。白居易晚年任苏州刺史时,颇喜此诗,认为“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最为警策 (白诗《吴郡诗石记》)。

  【全诗鉴赏】

  末四句,写由宴集引起的联想。先是想到吴中文史之盛,贤士 众多,文才恣肆。进而发表感慨道: 现在才知道吴中作为王朝的 一个大州,不仅财赋丰饶,而且人文极盛。明代杨慎曾认为诗末四 句为败笔;后又断定为吴中浅学所增(见《升庵诗话》卷八)。其实 不然。这四句虽然诗意较为平淡,但切合作者刺史身份,而且与全 诗思想一致,文气相通,并且“方知”两字,也跟韦应物到任不久相 合。从诗人来说,能在物产丰富、人才荟集的苏州当刺史,也是个 光荣。所以末四句不乏赞美,在赞美中饶有自豪感,同时也是对满 座“嘉宾”的赞誉。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阅读和赏析】相关文章: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和赏析阅读08-03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和赏析08-04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的原文及赏析07-31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及赏析07-22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及赏析09-07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赏析06-22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译文及赏析06-23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全诗和赏析07-29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的全诗及赏析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