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行动瑜伽》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16 14:42:5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行动瑜伽》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动瑜伽》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动瑜伽》读书笔记

  《行动瑜伽》读书笔记 篇1

  说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跟人的近亲猴子有关。

  把一群猴子关进笼子里,给它们喂香蕉。其中一种香蕉是挂在笼子上的,只要有猴子去拿这种香蕉,就会用高压水枪去喷猴子们。久而久之,猴子都知道,那种香蕉是不可以拿的,一拿就要遭殃。以至于,只要有猴子表现出要去拿的企图,其他众猴就会把它暴打一顿。

  后来研究人员放入一个新猴子,并取出一只旧猴子。这只新猴子不知道那种香蕉不可以拿。当这只猴子要去拿这种香蕉的时候,会被暴打一顿。新猴子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也慢慢明白,这种香蕉是不可以拿的。

  直到笼子里所有的旧猴都被新猴所替代。所有的猴子都不知道拿那种香蕉的后果,但是他们都不会去拿,任何去拿的猴子也都会被暴打。

  这就是道德的由来。

  辩喜对道德有不同的看法。他很粗暴地指出,所有道德的起源都是神(至于神到底指什么却没有交代),而所有道德的核心都是不要关心自我而应放弃自我。

  更加简单的说,无私即道德。

  那么,如果一个行为的动机是为了维系自我,就可以说,这个行动是不道德的。

  在道德研究领域,克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可谓影响巨大。他曾经提出过一个道德两难问题:

  欧洲某地的一妇女海太太罹患严重癌症,医师诊断只有一种新制镭锭药物可治。海先生奔赴药店时,店主将成本仅200美元的药物,提高为2000美元。

  海先生为妻子久病已用尽所有积蓄,向亲友借贷只能凑得1000美元。他恳求店主允许其先付此数取药回去救他妻子一命,余款保证稍后补足。

  店主拒绝并称卖药目的只求赚钱,不考虑其他问题。海太太性命危在旦夕,海先生走投无路,就在当天夜间撬开药店窗户偷得药物,救了妻子一命。

  请问海先生的做法是否道德?

  用“偷”的行为完成“救人”的结果,似乎确实是两难。但以辩喜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不两难。无关阶段,也无关方式结果。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得病的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海先生是否会做这件事?由此可知他的行为并不道德。

  另一个道德难题:一辆飞驰而来的火车前方,有五个人被绑在铁路上,马上会被撞。你手边刚巧有个改变列车方向的扳手,可是变线后的列车却会撞支线上的另一个人。那么,哪样做才是道德的?

  用辩喜的看法,这题也不两难。只要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后果,任何一个选择都是道德的,因为都是为了救人。

  但这里辩喜忘记了自己所说的一个问题:极端的两边是很相似的。

  即便能够接受没有自我是道德,但“没有自我”的情况也有两极。一种是在养育过程受挫,从未发展出自我,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任何一个宗教团体,总能发现大批这样的人。宗教之所以对他们吸引如此之大,正是因为“神性的无我”与“心理失常的无我”太像了。

  辩喜说的.,应该是另一种情况。即首先发展出一个健全的自我,而后才能将其摧毁之。若这个自我并不存在,那样的无我也毫无价值。

  从这个层面看,也不怪乎肯威尔伯会批评荣格是“还原论”,进行是向上的,并非“复归于婴儿”,只是看起来像是婴儿罢了。

  《行动瑜伽》一书到此结束。

  为了自由、无私的行动是行动瑜伽的核心,在这本书的理论加持下,每一步都会变得意义非凡。

  无比感恩。

  《行动瑜伽》读书笔记 篇2

  1863年1月12日,印度加尔各答高等法院一位律师的妻子产下一名男婴,被取名为纳伦德拉。

  纳伦德拉的父亲深受西方革新思维影响,为人慷慨大方;母亲是传统的印度教徒。

  纳伦德拉从小聪明好学,能言善辩,是天生的领袖。他8岁学习英文,能像母语一样运用自如。后来广泛涉猎哲学、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另一方面,他很早就有了神秘体验。科学与宗教在他体内犹如两股无法和解的真气,互相争斗着。

  纳伦德拉无法忽视他的灵性渴望,然而又无法消除他的科学思维,这让他每次在拜访灵性导师的时候总喜欢问:您亲眼见过上帝吗?

  在加尔各答,生活着一位大师罗摩克里希那。罗摩克里希那像慧能一样,一字不识,但有着非凡的天赋。在加尔各答,他仅用12年的时间,他就亲身实践了各种通往神的神秘道路,他宣称:“有多少宗教,就有多少通往神的道路。”

  纳伦德拉拜访了罗摩克里希那。

  那天,他从西边的门进入罗摩克里希那的房间。罗摩克里希那在看到他的一瞬间,情不自禁泪流双颊,他说:“你怎么忍心让我如此苦苦等待!”

  罗摩克里希那只用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可以将他所了知的真理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纳伦德拉合十作揖,问出了他执着追寻的问题:您亲眼见过上帝吗,先生?

  罗摩克里希那说:“是的,我见到上帝就如同见到你一样,只是以一种更强烈的意识。我可以与他谈话,就如同我正在跟你谈话一样。但谁又会在乎呢?人们为妻儿,为财富而泪流满面,谁会为上帝而热泪盈眶呢?”

  纳伦德拉被深深打动。因为他发现,罗摩克里希那回答这些话时并不是以宣教士一样的口吻,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领悟。

  自此,纳伦德拉与他的导师罗摩克里希那开展了长达六年的思想斗争。他不断用巧妙的方式去挑战导师,而罗摩克里希那从未输过一次。

  1886年,纳伦德拉深深入定,进入三摩地境界达三天之久。醒来后他深深震撼,并想投身于探索工作中。罗摩克里希那听说后对他说:你真丢人,尽然提出这样不重要的事情,我想你成为一棵菩提树,让成千上万的人在你的树荫里休息。

  同年,罗摩克里希那仙逝。

  纳伦德拉开始云游四方,他不带钱,只靠步行,在印度行走了数千英里。有位传记作家写道:这是伟大的启程,就像潜水员跳入印度洋,海洋覆盖了他的踪迹。如同印度洋上的一个漂浮物,他只不过千百个穿着橘黄色长袍的无名托钵僧之一。但是,天才之火在他眼里燃烧。他是一个王子,尽管所有者一切尚未显现。

  1892年,他梦见罗摩克里希那穿过大海,在另一端向他召唤,说“去!”与此同时,他获得了王公的一笔捐赠。于是他从孟买上船,途径中国和日本,把自己的思想带往西方。

  1893年9月11日,芝加哥宗教大会上,纳伦德拉最后一个发言。他的魅力、威仪、幽默和敦厚折服了听众,听众疯狂的鼓掌和欢呼。

  他一战成名。

  纳伦德拉化名辩喜,开始了在西方的传道之路。

  他的学生里有一位名为古德温的人,擅长速记。他将辩喜每晚的授课内容速记下来,整理成四部书稿——

  《智慧瑜伽》:通过知识实现内在神性的途径。

  《胜王瑜伽》:通过活动控制心识实现神性的途径。

  《虔信瑜伽》:通过奉献神来实现神性的途径。

  《行动瑜伽》:通过行动和履行责任来实现内在神性的途径。

  最为知名的,即这本《行动瑜伽》,这让辩喜也成为近代两位提出行动哲学的人之一,另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卡尔马克思。

  自此,平凡生活的一举一动也有了灵性的光辉。

【《行动瑜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瑜伽禁忌08-16

励志瑜伽经典句子11-10

瑜伽策划方案11-07

瑜伽英文语录05-10

瑜伽经典语录05-13

瑜伽几大禁忌08-17

瑜伽练习的禁忌07-19

瑜伽的毕业感言06-26

关于练习瑜伽练及高温瑜伽前的注意事项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