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

时间:2022-03-01 13:44:06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

  导语: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 篇1

  回族的禁猪习俗、禁食自死物及其他饮食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经书中。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信仰穆斯林的回族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

  回族对可以食的牛、羊、骆驼、鹿、鸡、鸭、鹅、鸽、鹑、兔等畜禽,也要请阿匐或懂得宰牲规戒的穆斯林来宰,形成了宰牲定制,即宰前要洗大净和小净。如宰牛、羊、驼时,须用绳子捆绑其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并将这些可食畜禽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姿势,宰牲时必须先念诵真主名,然后切断畜禽的食管、血管、气管,待控净血液之后方可剥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回族不吃非穆斯林宰杀的牛、羊、鸡等畜禽。

  回族禁烟酒习俗

  回族由于受经书的影响,严格禁酒,毫无变通办法。回族不喝酒,在家里也不备酒具,家里来客人一律不摆酒,有时为了接待客人,在参加宴会时,别人敬酒和碰杯时,回族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饮料代替。回族群众认为,酒是一种麻醉饮品,饮酒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在历史和现实当中,因饮酒耽误国家大事、败家、丧身、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毁坏自己声誉的不胜枚举。所以,回族认为饮酒是不光彩、不应该的,必须严格禁止。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教育,不许饮酒。现在回族无论是烈性酒,还是甜酒、啤酒,都在禁止之列。有些回族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虽然,回族对酒不像对猪那样憎恶,城市里的回民现在也有喝酒的,但他们都背过父母去喝。

  另外,回族也不抽烟,认为抽烟特别是抽毒品是一种犯罪,所以过去回族抽毒品的很少,“百里无一”,男女老少皆知道它的毒害。因此,长辈对晚辈,妇对夫都常常进行劝导教育、敲警钟。

  回族禁求签、玩赌、拜偶像习俗

  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回民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

  回族禁止拜任何偶像,在回民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雕塑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有的回民家虽挂了人物或动物画像,但礼拜时,在画像的眼睛上盖一张白纸。因为回民只信真主不信其他一切神灵,也不去崇拜一切偶像,养成了在家里不摆偶像的习惯。

  回民还严禁玩赌,认为玩赌对己、对别人、对社会都不利。认为玩赌是“核俩目”,所赚之钱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回另外回民还禁止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妇女袒胸露臂;忌汉民到回民家借餐具;回民还禁止男子戴金饰、不许过度装饰、严禁扎青(黥墨、文身)、拔部分眉毛等等。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 篇2

  一、回族的首要风俗习气

  回族的生计风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含义是"洁净无染"、"真而独一"和 "至清至真",因而,回族生计风俗,非常考究身心的卫生洁净,质纯品正。

  从用水来说,回族对生计用水非常考究。在乡镇自来水体系发作曾经和如今的乡村,家家都有砖砌加盖的水井,提水的桶不必时悬空垂挂,汲水前有必要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为上,平常洗刷均用汤瓶、吊罐或勺浇冲洗法,不必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鸡、鸭、骆驼、鱼、兔等动物肉,忌食猪肉,不食猛禽猛兽及爬虫类动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义宰杀的动物肉,不食动物的血。

  二、饮食

  回族大众主食为面食,其品种繁复,如馍类就有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各种把戏的蒸馍、油香(油炸饼)、各种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条类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便条、片片揪面、韭叶切面、拨刀子面、炒面、蘸片子;带汤吃的有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面、面条、面旗子、臊子面、拌汤;此外还有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肉龙、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腊牛羊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凉拌牛舌、全牛汤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多数人家依然做传统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时代今后,人民生计水平进步, 也兴一道道上菜,通常上10道菜。

  旧社会,回族家中的饭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里不过问煮饭难题,只等妻子端饭上桌,吃饱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时代,丈夫也只需单小我干点辅佐作业。70时代 后期,独特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不少丈夫能自动下厨与妻子共同做 饭,有些双职工家庭,谁早回家谁煮饭。1990年查询86人,其间妻子煮饭的占21.24%,父 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答复谁有时刻谁煮饭,其间30岁以下 占60%多。

  三、饮料

  回民喜喝茶,通常用获砖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还添加糖、红枣、沙枣、葡萄干、杏仁、 核桃仁、蜂蜜、果干、杏干、枸杞、桂圆等辅料。通常白叟在晨礼之后先喝茶。各家各户都有 盖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给客人通常泡糖茶,糖茶又分红糖砖茶、白糖清 茶、冰糖窝窝茶,显贵的客人要放八宝茶或三香茶。沏茶考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当着客 人的面,将碗盖掀开,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喝茶时,边刮边喝边添水。除喝 清茶外,还饮用一种不必茶叶的茶,叫"油条",行将牛、羊油炒熟,加面粉炒至微黄,加葱 花、盐末等,三者拌均,饮用时用沸水冲泡或煮沸用,这是回族人外出时食饮兼用的一种方 便饮食。

  四、服饰

  回族考究"服饰净,居处净"。服饰偏心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逝世) 后用白布裹尸。因白色不藏尘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除。

  焉耆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独特拿手绣花,绣工精密,枕头、马甲、鞋、婴儿的裤子、 帽子乃至男人的袜跟上都绣上花、昆虫。姑娘出嫁后,能获得"上炕的成衣,下炕的厨师"称 号,才干算是个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通常都是过膝盖或到达膝 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色彩艳丽的服装,不少少妇、 少女穿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林林总总的花边,头扎红、绿色丝 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年迈妇女喜爱青、黑两种色彩的布料,服饰质朴、素净。

  20世纪60时代前,焉营的回族男人服装多肥壮,外衣为黑色,内衣为白色小褂,对襟直领,锁扣、外穿坎肩;裤子多用黑色,长及脚面,扎裤腿(青年不扎);通常常戴白色小帽。

  新中国建立后,服饰已发作很大改变,除一些老年人还循旧俗外,通常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装、军便服。20世纪80时代以来,盛行西服、连衣裙和牛仔裤等。1990年,从各年纪段的115人抽样查询中,喜爱穿盛行服的49人,占42.6%;喜爱穿西装的32人,占27.83%;两者 相加81人,占70.43%。妇女的腿、臂、胸部都是肯定不能显露的,不论男女衣裤都要宽大些。但如今穿短袖、无领连衣裙、短腰窄裤管的牛仔裤的人日渐增多。经抽样查询,以为牛仔裤丑陋的32人,占27.82%;以为连衣裙丑陋的4人,占43%;以为违犯教规的12人,占10.43%;以为伤风败俗的2人,占1.74%;有72.17%的以为牛仔裤美观,能够穿。新式的时装被大多数回族青年所喜爱。

  20世纪60时代后,焉耆回族妇女中只需老太太戴头巾,只遮发不遮面,中年以下妇女很少戴 头巾的。新中国建立前,妇女婚前多梳辫子,婚后改为发髻。新中国建立后,中青年妇女中 逐步盛行短发。80时代,盛行烫发和披肩发。1990年,对77名具有各种工作、不一样年纪的 妇女进行查询,有38.96%的人喜爱烫发、披肩发,有37.66%的拥护传统发式,以为女式 短发好的人占13.3%。

  焉耆妇女向有喜戴饰物的习气。曩昔女孩最迟在五六岁就要扎耳朵眼,开端戴银丝耳 环,买不起耳环的贫穷人家用粗细适中的茶叶棒涂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长严,有的女 孩十几岁仍用此法。除耳环外,金戒指、金手锅、玉锅、项圈、发卡也都是回族妇女喜爱的装 饰品。经查询77位妇女,素日常常佩带首饰的占51.95%,只需节日和会客才戴的占 23.38%,从来不佩带的占18.18%,学生禁戴的占6.48%。在各不一样年纪段的妇女中素日 常常佩带首饰的,16-20岁的占20%,21-30岁的占30%,31-40岁的占32.5%,41- 50岁的占17.5%。

  五、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所通常以中国传统古典四合院修建为形式,交融回民生计起居的特色, 构成一种本民族的修建形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层木规划框架式的阁楼,楼前为木规划 "勾连搭式"卷棚,一切显露的木构件都有精密的雕琢,两边厢房也是雕梁画栋,每一根椽 头都刻有斑纹,过道对厅都是用木规划花格扇门拼装而成。这种住所需求门窗大、房子开 间大采光好、一切的雕梁画栋雕琢以花卉图画。

  70时代后,建房为土木规划平房,房上草泥抹顶,通常房子规划是一明两暗三大间。 生计富裕户,住所分卧房、客房、厨房、仓库等。生计差一些的人家尽管一切都较粗陋,但仍 保留了较大窗口、大开间的特色。

  曩昔,通常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时代后,乡镇大多数人家换上了新式床,只需 单个有白叟的家,还有土炕;乡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并存。1988年,对110人抽样 查询,欢送新式床的占77.39%,喜爱木板通铺的占15.65%,喜爱传统土炕的占6.96%; 喜爱炕的均是40岁以上的人。

  家户室内都注重铺排,摆设规整,明窗净几,宅院每日浇水打扫,室内常燃巴兰香等。 栽植葡萄、养花是焉耆回民的传统习气,家家葡萄架成荫、宅院里花草茂盛。

  离城较远的乡村,大家上街多骑毛驴,或坐毛驴车。80时代,因为生计改进,年青入外 出骑自行车、摩托车。要是全家上街,有些人家乘上小四轮拖拉机,有些人以毛驴大篷胶轮 车代步。每当周日,镇内街道上门庭若市,人如潮涌。

  回族的喝茶文明与风俗

  各地回族人遍及都有喜爱喝茶的习气,一些懂茶道的回族人很会品茶,以为若是茶香而不清则是通常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要鲜、爽、活的茶才是最棒的茶。回族把喝茶作为待客的佳品,每逢节日或举办婚礼等家里来客人时,主人会热心地给您先递上碗茶,端上些油香、点心、干果一类,让您下茶。

  回族泡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料盛水加盖,沁茶的时刻约为二至三分钟。敬茶也有杰出的礼节,即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掀开,将碗里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送。这样做,一方面是表明这盅茶不是他人喝过的余茶,另一方面是表明对客人的敬重。若是家里来的客人较多,主人依据客人的年纪辈分和身份,分出主次,把茶先捧给主客。 回族喝盖碗茶也很考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荷地,而是用盖子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卤变清汤。每刮一次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连续吞饮,也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慢地饮。主人斟茶后,客人一口不喝。会被当做对主人不礼貌、不尊重的体现。

  在喝茶中,若是喝完一盅还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净,要留点,这样主人会给您持续倒水。若是现已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悉数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时,表明已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推让斟茶了。

  茶,是衔接友谊的枢纽,其他民族兄弟到回族家里作客,会深深地感到,回族兄弟好客大方,茶香,情更浓。 综观回族的喝茶风俗有以下两个特色:一是回族十分注重喝茶的保健成效。回族在长时间的生计实践中,学习、吸收、开展并总结形成了本民族喝茶摄生之道。据调查一些百岁回族白叟,他们长命的微妙之一,就是十分注意制造不一样的茶水饮用。值得注重的是,回族在饮"八宝"盖碗茶中深深体会到,它能驱寒健胃,提气补脾,明目清心,延年益寿。如"八宝盖碗茶"中,有好几种配料都是健脑健身的食物。如芝麻,味甘性平,能补血、润肠、通乳、增智、养发。《五服经》说:"服之不息,可知万物,通神明。"对添加记忆力,进步思维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效果,确有"芳华长驻"的功用。红枣,维生素C适当丰厚,每百克含量高达540毫克,素有维生素"C"丸之称,有了它大脑才干机警灵敏。《食物本草会纂》说:"久服轻身延年,补中益气,坚韧强力,除愁闷"。"桂圆",有其丰厚的养分和补养效果,它以补养营血,安神养心,补灵长智,开胃养脾著称。"核桃仁",其养分价值比鸡蛋、牛奶、瘦肉都高,经常在茶水里泡核桃仁,对增强忘掉力,坚持旺盛的精力大有益处。生计在宁夏的回族在"八宝盖碗茶"中放入枸杞、葡萄干等。宁夏枸杞是举世闻名的补养佳品,它富含维生素A1、B1、B2、C和芋酸、钙、磷、铁等成分。有滋肝补肾、生精益气、补虚安神、祛风明意图等功用。实践证明,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注重科学配方,是杰出的摄生食物之一。二是回族喜爱饮糖茶。这是回族喝茶风俗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回族不管本人平常喝茶,仍是待客都要在茶叶中配以白糖或红糖、冰糖、方糖等。若是客人来了不必糖茶款待,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热心。这些年,回族公民的生计水平大大进步,喝茶、品茶的风俗越来越盛,一起,为越来越多的兄弟民族所知道、所吸收,对中国的茶文明作出了重要的奉献。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 篇3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并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共同的茶事礼俗。能够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论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喝茶,不必缸子和杯子。喝茶是他们生计中的一件大事,占着无足轻重的位置。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神威;午茶一盅,劳作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那些上了年岁的回族白叟每天朝晨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气。他们围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古代叫“茶盏”,底小口大。茶碗、茶盖、茶托(长方形叫盅船、茶船)配套,俗称“三泡台”(恰似战地碉堡)。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的斑纹或赤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漂亮,又便利经用。喝茶先备一壶滚烫的开水,把茶、糖等质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用盖碗盅子喝茶有许多优点,民谚云:“一防灰(卫生),二防冷(保温),三防茶叶卡嗓子(安全)。”

  择茶、泡茶、配茶品种甚多,都依经济条件、茶宴巨细、来宾身份、生计需求而定。通常常见的有红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糖、枣、茶)、红四品(红茶、红枣、红糖、枸杞)、白四品(白毛尖茶、白糖、芝麻、白葡萄),还有开胃化食的五味茶,即绿茶(苦)、山楂(酸)、芝麻(香)、白糖(甜)、姜(辣),健脾强肾、提神明意图五珍茶(龙眼、枸杞、葡萄干、杏脯、祈门红茶),生津养胃、健身美容的元宝茶(珠茶、红枣、枸杞、桂元肉、葡萄干),提气补虚、强身健骨的八宝盖碗茶(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通常回族家庭除山区喝罐罐茶以外,川区回民多喝“三香茶”和“白四品”,所选茶叶有茉莉花茶、毛尖茶、陕青茶、红茶、砖茶、珠茶等。家庭条件好的喝龙井、乌龙、碧螺春等茶。

  跟着生计水平的进步,宁夏回族大众还根据需求,便宜了明目清心的枸杞泡茶、止咳化痰的锁阳膏茶、滋阴补肾的羊骨髓茶和八宝甜面茶。

  “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款待。他们先将盖碗擦拭洁净,盛上茶叶和佐料,掀开茶盖半讳饰,将欢腾的开水写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泡约五分钟,双手递给客人。客人喝茶边喝边“刮”,不得用嘴吹或吸出动静。不然会被视为不懂茶礼、没有教养之人。喝茶时要留茶汗,不得一次喝干,要边喝边添。左手擎着托盘,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捉住盖顶,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下,茶露汤色,常喝常有,幽香爽口,源源不断。这一套茶事活动,就贯穿了“轻、稳、静、洁”的喝茶礼节。“轻”指冲、刮、喝要轻,不得作声;“稳”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精确,一次沏稳当,似走马观花,不浅不溢,不漫不流;“静”指环境幽雅,明窗净几,无搅扰,无噪音;“洁”指茶碗、茶水卫生卫生,一干二净。

  宁夏回族喝茶全在于“刮”,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茶。俗话说:“吃油香要掰呢,喝盖碗子要刮呢!”回族吃油香要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忌讳囫囵吞咬,不然被视为不懂礼节之人。喝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快溶解,使汤汁赶快变温,喝时又不会烫嘴。使用茶盖不只能够防尘防灰、保温,并且还可起到拌和茶叶的效果。民谚说:“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意思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的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通过泡制,香味彻底散发出来了,这时的滋味最佳。“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能起到解渴的效果。回族先民用茶消食,以茶代药,以茶代酒,承继了中华民族陈旧的茶文化传统。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亲时亲邻喝“定亲茶”,成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白叟喝“阖家茶”。或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描述,表明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族的盖碗茶。”由于盖碗茶多有糖、红枣、核桃仁、枸杞、桂元肉等配成,自身就是“长命果”、“益寿果”,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各类盖碗茶对强身健体大有裨益。 “回回白叟寿数长,早上礼拜喝茶汤”、“不抽烟,不喝酒,盖碗子不离手”,这些都是回族摄生保健的名贵经历,从中不难发现喝茶在回族安康生计中的重要性。

【回族的禁忌以及风俗习惯有哪些】相关文章:

枸杞的禁忌有哪些06-17

喝汤的禁忌有哪些03-13

喝茶有哪些禁忌08-31

饮食禁忌有哪些06-02

起床有哪些禁忌?05-12

求职面试的禁忌有哪些11-06

职场礼仪的禁忌有哪些11-25

清明扫墓的禁忌有哪些08-01

春节的风水禁忌有哪些11-03

肝癌的饮食禁忌有哪些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