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

时间:2022-04-19 17:00:06 赏析 我要投稿

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归田园居

  晋 陶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清陶澍注《靖节先生集》是较好的注本。

  [注释]

  晨兴:早起。

  理:治理。

  荒秽: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

  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道窄。

  沾: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译诗]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赏析]

  这是一首烩炙人口的优美的田园诗。这首短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但韵味各异。采菊是漫不经心的,而种豆则是十分认真的。采菊时不经意地抬头,见到的是幽幽南山,与诗人当时宁静适意的心情十分和谐;而豆种下后经意观察豆苗长势,看见的是稀疏的豆苗。豆长得不好,显见种豆人不在行,不过,在陶渊明来说,有这样的成绩也觉满足了,这是一种诙谐的心境。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看着田中的豆苗和杂草时自嘲的微笑。于是他只得起早贪黑地“理荒秽”了。“带月荷锄归”句写得极为精彩,极富情致:明月高挂天际,月影却伴着他——荷锄晚归的“老农”。辛苦的劳动化作无限的生活乐趣。夹道而生的茂密的草木,沾湿衣裳的露水,都使这劳动的生活增添了生气。

  诗的最后一句,“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这首田园诗不止停留在对劳动乐趣的体味上,更进一步点了题。种豆长草也罢,早出晚归也罢,夕露沾衣也罢,都在所不惜,只要趁了心愿就好。这“愿”是什么呢?就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它很有些象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在当时政 治上一片黑暗的.东晋时代,能有这样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是使诗人感到无限欣慰的。

  这首诗的“种豆南山下”两句,可以说是用了典故。《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倾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但是,陶渊明用典,使人简直不以为他在用典,这是用典的高明之处。这种用典使典实所包含的内容与作品内容完全融合了。作品既因用典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用典而使诗句失去真淳的情意。这也就是陶诗既清淡而又不失典雅的缘故 。

  《归田园居》共五首,作于辞彭泽令归隐田园的次年(406)。是年, 陶渊明四十二岁。陶二十九岁初仕,始终不得志,几仕几隐,自从彭泽弃官归隐,便再未出仕。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归田后的欢悦心情,描绘了和平怡静的农村景物,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后的闲情逸趣,从侧面批判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是诗人对自由欢乐生活的热烈追求。

  陶渊明《归田园居》六首原文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译文和鉴赏11-29

《春居杂兴》王禹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姜夔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3

醉桃源/阮郎归(宋 周邦彦)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6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04-12

不见原文|翻译|赏析10-18

《秋思》原文及翻译赏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02-28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赏析03-22

《下途归石门旧居》原文及赏析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