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

时间:2022-11-23 23:37:43 期中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年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高一年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选项。)

  1.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经写到:“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xx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文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主要是指( )

  A.外来商品受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西方各国要求自由平等通商被拒绝

  C.清王朝恪守朝贡贸易体制 D.清政府厉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2.汉代晁错《论贵粟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3.《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4.《韩非子》说车匠希望人富贵,棺匠希望人死亡;又说工匠造恶劣器械,骗农民的钱。荀子想禁止工匠在家制造器具。这说明了( )

  A.工匠可以出卖制造品 B.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非常发达

  C.市场假货泛滥 D.韩非子和荀子主张手工业收归官办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洲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6.《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有人说,该画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是指( )

  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7.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下面关于徽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徽商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商业蘩荣的反映

  B.徽商的活动区域仅限于今天皖南徽州地区

  C.徽商的兴起与“重农抑商”政策背道而驰

  D.徽商的兴起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 )

  A.商朝人善于经商B.春秋时范蠡经商

  C.商鞅变法的规定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

  9.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山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10.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

  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1.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

  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

  12.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是指(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13.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做是近现

  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4.称号是一个国家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

  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英荷两国成为当时世界的( )

  A.工业中心 B.贸易中心C.金融中心 D.科技中心

  15.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

  A.葡萄牙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6.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

  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

  A.海上贸易突飞猛进 B.成为“世界工厂”

  C.已经掌控世界市场 D.自由经济政策盛行

  17.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

  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B.产生于工业革命后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18.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9.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B.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C.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

  20.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1上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列强加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D.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

  22.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

  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弓l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些举措( )

  A.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B.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C.阻止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的斗争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

  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4.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阅读(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共计

  52分。请根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人织,百人衣之。本末何足能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回答,汉朝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目的制定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建政府是否能达到目的?为什么(5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 宋代的“市”: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5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一去不返了。”

  材料三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6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4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同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分别使用什么能源作为动力?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这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高一年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卷02-28

期中考试卷子的反思10-12

期中考试卷后的反思10-12

讲解期中考试卷子的教案03-17

期中考试卷的反思(精选22篇)06-23

期中考试卷评讲教案03-23

《制作年历》教学反思06-06

期中考试卷后的反思(精选13篇)11-13

期中考试卷家长评语120句11-08

期中考试卷子的反思(精选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