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原文赏析

时间:2018-03-10 11:05:30 赏析 我要投稿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原文赏析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作品介绍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7首。这首诗作于至德二载(757)杜甫任左拾遗的时候。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原文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作者:唐·杜甫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

  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

  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

  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夺我同官良,飘摇按城堡。

  使我不能餐,令我恶怀抱。若人才思阔,溟涨浸绝岛。

  尊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宝。皇天悲送远,云白浩浩。

  东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西极柱亦倾,如何正穹昊。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注释

  ①至德二载(757)为左拾遗时作。侍御:唐人对监察御史或殿中侍御使的称呼。武威:郡名,即凉州,唐属陇右道,为河西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判官:官名,是节度使的僚属,佐理政务。

  ②骢马:《后汉书·桓典传》载:桓典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凿蹄:钉马掌。

  ③绣衣:御史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汉武帝遣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出讨奸猾。

  ⑤草草:匆促。

  ⑥严程:期限紧迫的路程。

  ⑦“去秋”句:《资治通鉴》卷二一九载: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支度判官崔称讨平之。

  ⑧电扫:极言快速。

  ⑨收:平定安集。全诗校:“一作牧。”遗甿:残部。

  ⑩再造:重建。

  ⑧族父:泛指同族之伯叔。《旧唐书·肃宗纪》:至德二载五月,以武部侍郎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元戎:主帅。

  ⑩国:全诗校:“一作阁。”

  ⑩同官:杜甫与长孙同为谏官。良:良友。

  ⑩城堡:指武威城。

  ⑩若人:此人。指长孙九。

  ⑩溟涨:大海。浸:全诗校:“一作漫。”

  ⑩诗流:诗人。

  ⑩塞上:边界险要处。得:全诗校:“一作多。”国

  :国家的宝器。指长孙九。

  ④浩浩:雨大貌。

  ⑧东郊:兼指长安与洛阳,俱在凤翔之东,故称。尚烽火:指安史之乱未息。

  ⑥朝野:朝廷与民间。枯槁:憔悴。

  ⑧穹昊:天。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载(757)杜甫任左拾遗的时候。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繁体对照

  卷217_7送長孫九侍禦赴武威判官杜甫

  骢馬新鑿蹄,銀鞍被來好。繡衣黃白郎,騎向交河道。

  問君適萬裏,取別何草草。天子憂涼州,嚴程到須早。

  去秋群胡反,不得無電掃。此行收遺甿,風俗方再造。

  族父領元戎,名聲國中老。奪我同官良,飄搖按城堡。

  使我不能餐,令我惡懷抱。若人才思闊,溟漲浸絕島。

  尊前失詩流,塞上得國寶。皇天悲送遠,雲雨白浩浩。

  東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西極柱亦傾,如何正穹昊。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1.《送李侍御贬鄱阳》原文赏析

2.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全诗赏析

3.《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赏析

4.《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赏析

5.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的赏析

6.送李判官赴东江原文赏析

7.《送薛大赴安陆》原文赏析

8.《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阅读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