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虞美人的优秀赏析

时间:2021-06-19 11:27:22 赏析 我要投稿

虞美人的优秀赏析

  虞美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虞美人的优秀赏析,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虞美人的优秀赏析【1】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虞美人的优秀赏析【2】

  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是在审美中浸透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表达出来的状况。其属性具体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统一。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属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有距离的,经济基础要通过政治、法律等中介环节对文学起支配作用。李煜的这首词当中有明显时局变化的印记,极富历史沧桑感,他写下《虞美人》时,昔日的南唐国土,今日已是宋朝的天下,在他看来,国破家亡,成为俘虏又苟且偷生是一种耻辱,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抒发对时局的看法。后主用词作的形式,将个人感怀与社会时空背景相连,是对社会时势的回应与思考,表现出意识形态的特征。

  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最重要特征是具备“审美”属性,它是意识形态中富于审美特征的种类。《虞美人》中的众多文学形象本身就带有较强的审美属性,词作的意象蕴含着词人对生活、对命运、对国家的个人情感体验,有着鲜明的审美效果。

  二、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

  1.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但词人却对此发出“何时了”的感叹。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光阴变化。小楼东风起,这苍凉的景色不禁让词人想起了故国旧貌,雕栏玉砌还在,但往日的宫廷生活已不再,昔日的国君已经沦为阶下囚,这物是人非的境况多么令人感慨。人生短暂,往事已不堪回首,词人已不愿提及。天地间春水流淌,满腔悲苦和哀怨融化于一江春水中,岸边唯独有一个失意落寞的君王。这一切动人心肠的情景是来自词人无功利审美境界的创造。愁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表现,是直接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性中又间接地内在地渗透着强烈的功利性,那就是词人通过对自己愁绪的抒发,间接表现出了人生世事变幻无常,时局沧桑的主题。“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李煜天生不是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但上天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敞开另一扇门,他的曲折经历无意中竟成就了他的才情。词人用无功利地情感表达,自然地把我们引入到了他所设置的情境中,让我们与他一同感慨命运、思索历史,间接地达到了词作表现的功利目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这里,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实现了有效统一。

  2.文学的形象性与理性。文学以艺术形象作为特有的存在方式,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亮、雕栏、玉砌,这一切的文学意象是直观可感、有意味内涵的,是悲苦、凄美、落寞的承载物。最后一句李煜把愁比作春水,赋予了愁思质感,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给深刻的认识以形象性。字字看来皆是景,细细品读皆有情,词人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了理性思考,这些思考是蕴含、隐藏在具体的活的文学形象的审美直觉中的,是通过花月、春水等审美形象去实现的。透过这些形象,我们捕捉到了词人自感自伤的亡国之痛与对人生浮沉的理性体悟,词人理性思考的光辉巧妙地融合于文学意象中,境界高远,意味深长。

  3.文学的情感性与认识性。文学是富含情感的,这种审美情感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里。词中作者的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情感渗透着思想的文学作品,其情感性越浓烈,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就越大,作品所展现的认识主题就越有感染力。“长歌当哭、吟诗作词是李后主宣泄和表达情感的最自然方式。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呼天抢地,也没有喋喋不休的执著,他能正视自己的内心,解剖自己的灵魂,用他天才的艺术方式,把他一腔深情诉诸笔端。”时空限制生命存在,今昔对比物是人非,这是李煜深沉炽热的情感所要承载的认识主题。他的词如从痛苦的深渊里浮现出来的星辰,照亮了无数孤独者的灵魂,使读者激动不已、感同身受,形成情感与认识的共鸣。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给《虞美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作品词作韵律优美,文学意象丰富,情感表达真挚,词作中展现的审美诗意世界能给予读者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正因做到了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及情感性与认识性的交织融合,《虞美人》才能穿越岁月的风尘,趟过历史长河,让读者领略到文学经久不衰的无限魅力。

  虞美人的优秀赏析【3】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虞美人的优秀赏析】相关文章:

虞美人李煜优秀赏析02-26

对虞美人的赏析02-14

虞美人的赏析05-16

虞美人赏析精选05-15

虞美人翻译及赏析02-23

《虞美人》原文赏析04-14

《虞美人》词赏析06-23

虞美人李煜的赏析02-17

虞美人赏析推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