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

如何写信的开头

时间:2021-06-19 16:27:08 推荐信 我要投稿

如何写推荐信的开头

  篇一:推荐信

校长推荐信尊敬的吉林大学领导招办领导:

如何写推荐信的开头

  您好!

  我是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校长,自今年实行农村学生单独自主招生以来,我校特别珍惜此次机会,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尤其吉林大学这样的教育部直属“211”“985”综合性大学。现推荐我校 杨博和薛志勇两名同学报考贵校。推荐理由如下:

  1、两名同学符合吉林大学2014年农村学生单招报考的条件。

  2、这两名学生是由年级组通过宣传、制定报名条件(符合所报学校条件,历次考试年级前20名,获得过县级以上三好学生,竞赛获得过市级二等奖以上)、按综合素质优先原则,经过遴选、公示等环节上报,学校把关,最终确定下来的。

  3、两名同学的综合素质较高,文化课成绩在我校实验班中名列前茅,有实力考入重点大学。他们有着很强的团队意识、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均担任着班干部,又是学生会成员。虽然生长在贫困的农村,但都能自强自立,刻苦学习,见解独到,有创新潜质,尤其擅长理科,在数学和物理竞赛中都获得过市级奖励。他们还积极参加我校周日、假期的公益活动组织“滦平一中春风服务队”(网上可搜到),参加社团组织等活动。总之这两位学生是我校高三的佼佼者。

  4、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多年来,我校的优秀学生几乎每年都有在贵校就读本科或研究生的,是优秀学生向往和心仪的理想大学,是我校优秀学生成长的沃土。最后,我衷心希望贵校能给两位农村学生一次展示才华和在吉林大学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希望我校成为贵校的优秀生源基地,为吉大输送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

  此致敬礼

  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校长:

  20**

  篇二:专业技能人才推荐信

  专业技能人才推荐信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 ,河北天圣工业保卫处处长,我仅作为同志在我保卫处任公司消防干事工作期间的直接领导写此推荐信。得知我公司要发展一批专业技能人才,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无比欣慰。在我看来,这是我公司不断创新、改革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它将会为公司挖掘出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同时也给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为公司的发展奠基铺路。因此,我很荣幸地向贵领导强烈推荐这位优秀青年。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1999年加入我公司保卫处工作、迄今已10多年有余,一直担任公司消防干事,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安全防范意识极强。他对公司各部位的消防设施、配备了如指掌;对公司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及建筑物结构了然于胸。他经常深入车间发现和处理各类火险隐患,因为他深知:“火险隐患如定时炸弹,防范宣传胜于救灾,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认为,一名合格的专技人才,应该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齐备,激情与稳重兼有,道德和健康双修的人。而他 正是这样的人,他不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而且在工作之余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优秀著作。

  这些既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他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他做事向来勤奋、尽责、正直、实事求是、敢于吃苦、乐于助人,我非常欣赏他在工作中、生活中乐观,自信的态度。如此优秀的员工正是我公司的楷模,10多年的消防工作中,他从没因私事儿请过一天假,他所带领的保卫人员也没有……,在此,我毫不犹豫地举荐他成为专技人才。

  真诚地期望天生机械在不断竞争中独占鳌头、希望有他的护航,天圣消防事业天天平安、年年辉煌。

  篇三:自主招生学校优秀学生推荐信

自主招生学校优秀学生推荐信xxxx大学招生办:

  xxx同学是以优异成绩直升进入河北省沧州华油分局第五中学尖子班的优秀学生。两年多来,该生以其学习刻苦努力、为人稳重谦和、工作责任心强、特长优势突出、抱负理想远大而深受老师和同学的称道。该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很强,除了学好日常各门功课外,利用很多业余时间参加了生物和物理竞赛。特别是生物竞赛过程中自学了竞赛有关的大学课程,查阅了很多资料,获得了“全国生物学联赛省三等奖”,(XX年9月)和“第二十九届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喜欢写作,参加了校组织的作文大赛,并获得省三等奖显示了该生学习方面的不凡实力。

  该生为人谦虚,真诚待人,做事认真,在班级具有很高的威望。作为班级文娱委员,组织的班级大合唱获得全校第一,集中体现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哪怕是每次班级卫生值日等细小事情都能看出他做事的态度和责任心,可以说把工作交给他是再放心不过了。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他很有孝心,因父亲去世早,让他更早地学会自立,在遇到生活、学习、与人沟通相处等方面的困难时,都能想办法独立解决。

  该生爱好阅读,知识面广,关心时事,勤于思考。学校研究性学习汇报中表现突出,班级热点问题讨论总少不了他的身影。由于他的音乐特长,尤其擅长唱英文歌曲,在校英语才艺展示中,担任主持人,表现了出色的英语功底,在学校活动、班级话剧《雷雨》剧中都有上佳的表现,在建校30周年庆典活动中,他积极主动加入到自愿者的行列,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出于对会计学的浓厚兴趣,该生已确定了从事财经方面,企业管理等有所作为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做出了较大努力。

  xxx同学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总是专注于脚下的道路。但愿他的出色的成绩能梦想成真,但愿他那沉稳的性情,执着的奋斗能伴随着他走向成功,走向辉煌。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xxx同学基本素质非常优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好苗子,我力荐xxx同学参加贵校保送生选拔。

  推荐人:

  篇四:《赤壁赋》学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掌握文言字词句,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学案30一、学习导航(参考优化)(一)注音扁.( )舟 江渚.( ) 窈窕..( ) 相缪.( )桂棹.(愀.( )然 舳舻..( ) 枕藉.( ) 嫠.( )妇壬戌.( ) 酾.( )酒 箕踞..( ) 匏.( )尊船舷( ) 溯 ( ) 流光 槊( ) 冯 ( ) 虚御风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三)文体常识赋

  (四)自读课文。要求疏通文意思考:本文主要写什么?

  (五)完成优化方案的基础梳理学案

  自主探究一.学习第一段(先诵读,再思考)思考:(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二.学习第二段思考: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学习第三段思考: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四.学习第四段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五.学习第五段。

  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讨论: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

  六.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 ,羽化而登仙。

  B.其声呜呜然, , , , 。 , 。

  C.哀吾生之须臾, 。 , 抱明月而长终。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学案31课外拓展林语堂 《赤壁赋》赤壁夜游是用赋体写的,也可以说是描写性的散文诗,有固定的节奏与较为宽泛的音韵。苏东坡完全是运用语调和气氛。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绝非别人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与表明。在这两篇赋里,即便不押韵,即便只凭文字巧妙的运用,诗人已经确立了一种情调,不管以前已然读过十遍百遍,对读者还会产生催眠的作用。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苏东坡怎样确立一种气氛,由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一个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他表示自己不知置身何处,便引起读者迷离倘眈之感。

  根据中国人的信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纵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一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高考满分作文风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江山,如梦人生。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

  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念家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以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苏轼,永垂不朽。

  东坡突围(节选)余秋雨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人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

  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

  他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虽怀坎土禀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会与造物。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作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都民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双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阕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

  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的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

  篇五: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深入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2.体会苏轼超然旷达的'心境。

  【重点难点】重点:深入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难点:体会苏轼超然旷达的心情。

  【学习内容】一、课文理解:研习第一段

  [提 问]1、划出写景的句子,同桌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提 问]2请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提 问]3请背写景物描写的句子研习第二段

  [提 问]4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提 问]5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提 问]6、请背写出作者描写箫声的句子,并回答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研习第三段

  [提 问]7客人因何而悲?研习第四段。齐读

  [提 问]8针对客人的悲情,苏子做了什么样的回答?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研习第五段。

  [提 问]9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 问]10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 问]11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本文多次用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小 结] 前后《赤壁赋》写于苏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苏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他想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人物探究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首词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注意画横线的词,回答: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拓展内容助读材料一: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苏轼是怎么来到黄州的。[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背景介绍:北宋元丰二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

  助读材料二:参考看法:看法一:苏子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看法二:此时“佛老思想成为他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一方面他将生死、是非、贵贱、毁誉、得失视作毫无区别的东西,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又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旷达态度的背后,坚持对人生美好事物的执著和追求。”看法三:苏子在《赤壁赋》中“凭藉深刻的哲理反思试图达到自我释怀的目的,以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寻求快乐人生的支点。

  助读读材料三关于苏轼评价:

  ⑴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⑵ 学者林语堂评价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日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于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只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是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助读材料四:嫁人当嫁苏东坡有人说:“来生嫁给苏东坡,哪怕历尽千年的情劫。”恐怕这不只是一个女子的心声。即使我等浊物男人,也渴望来生转为女儿之身,找一个像苏轼的情郎,只为享受那段催人断肠的真情。

  18岁那年,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的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坦直互补,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余,还能谈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苏轼是一个没花花肠子的主儿,固守着“世间无恶人”的信条。王弗时时提醒他“江湖险恶”、“人心叵测”,还在屏风后,听苏轼和客人的谈话,帮苏轼辨别客人的动机和人品。那个导致苏轼后半生命运坎坷的章敦,第一次拜访苏轼,王弗断定此人属于得志便猖狂的人。如果王弗能够陪伴苏轼一生,苏轼的人生道路不会那么的狼狈,可惜的是,王弗只和苏轼共同生活了11年,因病早逝。苏轼从京城一路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老家,把她葬在母亲坟墓旁边。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下三万棵青松。

  三万棵青松,该是什么样的风景,又要植多长的时间,每种一棵,苏轼又是什么心情呢?今人动辄送上玫瑰,即使999朵玫瑰,怎能胜过至今还在四川眉山苍翠的青松?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著,向爱人表达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

【如何写信的开头】相关文章:

写信的开头问候语07-23

写信开头有哪些适合的问候语01-25

小学作文如何开头10-18

如何学好数学开头06-23

观后感如何开头06-29

读后感如何开头06-21

如何写好语文作文的开头04-30

如何写英语作文开头09-27

英语作文如何写好开头06-22

如何写好英语作文的开头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