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时间:2021-06-18 10:54:49 赏析 我要投稿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导语:《影的告别》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这篇散文诗写了一个梦境:人的影子不愿意做一个不明不暗的影,不愿意偷生苟活于不明不暗的境地,不愿意跟随人了,所以,向人告别。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影的告别赏析。欢迎阅读及参考!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篇一、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这是一首构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在鲁迅先生的所有散文诗中,《影的告别》最能深入我的内心。流连于影的世界里,我竟然也会担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灭。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无地”的凄凉,内心似有一股什么东西在涌动。于是,我明白,影其实就是鲁迅先生本人内心的象征与写照。

  无疑,《影的告别》的构思是奇妙的。他在开篇时候,就设置一个场景打开诗意的表述空间:“人在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出来说些告别的话”。接着,他一共用了连续十一个“我不”,四个“然而”,三个“我愿意”来完成文章的构思结构,并通过这一结构,使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遍遍地读着《影的告别》,我的内心就一遍遍地被打动,深深地发颤。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暗夜里独行的情景。曾经多少次,我为鲁迅先生那种无边的孤独感而哀伤。“我”在黑暗里独行,“不但没有你”在身边,并且连别的影都没有。我甚至不敢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因为每次想起,内心就不由得沉重。我们都知道,影与黑暗是一个“共体”,没有黑暗,就没有他们。所以“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影做出的无奈选择。因为只有沉没,世界才会属于自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影说出的“那些话”。即便是天堂、地狱、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我都不愿意去,甚至说“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因为我只不过一个影而已,要真跟随你,我只能够“彷徨于无地”。可是,影怎么会彷徨于无地呢?这是《影的告别》留给读者的思索空间。我们都知道,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与完全光明(正午12点)的情况下,都要消灭;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身处在“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交接点,这是一个生存的困境。

  因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所以它“不想跟随你了”。然而现实又是那样的无奈,处于一种生存困境中,它“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它竟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这样,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为反抗黑暗,故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会吞并我”,可它的生命价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当黑暗被消灭时,光明真正来临之日,却又是影消亡之时,“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鲁迅先生写道“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读着这样的文字,你能不感动吗?鲁迅先生当时处于历史的生存困境中,只求贡献,不求回报。而笔下的影之价值在于反抗黑暗,当自己辛苦奋斗得到的光明来临之时,却又甘愿于消亡。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让我感动呢?最后,我想说,即便“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还是愿意如鲁迅先生那样“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就是《影的告别》带给我的最大的生命启示。

  篇二、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影的告别》这首诗歌,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影的告别》与《野草》集中的《墓碣文》、《死后》、《死火》等篇什一样,写离奇诡谲的梦境,读来晦涩难懂。我们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和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态,就不难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意义。正如鲁迅晚年所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后,却变得消沉、颓唐。”“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日渐沉默的青年,作为主张战斗要带“獸性”的革命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他不得不发出:“新的战友在哪里呢?”的呼唤!《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诗歌以象征手法,写影与人告别时的一席话。这个“影”无疑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个“人”(“朋友”)当是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的热血青年。

  诗歌开篇对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沉默、颓唐的青年发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天堂”我不愿去,“地狱”我不愿去,对幻想中的“黄金世界”我也不愿去。我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那怕“彷徨于无地”。然而,面对现实,诗人的思想又是矛盾的。现实社会将向何处去?诗人感到茫然。但是,诗人并不沉默,仍奋然而前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一个深感孤独、寂寞的斗士的心声。最后两节,表达了诗人勇于自我牺牲、义无反顾地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愿意只是黑暗”,“我愿意只是虚空”,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正如鲁迅在他的杂文《这个与那个》里曾说的:孤独的精神的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

  诗人宁愿与黑暗、虚空战死,也决不像“朋友”那样“睡到不知道时候”,这正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风范。鲁迅这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篇三、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时代造就伟人,别样的时代总能给人别般的思索!鲁迅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者属于弱势的资产阶级政府,于是民主的思想到处开花。

  这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战争年代,需要一面镜子,照着自己,以清醒的头脑,解放的思想,坚定自我,面对现实,直面人生的惨淡,正视淋漓的鲜血,向着光明前行!而鲁迅《影的告别》一文,正是鲁迅从直面现实中获得深切感受,充满思想。他告诉了我们,虽生不逢时,但活得价值,有意义的活着!在彷徨行走中,定位自我,正是自我思考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生动诠释和理性展示。

  影子,不言而喻,是徜徉于黑暗和光明之间的产物。“天堂里,我不愿意去,地狱里我不愿意去,黄金世界里,我也不愿去”,“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可见此时的鲁迅,已对生活彷徨开来,大千世界,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没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心灵得不到栖息和一丝的满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历史也这么无情,命运甚至不能由着自己掌握,生活更是无奈,彷徨也达到无地的阶段!在彷徨中,却折射着影子独立不倚的精神光芒,又可以给人一种隐形的力量:影子是冷静的,更是理智的,正寻找新的前进中的出路。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因为黑暗会吞并它,光明会使它消失,所以,它宁愿“在黑暗里沉没”。是是非非,孰轻孰重,显然,鲁迅已经思考了其中的分量和程度,在“黑暗”和“光明”的双重压迫下,作出明智的的选择。影子能正确审视自己,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它立场坚定,是非明辨,以至刚强。或许,在“黑暗”里,它只能忍耐一时之痛去“沉没”,而在沉没中积聚力量,影子相信自己,终究会在沉没中爆发的!

  “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这时,将影子的内涵,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射着影子独立不倚的精神光芒,要为光明而付出牺牲和努力:那就是战斗,那也正是前进道路的酝酿,它之所以要远行,因为黑夜给了它黑色的眼睛,它要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光明是可以在前进中寻求的到的!

  一步步彷徨,思想灵魂也就一步步升华前进着,“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革命年代,黑暗统治,影子也会消失,这是对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解剖,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那是为争取和平、民主、自由的暂时消失,

  总之,《影的告别》一文是由此及彼和层层递进深入开来,是鲁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的分析(国民思想的麻木劣根性正是阻碍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大根源),对探求和思索着中华民族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命运是深切思考。 我们坚信,道路是曲折的,走过那道坎坷,那道黑暗,前途就是一片光明的,前行中的彷徨显得更有价值,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因为那将是一片艳阳天!

  篇四、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现代新诗,有着两部奠基之作,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鲁迅的《野草》。而不同于《女神》的是,作为散文诗体裁的《野草》,既是奠基之作,同时亦是巅峰之作,无论是在文体的创造性上,还是在现代诗性所抵达的深度与广度上,至今都未见有作品超越。即使置于鲁迅先生的全部创作中,《野草》亦堪称皇冠上的明珠,或将是他最具时间穿透力的作品。

  然而,如同李商隐的无题诗一般,《野草》虽为经典,却隐晦难解,众说纷纭。诗集中的《影的告别》《墓碣文》《死火》等篇,诗思诗境,尤显复杂,使得大多的批评文字,沦入鲁迅思想的考证,索隐,于文本所固有的诗思诗境之美,终显隔靴搔痒。因此,我的这篇赏析文章,主要试图进入散文诗《影的告别》的文本内部,进行一番诗性的巡游。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形”与“影”可谓须臾不可分离,无论是“影”告别“形”,还是“形”抛弃“影”,似乎都是难以发生的现象。然而,“形”为实,“影”为虚,由这种虚实相伴相随的关系,人们可以引发无数的联想,比如,人的生存、生活为实,人的思想 、理想为虚,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一种“形”与“影”的关系。人的思想 、理想依附于生存、生活,但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思想 、理想又确可以借助于如言语、纸张、影视等媒介,别离了一个人的生存、生活,而独立地在另一个世界生发影响。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明,在诗性的空间,鲁迅的“影”来向“形”告别,自有其理趣所在,并非表象的不可思议。并且,鲁迅在“影”的告别时,预设了一个“人”——即“形”,“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亦颇有意味:本来,在人的梦境中,就允许出现任何荒诞的场景,况人在深酣的睡眠中,是不会关注现世的时间的,自然也不会关注到光线中的影子,一直相随的影子,此时似乎已不存在了。因此,在睡到这个恍兮忽兮的梦中时分,出现影子告别的独白,读者是不会感到突兀的。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由诗篇的布局,我们可以把“影”告别的独白,看着是一种梦呓,然而,它们却不是那种不知所云的梦呓,而是每一句都隐含着现实逻辑的支撑,这样,它们就成了诗,神奇的超现实的诗。在人的视觉经验中,“影”往往是陪着“人”——“形”,盘桓于大地之上,它既不会脱离人的脚步的牵系,向上飞升到所谓天堂,亦不会破开泥土的屏障,向下潜至所谓地狱。至于有些人类允诺的未来的黄金世界,对“影”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影”无论是落到黄金还是白银上,都不能改变其灰黑的性质。因此,作为“影”的这一段开场白,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读者们都知道,在“影”的独白中,还寄喻着鲁迅先生的一种精神世界,这就值得深入探究一番了。不乐意去“地狱”,似乎好理解,《野草》中的《失掉的好地狱》篇,即表达了鲁迅对那种人间“地狱”的一种鄙视。但不乐意去“天堂”,去将来的“黄金世界”,于一般人而言,就有些惊世骇俗的意味了,因为那都是一般人所梦寐以求的地方。对于天堂,天性就是一个深刻的怀疑主义者的鲁迅,实际上从未信任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似乎就没有出现过一丝出离人间的天堂光亮,而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色调,就是一种炼狱的灰暗,衬着影子的彷徨。至于将来,不错,鲁迅曾相信过“进化论”,相信新的必然战胜旧的,青年一定胜于老年,但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终使他对“将来”幻灭——一个本身即充满局限、缺陷的人类,显然是不可能生发出纯粹纯净的未来的“黄金世界”的。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早已先知般洞悉了民族,洞悉了历史,洞悉了未来的大孤独者鲁迅,以一连串的“不”,把自己推向孤独的极地。

  这里,我想着重探讨一下“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的“你”,也就是与“影”相对的“形”。对此,论者们历来各有所见,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曾经并肩奋进而终于颓唐的战友,有的认为是指围绕鲁迅身边的青年朋友们,有的认为是指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或所背负的历史。为了使对《影的告别》的赏读更为流畅,更为一般的读者所理解,我们不妨暂取这样一种说法,即诗中的“形”与“影”,都是来自鲁迅自己的分裂,“形”是现实生存着的鲁迅,“影”是另一个希翼中的鲁迅,是诗人与自己的纠缠,辩白,构成了这首诗的流动。然而,循着诗意的发展,读者有理由发问,这个拒绝了“天堂”“地狱”“将来的黄金世界”,同时又不乐意相伴“形”的“影”,它将如何存在呢?因为日常的经验中,实难以想象。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这一句诗中,诗人为“影”寻找了一个地方——彷徨于无地。关于“无地”,我以为,可以理解为虚无之地,不存在之地。对于现实生存的人来说,要描摹它的特征,似不可为,它似乎是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之类的虚幻存在,但还要遥远还要消极,它没有陶渊明的那些鲜活的场景,版图上涂满了白色的孤独,似乎正好适应着虚幻的“影”的彷徨。“彷徨”二字,在这里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字眼,它不仅是《影的告别》这首诗的主调,更已成为鲁迅一个时期的精神世界的符号。《影的告别》创作于1924年9月24日,而这一年,也是鲁迅重要的小说集《彷徨》开始创作的时间,鲁迅在精神上,正处于他的第二个寂寞苦闷期。《新青年》团体已分裂,“五四”已退潮,曾经的战友们“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遗下孤独的他,成了布不成阵的游勇,“依然在沙漠上走来走去”《〈自选集〉自序》。与此同时,鲁迅的个人生活也不顺意,与章士钊的官司,与现代评论派的笔战,尤其是家庭内部,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使得鲁迅的情感受到深深的伤害,由此大病了一场。因此,这一时期,鲁迅的心境是灰暗的,幻灭的,而本来就有着灰黑性质的“影”,无疑与他的彷徨着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某种合拍。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影”告别“形”之际,是“形”正睡得“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显然亦是黑暗正浓厚的时候。在这浓厚的黑暗中,本身即是灰黑的“影”,自然无法使自己显现,而最终为黑暗吞并。那么,去那纯然一片光明的世界呢?灰黑的“影”同样无法寻到自己的`处所,而只能为光明消解。这两个处境,反映了告别“形”之后,“影”所面临的矛盾,悖论。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在“黑暗”与“光明”之外,“影”还有一个选择的处所,就是“明暗之间”。在日常经验中,我们知道,“影”是来自于“形”对光的遮蔽,而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影子最显著的存在,是在黎明或黄昏这样明暗交织的时间。然而,“影”又不愿彷徨于这最能彰显自己存在的时刻,因为明暗交织的暧昧,于诗人所挚爱的人类,或友人们,并非是理想的生存场所。因此,他宁愿“在黑暗里沉没”,“肩住黑暗的闸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放他们走向纯然的光明处。但能否得到这样的结果,诗人自己并无把握,他只能苦闷而彷徨。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这一段出现了与诗篇前面的句子结构相近的两个句子:“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与上一段的“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与诗篇开始的“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它们的前后呼应,不仅在一种相近句式的复沓中,增强了诗意的浓度,更是在一种节奏的回环中,突出了“影”彷徨的效果,令人回味不已。这一段诗中,“影”新出现的一个动作亦令人关注,“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表现了试图有所行动而又无奈的“影”,竟想以虚无的酒,来麻醉自己虚妄的存在,麻醉虚妄的存在中的苦闷,希翼能模模糊糊地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然而,别离了“形”的“影”的悲剧是,它无法远行,行不了多远。如果所处的是黄昏,行程的尽头便是吞没它的“黑夜”;如果所处的是黎明,行程的尽头便是使它消失的“白天”。这一段诗意,可谓是对诗篇前面的“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一段诗意的变奏,回旋,同样是以一种诗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影”彷徨不已,难以告别的情景。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朋友”的呼唤,在这里显得伤感,绝望。由于“时候近了”,“影”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最终选择,如果说在前面的诗境中,“影”曾面临着“光明”“黑暗”“明暗之间”等多种选择,现在,它终于决定选择“黑暗”。“影”之所以选择“黑暗”,从“影”的角度说,或许是由于“影”的性质也是属于相近的灰黑,或许是“影”考虑到,在“黑暗”里,“影”虽会被吞没,但至少还可以以某种虚无的方式存在,而在光明的包围中,“影”将会彻底的消失。当然,这一段诗意,还可以与下一段诗意一起,联系到鲁迅的社会思想,作范围更为广阔的解读。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这一段诗思颇为复杂,似乎可越出诗人自己分裂出的“形”与“影”的关系来理解,它令人联想到鲁迅与他的青年朋友们,及所处的时代之间的关系。这里,我想引入鲁迅先生的两段原话,来作为某种参考:

  “我终于还不想劝青年一同走我所走的路;我们的年龄,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归宿大概总不能一致的罢。”《北京通信》

  “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总是有多少中间物的……他的任务,实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的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的死命。但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写在〈坟〉后面》

  因此,在鲁迅的诗意中,“影”的赠品决不仅仅是字面上的“黑暗”“虚无”,而是愿与“光阴偕逝”,沉没于过去的“黑暗”之中,成为引往未来的“桥梁中的一木一石”。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我愿意这样,朋友——”与前面的“朋友,时候近了”的伤感、绝望相比,有着最终作了选择之后的坚定,坦然。

  现在,卸去了所有牵系的“影”,成了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它别离了“形”,别离了“天堂”“地狱”“将来的黄金世界”,甚至它赶赴的“黑暗”中,亦没有别的影存在——这是一种何等纯粹的“黑暗”,使得“黑暗”本身似乎亦泛出了一种神奇的光亮。许多读者曾经阅读过这样的诗意:一滴雨水落进了大海,在符合逻辑的想象中,这滴雨水将与大海在一种无限中相互溶解,直至微小的躯体遍及了大海,从而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大海。一条影子的沉入黑暗,亦可作如是观,并有了诗篇的最后,“影”这样满意的独白:“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然而,作为鲁迅的读者,我们应不仅止于此,应将诗篇的诗意继续延伸下去,就是“影”不仅拥有了这“黑暗”的世界,而且由于它的让出了未来的光明,从而使得这光明是如此纯粹,透澈,实际上成为了“影”另一种意义上的建设,拥有。

  一首杰出的诗篇,应有着多重的解读,《影的告别》自然也不会例外。这篇赏析文章到此,只是在《影的告别》这首意象丰富、意境丰厚的诗中艰难地踏出了一条小路,以助读者领略小路两侧那目不暇接的风光。而要探险得更多的风景,读者自可离开这条小路,探入路侧的那蓊蓊郁郁、广阔深邃如原始森林一般的鲁迅的世界中去。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相关文章:

鲁迅影的告别读后感06-23

影的告别-经典散文06-28

经典散文诗《影的告别》07-02

影的告别抒情散文03-25

影的告别优美作文06-25

《杏花天影》赏析07-20

翠湖心影赏析04-01

《梧桐影》翻译赏析08-09

关于《竹影》的赏析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