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随笔心中那盏灯

时间:2022-11-02 12:54:16 推荐阅读 我要投稿

随笔心中那盏灯(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笔心中那盏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笔心中那盏灯(精选15篇)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

  子夜时分。趁着沐浴后的余温,钻进被子里裹着,斜斜地靠在床头。燃一只香烟,任轻飏的烟线袅袅,瞄着床头灯出神。

  我忽然发现,这灯好美!几何图形的搭配是如此的奇特!直线和曲线的交融会如此完美!冷暖色的渐进和交相辉映,会如此温馨惬意。迷离中,色的和谐,光的和谐,融融地弥漫着。和谐以致温馨,中庸而感受惬意,我沉醉……

  不知为何,联想起曾文正公的一副联语,“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

  1975年哥哥在大邑沙渠当知青时,我去他那里玩。穷极无聊时,去乡场上买了几张打字纸,写上这幅联语和一些诗词,贴在简陋茅屋的泥巴墙上,为大家带来了些许乐趣和朦胧的企望。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黑五类”子女,对这副联语我一直有着格外的亲切感,它伴随着我的成长,给了我许多激励和安慰。

  俗话说,春意盎然。春者,推也,出生万物。甲骨文的“春”字从艸屯,从日,艸在上、日在下,中间是“屯”,似草木破土而出。这个字既是象形,也是会意,指草木胚芽在春日暖阳的光合作用下,滋养其阴,润养其阳,勃勃生机,葳蕤纷披。春之意思在于活,活的关键在于养。养,既是指道家的培养先天元气,更是强调儒家的培养品德,涵养意志,修养心中的正气。

  郑孝胥有幅书法集联,“养气不动真豪杰,居心无物转光明”。养气不动,是不轻举妄动;居心无物,是心无挂碍。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心有明灯,无求抑贪,知足止奢。“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脱俗潇洒,适意自然,以入世之心,行出世之实。如此,可谓养气。

  记得禅宗有个公案叫做“吹灯见明”。说的是德山宣鉴禅师从龙潭崇信禅师学禅。一天晚上,他在龙潭的方丈室侍侯时,龙潭对他说“天已很晚了,你回去休息吧”。德山告辞出门后很快又返回来说,“外面太黑了,看不清路”。龙潭于是点了一支蜡烛递给德山,德山正要接过去时,龙潭却忽然把蜡烛吹灭了。德山于愕然之中,顿悟禅机妙谛,禅理如“烛”,需要自己在心里去点亮它,“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2

  不知从何时起,那一盏盏灯灭了。于是,世界上少了许多关爱的烛光,世界少了许多比阳光还温暖、明亮的东西;于是,人们在冰凉的黑暗中变得麻木起来,少了关爱,多了自私与冷漠。

  稍有点水上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在海面上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灯塔,在黑漆漆的海面上散发出微弱却明亮的光芒。在狂风暴雨、浓雾迷茫的天气里,这些微弱的光芒给了无数人的生命,在海面上迷失方向的人们把这当作心中的港湾;有灯塔,就有生还的希望。试想,若灯塔灭了,生还的希望还会那么明亮地在前方闪烁吗?

  这一座座灯塔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的那盏灯啊,那盏充斥着温暖与光明的关爱之灯啊!如若灯塔灭了,人们生还的希望就小了;倘若世间所有的关爱之灯都在人们心中熄灭了,人们会怎么样?这世界又会怎么样?我想:当关爱之灯全部熄灭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漆黑、寒冷起来。到了那时,人类就距毁灭不远了。人类为什么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难道一开始就比其他动物聪明吗?不是的,而是因为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善于合作,具有更强烈的感情,懂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没错,关爱!多少在绝望中挣扎的人们,因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发自内心的祝福,而重新振作起来。又有多少人,因为有了别人的关爱,才能支撑着走到今天。想像一下,当关爱之灯全部熄灭时,没有了依靠的人们,会是怎样的绝望?在这样一个冰冷、黑暗的世界里的人,脚下的路又在何处?

  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在夜间行走时,必然会提着一盏明亮的油灯。有人不解,好奇地上前询问,他根本就看不见,何需点灯?盲人回答:我虽看不见,但我点着灯能为别人照明,同时也好让别人看见我,避免与我相撞呀!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在赞叹盲人聪明之时,是否真正地理解过那句话的含义呢?盲人的话也在告诉我们,我们在关爱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有所收获,得到快乐。关爱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很多人会问:什么是关爱?关爱,就是在别人急需时递上一支笔;关爱,就是别人摔倒时,轻轻地将他扶起;关爱,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在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诠释。但是,关爱的本质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我们在享受别人的关爱时,不要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别人。点亮心中的那盏灯,让这个世界充满关心、充满爱吧!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3

  接连两个星期,心情一直被忧伤所湮灭,昆明暴恐的杀戮,悲愤之情依然难以平息。

  云之南,那座美丽的春城,三月初正是昆明圆通山樱花烂漫的时节,月光倾泻在大地,昆明火车站灯火辉煌,站内站外聚满了南来北去的旅客。有的出差,有的探亲,有的旅行,有的回家。或低头把玩着手机,或侃侃而谈,或不言不语思念着家人,或漫无目标的眼神四处游离,不时有朗朗的笑声,不时有孩子的啼闹,还有偶尔响起的播报,一如既往的平常,热闹中渲染着祥和。

  谁曾想到,祥和之下暗藏着残忍的杀机?谁能料到如织的旅客中飘荡着几个凶恶的幽灵?刹那间,举起屠刀,砍向不及设防手无寸铁的人群。从站内到站外,人们惊慌失措的四处奔逃,呼喊,哀鸣,顷刻,被砍的群众一个接着一个挣扎着倒下,血流成河。一百多人伤痕累累,二十九个无辜的生命从瞬间走向永恒。

  这一夜,春城飘雨了,化成血泪,染红了樱花,这一夜,世界震惊了,天空笼罩着巨大的悲愤。每个人都在谴责那些惨无人道的恶魔,每个人心里都点燃一盏祈福的心烛。那些暴恐之徒,杀人魔鬼已然被挥斩在愤怒的利刃下,逃不出正义的法网,然则那些无辜的冤魂,此去经世,亲人再也等不到他们的归期。

  头七那天,昆明站素花铺就成一条哀思的路,通往天国。素花无语,一片肃穆,遇难同胞的家属招唤着亲人魂兮归来。唤父的,唤母的,唤夫的,唤妻的,唤儿的,唤女的,句句悲怆,声声泣血,寄于孤鸿哀鸣。父啊,没想到你第一坐火车竟然还未上车就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娘啊,你电话里说已经候车了,为什么还没到家,是不是火车晚点了?妹子啊,你说学校的菜不好吃,娘在家里做好了你喜欢吃的小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为何还等不来你狼吞虎咽?儿啊,都说养儿防老,你怎忍心就此离去,抛下我们二老白发人送黑发人?夫啊,你怎走的如此匆忙,连最后一眼都不让看,连一个交代都没留下,丢下我们孤儿寡母,从此何依?妻啊,你怎能让我如此轻易的承受中年丧妻之痛,从此星伴明月夫伴孤灯?你能不能在离去的路上踩出一点痕迹,让我来寻你时不会走错?

  观者无不动容,无不悲戚,樱花哭了,春城哭了。

  痛失同胞,举国戚戚,又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化成一股坚强的力量,绝不向恐怖的份子妥协,绝不向反动势力低头,“依法从严惩处暴恐份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习总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遍了神州大地,“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总理脱稿谴责暴恐份子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看那天安门国旗依然迎风飘扬,听那两会唱响的国歌依然雄壮宏亮。

  逝者已矣,生者好好活着,且让我点盏心灯,为遇难同胞照亮去往天国的路途,且让我点盏心灯,祈福平安昆明,祈福平安中国!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4

  人在十五岁认识的人,就永远刻上了十五岁的痕迹。比如我所认识的张老师,他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么善笑,那么睿智。我十五岁从张寨联中转学到临邑五中就读,就是他,给我上得第一堂语文课。

  张老师身材消瘦,面庞黝黑,但声音洪亮,爱笑。站在讲台上,不立刻讲出他所教授的课文题目,而是让我们猜,一旦我们猜对,他就笑得眉毛一动一动的,且两眼放光,开始引经据典。他上课风趣幽默,善于引导,课堂气氛活跃,很少有打瞌睡或者窃窃私语的现象。但也不排除个别调皮的同学。

  记得有一次,后排的几个男生,在他上课之时递眼色传纸条。他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既不批评他们,也不没收他们的纸条,他和他们打赌,如果他们能说对他上一句的讲课内容,他就不追究这件事了,如果说不上来,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结果是他们之中无一人说对,至于如何对他们不客气的,我们无从所知。但从此之后,他们说,张老师老厉害了,可惹不起了!

  面对老厉害的张老师,我上课支棱着耳朵,认真听,认真记,生怕错过他讲课的一分一秒,生怕回答不出他提出的问题。嘿,在这一听一记中,我忽然觉得:这课,不仅张老师讲得有趣,而是语文本身研究起来就有趣啊!由此,我有了学习的兴趣,并在他的指导下,做习题,写作文,学得不亦乐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与我们一起以《眼睛》为题,写了一篇同题作文。他在《眼睛》中写道:“我有一双平凡的眼睛,我不因为它的平凡而不热爱它,相反,因为它只属于我,所以仅代表的心怀。我希望我这双眼睛,能给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以安静的力量,执着的勇气……”说着,他抬起满含深情的眼睛,望着我们,将他心底里的光明传递给我们。

  张老师永远也不知道,正是他所传递出的光明,像一盏心灯,照耀着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当我以书信的形式,告知张老师的时候,他怎么也不相信,二十年前,他所播下的'那颗光明的种子,依然在生长,而且终于长成了一棵勇毅的树!

  二十年的距离,猛然化作一瞬,天地之阔,似乎仅我与张老师两人。如今,我拥有了一双像他一样安静的眼睛,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笑,看着他一如活在我心里的那个人。

  他依然那么爱笑,那么睿智。

  他握着我的手说,见到老师最想说的是什么?我说,我还想听您再讲一堂语文课,您还是我的老师,我还是您的学生!

  他双眼潮润地望着我,两鬓斑白,沉默着再不知说什么。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到我的少年时光了,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身体里有了些许的苍莽,有了对时髦世界的追赶和浮躁,更有繁华落尽的真纯!身正为师,品高为范,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我以教训为师,以经验为师,我一遍遍体会张老师教导我的做人道理,秉承着生命的热爱,走向远方。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5

  总有一些东西,是时间无法替代的,包括了母亲的声音和味道。

  十月初八申时,我从祖茔急急忙忙地赶到老宅,推开老屋的木门,空荡荡的。我呆呆的立在哪里,许久,不言不语。转过身,我一次一次地搓着光头,仰望着天空,甚蓝,看不到云卷云舒。

  我默默地开始寻觅。我打开老屋的门窗,用笤帚在母亲善终后安详地躺了七个昼夜的地上、炕上、墙上的尘土中寻觅,西斜的阳光从老屋的窗户中投进一道长长的光柱,照在老屋里,一片光明。

  我和侄子们拆除搭建在老宅院内的帐篷、炉灶后,拿起扫帚,在老宅的院里院外、角角落落寻找,清风徐来,杨树哗哗作响。

  老宅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地放在那里了。我望望老宅,老宅无语。

  我没有找到母亲的身影,没有听到母亲的声音,也没有嗅到母亲的味道。缓缓地跌坐在老宅的大门口,乏困的躯体款款地舒展开来,泪水在眼眶里转了一个圈,随着喉骨的上下窜动,“咕嘟——”一声就跌落进了肚子里。

  在亲邻们用一锨锨黄土埋住母亲灵柩,填满墓穴的时候,我始终坚信母亲还有一个出口,他们堵死这边,另一个出口让母亲走得更远。我甚至想在回家路上的某一处,就能碰到母亲,我们会把她领回家……

  “母亲把你们‘喊教’大,没有容易。”毛家堡子的老辈子亲邻们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话语成了我们家里唯一长辈的声音,母亲的气味是我成长过程中唯一长辈的气味。那声音温和,那气味难忘,时间无法替代,总是舒缓地覆盖着整个家庭。我们上学,劳动,吃饭,睡觉甚至小时候拉屎撒尿都是听着母亲的“喊教”声,嗅着母亲的气味去做的。就是到了人生的叛逆期,即便是背地里不按照母亲的话语去做,当面也是答应着母亲的“喊教”声音。

  我们在母亲“喊教”声音和气味中成长。

  日暮时候,太阳失去了温度,形似蛋黄的脸谱被大山遮住了一半,晚霞就把天际烧的一片通红。毛家堡子整个村庄已经被撤了,亲邻们已迁新居,唯有老宅留了下来,让母亲宽宽展展地最后亲近了一次毛家堡子的土地。

  “明年的春天,老宅也要撤了。”

  “撤就撤了吧。”

  我的低低细语,回答了家兄自言自语。

  一夜,闭目,假寝,无语。

  十月初九清晨,太阳很慷慨地把金色洒在黄羊川的山峦、村庄、道路,给老宅披上一层光辉。回小城的汽车紧贴着毛家堡子驶过,我向毛家堡子挥挥手。

  老宅孤零零地站在毛家堡子空旷的土地上,就像毛家堡子的一位老人,抑或是我的母亲吧,祝福远去的儿孙平安幸福。

  母亲走了。

  我人生中一场儿子当完了。

  “去天堂的路铺满鲜花,天堂里不再经受苦难,还可以实现人间无法实现的梦想!”是真的吗?

  母亲身前从不给儿孙添加麻烦,这一去始终悄无声息,连个梦也不给我们,她在天国福佑儿孙们幸福安康。我再也听不到母亲“喊教”的声音,嗅不着母亲温馨的气味了。

  入土为安。

  此“安”意为两“安”。亡人进入坟墓,灵魂到另一个世界,了结了人世间的一切俗事,安然归天。儿孙安葬亲人,节哀之后,转入正常的工作生活,自然心安。其实,思念亲人的心始终不会“安”下去。

  “逐减哀思”。

  古人在制定葬礼时,科学的采用了这个办法,用“七七”等烧纸祭奠的方法来逐步减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七七”是每隔七天都要去坟头烧纸祭奠,表示儿孙对亡人的怀念和追思。为了谋生,十月初九离开毛家堡子,每个“七”我都未能去母亲坟头烧纸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的每个清晨和黄昏,我都伏在书桌上,把母亲的深情怀念和追思渗透到这些字里行间。当想起我的母亲的时候,轻轻地打开这些黑白的记忆,播放给自己看。忽然,就嗅到了毛家堡子那片土地的芬芳。母亲的“喊教”声音、母亲温馨的气味整个儿地弥漫在我心房。

  这是一种独特的怀念。

  母亲安葬后, 每个“七”,我都要在日志、微信朋友圈虔诚地发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里,访客达到数千人(次)。

  “节哀顺变。” ……

  每个清晨,我打开微信,暖人心的留言就会弹出数条。当刻骨铭心地思念从骨髓里渗透出来的时候,孤独和伤感就蓬蓬勃勃地疯长。让思念的痛苦独享是一种负责,不负责任地打开思念的盒子,让这些酸甜苦辣的文字蹦蹦跳跳地到大家的眼前跑步,影响大家的情绪,内疚升腾了起来。是大家陪我度过了这段人生最孤独伤感的历程,用真情抚慰和净化我的心灵,幸福就溢出我的眼眶,产生拥抱生活的激情。

  “放下昨天,让心归零。”说得真好。

  阳世界一个世纪的历练,足够让我的母亲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更为从容。儿孙们从容地生活,是母亲的愿望。父母不仅给予了儿女生命,而且留下了一盏不灭的心灯。心灯常明,照亮行途,没有越不过的坎儿,趟不过的沟壑。

  母亲安息吧!

  毛家堡子,我生命的脐带。

  黄羊川,魂牵梦绕的地方。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6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心里,都存有一盏灯。这盏灯,便是心灯,它映射着人们的真善美。有时,这盏灯大放光华,照亮了胸中那漆黑的世界;有时,它微弱如星,只隐约可见胸中的一角;有时,它完全泯灭枯竭,使整个人生充满了灰暗的色彩。

  古今中外,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各色各样的人,所谓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正是此意。但不论什么样的人,也不论“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之论,均可用那盏心灯来衡量一下,分出一二三类来。因此也就容易看清形形色色的人了,就相对容易与之交往并与之斗智斗勇了。心灯常亮的人,往往开朗豁达,透明清纯;心灯常灭的人,往往心胸狭窄,凶狠残暴;心灯忽明忽暗,或星光点点,则介于二者之间。通常大都人皆是如此,中庸持正,既有原则,也有人性。当然,现实中的人其实还是颇为复杂的,这种界定只是一些抽象性的,还要具体的人具体对待。

  在我人生的几十年里,曾遇到两种较为典型的人。一位是带“长”字职位的男人,一位是不带长字的小职员女性。那男人在单位处于关键的岗位上,一做便是几十年,不论哪界领导来了,他照常做他的关键岗位,成了职场上真正的不倒翁。他对上,曲意逢迎,委曲求全;他对新来的领导,请客送礼,设局套牢;他对下属,无情打击,毫不迟疑;他对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或人,只要有机会就一律报复,心狠手辣。总之,用尽一切手段与心思,极尽阴狠之能事,内心一片黑暗,时时刻刻警惕别人;胸中漆黑一团,处处提防社会与亲朋。此男心中显是泯灭了心灯,失去了人性。那女性呢,则一直是做着小职员,亦几十年没有变。她心中藏匿不住秘密,她爽快大方,她乐于助人;她单纯冲动,她不平则鸣,她上午与别人吵了一架,下午便与人赔礼道歉,一如往常。显然,她就是一片玻璃,一弘清水,一片白云,她的心中时时点亮着心灯,处处放着光华。

  心灯是隐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长期禁闭,必然束缚了自己的灵魂,看不到前行的方向,自然也感受不到人间的温暖;倘若能够常常点亮这盏灯,抑或是灯光微明,只要能长期坚持,也便能照亮自己,照亮身边,照亮整个世界。点亮心灯,其实不难,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的心,一份豁达温和的性情就能做到。我有一位曾经的同事,一位极平凡普通的人,也是我的隔界校友。我们机缘凑巧,曾在一起共事虽不过三年,但他像兄长一般,在我事业高潮的时候,他成了我的下属,他除了敬重我之外还时常提醒我;当我事业与人生到达最恶劣的低谷时,他不离弃我帮助我。十几年过去了,世事沧桑,我在外地奔波了许多年,几乎把他忘记了,但他仍保留着我的电话号码。前几天,我过去的一位老领导打电话给我,就是通过他以往保留的一个电话号码,转了几个圈后才联系上我的。十几年过去了,有谁能象他那样,把一位曾经的同事兼校友的电话号码保存在手机里,每当整理号码或更换新的手机时,是那样的不忍心把它删掉?我想,他一定是有着一颗平和而善良的心,是有了一盏常常点亮着的心灯在照耀着。他升华了自己,温暖了别人,让我久久地感动。

  是的,心灯,犹如一只蜡烛,在漫漫长夜里伴着人们前行;心灯,有时亦如一只莹火虫,放着微弱的光,让人大致辩明一些方向;心灯,更如一座灯塔,照亮漆黑的海上,让人们安全无误地施向港湾。

  心灯,包容是它的载体,仁厚是它的燃料,最本性的善良则是它的灯心。不论什么人,只要他或她有了这三样的基本要素,就能让心灯放出光华。

  其实,这三样的东西都是人的原始的、最初的本性,本质上是从一出身就有的。既如是,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常常点亮,并且让那亮度最大一点呢?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7

  “晚上一定要来参加传灯法会哟,非常壮观!”

  在偌大的云门大觉禅寺闲庭信步,偶闻一年轻僧人如是对其僧友嘱咐,我心里的好奇种子顿时发芽。传灯法会?从前只道听途说如何殊胜,却始终无缘一睹为快,今天的法会我可不能错过。心中拿定主意,便随大队伍暂时离开了这座千年古刹。

  二月末的粤北春寒料峭,正值阴雨连绵,我这个南方人早已习惯了北方冬天的暖气,如今反而有些难以适应南方的阴冷潮湿,我感冒了!若是往常,我这个懒人是决计要待在房间里大睡一觉,睡醒了感冒也许就好了。但观看法会的念头此刻已占据了我的脑海。

  晚上6点10分,天色阴暗,我登上了从宾馆开往云门大觉禅寺的大巴,一路小雨淅淅沥沥。对传灯知之甚少的我并不担心下雨会对法会造成什么影响,后来我才了解到,许多人正是因此而取消了观瞻的计划,不禁欣喜自己的幸运。

  然而好事多磨,我们乘坐的大巴迟到了,法会已经开始了,远处传来唱念之声。当我们匆匆奔向举办法会的重檐宝塔时,途中有维持秩序的义工婉拒我们上前,心下惶恐。同车那些身着海青的老居士哪肯止步,仿佛这一场法会是他们此生成佛的关键,三步并作两步,片刻已经到达塔下。九级宝塔灯火通明、玲珑有致。塔底的佛堂已被信众围得水泄不通,有法师正带领大家宣诵《祈愿文》。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盏晶莹剔透的莲花烛灯,虔诚安宁,庄严祥和。那一盏小小的莲灯,再普通不过,只因它承载了人们种种的生命愿力而变得珍贵沉重,变成了此时此刻的稀世之宝。

  可我们没有灯。

  人群中出现了小小的骚动,因为没有灯,没有那象征智慧、光明和生机的稀世之宝,在一些人眼里,兴许就失去了沾染法喜、早日觉悟成佛的福气,昭示了某种不祥的因果。有几个居士慌了,要么四处寻灯,要么急切地接过法师奉献的灯,颇有当仁不让的气势。

  我当然也没有,要说无所谓就违心了,毕竟满怀期待而来,既然是传灯法会,没有灯又如何能感同身受地参与其中呢?虽然不会像居士们那么紧张懊恼,些微的遗憾还是有的。

  “手上没灯,心中有灯!”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

  “对,只要心中有灯就好了!”“心中有灯,灯在心中!”……

  大家小声附和着,对对愁眉渐次展开,欣慰的笑容绽放在张张烛火映红的脸膛上。

  传灯的本质是传递世间最真最善最美的愿望,传递心中至诚至上的希冀,传递温暖、祥和、光明、大爱……那是一盏人类生生不息的向导之灯,是我们的心灯。

  手上的灯很快会油尽灯枯,更哪堪风吹雨打;而心灯长明,恒久不灭,法会传心灯。

  思及至此,我豁然开朗,刹那间释怀于胸,云门禅寺的佛缘之灯,早已在我心中点亮,有这一盏心灯,足矣!

  因为破除了执着,我们反而有了意外收获,终于都捧上了莲灯,它的光芒似乎已不比来时的美轮美奂,变得真实而亲切。顺着前面的人流,我穿过塔底的佛堂,缓步移向置灯的广场,冷不防头上泼下凉水,我愣了一下旋即回过神来:雨下大了!而就在发愣的一瞬间,我竟然产生了甘露降临、醍醐灌顶的错觉,名利恩怨连同感冒顿时烟消云散,幸甚至哉!

  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至今仍唏嘘不已。俗世中的人生恐怕不会萌生这样的体悟,滚滚红尘中,心灯点亮者几希,传灯者又有几何呢?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8

  夜已深,一群群萤火虫拎着碧纱的小灯笼匆匆地飞,是和我一样空候着清寒吗?—点点碎光分外地近,分外地清晰,似乎伸手可及,像我的梦,天外无法触及的遥远星辰。

  寒院里悄然提灯,候梦直到月浅秋深,—切都平静下来了,一灯如豆,黯黯地颤抖,像是沉默伸展出一朵孤零零的花,却是一朵最冷的花,冷得一触动它,心就会被冰封。

  我站得痴了,等我站到星坠,站成灯灭,若终于有那么一天,我也终于会忘了所有,忘了世间的历历悲欢,忘了聚散的种种尘缘,忘了我曾一意提灯候梦,或许我想会有那么一天的。月亮沉没在海心,夜色如盖。那时天也颓然,地也苍老。

  再没有孤独的野百合在幽幽深谷悄然开放;再没有浅灰的小鸽子在蔚蓝天空快乐地飞;再没有老艄公坐在船头吹起一支古老的渡歌;再没有一个静静的女孩在偌大寒院里提灯苦候。

  至美的一切都如流星黯然不问;祈盼的一切希冀都如纸蝶化为飞灰;一切追留的心情坐守的思绪如秋草听雪;—切都飞乱消散在这一个永劫不复的长河漂流而过的女孩身上。

  我想或许真的会有那么一天,那一个默默提灯,一心要寻梦的女孩会在你面前片片地碎了,会在你面前忍不住流泪,你只看见一地的碎花,却看不到我……你会好好埋葬吗?

  不要笑我傻,你须问秋夜的风,和最后的一片落叶。在南方最深的庭院里,流萤群中依稀有一个少女悄立,静静提灯。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9

  我简陋的住房距离上班的地方很远。我下班时间很晚。在每一个有风无风或风雪交加的夜晚,夜已深,我行走在彩灯闪烁的街上。

  峰回路转,当我把闹街上的暄嚣与浮华留在身后,拐过一道公园小径,朝那条静默的小街走去时,前街上所有的门窗早已关闭,我心里虽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但不至于有步入后街时的那种恐惧。

  后街两边都是树林,稀稀落落散着几户人家,浓密的树影撑起一片幽静。

  一片荒野延续在后街的尽头。这里凸起的一堆堆土包里,沉睡着永远不再醒来的人们。白日里常有牧人和牛羊的影子在晃动,夜晚回荡着一种死寂。

  我那温暖而可爱的房子还在这些荒冢的前方。它在一片年年种着麦子的大田边。

  一阵清新的和着泥土青草气息的夜风撩起我额前的发丝。

  我正在坟堆中择路而走的当儿,一声凄厉异常的鸟鸣穿过耳孔拉响了一个长长的惊叹号。

  我不寒而栗,黑暗与恐惧双双侵吞了我单薄的心。我不觉握紧拳头,如面临一场决斗。

  就在我昂首举目的那一瞬间,视野里忽然亮起一盏路灯。

  那是临河隔街一家小店门外高悬的一颗路灯,主人的用意显然是招引顾客。而对我,这灯光显得多么珍贵。仿佛来自天堂的一盏灯。

  一阵音响,一种感动,一份激情,在我心口涌动。

  她照亮了我坎坷不平的旅途,驱散了占拒我心灵的幽暗与畏惧,给我执着前行的步履一种深沉博大的慰藉与力量。

  于是,惯于暗夜孤行的我,面对着远方的迷茫与幽暗,足下的坎坷与荒凉,唯一的希望是道路的前方点亮一盏灯火。

  也许,多年以后,我又会客居他乡,告别荒野外麦田畔那间简陋的房子;然而,我是永远也无法忘怀那一线亮在彼岸的灯光,亮在一片黑色海洋里最鲜亮的人生风景,她给我穿越荒原与暗夜、朝着心中那个温暖的目标一点点靠近的永恒信念。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0

  我一直记得母亲说正月十六游百病,有事没事也出去走走,预示着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为此,在并不充足的时间之内,我们一家三口去登了广武的明长城。回来时,已是华灯成林,夜里七点多。

  虽说立了春,可这座北方的小城还是早早就蜷缩在夜的怀抱,六点多一点太阳已躲到了西山根儿。看样子,是有些迟了,索性,我就提议给他们做一次“串饭”,连吃带喝一起解决。

  准确地说,我也并不知道这个“串”字对不对,只是以意而译。

  要说这“串饭”还是父亲拿手。每年初二的早上,我们还在暧乎乎的炕上睡得香甜香甜,一股饭香就幽幽窜到了鼻孔,刺激着味蕾。我一骨碌翻个身,把头探出被窝,虽然眼皮还没有完全拉起来,可已经看清楚父亲两只袖子挽得高高,左手掌平放着半块豆腐,右手操着菜刀,然后慢慢把左手的豆腐一刀一刀切成很小很小的块状,最后把它们一齐放到锅里。灶台上的大铁锅已是热气腾腾,隐隐约约看到大半锅汤里飘着一小圈一小圈的油花。接下来,他又从堂屋的正面取回来一盘菜,那是初一早上接完新神的菜,一共五样,还要把海带丝切得细细放进去。最后放点咸盐,再放点姜片,捏一小撮香菜,这就算大功告成了。

  这时候,他就要喊我们快起来了。很快被子全叠了起来,炕收拾干净,父亲把衬炕的小油布一铺,锅座一放,笨重的大铁锅端了上来。这时候正好初晨的阳光洒了进来,它与锅里的热气绞缠在了一起,雾腾腾,好似云里雾里,又好似随着这热气向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奔散而去,处处弥漫着阳光的味道。一家五口人,我,两个哥哥,还有父亲母亲,自动围成半圆,碗和筷,筷和锅,“叮哩当啷”碰个不停,我们说东道西,胡说海侃,所有的一切是亲密的、亲和的。

  鸥问我,妈妈,这“串”饭的“串”是哪个字?我笑了笑,有点尴尬,这是老家的方言,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那个可以将它大大方方推荐到众人面前的字,我也只能权且以一个“串”字来代表。长久以来,我总认为它的生成是一种民间的创意,是各式菜的自由组合,有些粗糙,也随意。秋天打下的菜籽炸了油,香喷喷,锅里滴几滴,然后炝上花椒大料,再放点葱花,这葱也是秋天时收完,冬天栽在盆里,一个劲冒起来的绿叶嫩油油真馋人。最后,倒上水,烧开后,再把菜放进去。对了,还要倒上自家酿好的酱油,每年冬天,母亲就把一盆酱放地上,经过什么手续我忘了,但总要沥上那么好几天才能制出满意的酱油,然后把大铁锅里再放上调料、红红的辣椒,那个熬啊,熬啊。浓稠而香滑的酱油出锅时,母亲总要舀上点,放在唇边品咂,然后脸上堆满了笑。

  很快,我的“串饭”也做好了,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说起来,这饭也就要狼吞虎咽才能吃出感觉来,吃着吃着,热腾腾地冒出汗来才叫够味。

  一边吃,一边给他们讲父亲的“串饭”,鸥有点好奇,鸥的父亲说他小时候并没有吃过。这样,我就有点得意了,然后索性又讲了父亲的几样拿手饭,最后竟然说到了元宵节上山“烧荒”。

  烧荒,顾名思义就是点火。十五、十六晚上,街上有跑船灯、扭秧歌的,锣鼓喧天勾引得人蠢蠢欲动。吃了晚饭,父亲就从街上提两捆玉米杆上了山,我在后面凑热闹,也提一捆。山就紧邻我们家,出门往东就直接可以上山,山上有一块特别大的赭红色的椅子状的石头。父亲就把柴放到石头不远处,划一根火柴,瞬间,熊熊大火就燃了起来。山下的村庄被照得亮了起来,街上看秧歌的人们也喧闹了,都朝山上看过来,不一会儿有很多腿快的孩子也跑了上来。有的孩子甚至也带上了柴禾,还有的从一边捡起很多树枝,闹闹嚷嚷,火光通天,我们烤着,笑着。

  母亲说父亲就爱“办杂技”,像爷爷。办杂技的意思就是没大没小,不够成熟。父亲可不那样认为,他说那是烧去旧一年的不好,预示来年财旺福旺事事旺,红红火火交好运。

  总之,我是喜欢的,且每次一逢着“烧荒”,就特别有精神。

  说完“烧荒”,我又想起了“点灯碗”。

  灯碗,大抵就如现在各样的彩灯吧?我们小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绚烂,五光十色,各种彩灯琳琅满目,那时候恐怕就是靠那些人工的灯碗才能把个节日烘托起来吧?

  年前买好各种颜色的纸,红的、黄的、蓝的、粉的、紫的等等,花花绿绿真是好看。父亲会锯好一些碗口大小的圆木块,约有二厘米厚度。到了十四,将它们拿出来,把纸裁成长方形,高度约15到20厘米,长度为正好能围木墩一圈就可,为了好看,还可以把其中一个长边剪成锯齿状。接下来就是将锯齿状那一边抹上浆,粘到木墩边。这样,灯碗的框架就出来了,剩下的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找几个比较工整的土豆,掏成一个圆洞,倒点油进去,把用白线捻好的绳子当做灯芯放到油里。最后把土豆灯小心放进糊好的灯框里,五颜六色的灯碗就做了出来。

  烟囱边、墙头、门头都要放,有的人家还会放到房檐,远远看去,昏黄而朦胧,却如点点星光照亮了庄户人家。我确定,那些灯碗是我小时候见过最漂亮的灯,每次往房顶放的时候,父亲都要嘱咐哥哥们小点心,怕走快了,火焰随着风猛一用力就把纸点着了。他们虔诚而小心地举着灯碗,在昏黄的乡村夜色中像极了生命的信教徒。

  当然,灯碗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十五的晚上,会有人偷走你的灯碗,传说偷走灯碗的人会在来年顺利生下想要的孩子,红的代表男孩,绿的代表女孩。还有就是后来的土豆灯被蜡烛取而代之,更方便了些。

  要不,咱也做灯碗吧?就做几个,找找儿时的感觉。我煞有介事,一脸兴致地说。他说,你也勤快?人家是往房顶放,咱楼房怎么放?看得出他是有意推托。我又说,咱就放窗台啊,十一层高的窗台还不比平房顶高?再说了咱就是玩玩,也让鸥看看,她肯定没见过。最后还是我比较固执,决意第二天买几张纸。

  到了第二天,忙来忙去,竟然忘记。眼看着元宵节缓缓闭了幕,这个小小的心愿也无声地划上了句号。

  我不想说于乡村的一切是无与伦比的美,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着良善与美好,也同样隐匿着丑陋的不堪。我承认在人到中年时喜欢上了回忆,乡村生活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回望。然而不置可否的是如果让我再次回到乡村,我不能,至少现在不能。我依然无法用整颗心去接纳乡村的一切,粗俗的言语以及极容易谣言四起的非议等等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我们如此无数次地回忆,或许只是在努力打捞生命中那些纯真与淳善,是对人性的回望。这些年,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这里,虽然人还是这人,然而最初的心已在成长的路上被强行冠以各样的色调。

  这些天,还是有些心痒难耐,糊灯碗,成了一件长长的心事。我想,来年元霄,定然早早做好一切准备,把五颜六色的灯碗放上窗台,让它们照亮每个角落。

  这也是心上的灯啊,包括那些琐琐碎碎的回忆,那些带着传统而朴素的往事,从遥远的岁月一路照来,最终照向更远的前方。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1

  漆黑的夜晚,那束微弱的萤光也许会让你欣喜若狂,黎明前的那丝黑暗,点点灯火也许会让你不再感到举步艰难,在你遭受困难挫折的时候,给自己点亮一盏明亮的心灯,它将会照亮你远行的方向。

  在有风有雨的黑夜里,也许你曾为迷雾缠绕而感到无奈,也许你曾有乌云遮日而感到叹息,也许你会为寒夜的苍凉而感到困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吧,它将让你不再随风漂泊,不再让你随雨纷飞,它将伴你在风雨中前行,它将让你静下心来,慢慢等候天亮时出现的彩虹。

  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在黑暗之中你就永远不会害怕黑夜的漫长。因为那盏为自己点亮的心灯,可以燃烧夜行的恐怖,让你无所畏惧,那怕你所点燃的心灯没有足够能量,但忽明忽暗的心灯在瞬间闪耀的璀璨火花,同样可以让你日渐坚定,同样可以让你走出狭隘走进刚强,同样可以让你挺起难以摧毁的精神脊梁。

  几番拼搏,几经挣扎,也许你为满腔的热情被世事撞得遍体鳞伤,但你不要为此而叹息、而无奈,而彷徨,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让自己在沙漠中寻找绿洲,在黑夜里感受光明,在人生的风雨中淡泊世事,你将会坦然一份的心态,让疲惫随风而去,让烦忧化烟而逝,让哀怨化为乌有,让一切的艰难成为人生的短暂,你将会放下所有的顾忌,找准你站立的位置,让自己的人生宽广而壮阔。

  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温暖了自己,也温暖着别人,每个人都给自己点亮了一盏心灯,前进的路上不都是一片光明吗?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2

  除夕夜,骏马奔腾,全民欢庆。

  炮竹声声,朵朵流花异彩绚烂着天空。嗅着这烟花味道,心醉了。火红的灯笼,燃着喜庆,串串红灯,穿成甜甜的梦。户户对联,迎着春风,纳着跨年的财运,说着福,洒溢了笑声。此时,此景,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我心生明媚?

  静心,聆听除夕夜的喧哗。静语,祈祷心中的愿望。

  这一刻,我享受着光阴的喜悦,这一夜,我舞唱着,醉了的梦。

  绿了,红了,黄了,枯了。冬雪又化春雨,四季轮回着。

  儿时,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有时,笑着笑着泪就满了。

  儿时,一天天数着,盼除夕夜的那天,穿上新衣,用压岁钱,买上一串糖葫芦。心里,那个甜,那个美,那个幸福,无法形容。长大了,才知人生如梦,流年无情。圆了,碎了。醉了,痴了。醒了,还回味着梦景。有时,饮一杯甜品,心里也会有一种苦苦的滋味。

  过了除夕之夜,又长了一岁,人生的历程里又减去一年。岁月无痕,时钟声声催人老。

  那风,那雨,那场花谢,那首未写结尾的诗行,都已成过往,像风卷流云一样,散了。

  悲喜交织,酸甜苦辣,调和成红尘烟雨,是贪婪?是欲望?还有禅音?让人如痴如醉!

  丝丝往事,缕缕情,道道烟雨,几份独钟。罢了,既然留不住过往,拽不住光阴,就把发黄了的日历,随炮竹声燃去吧,如烟花绚丽着时空。骑骏马,策马扬鞭追赶时光。把心湖澄清,撑起远航的帆,孤寂远行。

  放只心灯,点亮行程,不再回首。

  融入这夜晚,欣喜这一刻,斟满酒杯,畅饮这365天的期盼……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3

  一夜流年的花无眠了我今生的梦,对着陌上那渐渐拉长的影子,不是一首词的风韵,也不是一首歌的芳菲,而是那琴怨词伤的离歌,站在风中,眼波掠过的风景难以残留在心扉,静静走在四季里恬静淡然,渐渐习惯了随舟漂流独钓春波,今世我只是你身边掠过的一道影子,而你却踏着盈盈秋水走进我的心,走进我的梦。

  月影暗去,相思无痕,弱水三千我却枯凅,岁月流逝红颜亦老,远去的那一段段记忆,都在伤痛中渐渐消失,将你染进我沧桑的容颜里只为装点曾经的俏丽,化成一缕墨迹融进我感性的文字里。 笔尖的飞舞,一页素筏半盏青灯陪我,与落寞的夜晚,酣畅淋漓尽散相思泪,只为读你;与寒冷的夜晚,只为暖我薄凉的心扉,只为想你。

  此时此刻,你是否亦如我这般的思念?都说今生的缘是前生的份,今世的相遇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为何我的今生却如此的凄苦,却不能天长地久。夜凉想你的思绪在夜色中弥撒开来,一寸寸袭打着已乱了方寸的心,不曾忘却你在我心中那优雅的姿态,扰乱着我静如湖水的人生,爱你伤了今世,这一世你为古刹。

  不得靠近不能相守只能膜拜,这一世你为青灯,只伴佛伴经独敲木鱼,心口称佛虔诚归一,可知,我对你亦如拜佛般的专一虔诚;这一世你为落花随波逐流随水而走洒脱超然,我却迟迟跟不上你的步伐,握不住你的意念、抓不住你的衣领、留不住你的容颜,自诩的情结缠我一世,幸福的片刻却映这一生,浅薄的眷恋深深地痴恋有情的落花无情的流水,情自何堪人自何弃,我是前世的风遗落今世,风尘仆仆辗转反侧跋山涉水,只为追寻你的足迹,捕捉你的气息。

  其实你一直都存在,存在我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哪怕你从没说赞美我的话,哪怕我对你一向装作满不在乎,你用无声的行动去取代爱的千言万语,你用深沉的爱填满了我感情的空虚,虽然我无法丈量你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可是我敢肯定,这一世我为你日夜祈福散尽离人志,这一世我时时挑拨长生灯保你长寿健康,这一世我为你甘心柔肠寸断风雨中,这一世顶礼膜拜赐你幸福,这一世我独守心灯,照明前方,这一世你是我生命里永远的牵绊。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4

  那日,女儿忽就问我:妈,你说人为啥活着呢?我愕然,尚有些青涩的她怎就问起了这个话题?问起,方知那几日有点小惆怅,郁郁的,便有了那疑问……..。我忙不迭的作答:为了尊重生命,为自己,更为了在乎你的亲人啊…….。

  与生命结缘,被赋予了呼吸、思考、行为,这实是上天的给予,因此常常感恩生命、感恩大地、感恩父母、感恩爱人、感恩儿女,更在心底感恩一切有着恩典的事和物。

  活着活着的时候,就越发的会发觉人生充满了“禅意”,一步沟,一步坎,一步坦,一步平,有赌意,更有禅心,不可逆转。

  人生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追求,事业、地位、声望、财富;平和、踏实、温暖、仁慈;健康、自由、恣意、张扬…….. ,这样的几组词汇代表了几类人,如镜照人,万人万象,总是有所不同的。

  去外阜游走,买了本齐白石的画册,也买了徐悲鸿的作品集,本是外行,出手缘由是被白石先生的仙风道骨所吸引,也仰慕着悲鸿先生的传奇。寻一时间,细细品读作品中的意味,却被他们迥异的人生思索路径,及背道而驰的着墨点所震惊,于是痴痴的想,

  中西合璧固然是好的,可言简意赅、率性而行也未尝不是娱人悦己的好出路,否则哪里会有那神仙一般的乡心、童趣和农人之说呢?

  偶有人谈起未泯的童心下,怎就游走着那样一颗灵魂呢?其实不必急于回答,自问便知,疲于奔命的生灵中,哪个心里不是期待着一场灵魂的游牧呢?囿于斯,跨于斯,唯其能改变的,也许就是用那场灵魂自我的救赎,去勾勒生命的图腾了。我告诫自己,出世和入世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生命中游走,倘多一份淡然和坦然,少了一些计较和浮华,就会忽的自如了起来,那些沉甸甸的负累也似一下子就卸下了很多。

  小的时候,家就是一盏灯的亮度,放学了背着书包屁颠屁颠的往回奔,奔的就是那妈妈舍不得吃的一个鸡蛋炒了好多葱花的味道。

  大的时候,家就是吊顶灯闪烁的亮度,那里有孩子期待妈的眼光,和她一日日长大后振翅飞走的清冷。

  今儿,家该是心中光的亮度了,因那形式上的房子早没了实际的意义,它只是挡风挡雨的一个工具,尽管不可或缺。

  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慢慢的让自己学会接受遗憾吧,没有友情还有爱情,没有事业还有家庭,没有金钱还有健康……,总是想,先生给我们的“阿Q”一直都该在的。

  看!又是一季的枫红翩跹而至,那么冬日不遥,因春已踏风而来。

  又忆起昨夜梦中那儿时的“乡味”,挥不去,抓不到……

  随笔心中那盏灯 篇15

  又是一年母亲节,多想再叫一声妈妈,你好吗?

  淡淡的伤感油然而生,思念辗转,长夜未眠,独守伏案,窗外细雨菲菲,不尽思念历历在目,看着朋友圈里各种晒,晒恩情,晒感恩,晒遗憾,晒回忆,晒思念,街上人头撺动,行人手捧鲜花,匆忙归家的幸福喜悦之感,此时的我,却少了那份已久的心情,这份情,已成了永久的封存记忆和伤感思念。

  步履蹒跚,相互掺扶,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却已是满脸皱纹的老者;广场上随着节奏锻炼的大妈,却让我不由得感慨这岁月流年的冷酷无情,人群中却少了母亲奔忙操劳的身影,心中不免涌起淡淡的忧伤,思绪如潮,仿佛就在昨日,又想起了天堂里的母亲。

  心里亲切地心里叫一声妈妈,你在天堂还好吗?好久没叫您一声妈了,妈,天堂的你,还好吗?儿,想你了。

  岁月的流年日复一日,却时时不能忘怀对母亲的怀念和相思,您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多少次,梦中清晰可见妈妈您布满皱纹慈祥的笑脸,天堂国度的你,是否还是那么朴实勤劳,是否还是放不下对家的留恋和对儿女的关心牵挂,是否还是承受病痛的煎熬,该歇歇了,只想梦里几回回,捎去亲人对你的无尽思念,多想和你说说话,听听你的唠叨。

  子欲孝而亲不在。自己儿女慢慢长大成人,才体会到父母养肓和操劳的不易和艰辛。整日,为生活奔忙的脚步不曾停止,只想忙忙碌碌把自己生活过得好些,把孩子抚养成人,照顾好父亲,珍惜老人健在的每一天,来安慰天堂里操劳辛苦一辈子的母亲。

  逝去的东西才倍感珍贵,得到的却不知道珍惜。母亲,就这样带着病痛的折磨,没和我们说一句话,也没来得及去拥抱母亲,给母亲一个深深的吻,去拉拉她那长满老茧劳作的双手,陪母亲多说说话,多孝顺母亲几时,总是千般万般理由,陪母亲的时间太少了,总觉得内疚和愧欠母亲的太多,而母亲就这样,安静的离开了我们。当自己的女儿,每次放学,叫一声妈妈的时候,我总是心里泛起淡淡伤感,是呀,三年多了,我未曾,也是永远不能当着你的面,亲切叫您一声妈妈,从此“妈妈”两个字,只能在我心里默默地珍藏,你却永远听不到了,这让儿女对母亲的爱,留下了终身遗憾,怎能不让人伤怀。

  每逢佳节,宁静夜晚,梦里相约,时刻都能记忆起母亲在世时,下班时热乎乎的饭菜,家的温馨,妈妈饭菜的味道,妈妈的唠叨和温暖,每天忙里忙外的身影和对儿女无私的不索求的浓浓的情。多想再听听妈妈您整天的唠叨:“注意自己的身体,少喝点酒”,“晚上不要熬夜,多注意休息”,“在外边、单位不要和别人发脾气,和人家搞好关系”,话语多么朴实,我却没放在心上,如今想起来,天底下,只有母亲的爱才是完美无瑕,才是对儿女无私的奉献。

  如今,你已离我们而去,母亲节到了,儿子只能用这种方式写下对你的思念,买一束鲜花放在你的遗像前,深深亲吻你的额头,让芬芳的花香伴着你在天堂时时快乐。

  母亲,你就这样无声的走了,你不曾把自己多关心点,有病从不言语,有苦衷总是自己扛着,总是默默无私,生怕亏待了儿女半点,给儿女添麻烦,你处事谨慎,为人厚道,淳朴善良,从不大声说一句话,这是儿女们一生永远挥之不去的财富,你是儿女心中永远盛开的康乃馨和抹不去的记忆。

  过节了,就让我再亲切的叫一声,妈妈。天堂的你是否听得见,你在那边还好吗?妈妈,希望你快乐过好天堂的每一天,少些烦恼,少些忧愁,心中时常也惦念着儿女的冷暖,我想,只要心心相印,我们彼此都会感受到相互牵挂的温暖和亲情。

  善待父母健在的分分秒秒,多孝顺孤寂的父母,也不要忘了笑颜,常回家看看,带上好心情,不要让爱等待,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珍惜与老人共享快乐,天伦的每一天吧!

【随笔心中那盏灯】相关文章:

随笔散文:我心中的那明月05-02

那盏灯随笔07-12

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10-10

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12-10

心中有盏灯抒情散文05-24

点亮心中那盏灯优秀作文06-29

关于心中有盏灯作文07-14

我心中的那盏灯初中作文04-01

我心中的那盏灯优秀作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