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复习攻略

时间:2022-08-03 09:00:00 志愿填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复习攻略

  地理是广东高考理综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科目,要想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还得掌握好相应的复习攻略。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复习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2018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复习攻略

  一、了解知识系统掌握内容结构

  区域地理的知识系统一般都是从总论到分论。总论从宏观上了解自然条件,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还有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分论按分区论述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发展状况、人文景观、人地协调发展等,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结构是局部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其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其相互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如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地形包括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特征及成因、特殊地貌等;气候包括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等;河流包括源流概况、水文特征、各段划分、利用与改造等;湖泊包括类型、特征、演变、利用等;工业包括部门、布局、产品与市场、原料与能源、资金与技术等;农业包括类型、分布、作物或产品、耕作制度等;交通包括类型、路线、作用或意义、枢纽站或港口等;城市包括职能、规模、位置特点、发展方向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绘制图表时可把组成要素列在方框内,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分别用箭头、大括号、破折号等联系起来。

  二、重视空间分布建立联系线索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像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像,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例如:七大洲和曲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即可进一步联系记忆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一年轻的褶皱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世界自然带分布。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再如: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穿点,点线带面,来思考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这都需要以图像上的地理事物分布为基础,才能分析联系、总结规律、综合特征、类比差异、了解发展变化,使地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

  高考地理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A.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B.陆地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他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2.大量捕杀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若干年后草原环境( )

  A.恶化后逐渐变成森林环境

  B.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C.植食动物大量增加

  D.可能逐渐出现退化、沙化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物循环过程中的( )

  A,食物链的`关系 B.物质循环的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能量流动关系

  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象”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雨水冲刷

  C.溶蚀作用 D.风化和风蚀作用

  6.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地带性 D.地理环境的关联性

  7.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毁林造田,其结果是( )

  A.局部气候得到改善

  B.淋溶作用减轻,土壤腐殖质增多

  C.加速地面径流导致对土壤的侵蚀

  D.获得肥沃的耕地,符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B 7.C

  高考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3.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焦/厘米2·分。

  5.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6.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7.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存在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8.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扣除蒸发量等损耗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9.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10.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复习攻略】相关文章:

2017广东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思路08-04

2017广东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指导08-04

广东高考英语写作攻略11-18

2017广东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复习讲义08-04

2017广东高考地理水文灾害复习选择题08-04

2023广东高考地理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复习资料05-25

2017广东高考地理大题冲关技巧08-04

2018广东高考地理正确答题流程08-03

2018广东高考政治复习背诵技巧08-03

2017广东高考地理压轴题答题技巧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