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

时间:2021-11-23 18:45:31 分数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

  在成考语文考试之前,做好相应的基础练习题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发挥的更加出色。那么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有哪些呢?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

  第1题  根据《宝玉挨打》一文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说的( )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罢!”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曰!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第2题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先生休矣:先生休息吧!

  B.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何乃故也:这是什么缘故呢。

  C.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即有急:即使遇到紧急情况。

  D.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听臣微志: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

  第3题  闻一多属于下列诗歌流派中的( )

  A.七月派

  B.新月派

  C.湖畔派

  D.象征诗派

  第4题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A.刘郎

  B.季鹰

  C.江南游子

  D.桓温

  第6题  下列各句中,“数”作“计算”解的是( )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湾池。

  第7题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自居易

  第8题  “饮冰室主人”指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黄遵宪

  第9题  绝句属于( )

  A.古体诗

  B.楚辞体

  C.乐府诗

  D.格律诗

  第10题  下列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A.《陈情表》

  B.《谏逐客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成考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一、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二、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例如: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成考语文考试复习讲义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揭露南宋统治者奉行的对金投降路线所造成的恶果,表达了战士的失望和遗民的深痛,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信念不得实现的强烈悲愤。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三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议和后的局面。一个“空”字表达了无限的感慨;当官的没有一点忧患意识,醉生梦死。

  第二层(5——8句):描写戍边将士报国无路,老死边疆的悲愤感慨。

  第三层(9——12句):描写中原百姓盼望恢复,却连年失望的`痛苦。

  三、词语解释

  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沉沉:深远之状;按歌舞:按节拍表演歌舞。

  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遗民:遭受金政权统治下的中原人民;忍死:极度痛苦而不想活;今宵:今夜。

  《学习要点》

  分析层次结构。

  全诗写了三种不同的人物:歌舞度日,不修战备的将军;老死沙场,空怀壮志的士兵;忍死期盼,私垂泪痕的遗民。这三种人物又处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之中:歌舞升平的沉沉朱门;刁斗催落月的戍楼;逆胡传子孙的中原地区。这三种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环境用“月”贯穿起来。“今宵”把三处不同的“月”汇聚到同一个夜晚的明月之下。

  掌握选取典型事物构成生活场景的特色。

  三组典型事物。朱门,歌舞,厩马,弓;戍楼,刁斗,笛,沙头,征人骨;几处,泪痕。

  选取典型事物,放在同一夜月之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重点掌握对比与类比的手法。

  壮士,遗民作为一方,与将军在境况,内心活动上构成对比,反映了社会尖锐的对立矛盾,而壮士与遗民之间又构成类比,是一种并列关系。对比与类比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练习题】相关文章: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07-31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03-24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日出》考点03-28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练习题09-20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09-20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综合练习题09-20

基础语文练习题07-10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考点:往事09-17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