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的风俗习惯

时间:2022-10-27 12:07:24 伟城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那达慕的风俗习惯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那达慕的风俗习惯,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那达慕的风俗习惯

  那达慕的风俗习惯 篇1

  “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那达慕又充实了更为广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已发展成为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

  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人口为581.39万人,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语族,分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的,经过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已经规范化的蒙古文。

  1206年,铁木真在各部落聚会上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1162—1227),建立了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历经七十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

  早在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就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剌子模后,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主要进行射箭比赛。后来,随着蒙古部落的逐渐强大,各部落在举办那达慕时,大都进行以射箭、赛马、摔跤(俗称蒙古“男儿三艺”)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比赛,并逐步成为传统那达慕竞技的固定形式。兴安地区的那达慕,在开幕、竞技等内容上保持了传统的习俗和内容。在那达慕开始时,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献礼活动,并由蒙古族长者或地方官员朗诵祝颂词。

  那达慕一般在每年夏末秋初举行。从季节上看,夏末秋初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正是家畜输出和贸易交流的旺季,因而那达慕又是蒙古族庆祝丰收的节日。从民族习俗上说,七八月份又是蒙古族传统习俗中“招福”的季节,在这一时节举行那达慕,表达着蒙古族人招福祈祥的心愿。

  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主要进行摔跤、射箭、赛马三项比赛。

  摔跤,是蒙古族民间流传最广、也是蒙古族人最喜好的'一种游戏。在古代,大草原上常以这种形式选拔英雄,蒙古贵族也常以这种形式选择女婿,因为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摔跤不仅是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是智力的较量。在摔跤时,竞技的勇士们身着钉满银钉、用牛皮制成的紧身背心,脖子上戴着红、黄、蓝三色绸布条做成的项圈,脚蹬蒙古靴,神情自信傲然,跳着鹰步舞,唱着雄浑高亢的出征歌出场,使出浑身解数,捉对较技,场面热烈壮观,精彩纷呈。

  那达慕大会另一个重要项目是射箭比赛。弓箭最初是蒙古人的狩猎工具,后来用于部落战争。成吉思汗就是凭借他疾风骤雨般的骑射军队开辟、统一了他的疆域,《元史》即称蒙古族“用弓马之利得天下”。蒙古人自古崇尚弓箭,喜好骑射,把它视为男子汉的象征和标志,当作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和吉祥物。所以射箭成了那达慕大会的主要比赛内容。比赛时,只见一个个骁勇善射的勇士身着窄袖紧身袍,飞骑张弓搭箭,数发劲弩枝枝直中靶心,令人眼界大开。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上最牵动人心的节目。由于过去蒙古族大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马成了这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支撑,行军打仗、狩猎游牧、商贸交流甚至食品都离不开马。正是基于这种生产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从小就开始练习马术,精湛的驭马之术是每一个蒙古人特别是蒙古男人的生存之本。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在这样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产生了赛马活动,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体育、娱乐项目。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官办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半年、一年或两年举行一次,对竞技优胜者分别给予马、骆驼、牛、羊和砖茶、绸缎等物品的奖励。

  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通常还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不过时至今天,这些祭祀大多只是象征性地举行个仪式罢了。如今的那达慕已真正成为广大牧民自己的盛会,已不仅仅是原来的吃喝玩乐,由于融入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每逢那达慕,牧民们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大会会场。绿色宽广的草原上,彩旗飘扬,车水马龙,场面极其壮观。牧民们喝马奶酒、唱草原歌、吃烤全羊、弹马头琴,通宵载歌载舞,让人体验到的是真正的古朴热情和畅快奔放。可以说,今天的那达慕大会已经发展成草原劳动人民庆丰收、庆团结、庆胜利的欢乐节日盛会;发展成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等内容的多功能的文化体育盛会。

  那达慕风俗

  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它的前身是“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 举行那达慕时,人们高声欢呼,欢迎英雄出场。热闹极了!人们都欢呼着:观众们大声为选手打气助威。这比赛不是比赛,而是各家的交流大会。

  那达慕节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十分特别。

  那达慕的风俗习惯 篇2

  【那达慕 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 民族在长期的游牧 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 色彩的 竞技项目和 游艺、 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 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 公元 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 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 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 部落的 首领召集 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 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 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 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 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 军事体育项目。元朝 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 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三艺】

  古代和 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1、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 服装、 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 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 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 孔雀羽形、火形、 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 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 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宦海沉浮录》云:"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 着地者为负。

  2、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 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及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 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 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 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 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 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 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1)快马赛,主要 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2)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3)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3、射箭

  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 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 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 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 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 弓箭捕杀 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 射箭比赛分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 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 马匹和弓箭,弓箭的 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 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意义】

  今天,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 马球、 马术、 田径、球类比赛、 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 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举行那达慕时, 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 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 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 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 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 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 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 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 价值观和 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 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 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达慕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傣族的风俗习惯09-09

甘南的风俗习惯10-28

苗族风俗习惯12-20

满族风俗习惯10-17

风俗习惯作文08-30

藏族的风俗习惯02-25

风俗习惯作文06-08

除夕的风俗习惯11-10

风俗习惯的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