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时间:2021-11-24 12:00:2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荷兰自始至终是我向往的完美国家,特别是十七世纪的时候,那时候真的可以说他们做到了为了国民的幸福而成为大国,民族的每个人对幸福的向往和未来的追求如同溪流汇聚成为了滚滚长江势不可挡,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大国崛起的荷兰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一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二

  在西北欧有一个人口不足两千万,国土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就是荷兰。

  荷兰,这个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成长起来的民族不但朝气勃勃而且富有进取精神。

  他们以捕捞鲱鱼起家,凭借发明的特殊的鲱鱼保存和食用方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欧洲鲱鱼的第一供应商,从事转口贸易。

  他们冒险将具有海战功能的商船改造成为仅具有运输功能的船只,使贸易船只的造价节省一半,同时将船只建造成大货舱、小甲板的样式来应对欧洲各国按照甲板面积征税的制度,在海上贸易的竞争中形成了其自身的成本优势,他们坚守信誉,开发了很多新航线,垄断了当时的欧洲的海上贸易,超越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成为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他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东印度公司)。当西班牙断绝了和他们的一切贸易来往时,荷兰人开始了自己的远洋航行,荷兰政府赋予东印度公司很多权利以保证长距离的海洋航行,而东印度公司也不负众望,5年的时间里边在世界上有了15000个分支机构,在世界上有1万多艘自己的商船行走于五大洋,在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他们利用东印度公司进行着自己在世界上的商业攻势,他们把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和有限责任公司这些新生的事务统一起来,建立了一个世界上第一个金融体系,虽然那个金融体系还那么单薄,但是它的`威力在当时是多么巨大,荷兰的财富增长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全球的商业霸权遍布全球。他们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中心,使得17世纪中期的荷兰,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他们为了拓展自己的财富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他们三百九叩了当时的顺治皇帝,当时的代表团的成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他们的统治很分散,起初是被西班牙国王统治,后来又得到了英国女王的统治,但是自信的荷兰人发现这些国家的统治着贪得无厌,当时的七个省份便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散的共和国,一个商人和知识精英为代表的共和国。

  这样看来,荷兰可以说是和平崛起的"典范"了,荷兰的和平是因为他们重商权而轻主权。因为重商权,他们培育出了现代经济制度的雏形;因为重商权,他们成为了海上的马车夫;因为重商权,他们得以催生了近代共和国制度。但是轻视主权又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一次次地犯下今天看来很低级的错误。但是,荷兰人未必认为这样不好。他们似乎是富而不贵的典范,并且安于这种生活。荷兰毕竟太小了,又没有日耳曼、斯拉夫那样强烈的大民族意识。用小国大业来形容荷兰再贴切不过了。

  没有强力的集权,没有领土的野心,只有商业版图。但是,没有强大的政治庇佑的生意人,注定不能长久。还真是佩服荷兰人的性格,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海洋和利润,即使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当过一流强国,并且终被从一流富国中挤掉,依然不改的奉行着祖先的信条。他们更像海洋上的犹太人。

  荷兰发展壮大与和平崛起的根本是发展经济。一群由商人组成的高层,从开始捕鱼到后来海运都是只有一个目的:盈利。他们是商人,只关心利润,一切为了利润,利润就是一切。他们对金钱和财富的向往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当脱离西班牙独立后,对荷兰经济带来深重打击。荷兰从逆境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荷兰人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他们依靠自己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动委托人货物的做法,创造了传之后世的诚实守信的经商法则,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在战争期间,阿姆斯特丹银行还向西班牙人开放其存款和贷款业务。原因就是它之前的允诺,一诺千金,或者说是利益的驱动。依靠自己的智慧、辛劳和诚信,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荷兰商人所表现的经商之道,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在经商并积聚财富的同时,荷兰人管理城市的方法和理念很好地处理了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民主、共和的思想令人印象深刻。正是这种民主、共和的思想影响,才使得这个小国发展、强大起来,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当初,荷兰人像购买商品一样从贵族那里购买到了城市的管理权。西班牙统治时期,他们接受了很多,唯独一样,当西班牙政府向他们的钱袋子伸过来时,他们不干了,联合起来抵制西班牙。最终建立了一个国家。同时,他们创建了类似议会的组织,商业阶层在决定国家政策方面有了很大权力,用公权保护私权,用公权为民众提供服务的做法,真正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为以后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荷兰的崛起代表了欧洲总体发展的模式,体现的是一场漫长的制度竞争。任何国家的“崛起”过程都免不了要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发展和变革需要宽松的环境,影响变革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过剩人口的压力。荷兰的这种体制很好地处理了这些矛盾。

  诚然,荷兰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再加上自由宽松的政策,远离欧洲的矛盾中心,一个一半国土在海平面以下的国家,最终成了世界的霸主。但失败永远比成功要容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荷兰身上应验了,过度依赖外界的经济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权使荷兰受制于人,这是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三

  经贸系市场营销0931班 梁积瑞

  荷兰,17世纪的时候,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它的迅速发展成为史上的一个奇迹。曾经是依靠捕鱼为生的小国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欧洲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它的崛起给我怎么的思考呢?

  一、荷兰的崛起

  从十四世纪开始,荷兰捕鱼业渐渐发展,从而也推动了荷兰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行为的发展。随着商业程度逐步加深,于是荷兰人民形成一种经营意识。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积聚了巨大的财富,经济的发达支撑起荷兰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

  二、从荷兰的崛起看到什么

  经济决定政治,一国想要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一个国家能否长期维持经济大国的地位,取决于它是否有商业自由和学术自由,很难想象一个钳制言论、窒息学术的国家,会有真正、持久的经济繁荣。

  结合我国实情,首先要从国家宏观控制出发,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制度。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发展。

  三、中国如何发展经济

  从中国出发,要了解中国,知道当代中国社会最紧迫的需要,然后才能从汪洋大海的历史资料中挑选出我们需要的理性营养和知识力量。 历史上众多资本大国的成长史,包含着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所有开放性的对外观看,实际上都是为了反省自己。这就是观看《大国崛起》所收获的。

  (一)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中国的发展

  中国现在政治安定,国内外环境都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指中华民族全面崛起,包括经济崛起、政治崛起两个层面及其六个方面的内涵。其中,经济层面的崛起包括经济的崛起、自主技术与品牌的崛起、资本与金融的崛起。

  就经济这一方面,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足以影响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尽管按照名义汇率计算,2006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仅为5.5%,但按照PPP(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中国GDP总量已接近全球的15%。中国经济的内在力量之强大是一定会驱动中国崛起的。

  (二)中国经济的特点

  中国所具有的大国和外向型经济这两大特点,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延取决于其他国家或经济的接受程度。中国借着经济全球化的东风向海外输出了廉价的商品和资金,为海外消费者和投资者送去了实惠。但经济全球化带给对每个地球公民的好处却大相径庭,特别是对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就业的非熟练工人而言,全球化可能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和失业危险。在不同的利益驱使下,反全球化和反自由贸易的力量开始抬头,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变化是结构性的,可能代表了一种趋势。 财政压力决定改革的起因与路径,只有从财政角度着眼,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改革的深层逻辑。社会的转折总是包含着原有的财政政策的危机,财政问题往往是引发改革的根本原因,财政改革对整个改革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在经济发展种遇到的问题

  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滞后。后起发展中国家制度上的比较劣势被认为是一个严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虽然开放 以后的中国经济吸引了众多国外资本的流入,并取得了二十多年持续快速的增长业绩。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也日益体现

  中国现已成世贸谈判中主要运作者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实质性力量。但中国当前还没有强劲的国内金融体系,自由资本和汇率非常脆弱,需要政府运用适当政策巩固金融体系,使之重组,然后逐步市场化。当前,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很好。但是,炒得很火的亚元却不妙,亚洲发展水平很低,看看当前欧洲面临的诸多困难就可知,亚元发展并不容易。

  四、如何发展中国经济

  (一)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说,今年以来,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保护好各地各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得这轮经济加速后既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又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伏。 (二)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专家指出,上半年国家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使成品油、电力价格向着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节约的方向调整。针对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的投资过热等问题,也必须通过深化投资体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加以解决。 在充分看到成绩、肯定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投资增长仍然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以及节能降耗减污工作进展缓慢等。与此同时,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据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分析,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较为强劲;国内需求仍然旺盛。在这种情况下,要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五、总结

  我国是一个后起勃发的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利用入世的大好时机迅速崛起,而且是“和平”崛起。

  我们可以向荷兰一样把握时机,借助一切有利条件把我国经济建设推向更高点。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从经济、文化、政治全方面推进我国崛起。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国崛起荷兰读后感11-23

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个人11-26

中国崛起之大国500字作文07-01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通用9篇)07-22

《大国崛起》观后感08-16

大国崛起观后感07-04

《大国崛起》观后感06-17

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06-05

大国崛起观后感英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