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勐罕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时间:2017-05-13 解说词 我要投稿

勐罕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勐罕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你们好!欢迎来到勐罕镇中心小学参观指导工作。我校始建于1952年,现有教职工109人,学生1668名人,共有33个教学班。

(主路)现在我们所走的是我校的校园主路,也是我们的消防通道,是今年5月份完工使用。在道路中间画出分隔线,提醒学生上学放学有秩序的靠边走,在交叉处画出斑马线,起到对新入学的学生学习交通知识的作用,从小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左边墙壁)墙壁文化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画有各民族的传承文化,是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动手完成的,充分体现我校各民族学生融合在美丽的校园中,共同学习,共同发扬各民族的文化。

(右边花坛)花坛文化是以国学经典“三字经”为载体,以此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每位师生每天路过都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每一个花坛都分到各班级来管理。 (校园绿化区)学校的绿化是我们学校老师自己设计并动手建设,以当地的特色树种为主。我们前面的造型是我校的校徽,由勐罕的第一个字母“M”和“H”演变而成。“M”演变成一本书,象征着学校和知识的摇篮。“H”演变成孔雀,

象征的是学生,用贝叶和椰子叶演变成孔雀尾巴,意为勐罕镇有章哈之乡,孔雀尾巴之美誉。颜色运用渐变的形式由土黄、淡黄到绿色转变过程,表达学生成长历程。主题颜色为绿色:象征着学校的希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傣族传统文化章哈的传承和延续(贝叶经)。主题思想:傣乡子女进入学校,通过知识的洗涤,长大后走出傣乡,飞向未来,不能忘成长的摇篮和传承文化(贝叶经)。

(石子路)我们前面的这几条小路是用小石头嵌入而成,我们命名为“健康之路”,让一天劳累的老师们光着脚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一天的疲惫。

(石桌文化)是象棋文化基地,石桌上都画有棋盘,可供师生打牌下棋,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放松心情。

(走廊文化)除了在墙壁悬挂校园标语外,还有学生自己栽培种植的花盆摆放,各班级都有不同的花盆,需要学生自己管理,能使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增添了许多乐趣。

(教室文化)每个班级相同的地方是前黑板上方都悬挂国旗和统一的标语,黑板左边是班级公约。其它地方都有自己班级的风格,有班级公约,班级口号等自己的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

勐罕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篇2]

各位校长:

大家好,非常高兴大家能够来到泰山冯玉祥小学。我代表学校40名教职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泰山冯玉祥小学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学校。她的前身是著名国将领冯玉祥将军1932~~1935年在泰山居住期间创建的十五处“武训小学”之一,也是唯一保留到现在的一处冯玉祥先生办学旧址。经过七十多年的风洗礼,在一代又一代学校领导的努力下,学校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浸润历史文化,而又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多年来,学校多次获得省级“绿色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市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等一系列的荣誉。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下面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块走近这所古老而又崭新的学校。

一: 校园的竹林

各位领导,在校门两侧的花坛里树木队列两旁,就像我们学校的绿色卫士。在春天这里是鲜花盛开,五彩缤纷,招来蜂飞蝶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既有植株挺拔骨骼清新的花中大丈夫百日红,也有清新可人奋发向上的开路先锋“玉兰花”,更又有英雄花之称的“芙蓉花”,当然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旁边这两片的竹子。

大家顺着我的手看去,这边的是我们学校的竹园。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竹子历来是我国劳动人民十分推崇的一种植物。它的秆挺拔秀丽,叶摇曳多姿,形千姿百态。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又使我们的情操得以升华和提高。而它所体现的‘坦诚无私,虚心文雅,气节”等等优秀品质,又何尝不是冯玉祥将军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大家看在这边的竹园,有一块立着石头上书“清气”二字。它取自元代画梅名家王冕,他的《墨梅图》的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而在对面的竹园呢,大家看的是“苍穹”二字,笔力也是十分的穹劲有力。大家知道,诗文化和碑刻文化是泰山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作为泰山脚下的冯玉祥小学我们的竹园这种匠心独具的设计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更是为学生们打造了一片潜心求学的绝妙佳境。

《勐罕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