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心得

赴江苏省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2)

时间:2017-05-09 09:55:01 考察心得 我要投稿

赴江苏省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一,“大”。一是经济总量大。这次参观的虽然是一些区(县)或县级市,但其经济总量却已经赶上或超过地级市的水平。如江阴市201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10亿元,高于我们枣庄市510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总收入271.3亿元,增长1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0.8亿元,高于枣庄市50亿,增长8.4%。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全国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近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二百五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连续七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名列第一。

二是发展气魄大。参观地区敢于突破自我,敢于立足高标准、大规模、大气魄来推动经济的大发展。如宿城区是1996年随宿迁市组建而产生,时间短、底子薄,却敢于提出“领先全市、争先苏北”的战略目标;在发展实践,他们注重引进大项目、发展大园区,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宿城恒力工业园总投资达2亿美元,占地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50-60亿元,用工6000多人,是目前宿迁市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

三是改革力度大。如沭阳县因“仇和主政时期”的改革创新而扬名全国,同时也因改革创新而受益无穷。近年来,沭阳以敢为天下先的非凡气魄,按照“法无禁止即自由”、“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的原则,在干部管理、行政运行、工作推进等方面大胆创新,逐步把改革创新推进到所有可触及的领域。“十五”期间,全县上报省市参评或参展制度创新成果197项,占宿迁市三分之二。近年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万余人前来考察沭阳改革工作,借鉴沭阳创新的做法。

第二,“快”。一是发展速度快。考察地区经济发展都打破了一般性的规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严竣形势下,发展速度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如盐城市盐都区2017、2017、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49.5亿元、180.23亿元、21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15.3%、13%;财政总收入分别实现14.04亿元、22.17、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65.4%、34.5%;全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增幅持续高位,其中财政收入实现“三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已经进入全省前三名,全区综合实力在江苏省、苏北、盐城市的排名不断前移。

二是项目推进快。如沭阳县经济开发区从零起步,短短几年时间已扩大到24.5平方公里,目前进驻项目583个,其中亿元以上83个,从业人员8万人。盐都区从2017年开始,在一片庄稼地上建设城南新区,提出“三年拉框架、五年成规模”的目标,07年做规划、腾土地;08年打基础、拉框架;09年推建设,出形象;10年强功能、忙入驻;11年抓扫尾、保完善。三年时间开工建设104个项目,竣工87项;拆除农户4500户、企业15家,迁移坟墓3800穴;编制规划和方案设计130多项。

三是发展变化快。沭阳县历史上是个革命老区、传统农区和水患灾区,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经济穷县和财政弱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江苏省“谷底”,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2017年地方财政达到17.55亿元,位居江苏省52县(市)第20名,其中税收占比在苏北前四强中位居第一,蝉联宿迁市组建13年来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一等奖。华西村1961年建村之初,全村一穷二白,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667人,集体积累只有1764元,人均分配53元。从1961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华西村通过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彻底改变了当初贫穷落后的面貌。从1981年再到20多年后的今天,华西村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从2001年6月开始,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纳入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组成了一个面积超过3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万人的大华西村。目前华西的总资产达214亿元,销售收入超过450亿元,华西一年,发完工资、交完税,剩下可用的钱超过了30亿元,人均交税46万元,老百姓的收入人均超过了8万元,过上了“八有”(学有忧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幸福生活。

第三,“多”。一是企业集团多。江阴市国家级集团达50家,列全国县级市第一,其中9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8家企业入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省级集团84家,列江苏省县级市第一;有海内外上市公司24家,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强,是全国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形成了独特的“江阴板块”。新桥镇一个镇拥2家企业集团和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世界最大的毛纺十强的海澜集团和亚洲最大的纺织空调除尘企业江阴精亚集团,江苏阳光、四环生物等3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

《赴江苏省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