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2-08-03 18:36:18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民族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柯渡镇位于寻甸县西南部,东距县城72公里,与本县先锋乡为邻,南离昆明85公里,同嵩明县阿子营乡、昆明市官渡区相连,西与富民县款庄乡、本县鸡街乡交界,北面与本县倘甸镇、六哨乡接壤。全镇国土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38277人,辖13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回、彝、苗四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

2017---2017学年全镇学校有教职工299人(公办教师234人,代课教师65人),在校学生5457人。现有初级中学一所,教职工84人,在校学生1660人,少数民族学生524人,占总人数的31.6%,其中回族433人,彝族86人,苗族5人。村级完小14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9所,本学年在校学生3797人,少数民族学生1405人,占37%。

二、近三年初中少数民族教育情况分析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我镇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不均衡,回族学生2003年被高中录取26人,占录取人数的48%,2004年录取76人,占48.1%,2017年录取106人,占48.6%;而彝族、苗族学生的录取率和巩固率却令人堪忧,彝族学生每年录取人数不超过4人,巩固率徘徊在92%—94%之间;苗族学生巩固率在逐年下降,升学率三年均为零。造成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除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程度有差别外,还有区域位置,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三、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少数民族地方经济要发展,必须提高人口素质。如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一课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对在初中就读的民族贫 

困学生,除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外,学校还多榘道筹措资金给予补助,保证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每年都安排民族教师给民族学生(主要是彝族、苗族)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一些历史和文化,以此激励民族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爱学习。另外学校还安排班主任、任课教师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通过这些方式来减少民族学生的流失,尽管采取了一些办法,效果仍不容乐观,彝族和苗族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仍然很少。学生家庭贫困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单靠“两免一补”和学校补助还不能解决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二是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远落后的山区,村落较为分散,距离完小较远,三是部分家长的思想观念仍然落后,认为让孩子识几个字就行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的建议是:一是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管民族教育的机构,以发展民族教育为使命,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二是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教师的队伍建设。三是在经费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以适当倾斜。四是在高中录取中适当降低民族生,特别是彝族和苗族学生的录取分数。五是采取定向招生的办法,把县民中办成真正的民族中学,增加民族学生的比例。

结合柯渡实际,一是加强长箐、木克等少数民族地方师资队伍的建设。二是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地方的双语教学。三是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配合学校培养学生。四是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民族教育,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以上观点尚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在座的领导和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柯渡镇中心学校

二00六年七月八日

民族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篇2]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莅临我校检查、指导民族教育工作。

我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民族教育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现将此项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石山乡是一个纯回族乡,辖9个村委会,设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现有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52名,小学教学班16个,在校小学生737名,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989人,占学生总数的100%,在岗教职工58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5%。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努力营造民族教育氛围

首先,学校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手抄报、校园广播、大型横幅、喷绘图文、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其次,办好黑板报、宣传橱窗,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学生讲清学校的发展状况,长远规划,办学条件,住校生的各种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情况等让家长了解学校发展的潜力所在,使家长、学生体会到学校教育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充满对民族教育文化的神往,使

《民族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民族教育工作覆盖校园内外,扩大了宣传范围,加大了宣传力度,发挥了阵地作用。

(二)创新教育载体,将民族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为载体,将民族教育落到实处:一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以“民族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剪纸、绘画和手抄报展示。二是积极进行民族教育的校本教材开发,组织回族教师收集资料编写了校本教材《石山风情》,该教材在我校三至九年级开设试教,进行民族教育,普及民族知识。三是举行了一次以“唱响民族团结曲,舞动民族互助绸”为主题的手拉手文艺汇演。四是举行座谈会,探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化解存在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维护学校团结稳定。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给民族教育活动赋予了活力。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渗透民族教育素材

我校把民族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相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教育因素。如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学生间的感情。同时,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上好一堂民族教育的优质课。这样一来,加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教育,使师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实施民心工程,增进各民族的交融

我校结合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切切实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第一,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提拔和使用。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师生大灶由民族教师管理,聘用回族厨师。

第二,凭借“千乡万才”平台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其中有35名中小学学生及贫困大学生接受了台湾花莲飞扬的无私资助,资助金额共计6万元。

第三,关爱留守儿童,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其中有大通民营企业家赵启成先生为962名学生捐赠校服,价值7万余元。

此种种爱心举措,不仅为贫困留守儿童带来了温暖与爱心,还增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

(五)民族教育初见成效

我校坚持典型引路,不断选树校内外涌现出的民族教育先进典型,深化民族教育效果。学校整体工作也快速前进,我校先后获得:“青海省绿色学校” 、市级“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县级“先进集体”、“目标管理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三、一些尚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在民族教育实验中,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意识到,仍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

1、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孩子留守家乡,留守儿童增多,伙食开支大(牛羊肉价格高),无生活教师,住校生管理

造成一定难度。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须加大民族地区生活教师、工勤人员、保安人员编制,增加对边远偏僻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住校生的生活补贴。

2、村民举家外出打工,学生异动随意性大,给学校追踪学生去向造成了困难。加之不足龄女孩出嫁,男孩打工,控辍保学工作压力大。学校须加强平时监控力度,强化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控辍工作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巩固率。

3、学校安全管理难度大,学生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学校财产管理难度大,需学校与派出所加强联系,强化校园周边教育环境的治理工作。

4、由于本地区部分回族群众对其他民族的排斥心理,家长的思维定势较复杂。如大通七中初中招生,有许多家长不愿送子女入学,他们只认同大通二中,毕业生返校学习难度大。

5、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宣传工作少。应加强对就业后的大学生情况的宣传力度,对民族学生的就业应给予优惠的政策。

此外,教育活动如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如何对此项教育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如何改进教育手段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有待我们共同去探索和实践。

【民族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工作汇报材料08-04

双语工作汇报材料08-04

特色工作汇报材料08-04

粮食工作汇报材料08-04

先进工作汇报材料08-04

绩效工作汇报材料08-04

卫生工作汇报材料08-04

计生工作汇报材料08-04

人防工作汇报材料08-04

水利工作汇报材料08-04